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橡膠

1908年年初,俄克拉荷馬成了美國的第46個州。

亨特拉爾財團早早的入手,在塔爾薩等地入手了大片土地。約翰?亨特拉爾先生似乎對土地格外的感興趣,在曼哈頓囤積的大片土地也給他帶來了龐大的收益——這些年積攢下來,他買下的土地已經增值了至少兩倍!而除了曼哈頓之外,亨特拉爾先生在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和俄克拉荷馬也囤積了大量的土地,只不過在別人看來,囤積這些土地就沒什麼意思了,荒涼的人們都不想去看一眼。

沒有人知道爲什麼,只知道亨特拉爾先生每年拿出固定的資金來投資土地。

不過在某些有心人的眼裡,雖然同樣不知道原因,但是並不妨礙他們跟着一起行動。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約翰?亨特拉爾先生證明了太多事情,其中就包括投資的精準和前瞻性。比如說幾年前他在東南亞購買的大片莊園,全都種上了橡膠樹,今年終於到了大爆發的時候!

突然爆發的汽車市場,讓橡膠園成爲了超級賺錢的買賣!

1906年的時候,美國人橡膠進口只有兩千多萬美元,英國人只有四十多萬英鎊,但是到了1908年6,半年的進口量就超過了這個數字。而之前一磅橡膠只要1先令,但是到了1907年年底,這個數字變成了6先令,而到了1908年6月的時候,這個數字暴漲到了14先令!明眼人都是算清楚一筆賬,每一磅橡膠的開採成本只有1.6先令,但是市場價卻超過了14先令,利潤豐厚的讓人瘋狂!

歐洲和美國人的巨大需求,推動着橡膠價格一路走高。

橡膠的工業用途開始增加,而最重要的就是汽車工業的爆發,當亨特拉爾汽車公司把汽車售價打落到500美元,並且宣佈在未來會推出更便宜的汽車之後,橡膠市場徹底的瘋狂了。無數資本開始涌入東南亞,試圖在這個世界最主要的橡膠產地之一尋找到機會。只不過當他們來到這裡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幾乎所有面積最大、位置最好,條件最佳的種植園都被一個公司收購了——亨特拉爾遠東礦產公司!

誰都知道,那是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公司!

尤其是在菲律賓,亨特拉爾遠東礦產公司幾乎統治了這個國度,在羅斯福總統、海軍部和陸軍部的支持下,亨特拉爾遠東礦產公司幾乎拿下了菲律賓三分之一的土地,並且在爪哇等地建設了大量的橡膠種植園,幾年下來已經快到收穫的時候了。

任誰看到這種情況,能不眼紅腦熱?

如果是別的什麼人,說不定英國佬和荷蘭佬們就要動點兒歪心思了。只不過當他們聽到亨特拉爾這個姓氏的時候,就自覺地把那些小心思拋到了腦後。

沒有人敢打這個美國巨頭的主意,甚至包括這個世界的霸主英國人!

所以其他資本只好拼命的在東南亞買地,建造橡膠種植園,1908年短短半年的時間裡,東南亞增加了一百多所橡膠公司!只不過投資橡膠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資巨大不說,橡膠樹種下之後想要收穫也不容易,需要等待多年的時間。資本逐利,商人們自然不願意放過眼前最好的時機,所以糾結過後,他們很快就把目標鎖定在了東方的金融中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都在上海上市!

沒有人發現,原本歷史上的一場風暴因爲亨特拉爾汽車公司的崛起而提前有了苗頭!

這個時代的遠東,上海是當之無愧的金融中心,無論日本的東京還是英國通知下的香港,在地位上都遠遠不能和上海相提並論。因此當各國投機家們發現投資橡膠種植園雖然前景看好,但是橡膠收穫要等待很多年的時候,他們把惡狠狠的目光投注在了金融市場上……

“……對於這場金融戰爭,我只求結果!”

在發給遠東亨特拉爾銀行分行的秘密電報中,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用語顯得給外冷酷無情:“你們的目標是所有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銀行!沒必要顧忌那些資本的身份和背景,務必保證亨特拉爾銀行的利益最大化……”

寫到這裡的時候,約翰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不忍之色。

不過也就是那麼幾秒鐘的功夫,約翰就把這種不忍深深的埋藏到了心裡,然後繼續用冷酷的筆觸寫道:“不要被動的等待,而是要主動出擊……所有的種植園都可以分拆上市,我們的橡膠園都已經可以割膠或者即將可以割膠,遠比他們的股票更有吸引力……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在美國,而美國最大的橡膠用戶是亨特拉爾財團,我們掌控了全世界一半的橡膠需求,這是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等一切成熟的時候,亨特拉爾財團將會配合你們發佈公告……我希望最遲在1909年年底前完成……”

