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南方有風

王禹偁大嘴巴有資格的,文才好,有思想,有才幹。才德兼備,難得的官員。

然而才德兼備就能上位嗎?

錯也,官員想上位,最重要的不是才德兼備,而是手腕,也就是所謂的權謀術。

權謀不足,只能被人所馭。於是王才子立即被王沔利用,不知道他說了什麼,王沔信以爲真,想想也不錯,因此上書道:“請自今羣官詣宰相及樞密使,必須朝罷於都堂請見,不得於末廳延揖賓客,以防請託。”

趙匡義開始未想到,想想也不錯啊,反正自宋開國以來,這條規矩也在漸漸形成,不如將它制度化,於是同意。

但是不是如此呢?

就象宋九曾經提出,鼓勵大戶人家多做善事,這個肯定能明文規訂的,是鼓勵,非是強求,實際北宋在這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可以的,與任何時代一樣,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能一概論之。

但其他的就不行了,平等徵收商稅,禁止豪強非法兼併,反對高利貸。是不好,也可以下詔震懾,甚至動援大家怦擊。

然而真的去執行,國家等着亂吧,宋九等着死吧。

這個利益圈太大,大到趙匡義趙普與宋九三人聯手起來,都未必兜得起的地步。

還有一個比喻,趙構開始收回四大節度使之兵權,岳飛急了,上書說皇上,不對啊,俺們替你拼死拼活,就不講這些都是我們訓練的私家兵了,就講家人,家人一起留在杭州做了人質,這樣你還不放心啊。

岳飛說的是實際話,然而它不能說。就象人到了夏天不穿衣服不會死人,反而會涼快,但必須得穿。

有這回事。然而這件遮羞布不能捅破。

現在道理一樣,是有這項隱形的規則在,但不能明文規訂。

有事最好放在明處解決,但有一些特殊情況,或者時間緊急,就必須立即喊到家中商議了。或者有的家人親戚同時爲官,難道就因爲都做了官,然後老死不相見?

況且想要請託,到了兩府就不能請託?

趙匡義詔書一下,所有人面面相覷。但又不知道如何解釋。

王沔大喜。這一回好辦了。咱先在東府,一切放在東府來,看你們怎麼辦。

然而有人有辦法,謝泌便上書到。如此,是懷疑大臣一個個品行不端正。就象陛下有輔臣輔助,是不是不接見羣官呢,還得要見,不然何以知外事!如果都讓羣臣於都堂候見,則羣官請見,次事無時,兩府宰相也不要做事了,恐怕連解衣的功夫都沒有了。昔孔光不言溫室中木。顧雍封侯三日,家人不知,謝安石對客圍碁,捷書至而客不覺,大臣當謹密如此。雖妻子猶不得聞,況他人乎!

趙匡義不是笨蛋,謝泌也不能直接說,說得很委婉,不過趙匡義也明白過來,於是追還前詔。

宋九搖了搖頭。

爭吧。

然而這些小手段用出來未必是好事,人君不是宋徽宗,而是宋太宗,弄不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宋九心思也不在於此。

隨着蝗災下去,趙匡義等不及了。

侯莫陳利用讓趙普斬了,趙匡義腿上金瘡越來越嚴重,侯莫陳利用不是大夫,可他起的就象信徒眼裡的符水。有侯莫陳利用那些幻術的安慰,趙匡義便有了心理安慰,腿傷便有效的阻止了惡化。然而沒有侯莫陳利用,便沒有了這個暗示,腿傷再化惡化。

於是看了三司,又看了看內藏庫,這一看不由喜出望外。

蕭燕燕第二次南征時,那一年國家財政仍很苦,然而耶律休哥兵敗唐河,宋朝百姓受害面積不大,兵士傷亡也不重,因此所用撫卹並不多。算是熬過來了吧。以至宋九都不敢免稅。

到了第二年趙普起用,那一年宋九與趙匡義說好的,準備寬免河南河東河北京東地區的稅務,但真寬免了,接着旱災來了,不好收回寬免稅務的詔書,所以那年經濟還是十分吃緊。但問題還是不大,災荒最頭的糧食問題在那一年不存在,所以手頭緊一緊也熬過來了。再到去年,這一年冰火兩重天,旱的旱,澇的澇,但只是局部地區。

要知道這些年宋九可不是鬧着玩的,僅是各種作坊,或者將各種經營不善的作坊拍賣給私人承包,又疏理了一些低效的與浪費嚴重的環節,節約養兵費用,這幾項最少就爲宋朝增加了兩三千萬緡的收入。當然,有一部分是化成輕稅,惠於百姓身上了,但與史上的相比,肯定收入激增。

去年買糧食是花了一些錢,可實際國家財政還出現了節餘。今年有蝗災,不過及時結束了。

這讓趙匡義心動。

實際這個錢真的很重要。

在另一個時空,正是因爲這個錢,宋遼兩國都無力作戰了,當然,主要是李繼隆打出的和平,南下失敗的可能性增大,增大就擄掠不了財物,靠遼國自己的出產,一次次用兵,遼國能吃得消麼?

