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得罪不起的

武三思原來根本就沒在意唐鬆,兩人的地位差距太遠,他現在又一門心思撲在三陽別宮的督造上,這就更在意不着。即便是那幾首曲子詞名動神都的時候同樣如此。

但貢生暴亂一出,尤其是這次重開科考的詔令一下,前面鬧事的士子領袖居然成了新的主考官之後,神都許多權貴之家都開始打聽收集這個山南士子的消息,武三思也不例外。

這一打聽收集之後,武三思才驚覺這段時間忙着三陽別宮實在是忽略了太多事,譬這…唐鬆!

當初譴人刺殺方公南而功敗垂成,其間的關節就是在這個唐鬆身上。

前面壞了他一件大事,而今又壞了他一件更大的事,導致他這堂堂的樑王殿下手忙腳亂,狼狽不堪。

武三思焉能不恨?

聽到“唐鬆”這個名字,宋之問瘦的沒魂兒的臉上猛然一個哆嗦,如今這個名字已經成了他的噩夢。自從這個山南士子出現之後,他就從剛剛在聖神皇帝龍門之遊上大出風頭的宋學士直墜到如今的處境。

從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風流學士到如今生死不測兩茫茫的階下囚,這段經歷實是讓宋之問不願回首,不願去想。

但樑王殿下既然問到,宋之問就不能不說,遂將唐鬆補鄉貢生名額,以及當日從金慶宗和黃繼來那裡聽到的消息都說了一遍。

武三思聽完真是悔之無及,若非在被三陽別宮的建造牽絆太多,只需稍稍留意,當日必能使唐鬆連參加科考的機會都沒有,又何至於鬧出後面這麼多事來?

問完該問想問的之後,武三思轉身要走,臨行之前看宋之問眼巴巴的瞅着他,心裡莫名的又起了一陣兒快意,饒是如此,武三思還不滿足,特意刺了一句,“好叫你知道,如今朝廷已罷廢了你那一科,二十日後科考重開,唐鬆便是主考之一一一”

宋之問聞聽此言,初時還愣愣的,片刻後卻笑了起來,其笑聲真若鬼哭,麓人到了極點。

本已邁步要走的武三思聽到這笑聲停步轉身,皺眉道:“你笑什麼?”

“我笑天道昭彰,報應不爽;我笑吾道不孤,唐鬆那賤生很快就會來與我作伴了”說完,宋之問又是一許放聲鬼笑。

自貢生暴亂的事情發作以來,宋之問從不曾有這一刻的快意。

武三思又走了回來,目光灼灼的盯着爬在地上的宋之問,“爾言何意?說!”

“自科考定製以來,有那一科是不曾出過事的?以前士子們不敢鬧,總還是顧忌着朝廷律法,顧忌着天子的霹靂手段。這回科考放榜後士子們鬧了不僅無事,首領居然還成了主考官。這豈不是告許貢生們鬧的好?待這重開的一科成績出來。那些沒中的,感覺自己懷才不遇的既然有了那麼好的先例在前,又豈能不鬧?”

“唐鬆焉能想不到這一點。本王不妨告訴你,他已定出諸多章程預防科場弊案,這些章程連陛下都稱道不已,悉數御準遵辦”武三思當然不是要爲唐鬆說話,只是看不得給他捅出天大漏子的宋之問快活罷了。

宋之問鬼哭的笑聲依舊,“沒用的,明經、明法諸科還好。考生最多,最受人矚目的進士科即便再防弊也是防不住的”

“爲啊?”

“賦也就罷子,詩怎麼評判好悔”。”隨着宋之問鬼火般的啾啾訴說,武三思也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

而今科舉考的是律詩。律詩起源於魏晉六朝南齊時的永明體,六朝距離眼下實在算不上太遠。

由六朝南齊永明年間發展到現在,律詩作爲一種詩歌體裁不過剛剛定型而已,這宋之問之所以能名垂後世,併成爲不同版本文學史都繞不過去的人物,其對詩史最大的貢獻不在於詩歌的創作,就在於對律詩定型的貢獻上。

詩歌屬於文學藝術,藝術上的東西是最難評判的。除非是兩個作品差距太大,否則水準若只是在伯仲之間的話,必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且你還不能說對方一定就錯。

這根本就是個無法用對錯來區分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合理且能爲大衆接受的標準來進行評判。

問題在於就連律詩也是丙剛定型,甚或還在定型的過程中,又談何標準?

沒有標準,你取了這首卻不取那首,這本身豈非就是惹爭議的根源?即便有再嚴密的防弊措施,無標準評判的評判本身就是最大的弊之所在。

既有此弊端,士子們如何肯服?既不心服,又是這等利益攸關的大事,又有前例可循,難倒他們就不知再鬧?

萬事有一就有二……

在宋之問看來,罷廢前次科考實是朝廷做的最大一件蠢事。

從此,科舉多事矣!

一般人看不出這先天的內傷缺陷,作爲詩壇大家、又曾任過主考官的宋之問如何看不出來?

