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交鋒(下)

趙普很聰明,未將張望北判爲死刑,罪行不足,以張望北身份若判棄市必須經過趙匡義同意,就會產生變數。

但就是判流放沙門島,換宋九在中書,不經趙匡義同意,將一個知縣判流沙門島,他也不敢,可趙普敢。事情成了定局,趙匡義眼下還需要趙普,就是宋九鬧將起來,會不會改判?

然而趙普也許善長心術,卻不知道趙匡義與張家兄妹的具體來龍去脈,產生誤判了。

宋九手段也很簡單。

先是讓郭大去盂縣調查,還做了其他一些安排,再讓戚氏上訴,不說張望北判罰不公平,而說有人有意掘堤,那與中書判決無關了,而成了一樁案子,成了案子就可以重新推翻中書的決議。

再找到趙匡義,將事情經過說出來,然後說了開淤田九百頃。

九百頃數字不高,宋朝多少耕地,無法統計,抓得緊就會多一點,抓得鬆就會少一點。有許多隱田,隱田用意就是逃稅。但有人估計宋朝最高峰時耕地會達到八百多萬頃,一個縣耕地平均起來,會接近八千頃。

然而盂縣只有一千七百餘戶,這還是宋九在涿州城擄來許多百姓安置於河北河東各地,原來只有九百餘戶。整個北漢才只有三萬來戶,盂縣那可能有多少百姓。

一千七百來戶,就擁有九百頃肥沃的淤田,再上原來的桑麻地,整個縣百姓生活會變得如何富足?是死了人,然而若是沒有這九百多頃淤田。一年會因貧困多死多少人,病死的。營養不良提前老死的,無錢婚嫁流離他鄉的。將會有多少,誰大誰小?

又有人去盂縣刻意挑唆,甚至戚氏上訴,可能有不好的事發生……

足夠了。

孫日新醜陋的表現,讓趙匡義十分不滿,於是親手接過這件案子。

又派瞭如京使郝正前去盂縣調查。

郝京下去看,很快得到結果。

張望北不僅有淤田之功,還有,整個盂縣也不全是貧瘠之所。還有一些天然的可供耕種養殖的河谷小盆地,經過張望北兩年治理,百姓基本都安定下來,然而還有一些百姓以狩獵爲主,張望北深受宋九影響,以清靜爲主,儘量勸,勸不動也不勉強,於是又在縣城裡鼓勵商人建了一些店鋪。供這些獵戶們將所狩獵的出售。去年還做了一件事,在盂縣種植葡萄,打算未來引進葡萄酒釀造技術,在唐朝涼州與太原葡萄酒爲天下甲首。五代時這些產業流失了,但還有,技術變得落後。產業規模也很小。張望北便是想重現唐朝的盛景。

這個還早,才種植。規模不是太大,而且到明年才能正式有初步收穫。

死了人的苦主不開心。可其他百姓看到這些變化的,加上平時張望北斷案公平,不貪不污,郭大去了盂縣,又暗暗點撥了幾句。

郝京一來,無數百姓央求赦京傳於趙匡義,請皇上讓張望北迴來。

郝京哪裡敢答應,就算這件事赦了張望北的罪,張望北也不可能呆在盂縣了。

一些鄉紳便寫萬民書,讓赦京帶給趙匡義。

郝京到處看了看,這小子做得不錯啊,於是好奇地繞道靈石縣。張望北在靈石是初爲知縣,還有些生澀,但同樣也有政聲。

看了看,郝京返回京城,將情況向趙匡義反映了一下。

趙匡義沉默了大半天。

他這時忽然想到書院最早的那批學子。

自己刻意打壓了一下,想一想河中只有兩三千戶人家,如今出了七位知州,二十一位知縣,還有其他的官員,如各縣主薄縣尉,各州通判錄事司戶司法,各監主監,以及一些京官,幾乎達到近百人。不要說自己,換漢文景帝來,也會打壓的。

然而無可否認,最早在宋九學舍裡那批學子表現幾乎九成皆十分出色。到了後來書院,宋九放手了,雖然不錯,成了宋朝重要的官吏基地,卻漸漸不如以前。

悵然良久,說道:“免張望北的罪吧。”

