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

武承思常年在外征戰,雖說是個高高在上的將軍,真要吃苦時卻與一般士兵無異。且他素來待兵士如手足,信奉“豈曰無衣”,莫說同袍同澤,便是同一條褲子也穿得。

這習氣竟然被他一直帶到了都中。

今見車伕畏寒,武承思便隨意將炭爐一踢。他人已經下了車,自用的手爐給車伕抱着也無妨。

然而武承思雖然吩咐了,車伕卻只有感激,並不敢逾矩,當真拿了他的東西用。車伕在等人的時候多半是和其他幾個車伕說話,即使回到自己的車上,最多也只敢隔着簾子靠近鎏金炭爐取暖,手爐卻是一碰也不敢碰的。

武承思起初並未多想,早忘了王府裡的規矩,吩咐了給車伕用炭爐,以爲他便會如軍中兵士一般取了自用。哪想到車伕還礙着身份卑微,竟連抱個爐子出去取暖也不敢。

聽車伕說湊在一起取暖,武承思忽然覺得心酸。

他不再問不用炭爐的事,只笑着問幾個車伕在一起說了些什麼。

衆人倒也沒說什麼,不過是誰家娶了媳婦,生了個什麼樣的娃娃,誰得了賞賜、發了小財,誰跟着主子走動、見了世面,並家裡老子娘過得如何。

如此而已。

武承思聽着愈發難受,索性說多吃了兩杯酒,有些睏乏,躺着又要睡。

那車伕原本對武承思就十分崇敬,今日見他讓自己用炭爐、手爐,心裡感激、敬重之情愈盛。聽武承思說乏累,車伕只當他一路從蜀中回到臨水,身子還沒緩過來。

想着武承思在疆場上的颯爽英姿,車伕不由神往,回過神來後則愈發小心謹慎,連口中的號子也輕了,鞭子落在馬背上也發悶,生怕驚擾了這位國之棟樑。

武承思聽在耳中,只得苦笑了一聲。

馬車一路緩緩地駛回廉王府,竟極少有顛簸。

回到府中,武承思將望江樓的事說與父親廉王。

廉王聽完半晌不語,良久才重重嘆了口氣,道:

“你這又是何必!”

武承思笑道:

“我們今日沒什麼要緊事,不過是賀克明過了州試,順便給我接風罷了。伯父想是怕吵,非要尋個僻靜的地方,我們攔也攔不住。想着如此盛情卻之不恭,就安然受着了。”

“你明知我說的不是這個。”廉王搖了搖頭,一臉無奈,“明日我就奏稟聖上,待你滿了十七,便讓你單獨開府去罷!如此也算是名正言順,你行事也可以少顧忌一些。”

武承思垂了眼瞼,並未立即攔着父親,但他也實在沒想清楚。

開了將軍府,他就不用受廉王府的諸多轄制,旁人見到他,首先會想起的就是他奮威將軍的身份,而不是廉王府的二公子。彼時武承思可以與一衆朝臣郡王平起平坐,於他在外行走確實方便許多,也可少受些窩囊氣。

譬如今日之事,他就大可直接上四樓去,不用稍有爲難。

只是一旦開了府,難保不被人忌憚。

兄長武承知也還罷了,畢竟是個謙謙君子,當不會爲了他分些財產便與他反目。即便兄長不願將應給的那份給他,有意剋扣一些,武承思倒也不太在意。左右他自己的俸祿和賞賜也夠吃一輩子,公中的東西便是盡數不給也都無妨。

然而外人心中如何想,可就不一定了。

比如惠王之流。

武承思一旦以將軍之名單獨開府,諸如惠王一類嫉妒武承思軍功的,只怕會更看不過眼,以後許是要愈發用心地給他挖坑設套了。

惠王那人心思多、心機重,於帶兵打仗雖有些本事,卻不及武承思良多。因此二人一同出征時是惠王掛帥,回頭論功行賞時,他卻敗給了武承思。自滅了虞國後,陛下更是把惠王養在都中,不讓他再帶兵出去,而武承思屢戰屢勝,無異於給惠王火上澆油。

想起今日在望江樓的模樣,雖明知惠王是他伯父,武承思還是難免心生不屑。

若自己開府出去,以後當先以朝臣相論,再敘叔侄人倫。

且一年多後他就滿了十七,要開府也是在那時。

怕彼時武承思軍功累累,真的無需對惠王稍作退讓了。

可心中即便不屑,如此張狂行事卻不可行。武承思考慮了半晌,總算拿定了主意。

“父親急什麼?”武承思笑着攔道,“怎好爲了這事就去稟奏陛下,倒像是告伯父的狀一般。待到了年紀,陛下賞賜了府第,我自然要開府出去。若陛下沒提此時,咱們自家分割了也就罷了。”

廉王也覺得兩難,開府與否與武承思都有利弊。

怪就怪陛下心思重,忌憚着寧王、惠王,卻把承思推了出去擋刀。

廉王見武承思自己拿了主意,先是再三與他確認了一番,之後便由着承思的主意放開此事不理,暫時不提開府之事了。

至於兒子行爲有失,佔了伯父樓上的雅間,廉王也當沒發生過。

此後數月,廉王竟不肯登惠王府的門,連世子武承知也被廉王囑咐了一番,讓他暫不與惠王府來往。若廉王府的人去了惠王府,難保外頭會傳出話來,說武承思行爲有失,廉王與世子親自登門給惠王賠禮。不如全家做個無禮的模樣,由得外人議論。

或許有人覺得他們可憐也未可知呢。難保不會有人傳出話來,說不肯來往是因惠王故意令武承思爲難,廉王府上下被惠王氣着了,故意疏遠那個小肚雞腸的王爺。

至於那些議論都是誰傳出來的,不用細想也可知。

如今且說望江樓小宴當晚,武承思將席間諸事說給父親廉王。

廉王素來心細,見承思從頭至尾沒提武承訓一句,便知武承訓並沒赴宴。他略想了一想,大抵也猜得出個緣由,因此也沒開口問承思。

武承訓爲人如何,承思既看得清楚,廉王斷沒有看不明白的道理。他對承訓性情的瞭解,怕寧王那個做父親的也不能及。

既然不肯赴宴,十之**是厭煩了這幾人。廉王細數了去,發現三人竟無一人能讓武承訓甘心結交。

寧王府世子書房裡,武承訓正看着手上書籍,心思早飄到了一邊。

第八回 鴛鴦譜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
第八回 鴛鴦譜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