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四十章 二將之爭

選官風波起得突兀,消停下去也快,沒旁的,雙方既然都有妥協之心思,自然都不願此事久拖不決,所差的不過就只是個討價還價的戲碼而已,而這,無疑不算太難,畢竟*也沒打算真將吏部整鍋都端走,僅僅只是要了一個郎中外加三個主事罷了,雙方攏共也不過只花了一個多時辰便已達成了共識,於是乎,四天不到的時間裡,選官一事便已順利解決,兩百名新晉進士、同進士除了極個別因口吃等緣故,表現實在太差的之外,都已是各有去處。

貞觀二十一年四月初七,*與杜楚客聯名上了本章,說明了前番本章之謬所出,將責任一股腦地壓在了吏部司郎中孫嚴的身上,建議將其以及其餘三位負責具體操作選官之主事盡皆外派地方,所缺由吏部自行遞補,並附上了重新選官之後的各新晉官員之去向,帝閱之,以爲可;四月初八,杜楚客又上了一本,自言御下不嚴,又有御前失禮之過,自請懲處,帝閱後,召其進了兩儀殿,並未降罪於其,而是好言好語地安撫了一番,仍舊着其在吏部任上盡職,至此,一場選官的鬧劇便算是就此落下了帷幕。

時光荏苒,一轉眼便已是五月初,已然烽火遍地的遼東大地捷報頻傳,先是二月二十七日,程名振所部密遣靺鞨人千餘混入安市城中以爲內應,而後自率遼東軍一萬五千兵力兩日一夜狂奔三百里,連破高句麗七軍寨,於夜裡兵臨安市城下,並不稍作停留,在靺鞨族內應的縱火造亂中,連夜急攻安市城西門,趁敵大亂之際,一舉拿下西城,而後大軍入城橫掃殘敵,守將楊萬春率殘部死守府衙,戰至午間,彈盡糧絕,手下死傷殆盡,走投無路的楊萬春自盡而死,至此,遼之重地安市城落入了唐軍的掌控之中。

三月初七,兵部尚書李勣率幽州軍兩萬八千兵力直奔建安城(今遼寧營口),強攻三日不下,是時,程名振率遼東軍趕至,聯軍再攻,高句麗守軍不敵,苦戰四日,城破,有感於攻城部隊死傷四千之多,李勣憤然下了屠城令,將建安城中六萬百姓盡皆坑殺,此舉一出,高句麗舉國振動,望風而降者固然有之,可誓死抗爭之心愈堅者卻是更多,很快,李勣與程名振所部便在鳳城再次遭到了高句麗軍的殊死抵抗,連攻數日而不克。

三月十五日,走東道進擊高句麗的薛萬徹率幷州軍兩萬五千餘進抵重鎮玄菟城(今之新賓城),高句麗守將孫文泉懼,不敢出戰,率七千餘軍據城死守,薛萬徹下令強攻,日夜不停地連攻了四天,損兵近五千,終於摧毀了高句麗人的抵抗決心,城破,孫文泉率殘部四千餘投降,薛萬徹允之,在玄菟城中休整了五日之後,留部分兵力把守玄菟城,自率一萬七千精銳再度向前挺進,兵鋒直指高句麗故都丸都城,所過之處,高句麗諸多小城、軍寨皆望風而逃,薛萬徹所部進展極快,再有一日行程便可進抵丸都城下,可就在此時,屢攻鳳城不下的李勣發出命令,召薛萬徹所部南下,包抄鳳城之後路,薛萬徹明確表示反對,理由是大軍驟然南下,有着被丸都城之敵襲擾後路之危,更有令所佔據之諸多城池再度被高句麗收復之危險。

五月初三,薛萬徹所部進抵丸都城下,準備展開新一輪的攻城之戰,而此時,李勣的將令再至,還是急調薛萬徹所部南下,言稱鳳城乃是戰略要地,拿下此處後,鴨綠江西岸之敵將再無立足之基礎,諸如丸都等諸城皆可容後再一一橫掃,薛萬徹置之不理,回信稱拿下丸都之後,大軍再南下方可無後顧之憂,旋即,不理李勣之強令,揮軍狂攻丸都城,激戰連日,兀自未能突破城防,戰事暫時陷入了僵局。

鳳城久攻不下,而薛萬徹又不聽調遣,李勣大怒,上本彈劾薛萬徹擅作主張,又言其牢騷滿腹,屢多怨上之怪論,與此同時,薛萬徹也上了本章,彈劾李勣不顧將士苦困,瞎指揮,是爲庸才,有趣的是雙方的本章幾乎是前後腳送到了朝中,太宗閱之,大爲惱火,急召諸般宰輔進宮議事。

“李、薛二人互訐之本章,卿等都已是看過了的,朕就不再多言囉唣,都說說罷,此事當何如之,嗯?”