但宋朝更難過。

因爲這個財政以及趙普的以夷制夷,沒有對李繼遷動手,然而李繼遷又叛亂時,那邊王順李小波又無意中與西夏遼國遙相呼應。邊境重要,可巴蜀更重要。於是只好去解決巴蜀。等巴蜀解決了,國家財政整就一個爛攤子,更無力對付李繼遷。等到有力氣對付李繼行時,李繼遷早就茁壯,再有遼國暗中的援手,宋朝望洋興嘆。

然後悲劇發生,不然就如宋九所說的,耗我也將遼國耗死了。

現在這個錢,將會使遼國悲催。

遼國這兩年稍稍恢復,便將眼睛盯着遼東那片黑土地。

可能有些難打,但打下來,哪裡這些年治理得不錯,有糧有馬有牲畜有城池,幾乎與遼南差不多相齊。

但就在他們想動手時,宋朝的計劃發動。

南方來風……

……

趙匡義親自坐在西府,下面還有參謀司的幾個老將,西府的幾個宰執。三司與內藏庫的幾個主要官員。至於胥吏,替這些人沏上茶後,全部滾蛋吧。

趙匡義便說:“諸位,這便是國庫與內庫的節餘。”

再聰明的人也會多少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例如張齊賢受宋九影響,雖說江山難改,本性難移,依然是一個小嘴巴,但做事更細心,他是一個江湖豪客。貧賤時能讓強盜折服的猛人哥。讓他細心何其不易。

趙匡義在史上受一羣士大夫與趙普影響。但在這裡,受宋九影響深遠。因此到現在開拓進取精神不滅。實際宋九也記錯了,非是史上的趙匡義不進取,而是那種環境太苦逼。當真不顧國家與百姓的根本,一味窮兵黜武?

有錢了,趙匡義就想嘗試一番,他不想再等!

因此找到宋九,宋九想了大半天,一旦發動,就不易收住,但他也不想繼續坐等,最後同意。

大家在翻看。寇準忽然譏諷道:“陛下,你用這內藏庫錢帛修了好多廟哦。”

宋九現在看出來寇準大包大攬,權利心重。還沒有看出寇準的最大的兩個缺點。寇準人生中有兩大準則,一天大地大皇帝大,但不及俺老寇大。俺纔是最大,纔是天下的真理。

二老寇說的一定就是對的,與老寇意見不一的,就一定是錯的。

宋九不知道啊,寇準,名相,一定要細心載培。

實際趙匡義爲了讓大家同意配合,將內藏庫賬冊拿出來,何其不易。這份賬冊可以是趙匡胤成立內庫有史以來,第一次亮給大臣們看的。

兩個君王應當做得還可以,花銷皆不大。

諸多錢帛多用於救災,民生,賞賜大臣,或者支援軍事上。

真正用於後宮的少之又少,就是建一些寺觀在這上面花銷的比例也並不是太嚴重。

但立即讓小寇咬住不放。

宋九道:“平仲,今天之事十分重要,勿得胡鬧。”

寇準撇撇嘴,這也就是宋九,換別人,小寇早就跳腳了,什麼,俺在胡鬧,讓君王不得亂花錢是胡鬧嗎?難道這不是民脂民膏嗎?

