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投資

1922年年底,亨特拉爾財團徹底完成了重組。

賣掉了所有非核心的公司,轉讓了大批的專利技術之後,約翰收穫了多達八億美元的現金。加上這些年尤其是一戰中的收穫,他手頭上的現金數量已經超過了三十億美元——這些現金全部都是他的個人財產!

龐大的數字,震驚了美國政府!

雖然因爲沒有上市的緣故,具體的金額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作爲聯邦體系下的銀行,亨特拉爾銀行必須要受到監管。因此當美國政府——當然也是極少數人——知道了約翰的財富數字之後,總統肯特先生立刻便來到了紐約,拜訪他的幕後大金主!

三十億美元,幾乎是美國gdp的二十分之一!

在與總統先生經過了一番詳談之後,亨特拉爾銀行開始大規模的調動這些資金,把它們送往遠東和歐洲!截止到1925年年底,二十二億美元流入中國,還有六億美元流入了德國!

而早在1922年,中國政府就開始了他們的十年計劃!

利用亨特拉爾財團的這些資金,中國政府開始在基礎建設上面大規模投資,一方面改善國內的情況,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應對戰後的經濟蕭條。爲此約翰甚至放棄了繼續大規模資助留美學生們回國創業,除了保證出版和教育有足夠的資金繼續發展之外,其他事項都只能在亨特拉爾銀行遠東分行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進行了。

龐大的計劃,自然需要龐大的資金。

按照中國政府和亨特拉爾財團顧問們的計劃,從1923年到1933年,中國計劃修建最少兩萬公里鐵路,十萬公里公路,鋼鐵產量要提高到五百萬噸以上,煤炭產量超過一億噸,發電量超過三百億千瓦時,汽車產量超過五萬輛,飛機超過五百架,輪船三十萬噸……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計劃。

歷史上到了1933年的時候,因爲發展中的失誤,中國的鋼鐵產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煤炭產量雖然有兩千多萬噸,但是隻有日本的一半;鐵路每年只有一百多公里建成,汽車、飛機什麼的更是想都別想。但是這個世界因爲約翰的出現,鋼鐵、汽車、飛機和輪船什麼的已經有很多留學生專家,只要有了資金和設備就能生產,煤炭、電力等產量也比歷史同期至少高五倍!

如果能夠完成的話,1933年的中國鋼鐵和煤炭產量將會達到美國19世紀末的水平,發電量和汽車產量達到美國1914年的水平。至於說鐵路和公路的話差距有些大,不太好比較,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如果能完成這些計劃,中國再也不用顧忌自己東邊的那個國家了!

這樣的實力,將會遠遠超過日本。

有了這樣的基礎和實力,到了1929年的時候,中國纔有一定的能力應對大蕭條的衝擊,甚至藉機迎來自己的崛起良機!然後在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美國一道,成爲戰爭的最大受益者……

除了遠東中國,還有六億美元被約翰投向德國。

1923年年初,約翰?亨特拉爾親自前往歐洲,與德國政府簽訂了龐大的投資計劃。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亨特拉爾財團將以低價提供礦產資源、機器設備等物資,幫助德國重建工業體系;與此同時,亨特拉爾財團將以低價向德國提供糧食等農產品以及各種日用品,幫助德國人回覆正常生活。但是作爲回報,德國必須提供先進的機械、光學儀器、化工等技術,並允許亨特拉爾財團招聘大量的教師和技術工人前往遠東工作。

在亨特拉爾財團的幫助下,德國開始恢復元氣了。

原本就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大量的人才,有了資金和資源之後,德國人趁機更新了那些被協約國搶走的機器設備,提高了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反而大幅度增加了競爭力。而且通過與亨特拉爾財團的交流,德國人也得到了他們迫切需要的技術,比如汽車、無線電、飛機等等,生產出的產品迅速佔領了歐洲市場,尤其是那些原本屬於同盟的國家……

當然在得到的同時,德國人也付出了許多。

長期以來積累的各項技術、專利,迅速彌補了亨特拉爾財團的短板,並被他們同時送往中國的分公司。同時由於短時間內無法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和薪水,在亨特拉爾財團高昂薪水的誘惑下,大約四萬名擁有知識和技術的德國人離開了祖國,少部分前往北美,加入亨特拉爾財團,大部分則前往遠東。優秀的教師們成爲各個高校、中小學和技工學校的老師,開始至少五年的教學生涯;而數量更多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則加入建設大軍,奔波在鐵路、發電廠、鋼鐵廠、煤礦等工地上……