太宗的心情極其之惡劣,這也不奇怪,本來麼,遼東戰事順遂無比,就連易守難攻的安市城都已被唐軍拿下,照此攻擊節奏來看,完成預定之拿下鴨綠江西岸所有地域的戰略目標有着極大的實現之可能,可眼下呢,將帥不和,彼此互訐,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同心協力,真若是因此慘遭敗績,那太宗明春親征的大計豈不是便得再往後延了麼,對此,太宗心火自不免是熊熊狂燃不已了的。

……

說?諸般宰輔們中除了*精通軍略之外,其餘人等都是半吊子水平,值此微妙關頭,又有誰敢亂進言的,自是盡皆保持着緘默,只是各自的眼光之餘角卻是不免投到了*的身上,顯然是指望着*能站出來開一個頭炮,問題是*根本就沒這麼個打算,這等燙手的山芋往外推都還來不及呢,他又怎肯輕易開口的,自然是裝糊塗要緊來着。

“怎麼?都啞巴了,嗯?子明,你來說!”

太宗等了片刻,見諸般宰輔們全在那兒裝木頭人,當即便怒了,氣極地一拍龍案,聲色俱厲地斷喝了一嗓子,索性直接點了*的名。

嘖,果然還是躲不開!

這一聽太宗點了名,*的心中也自是無奈得很,可也知曉這本就是題中應之義,誰讓諸般宰輔中就只有他一人軍略了得,這會兒太宗不找他出來說事,那才真是怪了的。

“陛下明鑑,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兩路大軍皆遠在萬里之外,具體戰況雖有奏報,卻難名實際,故,竊以爲斷不可強行干涉,且看兩路之戰事進展如何再行定奪爲宜。”

無論是李勣還是薛萬徹,都是軍中重將,也都不是好氣性之人,這會兒說誰對誰錯,那都是得罪人的事兒,若無必要,*自然不會去幹這等蠢事,再說了,這樁爭執本身就很難說清到底誰更佔理一些,從戰略戰術的角度來說,雙方的要求都自有其合理性——薛萬徹以下抗上固然有不是處,然則他所堅持的也不能說不對,畢竟丸都之敵不少,儘管都是被唐軍打怕了的,可萬一要是真襲了薛萬徹的後路,薛部幾個月來所打下的諸多城池軍寨勢必又要得而復失,從此意義來說,薛萬徹不肯前去鳳城會師自是不能說不對,而從李勣的命令來看,也有着其合理性,無他,鳳城確實是個戰略要點,一旦拿下,回頭再去橫掃鴨綠江西岸各城也確實不算難,問題是就算薛萬徹前去會師,也未見得一準便能攻下高句麗重兵把守的鳳城,如此一來,勝負可就有些難料了去了。

“嗯……,那依卿看來,若是不有所更易,今冬之前可有盡陷鴨綠江西岸諸城之可能?”

太宗打了大半輩子的仗,自然不會不清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之所在,只不過是關心則亂罷了,此際一聽*這般說法,也自覺得此際確實不宜強行干預前線之戰事,只是又不免擔心戰事進展不順的話,會影響到明春的親征,故而,猶豫了片刻之後,雖是傾向於採納*的提議,可到底還是不太放心,這便緊着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話,若是丸都與鳳城皆陷,則原定之計劃當可無礙,若有一城未下,則恐難矣。”

早在接到前線軍報之際,*便已推斷出了此戰的最終結果其實並不甚樂觀,只是這話顯然是不能明着說的,他也只能是給出了個大體的判斷。

“嗯,朕知道了,卿等可還有甚要說的麼?”

太宗的思路其實與*並無太大的不同,所差的只在對結果的認定上,很顯然,太宗明顯要遠比*樂觀上許多,雖尚不曾有所表態,可原本緊繃着的臉色卻已是就此放緩了下來。

“一切聽憑陛下聖裁,臣等別無異議。”

衆宰輔們都是人精,只一看太宗的臉色,便已清楚太宗心中其實已有了決斷,自是都不願再多生枝節,緊着便齊聲表了態。

“既如此,那就給李、薛二部去道旨意,讓薛萬徹儘快拿下丸都,而後迂迴攻擊鳳城之後路,務必確保在一個月內拿下鳳城,全殲鴨綠江西岸之高句麗諸軍!”

