二百五十六 顧謙掛帥

……

大周375年,正月初七,樊陽城淪陷,整個荊楚三省已成爲黃覆的地盤,直接威脅到了京畿安危。

正月初十,黃覆宣告天下,自稱楚王,並宣示將引大軍北上,覆滅已經殘破不堪的大周王朝。

京畿之地得知這一消息後,瞬間變的人心惶惶,衛冉急召衆臣商議禦敵之策,並打算派人前去與黃覆議和,同意其自封爲楚王的合法性。

而黃覆則斷然決絕了朝廷的議和,並將派遣前去和談的朝廷使臣斬殺,以正自己謀區天下的雄心。

黃覆之所以如此果決,是因爲他轉戰多年得出了一個經驗,那就是早已看穿了大周朝廷毫無半點信用,所作的一切不過是緩兵之計拖延自己北上的時間而已。

衛冉眼見自己的謀算失敗,也只能公示天下,與黃覆決一死戰,並加緊召集京畿各處兵馬,與長河沿岸設置各處關卡,做出抵禦之勢。

不過,就在朝廷火急火燎調動僅有的力量防備楚軍北上之際,黃覆那邊忽然就放緩了進攻的步伐。

原因依舊是因爲戰亂波及,導致荊楚三省浮屍遍野,田地一片荒蕪,三省百姓十室九空,軍中糧草物資緊缺,這纔不得不放慢了進軍的步伐。

江、汝、慶三州原有百姓五千餘萬,僅平原良田就有三億多畝,因爲戰爭緣故,百姓在飢餓、天災、瘟疫的肆虐之下,到楚國建立,只餘不足一千五百萬。

損失的百姓要麼死於非命,要麼爲避戰禍逃離了生養許久的家園,成爲無根的飄萍……

戰爭的破壞力再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將富庶的南北中心戰略地帶變爲了一片廢墟……

但黃覆的放緩進攻京畿並不代表他就願意只守自己這一畝三分之地,只是爲了從南方誅省籌集足夠北伐的糧草而已,戰爭的陰雲始終籠罩在京畿百姓的頭頂。

不過,黃覆這個舉措,倒也是給了朝廷盡力做足準備決戰的時間。

正月十七日,衛冉在太極殿召集羣臣,打算調兵遣將把黃覆殲滅在長河以南,最壞打算也要逼黃覆大軍不敢北上。

長河防線是大周京畿最後的一道屏障,失去了易守難攻的荊楚三省,便將所有重心轉移到了長河上來,長河若有變,那麼大周就再無阻擋黃覆直搗京師的力量了。

“國事糜爛至此,大周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地步,朕想問問諸位臣公,如何抵禦黃覆北上?”

衛冉疲憊不堪,年僅二十四歲的他,現在看上去就如同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爲了撐起這片糜爛的社稷江山,他是幾乎要把自己給活活累垮了。

姚仲聞言出列說道:“皇上,微臣以爲,當下最重要的就是遣一善戰大將前去與黃覆周旋,

黃覆之禍糜爛至此,皆是我朝廷貽誤之責,當趁現在黃覆佔據荊楚三省,立足未穩之時,主動發兵征討。”

衛冉點了點頭:“姚愛卿言之有理,但是,該命何人前去征討黃覆爲好呢?”