所有這些,都是明面上的。

在暗地裡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至少三千名頂尖人才奔赴遠東,他們加入了中國人開辦的武器製造公司、坦克工廠、飛機工廠,還有規模最大的五大造船廠。在中國公司工作,指導中國學生們學習的同時,這些人也和中國人一起合作,開始研究下一代的飛機、坦克和戰艦,試圖利用中國人的資金爲將來的德國服務……

德國人的加入,立刻解了中國的燃眉之急。

20世紀初的德國,無疑擁有着全世界最頂尖的人才,如果不是約翰的先知先覺,想要在飛機、坦克等領域領先德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雖然有了過去二十年中大量的留學生人才,但是對於龐大的中國和同樣龐大的十年計劃來說,這些人才還是太少了。超過三萬名德國人才的加盟,毫無疑問大大緩解了這種困境。中國所需要付出的,只不過是每人每年一千多美元的薪水而已——這些錢甚至不需要中國政府給,而是由亨特拉爾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和摩根財團發放。

數字雖然很龐大,但是在約翰看來是絕對值得的。

五年的時間,這些德國人給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同樣是這五年的時間,德國人掙到了上億美元的薪水送回德國,養活家人的同時也給德國補充了一些元氣,同時一些精英們也維持住了自己的水平,幫助中國人發展造船、軍工的同時,也避開了戰後對德國軍備的制裁,讓他們挽回了許多時間……

第五十三章第29章 百日皇帝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29章 百日皇帝第四十一章第24章 旁觀第17章 宴會第49章 專業第17章 會長第8章 失落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三章第十五章第26章 拒絕第21章 三大發現第18章 卡內基第18章 到訪第12章 具備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58章 一言爲定第6章 我們該有一家銀行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36章 巔峰第29章 同行第2章 投資第26章 施瓦茨第6章 美元與電燈第45章 朱爾典第24章 孤獨第32章 新外科時代第5章 早餐第11章 有意思第22章 授權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21章 翻臉第43章 血庫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4章 起航第5章 幫助第5章 傳奇之路第55章 追隨第1章 留學歐洲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第26章 誇張的手術室第34章 出售第42章 因地制宜第59章 半邊天第3章 阻礙第24章 刺激徵第55章 旗幟第27章 實驗第三十一章第20章 達成第28章 墮胎者第13章 要求第39章 脫離第16章 吸食第23章 論文和雜誌第45章 漢冶萍第45章 朱爾典第12章 兩萬美元第13章 股份第3章 戰爭第72章 請求第23章 王子第1章 改變世界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20章 壓痛第19章 46第16章 里程碑第19章 新藥上市第22章 誕生第8章 失落第36章 巔峰第6章 前夜第37章 清創術第34章 經濟危機第69章 轉向第37章 清創術第19章 交易第20章 兩篇論文第39章 襲擊第10章 落幕第4章 不鏽鋼第38章 金礦第2章 報紙第22章 誕生第4章 槍手第60章 聲名鵲起第37章 同船第23章 王子第20章 兩篇論文
第五十三章第29章 百日皇帝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29章 百日皇帝第四十一章第24章 旁觀第17章 宴會第49章 專業第17章 會長第8章 失落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三章第十五章第26章 拒絕第21章 三大發現第18章 卡內基第18章 到訪第12章 具備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58章 一言爲定第6章 我們該有一家銀行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36章 巔峰第29章 同行第2章 投資第26章 施瓦茨第6章 美元與電燈第45章 朱爾典第24章 孤獨第32章 新外科時代第5章 早餐第11章 有意思第22章 授權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21章 翻臉第43章 血庫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4章 起航第5章 幫助第5章 傳奇之路第55章 追隨第1章 留學歐洲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第26章 誇張的手術室第34章 出售第42章 因地制宜第59章 半邊天第3章 阻礙第24章 刺激徵第55章 旗幟第27章 實驗第三十一章第20章 達成第28章 墮胎者第13章 要求第39章 脫離第16章 吸食第23章 論文和雜誌第45章 漢冶萍第45章 朱爾典第12章 兩萬美元第13章 股份第3章 戰爭第72章 請求第23章 王子第1章 改變世界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20章 壓痛第19章 46第16章 里程碑第19章 新藥上市第22章 誕生第8章 失落第36章 巔峰第6章 前夜第37章 清創術第34章 經濟危機第69章 轉向第37章 清創術第19章 交易第20章 兩篇論文第39章 襲擊第10章 落幕第4章 不鏽鋼第38章 金礦第2章 報紙第22章 誕生第4章 槍手第60章 聲名鵲起第37章 同船第23章 王子第20章 兩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