兩套賬冊有些亂,所謂的積餘不是錢,有緡錢,有糧食,糧食有米麥豆粟菽,有布,布又分棉,絲綢,葛布,麻布,甚至塞衣服的棉花,木綿花絨,各種金銀銅鐵鉛錫貢,藥材,香料,藤,珠寶珍玩……若是計算它們的值價,恐怕派幾十名胥吏,要花費幾十天時間才能大約統計出來。

不過有心算好的,在心中開始估價了。

可能它的價值不會低於五千多萬緡錢,但有的不易估價,真正能挪用的不足六成。

這就是國家兩庫所有積餘的財富。

不算多。

然而對於錢財趙匡義不是太看重。

有這些錢大約能發起一場戰爭。

除非象岐溝關那樣的超級慘敗,然後國家有災害,那是天亡大宋了,非是人力之過。

相信這兩種可能同時出現的比例很低。

最少得讓大家支持,這纔是趙匡義亮出內藏庫賬冊的用意。

趙匡義讓三司與內藏庫官員退下,用嘴向宋九努了努。

宋九說道:“諸位,今天陛下請你們來,有的人可能知道,有的還不知道,但不管你們那一個人,今天看到的,與即將商議的勿得對任何人泄露,那怕是你們的妻子兒女,否則耽擱國家百年大計,你們仕途也徹底結束了。那怕是參謀司的諸位功勳老將,不僅是你們,連你們子女也會在以後牽到牽連。即便不處罰,因爲要保密,這個計劃自崔彥進將軍發起之時,參與的也只有參謀司諸位老將與西府宰執,與東府無關,與三司無關,與兩制無關,與五寺三監無關,與臺閣無關,成功了是你們的功勞,失敗了也是你們的過失,到時候你們必須要承擔各部司官員的怒火。”

新來的不多,張永德,小寇小溫,以及提爲副宰的張遜。

四人面面相覷。

宋九從後面拿出一疊厚厚的文書,外面是厚麻紙,上面打着火漆,火漆封口上蓋着一排排樞密院的官印以及趙匡義的御璽。

就這個架勢,也足以能唬住任何人。

事實它非同小可,也可以說是這時代,甚至是史上最完備的討伐計劃。從中國出現文明印記後,就從來沒有這麼詳細的攻伐草案,足足有一尺多厚,五百多張草案與地圖。

宋九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未拆開,新來的幾位還不知道里面是什麼,但能看到上面有三個大字:南來風!

第59章 七幅畫第454章 燕南歸第287章 春行(上)第66章 懸賞第211章 思念第60章 關健第499章 示弱第216章 夜宴(一)第202章 停修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86章 巡察(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115章 流民(上)第192章 上朝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11章 思念第446章 野望(上)第82章 誘、惑(下)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363章 棄子(上)第217章 歸來(上)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160章 提親(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25章 殺傷力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44章 獻酒(上)第42章 真小人第75章 卷(上)第345章 殺氣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79章 勇退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271章 前兆第250章 暖冬(中)第253章 大過第108章 走後門第166章 鏡子(上)第211章 思念第211章 思念第400章 未卜(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198章 插釵第163章 想不通第465章 很短的飆風(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179章 開業(中)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183章 求實(上)第418章 荒誕(上)第224章 皇后(下)第102章 好東西第58章 異人奇課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135章 夜戰第120章 變化(中)第391章 打臉(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92章 上朝第348章 必死(下)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174章 嘉禾第258章 天堂的**第38章 信(上)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199章 牛(下)第65章 溫度第364章 棄子(下)第499章 示弱第422章 定(上)第328章 憐奴第89章 結社第185章 釘子戶第176章 真是他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284章 春闈(下)第321章 大江(下)第514章 三憂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441章 妖星(中)第356章 無敵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6章 金子
第59章 七幅畫第454章 燕南歸第287章 春行(上)第66章 懸賞第211章 思念第60章 關健第499章 示弱第216章 夜宴(一)第202章 停修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86章 巡察(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115章 流民(上)第192章 上朝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11章 思念第446章 野望(上)第82章 誘、惑(下)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363章 棄子(上)第217章 歸來(上)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160章 提親(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25章 殺傷力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44章 獻酒(上)第42章 真小人第75章 卷(上)第345章 殺氣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79章 勇退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271章 前兆第250章 暖冬(中)第253章 大過第108章 走後門第166章 鏡子(上)第211章 思念第211章 思念第400章 未卜(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198章 插釵第163章 想不通第465章 很短的飆風(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179章 開業(中)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183章 求實(上)第418章 荒誕(上)第224章 皇后(下)第102章 好東西第58章 異人奇課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135章 夜戰第120章 變化(中)第391章 打臉(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92章 上朝第348章 必死(下)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174章 嘉禾第258章 天堂的**第38章 信(上)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199章 牛(下)第65章 溫度第364章 棄子(下)第499章 示弱第422章 定(上)第328章 憐奴第89章 結社第185章 釘子戶第176章 真是他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284章 春闈(下)第321章 大江(下)第514章 三憂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441章 妖星(中)第356章 無敵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6章 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