想了想又說道:“正好太谷縣空缺,讓他知太谷知縣吧。”

太谷是畿縣,不但郝了張望北的罪,還略略升了一點,至少比現在小寇薪酬要高。

隨着又下詔,罷了孫日新官職。

做爲堂堂的御史,國家重要的監督官員,這次表現太醜陋了。

張望北新年後從登州回來,未吃多少苦,是押向了沙門島,不過在登州讓潘惟正有意扣留下來,連島未上,朝廷新詔書就到了。

好處還在後面呢。

這一鬧,張望北進入了趙匡義視野,只要他繼續保持着在盂縣的作風,那麼仕途上會前途無量。

若論人緣,宋九人緣肯定比趙普人緣高了十倍。

然而問題是得罪宋九,只要不是包藏禍心,那麼大聲喊宋九你做錯了,也沒有關係,說不定宋九還謙虛地與你交流一番,俺錯在哪兒?

但得罪了趙普,那就死定了。

因此朝堂上趙宋的爭執,有敢幫趙普的人,但很少有人敢幫宋九,那怕心中不平,只能做壁上觀。

不過有一些人,如雷德驤,侯陟,他們則不同,就是沒有宋九,趙普也想將他們往死裡逼。

看到趙普輸了一局,有的人開始心動。

元宵節來臨,宮中設宴,侯陟忽然在宴間上書。

他用太平興國三年三司收入支出與去年的做比較。

那一年幾乎是宋朝開國以來最好的時光。

銅監,鋼監,河洲產業的收入,市舶司,糖業,水泥,以及各種坑礦產量的激增,再者還有一點,那就是在宋九提議下,各種盈利少或虧空的坑礦坊監,以及不重要的河渡,一些拍賣給私人承包,一進一出之間,又得到大量收入,同時還寬鬆了百姓的勞役,不過這一條執行得更早,與史上的宋朝相比,它們直接或間接最少爲宋朝增加近兩千萬緡錢收入。

這個肯定比較不出來了,就是宋九也無法比較。

侯陟比較的是盈餘,以及所支出的用途。

那一年兩稅一直沒有增加,實際就等於是寬稅了,在宋朝推動下,許多地方在開發,興修水利,江南的圩圍,北方的棉花,加上人口增加,耕地面積增加,兩稅未增,等於是百姓兩稅減少。

但那一年國家盈餘幾乎達到一千七百多萬,宋朝收入計數有些亂,錢是緡,金銀是兩,草是束,糧食是石,布是匹,因爲兩稅比較減少,實際這個兩千多萬含金量更重。

這還不包括那一年國家撥出許多財政,用於地方建設,興修水利,興辦學舍,鋪路架橋,否則盈餘會更多。

這是收入。

還有官場的風氣,宋九那種做法讓一些人恥笑,可在不經意中,整個官場風氣變得陽光起來,許多官員奮發向上。

再到去年一年。

若論收入,去年一年收入比興國三年時增加了近兩千萬,然而盈餘呢?勉強只有三百來萬。不說去年軍費,太平興國三年改革兵制,同樣也花了不少錢。

然而這進出差距近三四千萬,兩千多萬緡錢到了哪裡去了,有官員俸祿增加了,有兵士的撫卹獎勵費用增加了,有賑災費用增加了,但更多的是不必要的浪費。

至於官場風氣也每況愈下。

有的官員以急斂爲良政,百姓由是苦之。接着侯陟羅列出一大堆證據。

侯陟有一條還未說到,那就是徵稅的均勻。

應當來說,宋朝徵稅比較合理,明朝的才叫古怪,國窮民富,但這個民是什麼民,士紳,大戶,豪強,甚至國家都快完蛋了,這些大戶都不願意拿出一分錢捐給國家。結果大家一起完蛋。