說着,衛冉將目光掃向殿內羣臣,而羣臣百官見衛冉目光掃來,紛紛默契的避開,顯然是不願意攬這吃力不討好,還極有可能送命的活。

衛冉十分的失望,最後把求助的目光瞥向了李宿溫……

可李宿溫卻是紋絲不動,自衛冉將戰略重心從劉策轉移到南方後,他心裡就十分的不舒服,在朝堂之上也再沒有出過一計半策。

衛冉也知道李宿溫的心中是恨極了自己,這從前些時日他的妻子玉香公主衛瓔回宮見自己,哭訴李宿溫對自己的冷漠可見一斑。

最主要的是,衛冉聽衛瓔哭訴,李宿溫已經足足數年沒有碰過自己一下,難怪至今他和公主成婚六七年,都沒有誕下一兒半女。

衛冉自知理虧,也就不好責難李宿溫的無禮,在看了他一陣後,又把目光掃向許崇明……

這許崇明也算是個將才,當年收復京畿,擁立自己爲帝,他也有過不小的功勞,但一直以來都是處於副手地位,並沒有半點獨自領大規模軍團作戰的經驗,讓他去抵擋黃覆,僅這威望就怕不足以服衆。

思來想去,衛冉心中頓感煩躁,索性又對姚仲說道:“姚愛卿,你可有合適人選能勝任此責?”

姚仲沉思片刻,再次出列說道:“啓稟皇上,尚有二人或許可供皇上甄選,只是……”

“姚愛卿,都什麼時候了,只管說來無妨!”見姚仲吞吞吐吐,衛冉急的連忙勸道。

姚仲躬身說道:“請恕微臣斗膽,這首選之人,非漢陵侯莫屬,只要漢陵侯的大軍征討黃覆,則必能一役而成!”

此話方出,包括衛冉等太極殿上文武百官齊齊一怔,都是不可思議的望着姚仲。

劉策聲望如日中天,就連蒙洛國度都嫁公主以示友好,且其軍功赫赫,由他出馬對付黃覆,問題確實不大。

但,黃覆是狼,劉策又何嘗不是虎?他在北地諸地這番作爲簡直跟造反又有什麼區別?由他去平叛黃覆,就怕黃覆滅後,順勢直接佔據了京畿,到時又有誰能跟他抗衡?整個京畿有人麼?

衛冉尷尬的咳嗽幾聲,繼續問道:“那麼姚愛卿,你說的另一人是誰?”

姚仲心下哀嘆一聲,知道舉薦劉策會是這麼一個結果,便再次說道:“另一人選,則是正在京畿等候述職的白身,顧謙……”

“顧謙?”

衆人本以爲姚仲會說是李宿溫,結果萬沒想到冒出個顧謙來,登時有些不知所措。

張輔國立馬出列對衛冉說道:“皇上,姚御史怕是有些糊塗了,顧謙最高任職不過五品,隨北伐段逆被升任從三品軍中職務,

但他僅上任一月便因衝撞上司而被解職,如何能領大軍與黃覆相抗衡?”

姚仲回道:“皇上,莫要忘了,顧大人曾經可是領兵與段逆鏖戰過,眼下整個朝廷也只有他可以勝任這一重責,請皇上明鑑……”

衛冉凝眉沉思,仔細考慮着姚仲啓用顧謙的建議,太極殿上所有人的目光也都一起集中在衛冉身上,等着他做出最後決定。

許久,衛冉起身說道:“時局危急,朕當啓用賢能任職,着,命顧謙前去御書房覲見……”

姚仲鬆了口氣,眼睛也眯了起來,心道總算是給朝廷解決了眼下用將難題。

……

此刻的顧謙,正在京城一間民宅內,望着牆上貼滿的紙張看的出神。

這上面都是他昔日跟劉策回京時,按照記憶中的精衛營軍容所繪,畫中竟是長矛鐵甲的士兵結陣對敵,可謂是栩栩如生。

“唉……”

顧謙嘆了口氣,取下牆上的一副畫像,看着它搖搖頭。

“我大週上下要是都有這種軍容,國事何止糜爛至此啊?黃覆又豈能如此威逼京畿……”

顧謙嘆完之後,又取過一張白紙,將自己從劉策地方學到的心得盡數寫了下來,他也不知道這些記載有沒有機會運用到報效國土之中。

“顧大人……”

就在顧謙聚精會神的奮筆疾書之際,門外忽然響起一陣聲音,他回頭望去,卻見是姚仲正站在門外。

“進來吧,家裡亂,隨便坐吧……”顧謙隨手指了指身後,便繼續書寫起來。

這幾年,顧謙的生活都由姚仲暗中照料,就連這間民宅都是姚仲給他租來的,否則以他這樣沒有收入的人,怕是連吃飯和筆墨紙硯的錢都拿不出。

姚仲進屋後,看着牆上那些出自顧謙的傑作,不由點點頭道:“還在研究軍督大人的戰陣麼?”

