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起點鎮

宋世平冷笑了一聲,陰沉的說道:“我老宋雖說也在海上吃過幾年生肉,可我從沒做過趕盡殺絕的絕戶事兒。上岸這麼多年,從不曾與人爲惡,盡是與人和氣生財。這回靠山倒了,他老廖吞我身家,我不怪他,可他竟要滅我滿門老小,這個我忍不了。

我不是慈悲的菩薩,心也沒有那麼軟。我發過誓不動他廖家分毫。可這些年他們廖家在蘇州府得罪過的也不是一戶兩戶,在海上被老黑浪禍害過的那就更多了,哪件事能和他老廖脫得了干係。這些小門小戶可都恨得他們牙癢癢着呢,何必我去動手。”

李明和宋濤彼此看了一眼,心裡也暗暗爲廖家默哀。老宋這傢伙算是被惹毛了,廖長髮在蘇州府坐地分肥了這麼多年,就算是敗了,又豈是那些小門小戶能動的了的,沒有老宋在後面推動,他們能攪合在一起找廖家報仇。

但是他們都沒說什麼,江湖事江湖了,自己做了初一就別怪人家做十五。誰讓廖長髮讓他那個敗家兒子張羅這事來着,最後弄了個家破人亡怪得了誰。

這時,那個瘦弱的中年漢子走了進來,他先是給李明和宋濤見禮,然後對宋世平笑道:“我們在湖州府,把廖武抓到了。”

宋世平點了下頭,淡淡的說道:“等明天廖家滅了以後,把他帶到那裡看一眼,然後按照江湖規矩辦。”

李明和宋濤一聽,心道宋世平的動作倒是快,估計他早就已經策劃這件事了。老宋這幾天也越發的有氣度,越來越像那麼回事。

……………

特魯多沃耶登陸點,十幾艘五十多米長的平板木船陸續抵達,緩緩靠上了浮動碼頭。這些木船的尾部都有豎立着一個幾米高的煙囪,冒着濃濃的黑煙。

隨着大量的移民進入了特魯多沃耶的移民營地,公司原來的幾十艘改裝木船,已經無法滿足這裡物資投送的需要。爲了增強公司的海運能力,民委會責成造船廠,緊急製造了一批蒸汽動力自航甲板駁船。

因爲時間緊急,造船廠爲了趕製這批自航甲板駁船,停下了兩艘機帆船最後階段的曬裝工作,以及十幾艘風帆船的改造,騰出大量的員工,趕製出了30艘自航甲板駁船。

因爲製作簡單,採用模塊化裝配方式,又得到了公司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所以一切工作都比較順利。這批自航甲板駁船爲木質結構,關鍵部位採用鋼製衝壓件加固,船底包覆銅皮,甲板四周設有擋貨可拆卸的圍板,船頭還有一個手動收放的跳板。

自航甲板駁船爲蒸汽動力驅動,公司在現代社會生產了大量蒸汽機和鍋爐的散裝標準構件,在海參崴機械廠負責組裝完成後,安裝在這些自航甲板駁船。

雖然速度有些慢,但是卻具有載貨量大,吃水淺,造價低廉,製造方便等優點。可以在水文條件複雜的沿海、內陸的河流自由航行。而最讓公司上下感到滿意的是,這些自航甲板駁船不需耗費燃油儲備。

早就等候在浮動碼頭旁邊的遼民,呼啦一下就圍了上去,把一袋袋的糧食卸下來,裝在手推車上,再推到碼頭旁邊停着的一長溜四輪農用車上。一輛輛裝滿糧食的四輪農用車陸續開出了碼頭區,分別開向遠處的幾個大型移民營地。

喬海鵬從一艘自航甲板駁船上跳下來,現在公司的人口暴增,除了特魯多沃耶開發工作,這裡還有大量的移民管理和安全防衛工作。

光靠胡偉一個人,工作壓力太大,所以喬海鵬只好離開海軍學院籌辦工作組,來到特魯多沃耶加強這裡的管理層。

其實軍委會原定是要喬海鵬帶領一艘萬噸巨輪,去暹羅賣糧食的,但是喬海鵬拒絕了,而是選擇來這裡協助胡偉管理移民工作,並主抓特魯多沃耶的軍事工作。

遠東旅內衛一營營長何聯奎,教導員王明章已經在碼頭附近等了很久,他們看到喬海鵬,衝喬海鵬敬禮,然後接過了他的行李。

“你們怎麼親自來接了,我有胳膊有腿的,我自己去部隊就行。”

何聯奎哈哈大笑道:“那怎麼行,一會兒你就知道了,這裡的防區可不小,沒有人接你,你不走個大半天,是到不了營房的。”

旁邊的王明章也笑着道:“現在這裡的安全防衛工作,主要是由我們守備一營擔任,另外軍委會在這裡安排了兩個炮位,考慮到這附近的安全環境,我們把主要防衛方向都設置在北面,所以營房就相對遠了點。”

喬海鵬疑惑的問道:“那幾個移民營的防衛工作呢?”