其實從更早時候宋九就提醒了趙匡胤這一點,並且用河洲做示範。他進入中書後,也有意地調節,使得稅務徵得更合理。然而現在商稅比下降,不是商業不行了,而是比以前更好了,然而朝廷徵稅的對象在犯史上的錯誤,達官貴人士大夫不敢徵稅或少徵稅,徵的是中小商人。兩稅比重卻在增加。因此侯陟所舉的數據仍不規範。雖然是比興國三年增加了兩千來萬收入,實際性價比在下降,也不過增漲了一千萬緡錢左右。再加上侯陟所羅列的種種開支,導致財政幾乎沒有節餘。

但不能說是趙普的錯誤,也有盧多遜的錯誤,不換宋九來,換其他人來,說不定錯誤更大。

聽着侯陟將這個奏呈讀完,趙匡義臉色卻陰了下去。

宋九臉色也陰沉起來。

侯陟所做的未必是好事。

如今宋九算是看出來趙匡義一些心意。

他想要的是一種平衡。

不怕爭,就怕爭得太過份。

趙普對張望北動手,若是成功的話,不但打擊了宋九,還帶走其他人紛紛倒戈,向宋九開炮。並且他打擊的是宋九的親人。

以及趙匡義對張家兄妹的心理,於是及時扭轉。

但未查是誰去盂縣挑唆的,意思很明確,給朕安靜一點,不要跨越紅線。

現在侯陟同樣跨越了紅線,而且他直指趙普宰相做得不合格。

甚至趙匡義會認爲自己在結黨。

然而宋九無法解釋。

他看着侯陟,心中嘆了一口氣,肯定要對趙普動手,但不是用這些手段,甚至都不用宋九出面……(未完待續。。)《

第64章 糊塗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497章 鹹平軍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306章 不殺人第142章 又是豪賭(下)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185章 釘子戶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77章 卷(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87章 巡察(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63章 棄子(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20章 拒第234章 快樂島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77章 卷(下)第166章 鏡子(上)第170章 巫蠱第302章 高下(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81章 誘、惑(中)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86章 落幕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244章 獻酒(上)第131章 詰問(下)第41章 挖祖墳(下)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494章 朕累了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51章 負荊第521章 無恥第55章 爹爹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278章 公主(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391章 打臉(上)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24章 父輩(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70章 神奇(中)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215章 踢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472章 驅(下)第171章 死(上)第279章 二敲第338章 坦白第425章 上位(上)第73章 南方(中)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243章 插花第120章 變化(中)第488章 要翻天第6章 金子第325章 拜第166章 鏡子(上)第217章 歸來(上)第291章 大魚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220章 大婚(上)第47章 玩大了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513章 寓言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474章 背嵬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494章 朕累了第427章 上位(下)第187章 用(下)第210章 錢啊第53章 大笑第64章 糊塗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223章 皇后(上)第79章 勇退第284章 春闈(下)第146章 桃花第168章 鏡子(下)第514章 三憂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159章 核心第344章 矯正(下)第294章 小魚(下)
第64章 糊塗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497章 鹹平軍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306章 不殺人第142章 又是豪賭(下)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185章 釘子戶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77章 卷(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87章 巡察(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63章 棄子(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20章 拒第234章 快樂島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77章 卷(下)第166章 鏡子(上)第170章 巫蠱第302章 高下(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81章 誘、惑(中)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86章 落幕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244章 獻酒(上)第131章 詰問(下)第41章 挖祖墳(下)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494章 朕累了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51章 負荊第521章 無恥第55章 爹爹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278章 公主(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391章 打臉(上)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24章 父輩(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70章 神奇(中)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215章 踢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472章 驅(下)第171章 死(上)第279章 二敲第338章 坦白第425章 上位(上)第73章 南方(中)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243章 插花第120章 變化(中)第488章 要翻天第6章 金子第325章 拜第166章 鏡子(上)第217章 歸來(上)第291章 大魚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220章 大婚(上)第47章 玩大了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513章 寓言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474章 背嵬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494章 朕累了第427章 上位(下)第187章 用(下)第210章 錢啊第53章 大笑第64章 糊塗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223章 皇后(上)第79章 勇退第284章 春闈(下)第146章 桃花第168章 鏡子(下)第514章 三憂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159章 核心第344章 矯正(下)第294章 小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