顧謙停下手中之筆,苦笑着搖搖頭,起身來到姚仲身邊,和他一起看着牆上的畫:“再研究又有何用?朝廷財政拮据,莫說是畫中的騎兵,縱使是步兵的甲冑都無法普及……”

姚仲嘆息一聲,很快轉換了心情對顧謙說道:“對了,顧大人,皇上命我喚你去宮中一敘,商討關於黃覆的事……”

顧謙聞言一怔:“你是說皇上要啓用我麼?”

姚仲道:“還不好說,但我觀皇上的態度,怕是八九不離十了,顧大人,這對你而言是個苦差事,我也不知道這種時候把這麼重的擔子交給你是對還是錯……”

顧謙倒是十分坦然:“既然如此,事不宜遲,你我便火速進宮,能爲皇上分憂,造福天下百姓,這纔是爲官者該有的本份!”

姚仲說道:“顧大人能怎樣想那是再好不過了,既然如此事不宜遲,你我一起進宮面聖吧……”

“好……”

顧謙立馬準備出門,當半隻腳剛要踏出門檻之際,似乎想到了什麼,連忙回身將牆上的畫以及桌上的心得全部帶上,跟隨姚仲一道,朝宮門方向走去。

……

御書房內,顧謙見過衛冉,將隨身所攜帶的紙張交給他後,便跟姚仲一道,候在一旁,等着衛冉發話。

衛冉看着白紙上所列的劉策軍中武器鎧甲,以及戰陣佈置方式,心中是大爲震驚,許久之後才放下看向顧謙,疑惑地問道:“顧謙,你是打算將我大周官軍都武裝成這樣子麼?”

顧謙搖搖頭說道:“回稟皇上,草民心中是這般想的,但考慮到實際情況,斷不會出此狂言,如果皇上想讓草民去征討黃覆,

那麼草民斗膽請皇上出資,至少需要操練兩萬新兵,全部按照圖紙中的武備樣式組建!否則想敗黃覆,難矣……”

“兩萬人?”衛冉聞言眉頭一蹙,“也就是說你只需要兩萬人就能擊敗黃覆?”

