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任務

其實無論摩托羅拉還是亨氏製藥公司,約翰都會時常關注。

他不喜歡商業上的事情,也一直都拒絕多花心思去打理自己的產業,並不意味着約翰就真的把它們拋在一邊不聞不問了。不管怎麼說,那些都是亨特拉爾家族的產業,而老爺子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約翰不管誰管?

只和約書亞他們相比,約翰管的東西就很少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約翰懂得相互制約的道理,比如說摩托羅拉公司有特斯拉的人,有亨特拉爾家族派去的財務人員,還有聘請的專職經理人,三方相互監督,只要管理上不出問題約翰就不會太在意。而事實證明,之前邀請泰勒和甘特他們的加盟,對名下的產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醫學院全年的開銷,都靠這幾項產業支撐着。

亨氏綜合醫院現在已經走上了正軌,想靠它掙錢自然是有點兒不可能,但是養活那些醫師和護士們問題也不大。至於說醫學院這邊開銷龐大,恐怕就要靠約翰自己來支撐着了,除非……

“除非大家像埃爾利希一樣,能拿出有經濟價值的研究成果出來!”

隨口說了那麼一句之後,奧斯勒自己都忍不住樂了。

醫學院下面如果有幾家門診量驚人的附屬醫院,確實有可能總體上自負盈虧,但是正常情況下怎麼可能?就說亨氏醫學院和亨氏綜合醫院,名義上是一體的,而且都是約翰名下的產業,但是經濟賬可都是分開算的。就說上輩子國內的那些醫學院,比如北京的首都醫科大,上海的交通大學醫學院等等。旗下都是一連串的附屬醫院,但是那些大多都不是真正的直屬,不管人事權還是財政權都是獨立的。沒有太大的意義。

“呵呵……”

所以等奧斯勒的話說完,埃爾利希和其他各部門的教授們也都樂了。

這年頭的大學不是沒有款的。比如說哈佛就非常有錢,學費、社會捐贈加上畢業生們的回饋,讓哈佛一躍成爲全世界最有錢的大學之一。但是對於亨氏醫學院這樣的新學校,這無疑只能是想想罷了。當然,如果像同時代美國其他小醫學院那樣,七八名醫師就敢招生,實驗課什麼的根本就不開,辦大學還真是一個掙錢的買賣。但是像亨氏醫學院這樣一年只收十個人,投入更是大的嚇人,那就是純粹的虧損了。

從歐洲來到紐約的解剖學教授就咧了咧嘴,呵呵笑道:“說實話,以前在歐洲的時候總覺得已經很滿意了,但是到了紐約……讓我再回去歐洲,忍受那少得可憐的經費,我恐怕就受不了了。遺憾的是,我們的實驗室純粹就是花錢的,沒辦法像埃爾利希先生那樣還能掙錢!”

對於亨氏醫學院的條件。沒有人會覺得不滿意。

歷史上的愛迪生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研究團隊,靠着僱傭的那些人給他積攢專利,所以有了後世發明大王的稱號。拜耳一百多萬馬克投資的研究大樓。給他們帶來了阿司匹林和hailuo陰,創造了海量的財富。正是因爲他們,西方世界纔開始越發重視科學研究——大規模的投資會越來越多。也正因爲如此,第二次工業革命纔會由受過教育的科學家們來主導,而不是像第一次工業革命那樣,由經驗豐富的工匠們所主導。

但是即便如此,亨氏醫學院的投入依然讓人驚歎。

至少這位解剖學教授就從來沒有想過,不但自己實驗室所有的人都擁有自己獨立的顯微鏡,就連學生們上課時也可以保證人手一臺!這樣的投入在他看來已經不能簡簡單單用奢華來形容!而且頂尖的研究環境也讓他總是有些擔心。生怕這樣投入在某一天突然斷掉,而早已經習慣了的自己恐怕無法接受回到過去的狀態了……

“我倒是覺得。不是不可能啊!”

在其他人的笑聲中,約翰忍不住摸了摸鼻子。笑眯眯說了一句。

“嗯?”

隨着約翰的這句話說完,辦公室裡很快就安靜了下來,其他人那種自嘲似的笑容也都消失了,一臉驚奇的看向了校長大人。

聽起來似乎是句玩笑話,但是說話的可是約翰?亨特拉爾!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全是約翰身邊最重要的下屬之一,自然很清楚他的發家史和名下的產業。這傢伙從十四五歲開始就一直創造着奇蹟,從自行車道汽車,從蓄電池到阿司匹林,從磺胺到抗毒素血清,再到後來的交流電和無線電,哪一個不是掙大錢的?就連隨手創新的一個體育運動,他都能搞出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個賺錢的公司出來!

他要是說能賺錢,那說不定就真能!

“可是……”

稍稍猶豫了一下,埃爾利希皺着眉頭問道:“我們學校每年的開銷實在是太大了,哪怕我們研究所每年都能發明一種新藥,百分之十的淨利潤還有一半要獎勵給個人,剩給學校的只有百分之五,這恐怕……”

“不不,我的意思可不是說你們研究所!”

