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托馬斯,知道今天開會是爲了什麼嗎?”

見到了提前抵達會議室的托馬斯之後,保羅悄悄的問了一句。

“這……我也不知道。”

微微皺了皺眉頭,托馬斯搖頭苦笑道:“我和你們一樣,都是突然接到約翰的通知,只知道是和今後一段時間外科的臨牀研究有關,今天下午開會可能是討論這些問題……嗯,明天的手術麻醉都安排好了嗎?”

“放心吧,都安排好了。”

咧了咧嘴,保羅笑着點了點頭。

如今的亨氏綜合醫院麻醉科,可不是隻有保羅一個光桿司令了。在約翰的支持下,保羅在去年就新招了兩個年輕的屬下,讓世界上第一個麻醉科總算是稍稍有了點兒樣子。要知道,這個時代的麻醉大多是由外科醫師們自己完成的,但是隻有保羅他們這些真正潛下心研究麻醉的人才會明白,這將是一個發展前景多麼廣闊的學科!當然在約翰的建議下,麻醉師也開始了許多相關的研究,也制定了許多相應的制度,比如說按照病人的體重等確定藥物用量,再比如說手術前一定要了解病人各方面的情況等等……

當時間來到下午五點的時候,會議室的幾盞電燈被點亮了。

在一衆外科醫師……當然也包括三名麻醉師的注視下,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大步邁進了會議室,自然而然的在圓桌的頂端站定了身子:“先生們,請安靜一下!”

會議室中的噪雜聲,迅速平息了下來。

雖說托馬斯已經接過了亨氏綜合醫院院長的職務,並且他現在也還是外科的主任,但是亨特拉爾先生今天已經提前通知過了,今天會議的內容無關於其他。只和臨牀的研究有關,那這些和托馬斯就沒有太大關係了。說白了,既然選擇了接過約翰院長的職位。並且依然兼任外科主任一職,托馬斯就是選擇了以後的道路。基本上和醫學研究漸行漸遠了!也正因爲此,當初經過認真考慮之後,托馬斯也基本放棄了未來的醫學院外科教授一職……

“已經是下班的時間了,所以咱們簡單說一下。”

坐下來之後輕輕敲了敲桌子,約翰笑呵呵的說道:“先生們,今天請大家來有兩個事情,一來是總結一下過去半年我們在外科領域研究的結果,並且商討一下論文發表的事情;第二個的話則是有關接下來兩年時間我們新的課題!”

“嗡……”

約翰話音剛一落。會議室中頓時起了一陣騷動。

對於會議室中的這點兒騷動約翰並沒有生氣,他甚至沒有說話,而是饒有興趣的觀察着其他人的表情。在諸多的外科醫師當中,有些人一臉的平靜,比如托馬斯和保羅等約翰的舊部;也有些人表情興奮,略帶點兒小激動,比如說過去一段時間跟隨約翰或者其他人做了相關實驗和研究的醫師;還有一些人則是或迷茫,或期待,比如說一些剛加入亨氏綜合醫院不久,或者之前沒有能力去加入其中的醫師。

不過讓約翰滿意的是。沒有人的臉上出現消極的情緒。

這也正是他當初籌建醫院的時候拒絕成名醫師,選擇那些剛剛拿到博士學位或者工作不久的醫師的原因,因爲這些人不僅僅是經歷了“現代”的醫學教育。對新理念和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更強,同時還因爲他們更具上進心,更有朝氣!至於說知識和經驗什麼的,在我們亨特拉爾先生眼中看來卻是最不重要的,因爲他從心裡面感覺,這個時代的外科經驗或者知識有什麼用,至少相當大一部分是沒有任何用處,甚至可以說是糟粕……

等會議室自動安靜下來之後,約翰開始了今天的議題。

沒有往日會議中的自由討論和熱烈發言。今天就是約翰一個人在前面說,其他人認認真真的聽着。

首先講的。當然是過去半年多外科的收穫。

在醫學領域中從來沒有過時的研究,比如說闌尾切除術。再比如說局麻和外科消毒技術,哪怕約翰一個人就把它們的水平往前驅趕了數十年的時間,但是這些亨氏綜合醫院的“傳統優勢項目”依然會被外科醫師們孜孜不倦的研究,不斷積累着更多的病例和數據,在這個時間點上足以讓他們再拿出好幾篇論文了。

除此之外,心肺復甦和外科基本操作技術也成爲研究的重點。

心肺復甦的實施是要等待時機的,外科醫師們並沒有太多的機會,事實上,整個亨氏綜合醫院在今年上半年也不過碰到了四次而已,其中兩例病人救回,兩例病人死亡。但是外科基本操作技術,在提出者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指導下,亨氏綜合醫院外科所收穫的東西可遠遠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家醫院!