“再配合駐紮長河當地的二十餘萬神武軍,擊敗黃覆差不多了……”顧謙自信的說道。

八十六 名家,陰謀家?二零一 現在不是在反?三十七 回憶總是美好的十七 玄武關何人鎮守六十 佈施一一七 業火紅蓮二百八十 有備無患九 威脅二百三十五 烏龍一六七 聯賊九十二 悲喜交加一二三 動員一五二 陸羽的期盼一四五 戰爭波及下的百姓六十 羅建彪二三一 密謀一一六 夜黑風高二四二 整整齊齊二百零二 虜獲二百七十七 衛瓔暴斃六十九 兩省歸附一六九 肆虐秦州二百一十六 殺胡令九十八 心塞二零八 驪王投降一八零 小爺不高興八十七 巫術,醫術二十六 相勸八十六 名家,陰謀家?二五九 瀛洲來使二一五 算計開始二百四十九 假期4一零六 段熲布略二百八十二 詭辯之才九十九 焦躁四十一 見識一七一 金陵城之變二零三 進京前夕五十五 百火箭二十三 姜家來信二一零 挑撥離間三十三 民苦一六七 拜訪一三三 亂的一批五十六 “王晨”來投三十 矯情二百零三 監獄的日常2二百八十五 以退爲進十二 咄咄逼人一五五 致命弱點四十九 雲州淪陷一六六 慘淡收場二六一 一網打盡 上一九五 永安夜市1二四八 皇家便飯六十 羅建彪二十 這算聖母麼?二二六 夜幕下的京城2一三八 水淹瓦慈城三百零六 勞工二三八 成敗在此一舉二三七 各方勢力1四十五 登基前夕:團聚四十二 豈能用飯桶來形容八十六 回鄉探親四十九 家暴八十三 三段斬七十九 肅虜部落的請求九 四戰四捷,威震塞北六十六 暗訪上二二四 暗潮洶涌4二百二十二 相依爲命一七四 秦家一六零 瀘州變許州?四十六 登基前夕:逍遙王爺七十八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三百一十四 籌錢十七 無題十七 玄武關何人鎮守一五三 對陣二百零三 監獄的日常2一零八 真正陰謀家(十更)六十八 誓與大燕共存亡……十八 頭疼的秦家九十 天,能奈我何五十六 驪王北遁二一八 復國軍的戰力三十九 懼內六十三 狩獵二二五 夜幕下的京城1二百二十 暴揍四十四 新氣象4五十一 初戰1一二二 衝鋒陷陣九十二 悲喜交加一二零 窘迫的殿前司八十八 裴慶震怒一八五 最後的機會三十九 入關倒計時九十六 威逼利誘
八十六 名家,陰謀家?二零一 現在不是在反?三十七 回憶總是美好的十七 玄武關何人鎮守六十 佈施一一七 業火紅蓮二百八十 有備無患九 威脅二百三十五 烏龍一六七 聯賊九十二 悲喜交加一二三 動員一五二 陸羽的期盼一四五 戰爭波及下的百姓六十 羅建彪二三一 密謀一一六 夜黑風高二四二 整整齊齊二百零二 虜獲二百七十七 衛瓔暴斃六十九 兩省歸附一六九 肆虐秦州二百一十六 殺胡令九十八 心塞二零八 驪王投降一八零 小爺不高興八十七 巫術,醫術二十六 相勸八十六 名家,陰謀家?二五九 瀛洲來使二一五 算計開始二百四十九 假期4一零六 段熲布略二百八十二 詭辯之才九十九 焦躁四十一 見識一七一 金陵城之變二零三 進京前夕五十五 百火箭二十三 姜家來信二一零 挑撥離間三十三 民苦一六七 拜訪一三三 亂的一批五十六 “王晨”來投三十 矯情二百零三 監獄的日常2二百八十五 以退爲進十二 咄咄逼人一五五 致命弱點四十九 雲州淪陷一六六 慘淡收場二六一 一網打盡 上一九五 永安夜市1二四八 皇家便飯六十 羅建彪二十 這算聖母麼?二二六 夜幕下的京城2一三八 水淹瓦慈城三百零六 勞工二三八 成敗在此一舉二三七 各方勢力1四十五 登基前夕:團聚四十二 豈能用飯桶來形容八十六 回鄉探親四十九 家暴八十三 三段斬七十九 肅虜部落的請求九 四戰四捷,威震塞北六十六 暗訪上二二四 暗潮洶涌4二百二十二 相依爲命一七四 秦家一六零 瀘州變許州?四十六 登基前夕:逍遙王爺七十八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三百一十四 籌錢十七 無題十七 玄武關何人鎮守一五三 對陣二百零三 監獄的日常2一零八 真正陰謀家(十更)六十八 誓與大燕共存亡……十八 頭疼的秦家九十 天,能奈我何五十六 驪王北遁二一八 復國軍的戰力三十九 懼內六十三 狩獵二二五 夜幕下的京城1二百二十 暴揍四十四 新氣象4五十一 初戰1一二二 衝鋒陷陣九十二 悲喜交加一二零 窘迫的殿前司八十八 裴慶震怒一八五 最後的機會三十九 入關倒計時九十六 威逼利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