搖了搖頭,約翰笑眯眯的說道:“而且除了新藥之外,其他實驗室也不一定就是隻能花錢啊。比如說今天我請大家來開會的目的,就是準備安排一下我去歐洲之後各個實驗室的任務,其中有不少東西將來都是可以賺錢的喲……“

“嗡嗡嗡……”

各個教授們全都一臉的古怪,竊竊私語着離開了會議室。

特意留下來的奧斯勒教授眨了眨眼睛,忍不住開口問道:“亨特拉爾先生,你剛纔說的那些……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想出來的?”

“當然不是!”

毫不猶豫的,約翰搖了搖頭笑道:“應該說這是我過去一年時間積攢下來的想法……哈哈,您也知道,我訂閱了歐洲幾乎所有的醫學雜誌,很多時候都是從那裡找到的靈感!要真是那麼短時間就有這麼多的話,那可就太誇張了!”

“你以爲,這樣就不誇張了嗎?”

聽了這番話之後,奧斯勒忍不住暗自翻了一個白眼。

一想到這位院長大人剛剛留下的那些東西,奧斯勒就覺得有點兒心跳加速:從解剖學到生理學,從疾病描述到臨牀應用,甚至還有診斷儀器的發明創造,涵蓋了那麼多個領域,很難讓人相信這就是一個人一年中想到的東西!

而且……

“這些想法,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咬咬嘴脣,奧斯勒的思緒忍不住向那個能記錄心臟電活動的發明上飄了過去。他聽說過歐洲有醫師在研究心電圖,而且幾年前有一個荷蘭人甚至從體表記錄到了心臟的波形。只方法太過複雜,技術也太過落後,根本就不具備實用性。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有亨特拉爾先生這種想法……或者說有他這樣的實力,讓全世界最先進的特斯拉實驗室和醫學專家們合作,來改進這種檢查設備!

想着想着,奧斯勒忍不住期待了起來:“如果真像亨特拉爾先生所說的那樣,將來可以輕鬆記錄心臟的電活動,並且用來判斷病情的話,那我對這種所謂的心電圖可真是太期待了……“(。)

第3章 發展第18章 到訪第36章 手術與想法第14章 邀請第27章 病案中心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十三章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46章 翻臉第52章 禮物第44章 興趣第三十四章第8章 共識第三章第43章 分工第25章 新模式第29章 憤怒第22章 龐大工程第24章 否定第4章 戒心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4章 得手第55章 佔便宜第46章 翻臉第37章 夥伴第9章 疫區第10章 席勒家族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四十六章第26章 半價第2章 三輪車和玩具第三十五章第3章 1916年年底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39章 脫離第16章 利潤來源第7章 合作第53章 結束第2章 首富第3章 戰爭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5章 手術刀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29章 另一份報告第45章 訂婚?第24章 三大難題第20章 聘請第47章 期待第11章 未雨綢繆第9章 嘆息第35章 捐贈第9章 倫琴第5章 付出與收穫第40章 準備離開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25章 談判第13章 迫不及待第50章 大方第1章 改變世界第54章 拜耳第28章 奧地利第41章 護士服第34章 傷寒瑪麗第39章 焦點第39章 計劃第69章 轉向第54章 安排第24章 三大難題第44章 他們以爲自己是誰?第59章 歡迎加入第6章 摩根第19章 46第19章 訪客第26章 學校第5章 手術刀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42章 開始第14章 焚燒第12章 說服第38章 好久不見第9章 疫區第66章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第26章 學校第四十五章第26章 學校第4章 大膽的想法第31章 弗萊克斯納報告第65章 幹吧第7章 願意第34章 阿司匹林第32章 贈送第45章 訂婚?第23章 伯格曼第十一章第2章 招生第43章 血庫第33章 海德堡第39章 計劃
第3章 發展第18章 到訪第36章 手術與想法第14章 邀請第27章 病案中心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十三章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46章 翻臉第52章 禮物第44章 興趣第三十四章第8章 共識第三章第43章 分工第25章 新模式第29章 憤怒第22章 龐大工程第24章 否定第4章 戒心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4章 得手第55章 佔便宜第46章 翻臉第37章 夥伴第9章 疫區第10章 席勒家族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四十六章第26章 半價第2章 三輪車和玩具第三十五章第3章 1916年年底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39章 脫離第16章 利潤來源第7章 合作第53章 結束第2章 首富第3章 戰爭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5章 手術刀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29章 另一份報告第45章 訂婚?第24章 三大難題第20章 聘請第47章 期待第11章 未雨綢繆第9章 嘆息第35章 捐贈第9章 倫琴第5章 付出與收穫第40章 準備離開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25章 談判第13章 迫不及待第50章 大方第1章 改變世界第54章 拜耳第28章 奧地利第41章 護士服第34章 傷寒瑪麗第39章 焦點第39章 計劃第69章 轉向第54章 安排第24章 三大難題第44章 他們以爲自己是誰?第59章 歡迎加入第6章 摩根第19章 46第19章 訪客第26章 學校第5章 手術刀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42章 開始第14章 焚燒第12章 說服第38章 好久不見第9章 疫區第66章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第26章 學校第四十五章第26章 學校第4章 大膽的想法第31章 弗萊克斯納報告第65章 幹吧第7章 願意第34章 阿司匹林第32章 贈送第45章 訂婚?第23章 伯格曼第十一章第2章 招生第43章 血庫第33章 海德堡第39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