一針見血,直指唐鬆最大的軟肋所在。

這番話着實有理,武三思面色不動,心中卻是暗自歡然。

這份歡喜還不曾消退,宋之問便給了他更大的驚喜,“更何況,唐鬆這賤子還得罪了一些他根本得罪不起的人?他將防弊的章程做的越嚴,便是得罪的越深”

武三思思慮一番,卻沒想到答案,“什麼人?”

“崔、盧、李、鄭,以及以此四家爲首的士林舊族。自科舉定製以來,哪一次進士科中榜者中沒有這四家子弟?”

聽到這四姓,就連武三思的臉色也隨之一變。

這四姓指的是四個家族,分別是博陵崔家、范陽盧家、清河李家、榮陽鄭家。這四個家族看似當朝不曾出什麼顯官,但若論樹大根深卻是當世無匹,實是天下公認的衣冠美族,世家中的最好ω世家。

魏晉南北朝時期,世族門閥勢力高漲,甚至到了一言之間興廢君王的地步。六朝入隋,再由隋入唐,直到如今的武周,雖然歷代統治者都在有意打壓門閥但畢竟時間太短,門閥的勢力,尤其是在民間的影響力又根深蒂固,是以這種打壓遠遠未竟全功。

甚至一直要到唐末隨着唐朝的滅亡,世族門閥纔算退出歷史舞臺。

昔日王謝早已風流雲散,但這崔、盧、李、鄭四家卻完全的存活了下來,並一直存活到現在,而且還活的好好的,很滋潤。

關於四家的聲望之大,影響力之大,《責觀政要》卷七《禮樂》中有着很好的記載:

貞觀時天下以崔盧李,鄭四姓爲貴,太宗厭之。乃招吏部尚書高士廉,御史大夫韋挺等刊正姓氏,普責天下譜蝶,並據憑史傳,剪其浮華,定其真僞。忠賢者褒進悖逆者貶黜,撰爲《氏族志》,然衆以推山集士族崔氏爲第一。

太宗厭惡天下以崔盧李鄭四姓爲貴的情況特命撰《氏族志》本就存着改變這種狀況的用意,誰知臣下撰寫的《氏族志》仍然推博陵崔氏爲天下第一。就連太宗出身的隴右李氏也只能排在第五。

僅此一例便可看出此四族在民間,尤其是在人心中的影響力。這四家每自矜貴,不與外族通婚,以至於一旦有外族人能與此四姓婚嫁,頓時便欣喜若狂,以爲一舉邁入衣冠美族之列。

針對這種情況,以至於後來的唐朝天子不得不以天子詔的形式強令四家不得通婚。

與此同時,博陵崔氏亦是有唐三百年間的第一“駙馬家族。”蓋因這一家族在民間盛名太著,就連皇室也好其清名,願以公主婚之。是以二百多年的唐朝史中,僅這一家就出了數十個駙馬。

以上種種都使這同氣連枝的四家成爲整個唐朝在民間最有影響力,在朝堂官場極具潛勢力的家族,別說樑王武三思,便是文昌左相武承嗣在一日沒登上帝位前都絕不願意得罪這四個家族。

時至今日,這四家自然已不可能再掌握兵權,其影響力最主要就是紮根於民間,投射於士林,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士林領袖家族,天下讀書人仰望的中心。

“此四家憑藉其名滿天下的衣冠華族之名,歷來根本無需行卷,每科也必有子弟高中進士。所以,從國朝科考中得益最多的其實便是這四家。唐鬆那賤子一旦改變科舉章程,便是在向這四家挑釁,一旦這重考的科考中四家子弟中不得進士,或是中者太少,四家焉能坐視不理?”

宋之問鬼哭般的一個冷笑,斷言道:“既已任了主考,唐鬆這賤子實是已無幸理,天理昭彰,報應不爽,某就在這裡等着他,等着悔六

話已至此,武三思再不停留,轉身便向重獄外走去,身後宋之問的鬼哭狂笑仍在繼續。直到武三思將要走出重獄的門戶時,身後才傳來聲嘶力竭的哀嚎,“樑王,救我!樑王,救我!”

