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916年年底

1915年和1916年,歐洲戰爭從未有一天停止過。

數百萬人在戰爭中死去,更多的人流離失所,尤其是當時間來到1915年年底,當德國人察覺到英法集合起超過一百萬大軍,準備藉着剛剛接收了亨特拉爾財團上千飛機和坦克的大好時機,發動一次大規模反攻的時候,他們秘密在前線進行了充足的準備。

上千挺重機槍的交叉火力,讓英軍一天損失三萬四千人!

這個數字,比起歷史上多了一萬多人,而正是因爲這次瘋狂的戰役中,英法損失超過八十萬人,也讓他們認識到了勃朗寧重機槍的巨大威力。於是在慘案發生的第二週,亨特拉爾武器製造公司贏得了開戰以來最大的一筆訂單——兩萬挺重機槍和超過一億發機槍子彈。於是在接到訂單的第三天,一艘船隊便從紐約出發前往歐洲……

對這筆訂單,他們可是等待已久了。

因爲亨特拉爾財團只屬於一個人,那就是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因此在一直高度保密的狀態下,沒有人知道在整個一戰之中亨特拉爾財團到底從歐洲賺到了多少金錢。後世有一個所謂的專家在研究了十幾年之後,提出了一個讓人驚駭的數字——超過四十億美元!

這個數字到底是對是錯,沒有人知道。

有的人說這個數字太大了,一個財團根本不可能賺到這麼多錢,有些人卻對此嗤之以鼻,認爲以亨特拉爾財團當時的規模和先機,光是賣武器和各種物資就不可能只有這麼點兒錢,更何況亨特拉爾銀行可是給英法放貸的最大債主……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約翰?亨特拉爾在那幾年花了多少錢!

美國那邊倒是不用多說,畢竟亨特拉爾財團在戰前就已經膨脹到了極致,後面除了在科研上的大規模投入之外,生產規模上倒是沒有增加太多。這一點倒是贏得了很多人的讚譽,因爲給其他財團和企業留出了一定的盈利空間,不然真是被亨特拉爾財團一口吞下的話,恐怕不光是其他財團會聯合起來,就連美國政府也容不下他們了。

但是在遠東,在中國,約翰?亨特拉爾的投入可是看得見的!

工業上的巨大投入是值得的,它們不但讓中國取代成爲一戰中的第二受益國,也給亨特拉爾財團帶來了巨大的回報;在北洋政府身上也投入了超過一億美元,幫助他們穩定統治,擴大增強軍隊,同時蠶食其他的地方勢力,但是這些都是貸款,買的還是亨特拉爾財團自己生產的武器,也讓亨特拉爾財團在未來數十年在中國一帆風順……

但是在教育上的投資,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

短短五年的時間裡,約翰?亨特拉爾就在中國大陸建起了超過一千所中小學,十餘所師範學校,三所世界級水準的大學,六十餘所技工學校,另外還包括十五所醫學院!

光是這些學校,就耗費了數億美元的資金!

要知道,光是那三所大學和五所頂級醫學院的水準就不是這個時代中國能夠建立起來了。從校舍到教學樓,從實驗儀器到師資,幾乎都是世界級的水平。爲了籌建這些學校,約翰?亨特拉爾不但在北美,同時還在戰火紛飛的歐洲大規模的招募優秀教師,用高昂的薪水引誘他們到中國任教!

這八所大學,五年的投入肯定超過了兩億美元!

更別說在中國建設的大量師範學校、技工學校和中小學,數量肯定比八所大學更加龐大,這些學校加起來幾乎就撐起了中國現代教育的半壁江山——那可是一個擁有數億人口大國的教育!

無論如何解釋,都有很多人無法理解。

所以後來有很多人認爲,約翰?亨特拉爾把自己在一戰中賺到了一半投給了中國。這個理論雖然有很多人不支持,但是也證明了這個數字的龐大,甚至大到了後來很多美國人對此強烈抨擊的地步……

無論如何,1916年就這樣過去了。

當時間的腳步來到1916年年底的時候,歐洲的戰爭到了最慘烈的時候。

雙方都有了最先進的飛機和大炮,而同爲老牌工業帝國的他們也有足夠的資源和實力建造這些先進的武器,因此這一次的一戰傷亡比另一個世界更加的慘重——亨特拉爾派出的醫療隊活躍在各國後方的醫院裡,不停救治着的傷員們就說明了一切。

無論哪個國家,都已經開始疲憊了。

雖然在亨特拉爾財團乃至美國明裡暗裡的輸血之下,始終佔據着陸地上的主動權,但是隨着海戰的失利和時間的流逝,整體實力上的劣勢還是不可避免的影響了他們。尤其是英法有源源不斷的殖民地援軍,德國人的人力資源劣勢不可避免的凸顯了,只不過軍隊素質和工業水平佔據一定的優勢而已。

