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

自從把話說了之後,摘星與採月心中也有些不踏實,卻不像從前一般,總算可以稍稍安心了。

陽筱並未說要如何處置,甚至連生氣都不見。對摘星和採月兩個,她既沒給二人臉色看,也沒因此獎賞她們些什麼。然而陽筱不再每日陰陽怪氣,對二人來說已經是難得的福氣。

之後幾日,陽筱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連寧王妃馬氏都瞧了出來,私下裡叫過武承訓去,問夫妻二人是否有什麼不快。

武承訓先是一愣,脫口說二人沒什麼不妥,話說出口後,他纔想起陽筱近日的話確實少了許多。

馬氏見他後知後覺的模樣,便忍不住皺了眉,把武承訓又責備了一頓,讓他多關心房裡人,不要整日都悶在書房裡。

“你的書也讀得差不多了,如今入朝已然夠用,再要讀書也讀不出什麼,還不如多出去走走,學學如何與人交接。你又不去當殿學士,要想入朝不是隻看學問,趁着如今清閒,正該好好歷練歷練。”

武承訓點頭應是,陪馬氏說了半晌的話纔回。這一次他倒沒直接去書房,反而回到自己屋中,有心看陽筱做些什麼。

陽筱什麼都沒做,正坐在胡凳上,兩眼直直地盯着桌面發呆。

武承訓也不打擾,心道陽筱必是有煩心的事,憋了這些日子,顯然不願說與他聽。若此時難以解決,自有太子妃幫着,他不過是個未入朝的世子,想來也幫不上什麼忙。

如此想着,武承訓靜靜地退了出去,又往書房去了。

採月端着一盤子寒瓜過來,正好瞧見武承訓從屋裡出來,往書房那邊走。她並未多想,進屋裡把寒瓜奉給陽筱,便笑着說方纔見了世子往外走,爲何不留着吃瓜。

陽筱聞言一怔,接着便是一聲嗤笑,似乎有些不屑。

採月知道自己又多嘴,問了些不該問的,忙低了頭,抿着嘴,再不敢做聲。

陽筱略想了想,吩咐採月讓人再切兩盤寒瓜,送一盤子去書房給武承訓,留一盤子給她和摘星幾個人吃。

“你們就靜靜地吃瓜,便是進來服侍也莫要吵我,我要歇歇,想想事情。”陽筱皺着眉吩咐道。

採月哪敢說幫陽筱分憂,聽說賞了寒瓜便趕忙謝過,自下去忙了。

陽筱往門外望了一望,不耐煩地皺了皺眉頭。因是白日,她倒不好關門,想要靜靜地想事情,不被旁人打擾,竟也是不能。

憑什麼武承訓在書房就可以整日閉門?

想到武承訓,陽筱又不耐煩,連翻了幾個白眼纔算平了心裡的火氣。她往牀上一坐,又發起呆來。

從小她便如此,但凡有事想不通,或者要盤算什麼主意,便會如此發呆。旁人不知道,還道她心思單純,遇事容易發呆,哪知道她腦袋裡算盤打得叮噹響。

這一回的事她不需要怎麼盤算,不過有些事想不起來罷了。

她接連思索了幾日,然而每次一到關鍵,不是有人打擾,就是她自己因太過緊張而分了神,以至於竟一直想不通。好容易今天沒人相擾,陽筱又靜靜思考起來。

陽筱仔細回憶摘星與採月兩個的話,分明有些事就是一定的,可到底是哪件事呢?

叔父對母親有情必然不假,且不論旁人如何議論,便只看高氏的態度也可知,更何況叔父還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一般,非要留着雪不教掃。

父親是溺亡的,未必就有人相害,且確實如那個靜雯所言,高氏雖然見死不救,真去救了,也未必就能救活。

母親對叔父的心意陽筱不知,是否有意勾引了叔父,陽筱更不知道。她每次想到這裡,便不願再想下去。

今日卻不行。

這事已經卡在她心裡好幾天了,再不想個明白,只怕她會忍不住做錯事,一封信回去,胡說八道一番,把高陽攪個天翻地覆。

姐姐的勸說有理,旁人她可以不管,至少也要顧着陽楌和陽杺。

陽筱咬了咬牙,強迫自己繼續想下去。

假設母親與叔父有私,父親知曉實情,一時受不了,因此落水或乾脆投水,高氏經過不救,叔父因此上了位,母親內疚自責,甚至無法面對她們姐妹,終於自縊身亡。

這個假設似乎說得通,只是身爲人母,怎麼捨得扔下女兒不管?

又或者母親知道叔父對自己的感情,卻未必接受。而父親溺水的緣由也不是受了打擊,或許只是意外。而母親因高氏忌憚,怕連累了她倆,纔不得不自縊?

陽筱抿了抿嘴,眉頭鎖得更緊,換了一種假設。

若母親與叔父並無私情,父親意外落水,高氏經過不救,叔父做了國主,母親卻忽然拋下她倆,爲父親殉情……

陽筱苦笑,這根本說不通。

她定定想了半天,忽然發現自己其實太固執,把事情想得複雜,非要揪出全部真相,可真相哪是她一個人隨便猜猜,便能猜出來的呢?偏她又那般忌諱母親與叔父的關係,不敢深想當年的事,這才漏了最重要的,又顯而易見的事。

原來無論叔父與母親之間是什麼關係,父親是否知曉實情,又是否因此才落水身亡,其原因都不一定,真相雖很難得知,但也都沒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她高氏!

可以肯定的是,高氏眼見着父親落水卻不救,而母親自縊,與高氏也脫不了干係。

且叔父陽曦顯然不知道此事。

陽筱冷笑了半晌。她頭一次明白,救人原來不管結果,要的只是過程;殺人也不在於親手,而在於是否給了人活路。

當晚,陽筱便藉口想念家中姊妹,又說收了陽楌的信,纔想好要怎麼回,問武承訓可否幫忙往家中遞書信。

武承訓覺得奇怪,陽筱要送寫家書,本也不是什麼大事,寫了交給下人送出去即可,爲何非要問他?但見陽筱一副可憐的樣子,武承訓也沒太過疑心,讓她回頭寫好交給小廝,小廝自會把信送去驛站。

陽筱笑着謝過,先裝睡了半晌,待武承訓睡了,她卻睜開了眼睛,盤算着要如何寫這封信。

究竟要怎麼寫,才能令高氏死無葬身之地。

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一回 陽氏女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六回 謹相詢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十回 蓄陰謀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九回 喜登門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
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一回 陽氏女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六回 謹相詢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十回 蓄陰謀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九回 喜登門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