武三思冷冷一笑,徑直邁步走了。

辭別來俊臣,高大軒車內的武三思想到唐鬆,再想到宋之問丙才的那番話,原本煩亂的心情竟然好了很多。

心頭一動,欲待喚過長隨向四家透露些唐鬆章程的事情,驀然又想到上一遭的經歷,武三思最終還是忍了,這時候實在不能節外生枝啊。

無比遺憾的嘆了。氣,武三思吩咐車馬向白馬寺而去。

就在這天,就在士林涌涌攘攘的擔心與懷疑中,神都貢院外張布了由唐鬆制定,聖神皇帝親自御準的考試章程。

這個消息一傳出,士林譁然,滯留京中的貢生們紛紛潮水般向貢院聚集。

第35章 欲將心事付瑤琴,絃斷有誰聽第71章 請聖像,入皇城第43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69章 至少還有我第100章 一顆梨第46章 蕩氣迴腸 一往無前第79章 一詔出,天下驚第24章 山夜,明月,讀書燈第40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第68章 那一天,終於到了一百三十五章 偶遇一百三十三章 棍棒齊飛慘叫連連一百四十五章 狂言第195章 引爆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30章 圖窮匕見第22章 荒唐之問第28章 官司(二)一百六十一章 香豔危機第170章 燃情歲月第24章 山夜,明月,讀書燈第71章 請聖像,入皇城第206章 何去何從?第97章 風浪起第92章 你真敢?一百二十八章 光天化日當街被搶一百三十七章 江南好揚州遇怪人第208章 變與不變第85章 殺戮的長街一百五十六章 辣手第81章 得罪不起的第186章 愛你愛到殺死你第210章 世間最難是選擇一百三十章 風波再起第103章 竊玉偷香,誰爲第一?一百六十一章 香豔危機第49章 高山流水有知音一百三十七章 江南好揚州遇怪人第104章 真男人!這個唐鬆,值得調教一百三十五章 偶遇第25章 峴山之會一百二十二章 砸場子摘牌子補第31章 孰輕孰重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知府第64章 夜已深,心思更深第14章 不義之財,不敢辭!一百二十一章 窮匕見耳光響亮第94章 第一次接令第34章 一筆交易 兩得其便第24章 山夜,明月,讀書燈一百三十九章 交易與李黨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一百六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3章 柳暗花明第19章 莫名其妙一百五十九章 爭第176章 尚書都事第81章 得罪不起的第14章 不義之財,不敢辭!第169章 至少還有我一百三十二章 斯文喪盡第85章 殺戮的長街第61章 膽大如斗,急智如狐第64章 夜已深,心思更深一百四十一章 印社一百五十五章 大生意大動靜第179章 這小措大是個大禍害一百四十三章 什麼根底第192章 嗣君揭曉第59章 何必知道?一百二十四章 我要唐鬆第187章 是你變了嗎?第14章 不義之財,不敢辭!一百四十一章 印社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知府一百四十九章 逆襲一百三十一章 生死存亡一百四十六章 絆子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10章 出禍事了第10章 出禍事了第37章 攆走他!第199章 武則天之死第174章 一劍封喉第93章 陰手!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188章 好大一場風浪一百四十六章 絆子第107章 文會殺手的賊笑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107章 文會殺手的賊笑第48章 覺醒,穿越者!第43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一百四十三章 什麼根底第22章 荒唐之問第10章 出禍事了第111章 芙蓉如面柳如眉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安排第59章 何必知道?第79章 一詔出,天下驚第91章 孰可忍孰不可忍!
第35章 欲將心事付瑤琴,絃斷有誰聽第71章 請聖像,入皇城第43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69章 至少還有我第100章 一顆梨第46章 蕩氣迴腸 一往無前第79章 一詔出,天下驚第24章 山夜,明月,讀書燈第40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第68章 那一天,終於到了一百三十五章 偶遇一百三十三章 棍棒齊飛慘叫連連一百四十五章 狂言第195章 引爆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30章 圖窮匕見第22章 荒唐之問第28章 官司(二)一百六十一章 香豔危機第170章 燃情歲月第24章 山夜,明月,讀書燈第71章 請聖像,入皇城第206章 何去何從?第97章 風浪起第92章 你真敢?一百二十八章 光天化日當街被搶一百三十七章 江南好揚州遇怪人第208章 變與不變第85章 殺戮的長街一百五十六章 辣手第81章 得罪不起的第186章 愛你愛到殺死你第210章 世間最難是選擇一百三十章 風波再起第103章 竊玉偷香,誰爲第一?一百六十一章 香豔危機第49章 高山流水有知音一百三十七章 江南好揚州遇怪人第104章 真男人!這個唐鬆,值得調教一百三十五章 偶遇第25章 峴山之會一百二十二章 砸場子摘牌子補第31章 孰輕孰重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知府第64章 夜已深,心思更深第14章 不義之財,不敢辭!一百二十一章 窮匕見耳光響亮第94章 第一次接令第34章 一筆交易 兩得其便第24章 山夜,明月,讀書燈一百三十九章 交易與李黨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一百六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3章 柳暗花明第19章 莫名其妙一百五十九章 爭第176章 尚書都事第81章 得罪不起的第14章 不義之財,不敢辭!第169章 至少還有我一百三十二章 斯文喪盡第85章 殺戮的長街第61章 膽大如斗,急智如狐第64章 夜已深,心思更深一百四十一章 印社一百五十五章 大生意大動靜第179章 這小措大是個大禍害一百四十三章 什麼根底第192章 嗣君揭曉第59章 何必知道?一百二十四章 我要唐鬆第187章 是你變了嗎?第14章 不義之財,不敢辭!一百四十一章 印社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知府一百四十九章 逆襲一百三十一章 生死存亡一百四十六章 絆子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10章 出禍事了第10章 出禍事了第37章 攆走他!第199章 武則天之死第174章 一劍封喉第93章 陰手!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188章 好大一場風浪一百四十六章 絆子第107章 文會殺手的賊笑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吧!第107章 文會殺手的賊笑第48章 覺醒,穿越者!第43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一百四十三章 什麼根底第22章 荒唐之問第10章 出禍事了第111章 芙蓉如面柳如眉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安排第59章 何必知道?第79章 一詔出,天下驚第91章 孰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