十四篇完成或者即將完成的論文,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有的論文,都將發表在《新醫學雜誌》上面!”

約翰最後的總結,並沒有引起大家的議論紛紛。亨特拉爾先生自己籌辦了一本醫學雜誌的事情,早就在醫院裡宣傳開了,事實上不少醫師的稿件送去給他過目的時候,就已經被告知,這些論文將會被收錄入《新醫學雜誌》的創刊號或者第二期裡面。

有些不太甘心,但是也沒有人開口拒絕。

如果說從私人的角度出發,大家當然更希望自己的論文能發表在《柳葉刀》之類的歐洲雜誌上面,但是如果考慮到這些研究的提出者是亨特拉爾先生,並且在過程中還得到了人家的指點和協助,那麼發表在一本美國本土剛剛創刊的雜誌上,似乎又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的事情了……

對於大家平淡的反應,約翰自然也是相當的滿意。

眼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約翰轉過身,在後面的大黑板上開始寫了起來:“先生們,從今年的下半年開始,除了以往的課題我們要繼續研究下去之外,還需要更多新的研究內容!”

“沙沙沙……”

粉筆在黑板上書寫的沙沙聲,讓大家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起來。

不過……

隨着一個個單詞或詞組出現在黑板上面,所有人的表情也都變的怪異了起來——體液代謝、酸鹼平衡、外科休克、重症監測、圍術期處理、外科病人的代謝與營養支持……

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

原以爲搬家不會太麻煩,結果乾了足足兩天,真是累慘了。(。)

第12章 尊貴的客人第22章 龐大工程第13章 1913第25章 梅契尼可夫第41章 1886第2章 1894第6章 非難第1章 幫助第24章 護士學校第15章 關係第12章 恐懼第4章 槍手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20章 噩耗第32章 洛厄爾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28章 皇帝第3章 1916年年底第11章 未雨綢繆第24章 孤獨剛發現少了一章第68章 亨特拉爾先生家的週末第二十二章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76章 決定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20章 回信第8章 共識第41章 內容第4章 剖宮產第35章 捐贈第二十二章第26章 學校第24章 戰爭第11章 發酵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十六章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38章 啓動第7章 血管吻合術第13章 變革第59章 歡迎加入第9章 亨特拉爾財團第1章 1893第5章 畢業第5章 確定第十六章第31章 現代法醫鼻祖?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5章 決定第18章 卡內基第17章 資金準備第58章 兩個體系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16章 辛亥革命第8章 爭議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55章 旗幟第29章 庚子退款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術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17章 奇蹟第51章 年齡第47章 期待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9章 疫區第21章 百萬馬克第18章 兩位大人物第14章 重回夏洛特第三十七章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37章 加蓋一層第58章 兩個體系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47章 兩位大佬第34章 傷寒瑪麗第19章 特斯拉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12章 衝突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22章 東方快車第7章 大恐慌第49章 訂單第46章 彩蛋第二十五章第7章 合作第二十一章第19章 三封來信第8章 辭呈第40章 噩耗第58章 拒絕和邀請第34章 項鍊第12章 具備第2章 歡迎回家第16章 里程碑
第12章 尊貴的客人第22章 龐大工程第13章 1913第25章 梅契尼可夫第41章 1886第2章 1894第6章 非難第1章 幫助第24章 護士學校第15章 關係第12章 恐懼第4章 槍手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20章 噩耗第32章 洛厄爾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28章 皇帝第3章 1916年年底第11章 未雨綢繆第24章 孤獨剛發現少了一章第68章 亨特拉爾先生家的週末第二十二章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76章 決定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20章 回信第8章 共識第41章 內容第4章 剖宮產第35章 捐贈第二十二章第26章 學校第24章 戰爭第11章 發酵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十六章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38章 啓動第7章 血管吻合術第13章 變革第59章 歡迎加入第9章 亨特拉爾財團第1章 1893第5章 畢業第5章 確定第十六章第31章 現代法醫鼻祖?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5章 決定第18章 卡內基第17章 資金準備第58章 兩個體系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16章 辛亥革命第8章 爭議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55章 旗幟第29章 庚子退款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術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17章 奇蹟第51章 年齡第47章 期待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9章 疫區第21章 百萬馬克第18章 兩位大人物第14章 重回夏洛特第三十七章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37章 加蓋一層第58章 兩個體系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47章 兩位大佬第34章 傷寒瑪麗第19章 特斯拉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12章 衝突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22章 東方快車第7章 大恐慌第49章 訂單第46章 彩蛋第二十五章第7章 合作第二十一章第19章 三封來信第8章 辭呈第40章 噩耗第58章 拒絕和邀請第34章 項鍊第12章 具備第2章 歡迎回家第16章 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