太宗皺着眉頭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採取穩妥的折中方案,很顯然,太宗對薛萬徹能及時拿下丸都有着相當的信心。

“陛下聖明。”

太宗旨意既下,衆宰輔們自是須得緊着稱頌上一句,此乃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可多言處,至於各人心中作何感想麼,那就只有上天才曉得了的……

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三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六十五章 招生風波(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四十四章 穢事一籮筐(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三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八章 流言止於智者(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四章 血色迴歸路(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三章 惟我名揚(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二十二章 堂堂之陣(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一章 不了了之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戰諾真水(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六章 胳膊豈能向外拐(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二章 計舊心真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五十二章 未盡全功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一十九章 釜底抽薪(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心莫測(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五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不放火(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宗訓子(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九章 取捨之道(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之夜(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五章 遭質疑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一章 校場揚威(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四章 嘴邊的肥肉,吃!(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一章 血之夜(六)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五章 寬仁有度(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七章 連捎帶打(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章 借題發揮(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一章 秦府宴客(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七章 胳膊豈能向外拐(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八章 公私兩便(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九十一章 羣起反對(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二章 吐蕃人的狠招(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零七章 合縱連橫(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一十八章 摧枯拉朽(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八十三章 殺局(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三十二章 再相見(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六十三章窮寇必追(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一章 謙讓的美德(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十三章 告上公堂(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七十八章 低調歸來(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九章 血的洗禮(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二章 計舊心真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新的開始(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三十五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章 血的洗禮(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七十章 煬帝陵前是非多(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七十五章 蓋棺定論(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私則無懼(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九章 取捨之道(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零七章 一花謝了一花開(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八章 血戰諾真水(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作不死(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二章 謀高一籌(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一十七章 許勝不許敗(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五十五章 中書令之爭(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章 平亂齊州(四)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七十五章 李泰的大手筆(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地起風雲(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章 四兩撥千斤(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州平原之戰(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九章 乾坤大挪移(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九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八章 取捨之道(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八章 風雨欲來煙滿樓(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十章 先收點利息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七章 負荊請罪(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三章 再赴公堂(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根拔起(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八十章 難纏的家務事(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五章 浮華之鼎盛(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新的開始(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章 程咬金的餿主意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新的開始(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三章 自請處分(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七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五)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七十一章 諡號之爭(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二十六章 滅國之戰(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四章 緊鑼密鼓(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不停蹄(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三十三章 連根拔起(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二十六章 穩爲上(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二章 自污污人(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八十六章 君臣唱和(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二章 鼓對鼓來鑼對鑼(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二十章 摧枯拉朽(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一章 血之夜(六)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二十三章 將軍神勇(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二章 謙讓的美德(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三十章 於途(二)
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三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六十五章 招生風波(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四十四章 穢事一籮筐(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三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八章 流言止於智者(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四章 血色迴歸路(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三章 惟我名揚(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二十二章 堂堂之陣(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一章 不了了之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戰諾真水(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六章 胳膊豈能向外拐(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二章 計舊心真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五十二章 未盡全功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一十九章 釜底抽薪(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心莫測(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五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不放火(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宗訓子(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九章 取捨之道(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之夜(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五章 遭質疑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一章 校場揚威(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四章 嘴邊的肥肉,吃!(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一章 血之夜(六)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五章 寬仁有度(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七章 連捎帶打(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章 借題發揮(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一章 秦府宴客(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七章 胳膊豈能向外拐(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八章 公私兩便(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九十一章 羣起反對(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二章 吐蕃人的狠招(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零七章 合縱連橫(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一十八章 摧枯拉朽(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八十三章 殺局(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三十二章 再相見(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六十三章窮寇必追(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一章 謙讓的美德(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十三章 告上公堂(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七十八章 低調歸來(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九章 血的洗禮(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二章 計舊心真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新的開始(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三十五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章 血的洗禮(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七十章 煬帝陵前是非多(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七十五章 蓋棺定論(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私則無懼(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九章 取捨之道(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零七章 一花謝了一花開(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八章 血戰諾真水(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作不死(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二章 謀高一籌(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一十七章 許勝不許敗(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五十五章 中書令之爭(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章 平亂齊州(四)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七十五章 李泰的大手筆(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地起風雲(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章 四兩撥千斤(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州平原之戰(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九章 乾坤大挪移(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九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八章 取捨之道(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八章 風雨欲來煙滿樓(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十章 先收點利息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七章 負荊請罪(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三章 再赴公堂(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根拔起(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八十章 難纏的家務事(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五章 浮華之鼎盛(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新的開始(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章 程咬金的餿主意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新的開始(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三章 自請處分(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七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五)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七十一章 諡號之爭(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二十六章 滅國之戰(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四章 緊鑼密鼓(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不停蹄(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三十三章 連根拔起(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二十六章 穩爲上(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二章 自污污人(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八十六章 君臣唱和(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二章 鼓對鼓來鑼對鑼(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二十章 摧枯拉朽(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一章 血之夜(六)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二十三章 將軍神勇(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二章 謙讓的美德(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三十章 於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