寫完了這封電報之後,約翰檢查了兩遍,然後才交給了自己管家。

作爲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技術最先進的無線電公司老闆,約翰家中常年都配備着最先進的發報機,用來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及下屬進行溝通。而且作爲一名穿越者,約翰不僅有着最先進的無線電,同時還有最先進的加密技術,亨特拉爾無線通信公司有一個十人團隊來保證信息的絕對安全。

如今的亨特拉爾通信公司,也早就是一個巨無霸了。

如果亨特拉爾通信公司上市的話,其市值恐怕不比貝爾電話公司少多少,只不過在美國金融界渴盼很久之後,卻等不到一丁點公司要上市的消息。因爲約翰很清楚自家公司的潛力,幾年後的一戰就不用多說了,關鍵是正在繼續完善的無線廣播系統,潛力可比無線電大多了……

扯遠了。

總之一句話,作爲穿越者的約翰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實際上,遠在英國人開始打算之前他就做好了一切準備。只不過這一次,他在打算收拾那些外國人和外資銀行之餘,並沒有打算放過自己的同胞們,甚至打算乾的更狠一些。

這一次的大行動,將會把已經站在懸崖邊緣的清政府往深淵裡再推一把……(。)

第17章 資金準備第14章 協議第26章 轉讓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2章 報紙第7章 製藥公司第22章 東方快車第15章 前夜第3章 準備第17章 奇蹟第20章 世博會第12章 兩萬美元第35章 無畏第38章 機會第14章 中央公園第21章 要結婚了第68章 亨特拉爾先生家的週末第41章 免疫學第12章 說服第25章 新模式第65章 邀請第36章 勃朗寧第二十六章第1章 留學歐洲第51章 無題第8章 分院第九章第30章 美好的東西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3章 新家第70章 圓滿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3章 對抗第3章 隨後第40章 噩耗第20章 離去第7章 評價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17章 辦法第47章 橡膠第3章 新家第31章 領事第19章 交易第4章 副教授第3章 徵兆第14章 19世紀的培訓班第14章 老闆娘第8章 斯通夫人第14章 焚燒第41章 免疫學第17章 噩夢第15章 來客第8章 辭呈第24章 法語第十六章第36章 代價第30章 放棄第6章 前夜第31章 交權第34章 經濟危機第1章 冠軍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56章 招攬第22章 誕生第25章 顯微鏡第26章 施瓦茨第18章 到訪第12章 兩萬美元第59章 半邊天第37章 加蓋一層第68章 哪一棟?第11章 懷疑第19章 三封來信第7章 空院第16章 臨牀邊第47章 報價第37章 清創術第14章 政客與金主第十六章第52章 霍普金斯第26章 學校第13章 看得到未來第24章 孤獨第1章 成了第12章 干涉第二十六章第39章 計劃第10章 老友第62章 屍體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4章 大膽的想法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71章 放手去幹吧第26章 爭論第47章 橡膠第20章 兩篇論文第23章 作用第73章 說服第30章 時代的序幕第36章 手術與想法
第17章 資金準備第14章 協議第26章 轉讓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2章 報紙第7章 製藥公司第22章 東方快車第15章 前夜第3章 準備第17章 奇蹟第20章 世博會第12章 兩萬美元第35章 無畏第38章 機會第14章 中央公園第21章 要結婚了第68章 亨特拉爾先生家的週末第41章 免疫學第12章 說服第25章 新模式第65章 邀請第36章 勃朗寧第二十六章第1章 留學歐洲第51章 無題第8章 分院第九章第30章 美好的東西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3章 新家第70章 圓滿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3章 對抗第3章 隨後第40章 噩耗第20章 離去第7章 評價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17章 辦法第47章 橡膠第3章 新家第31章 領事第19章 交易第4章 副教授第3章 徵兆第14章 19世紀的培訓班第14章 老闆娘第8章 斯通夫人第14章 焚燒第41章 免疫學第17章 噩夢第15章 來客第8章 辭呈第24章 法語第十六章第36章 代價第30章 放棄第6章 前夜第31章 交權第34章 經濟危機第1章 冠軍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56章 招攬第22章 誕生第25章 顯微鏡第26章 施瓦茨第18章 到訪第12章 兩萬美元第59章 半邊天第37章 加蓋一層第68章 哪一棟?第11章 懷疑第19章 三封來信第7章 空院第16章 臨牀邊第47章 報價第37章 清創術第14章 政客與金主第十六章第52章 霍普金斯第26章 學校第13章 看得到未來第24章 孤獨第1章 成了第12章 干涉第二十六章第39章 計劃第10章 老友第62章 屍體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4章 大膽的想法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71章 放手去幹吧第26章 爭論第47章 橡膠第20章 兩篇論文第23章 作用第73章 說服第30章 時代的序幕第36章 手術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