當然,並不是說德國人就不行了。

經過了兩年多的戰爭之後,歐洲各國疲態盡顯,無論英國人還是俄國人,還是德國人和奧匈帝國,都已經疲憊不堪了。雖然得到了亨特拉爾財團的武器,但是德國人卻似乎總能搶先一步,因此英法在海上雖然始終佔據優勢,但是在陸地上卻難以佔到便宜,而且因爲飛機、坦克和重機槍的巨大作用,英法的損失比同期慘重了許多,陣亡人數多了六十萬人……

當然最慘的國家,毫無疑問還是俄國。

重生以後,約翰影響了這個世界的很多方面,雖然還不足以改變整個世界的大勢,但是因爲對德國的大力支持,卻讓俄國人更加的悲慘。從參戰到現在,俄國已經損失了數百萬的軍隊,而在得到了英國人轉交的飛機和坦克製造技術之後,沙皇又不顧國內悲慘的經濟情況,強行大規模製造這些重型武器,更加加劇了這種情況。

每一天,都有無數人死去。

上千萬的軍隊在前線對峙,交戰,更多的貧民在後方努力生產着戰爭所需要的一切,人們生活困苦不堪——不是教科書上的內容,而是活生生的事實!

這場戰爭中,歐洲可以說輸慘了。

真正的好處都被美國這樣狂賣物資的國家,以及趁機擺脫各國掣肘,開始拼命發展自己的中國給佔了。就連原本佔了大便宜的日本,也因爲亨特拉爾財團的出現失去了這次機會,至少得到的遠比歷史上要少的少。

遠在北美的約翰,精準的掌握着這一切。

因此當1916年年底來到的時候,約翰看着來自於俄國、德國的情報,瞭解了美國國內的情況之下,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了整整一天,然後親自向遠東發出了一封電報……

第43章 血庫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8章 幫幫我!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6章 摩根第2章 報紙第18章 滿意第9章 外科學的革命?第六章第43章 擺出來第32章 我來做第28章 皇帝第三十五章第5章 早餐第47章 兩位大佬第17章 科赫第8章 斯通夫人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32章 外科第一課第12章 具備第76章 決定第22章 誕生第54章 安排第44章 他們以爲自己是誰?第24章 護士學校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31章 商人第19章 46第25章 浪潮第17章 研究生院第50章 大方第33章 重病第27章 融合第50章 發表第9章 倫琴第31章 分拆第28章 決定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41章 內容第五十五章第7章 演說第7章 擴建?第27章 黃金時代第18章 計劃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12章 貸款第35章 基石第54章 讓步第十一章第51章 決定第13章 建議第10章 隱患第68章 哪一棟?第36章 發展第57章 我的醫院第72章 請求第3章 對抗第36章 轉讓第30章 婚事第62章 負擔第19章 海軍部第17章 電報第29章 各方反應第30章 婚事第40章 終章第23章 重要決定第36章 勃朗寧第53章 合作第10章 隱患第10章 會議第58章 兩個體系第3章 自行車第9章 嘆息第22章 授權第7章 哈維?庫欣第10章 席勒家族第5章 幫助第20章 瘋狂的數字第28章 打算第44章 瘋狂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15章 help!第23章 重要決定第49章 第二篇論文第29章 興奮第29章 另一份報告第1章 投產第2章 報紙第8章 爭議第28章 投資第15章 來客第27章 藝術愛好第52章 霍普金斯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15章 補液第52章 投資未來第16章 爲難
第43章 血庫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8章 幫幫我!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6章 摩根第2章 報紙第18章 滿意第9章 外科學的革命?第六章第43章 擺出來第32章 我來做第28章 皇帝第三十五章第5章 早餐第47章 兩位大佬第17章 科赫第8章 斯通夫人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32章 外科第一課第12章 具備第76章 決定第22章 誕生第54章 安排第44章 他們以爲自己是誰?第24章 護士學校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31章 商人第19章 46第25章 浪潮第17章 研究生院第50章 大方第33章 重病第27章 融合第50章 發表第9章 倫琴第31章 分拆第28章 決定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41章 內容第五十五章第7章 演說第7章 擴建?第27章 黃金時代第18章 計劃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12章 貸款第35章 基石第54章 讓步第十一章第51章 決定第13章 建議第10章 隱患第68章 哪一棟?第36章 發展第57章 我的醫院第72章 請求第3章 對抗第36章 轉讓第30章 婚事第62章 負擔第19章 海軍部第17章 電報第29章 各方反應第30章 婚事第40章 終章第23章 重要決定第36章 勃朗寧第53章 合作第10章 隱患第10章 會議第58章 兩個體系第3章 自行車第9章 嘆息第22章 授權第7章 哈維?庫欣第10章 席勒家族第5章 幫助第20章 瘋狂的數字第28章 打算第44章 瘋狂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15章 help!第23章 重要決定第49章 第二篇論文第29章 興奮第29章 另一份報告第1章 投產第2章 報紙第8章 爭議第28章 投資第15章 來客第27章 藝術愛好第52章 霍普金斯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15章 補液第52章 投資未來第16章 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