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學

冀州鄗城刺史府

“璋兒,找爲父何事?”

劉焉和藹的看着自己的孩子。

“父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兒欲求學北海,師從鄭玄先生。”

劉璋的聲音稚嫩,但語氣堅定。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劉焉有些驚訝,這些年他能找的書已經全部交給了劉璋,能請的老師也都請了。

但劉璋聰慧異常,常常能舉一反三。請來的老師沒有多久就告辭而去。

對劉璋的學業,劉焉也頗爲頭疼。

如今他想求學大儒,也是好事!

“璋兒,爲何想拜鄭先生爲師?”

劉璋看見父親的笑意,知道此事多半沒問題了。

“鄭先生乃當世大儒,所學皆是兒子所不足的。恐怕拜鄭先生爲師不容易,還望父親相助!”

劉焉看着優秀的兒子還如此謙遜,非常高興。

站起身來走到劉璋面前,看着已經同自己差不多高的劉璋暗暗稱讚。

如今這個兒子可以說是文韜武略,太過優秀了。拍了拍劉璋的肩膀。

“我兒勤奮好學,爲父自當相助。鄭先生居於北海,如今青州刺史黃琬是我的同鄉好友,我書信於他,自會相助!”

劉璋大喜:“多謝父親!”

劉焉點點頭:“此去青州路途遙遠,可選護衛數名,由黃忠護你前往。”

“父親,護衛即可,黃忠另有安排!”

黃忠的武藝劉焉是清楚的,對於劉璋提出拒絕也感覺十分疑惑。

“何用?”

“黃忠箭術無雙,孩兒想讓他訓練一下家丁。”

劉璋沒有把話說全,反而認真的看向劉焉。

他知道自己這個父親野心極大,東漢滅亡與他有極大的關係。

現在風平浪靜,也不確定劉焉會不會同意。畢竟訓練私兵乃是重罪!

“最多百人。錢財去內府領。”

過了許久,劉焉才答應下來。

“多謝父親!”劉璋施了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劉焉看着自己的兒子,微微眯眼,彷彿要把他看穿一般,隨後搖了搖頭,也走了出去。

劉璋找到黃忠,告訴他將要求學北海的事情。

“某願護送公子前往。”

黃忠以爲劉璋想讓他陪同,便直接自薦。

劉璋擺了擺手。

“父親已遣護衛數人陪同。我想訓練百人,還望師傅相助!”

黃忠有些不解,他並沒有接觸士兵的權利。

“兵士由校尉管轄,我如何幹預?”

“錢財出於府內,名義爲家丁,如今世道不平,以備不測。”

黃忠猶豫了一會,他是當兵出身,自是知道私練兵士乃是重罪,不過人數較少,而且又有家丁作掩護。

想到劉璋大恩,於是便答應下來。

“諾。”

劉璋點點頭“還望師傅挑選無家室,且有箭術天賦之人。”

黃忠複雜的看了劉璋一眼,這與訓練死士無異。但還是答應下來。

“請公子放心。”

轉天,劉璋收拾好一切,同家人道別之後,帶着數名護衛往青州而去。

年僅十歲的劉璋開啓了求學之路。

劉璋前往北海,並非主要爲求學而去。

這幾年時間,劉璋也徹底看清了漢末這個時代。

根本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沒有等來穿越者的系統,反而等來了殘酷的現實!

從南陽到冀州,路過十數城市。繁華的背後依舊是慘不忍睹。

世家主宰了這裡的一切,其次是豪強,平民只能勉強生存。

最重要的是,平民幾乎不識字,更別想讀書了。

原以爲憑藉穿越者的身份,先招募一些大才,等繼任益州牧後大刀闊斧的改革。

先統一亂世,再出徵四方,再不濟也能成爲唐宗宋祖這樣的人物。

但現實就是赤裸裸的打臉了。

連落魄的黃忠都不願跟隨,如果不是黃敘。。。

想到這,劉璋也是無奈。

稍微有能力的文人,幾乎都是世家出身。

肯定有人覺得許多能人都是寒門出身,其實寒門是沒落的世家。

這些人大多以家族的利益爲首要。簡單點說就是家族放在首位。

舉個例子,就算劉璋現在是益州牧,文治武功天下皆知的雄主,以復興漢室爲目標的宗親。

但招攬身在潁川的荀彧依舊不會前來投效,荀彧是潁川荀家的嫡系,荀家的根基在潁川。

越有能力的人,越會把宗族的利益放在前面。

諸葛亮不就是寒門嗎?遇到劉備之前就在隆中種地。

其實諸葛氏在琅琊是望族,因避禍纔去的荊州。

諸葛亮娶荊州大族黃氏之女,荊州之主劉表是其姨夫,蔡瑁是其舅舅。

一個平民能有這種待遇嗎?

雖然辦法總比困難多,但慢慢的,困難總比辦法來的快。

就像滾雪球一樣根本無從下手解決。

有時候劉璋也會想,不行就順應時代潮流,做個益州牧,富貴一生得了。

不過誰又能甘心呢?

既然上天給了這個機會,無論多困難,也要努力一把。

上輩子有了遺憾,此生不能再有!

這幾年劉璋已經飽讀詩書,劉焉本就是飽學之士,又是祝恬的弟子。

這個時代講究出身,講究履歷,講究是誰的弟子!

劉璋也是有私心的,他想能不能收幾個文臣武將。

世家弟子收不了,寒門的還不能忽悠幾個麼!

想通這些,10歲的劉璋果斷出去求學,他瞄準了北海。

一是可以師從鄭玄,混個好的履歷。

二是鄭玄確實有幾個弟子很有能力,都是寒門出身。

而且還有劉璋心儀的名將太史慈!

第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揚名第二十一章 荀攸第十八章 面聖第六章 繞路第三十六章 追擊第十二章 歸途第十五章 局勢第五章 離去第四十章 奸詐第十章 惡鬥第十章 惡鬥第九章 除虎第十一章 收服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三十三章 揚名第八章 贈書第三十七章 入局第十二章 歸途第四十一章 勝負第三十四章 算計第四十三章 挖角第二章 求學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二十五章 轉變第二十章 如願第三十四章 算計第十九章 亂起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七章 喪事第十五章 局勢第二十八章 斬殺第十五章 局勢第四十二章 找茬第四十章 奸詐第四十三章 挖角第二十三章 殘兵第二十三章 殘兵第十三章 虎牢關第九章 除虎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十一章 收服第二十七章 火起第十一章 收服第三十一章 孫堅第三十章 原委第十八章 面聖第三十章 原委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七章 喪事第三十一章 孫堅第四十四章 失算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十章 惡鬥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三章 命中註定第四十四章 失算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十章 惡鬥第二章 求學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十一章 收服第二十二章 問計第十一章 收服第二十七章 火起第十章 惡鬥第十章 惡鬥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八章 斬殺第四十章 奸詐第四十三章 挖角第四十二章 找茬第四十六章 陽謀第三十章 原委第三十七章 入局第二十一章 荀攸第十五章 局勢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十章 惡鬥第十二章 歸途第二章 求學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十三章 虎牢關第十九章 亂起第四章 招攬第四章 招攬第十二章 歸途第四章 招攬第四十章 奸詐第二十五章 轉變第二十章 如願第二十二章 問計第三十九章 援軍第三十六章 追擊
第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揚名第二十一章 荀攸第十八章 面聖第六章 繞路第三十六章 追擊第十二章 歸途第十五章 局勢第五章 離去第四十章 奸詐第十章 惡鬥第十章 惡鬥第九章 除虎第十一章 收服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三十三章 揚名第八章 贈書第三十七章 入局第十二章 歸途第四十一章 勝負第三十四章 算計第四十三章 挖角第二章 求學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二十五章 轉變第二十章 如願第三十四章 算計第十九章 亂起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七章 喪事第十五章 局勢第二十八章 斬殺第十五章 局勢第四十二章 找茬第四十章 奸詐第四十三章 挖角第二十三章 殘兵第二十三章 殘兵第十三章 虎牢關第九章 除虎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十一章 收服第二十七章 火起第十一章 收服第三十一章 孫堅第三十章 原委第十八章 面聖第三十章 原委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七章 喪事第三十一章 孫堅第四十四章 失算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十章 惡鬥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三章 命中註定第四十四章 失算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十章 惡鬥第二章 求學第二十四章 遇險第十一章 收服第二十二章 問計第十一章 收服第二十七章 火起第十章 惡鬥第十章 惡鬥第三十二章 封賞第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八章 斬殺第四十章 奸詐第四十三章 挖角第四十二章 找茬第四十六章 陽謀第三十章 原委第三十七章 入局第二十一章 荀攸第十五章 局勢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十章 惡鬥第十二章 歸途第二章 求學第四十五章 宴會第十三章 虎牢關第十九章 亂起第四章 招攬第四章 招攬第十二章 歸途第四章 招攬第四十章 奸詐第二十五章 轉變第二十章 如願第二十二章 問計第三十九章 援軍第三十六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