何聯奎回道:“現在五十個火繩槍民兵連,已經全部被派駐在這裡,又加入了一些去年遼民冬訓中的積極分子,來擔任這些移民的幹部骨幹。移民編制大隊500人,中隊100人,小隊20人。另外每十個大隊組成支隊編制,由我們公司的員工擔任支隊長和政委。”

“老喬,罪過……罪過……來晚了,剛纔處理事情來着。”胡偉騎着自行車風風火火的從遠處趕了過來,只見他停好了山地自行車,就急火火的跑過來,不好意思的笑了。

喬海鵬看着胡偉滿臉的汗水,滿頭的亂髮凌亂不堪,看來這裡的工作很繁重啊,把工作狂累得夠嗆。可是胡偉這個人,能力真的很強,而且非常善於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老胡,你那麼忙,怎麼也趕過來了,弄的我跟什麼大官僚似的。”

喬海鵬轉身對何聯奎和王明章說道:“你們把我的行李拿回部隊,我先去老胡那邊坐坐。”

喬海鵬說完就和胡偉聊了起來。這裡現在共有三個大型的移民營地,移民十二萬多。光是淨化這些移民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再加上移民的衣食住行,哪一件都讓人焦頭爛額。

還有農林部的土地開發計劃,也是一項繁重的工作。在移民到來之前,農業部調集了幾乎全部的力量,依靠一百多臺機械,愣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平整出近八萬畝土地。

等移民到來之後,一波波身體恢復並經過淨化處理的移民,重新編製成一個個中隊,陸續加入到農業部的土地開發工作之中。

雖然移民突然暴增給公司帶來了這樣那樣的麻煩,但是人多力量大可不是說着玩的。原本認爲不可能完成的播種任務,愣是讓他們在五月中旬之前完成了。

這次農林部共種植了4萬畝玉米,2萬畝的土豆,一萬多畝的地瓜,另有幾千畝的大豆、花生。如果今年風調雨順的話,估計今冬的能儲存玉米16000噸,土豆15000噸,地瓜30000噸。

農林部從現代社會帶來了不計其數的適合東北高寒地區的農作物種子,都是大面積使用多年,相對成熟的優良品種。

化肥也一下子帶了足夠使用三年的量。但是誰也沒想到,接連兩年的移民暴增,農林部儲備的化肥還不足以使用兩年。但是託李明和宋濤的福,他們在日本劫來的那艘日本多功能散裝貨船,裝載了大量的化肥。

所以農林部一下子沒有了後顧之憂,以每年二十萬畝的農作物規模算的話,也足夠他們用幾年的了。雖然這些耕地都是新開闢的,但是這裡的土地本來就非常肥沃,而且水資源極爲豐富。比金角灣南岸的土地條件好多了。

胡偉領着喬海鵬,在周圍的三個大型的移民營地轉了轉,因爲帳篷的數量嚴重不足,公司還把大量的拼裝房運了過來,即便如此,絕大多數的移民,只能住在簡易的窩棚裡。

因爲庫存的85式軍服已經全部告罄,所以現在另外兩個營地移民都穿着全套的蘇氏摩托化步兵作訓服。

隨着農林部八萬畝土地已經全部播種完畢,這些移民也將奔赴各地,參加鐵路組的海參崴至阿爾喬姆的鐵路計劃,在總長四十餘公里的漫長路段中,從事繁重的修建路基工作。

在大量工程機械的幫助下,預計明年入冬前就能全線通車。這個原定三年的工程,也因爲大量東江鎮勞民的加入,足足提高了一年。這還只是最保守的估計,一旦時機成熟,新加入的遼民實行新的勞工工分制度後,工期可能還會大大的縮短。

除此之外,就是在特魯多沃耶地區建立城鎮,因爲時間緊急,各種材料不足等條件的制約,所有的建築都採用木刻楞結構。

今年冬天幾個部門就已經把北進計劃交由董事局委員會,並由全體委員表決通過。在特魯多沃耶地區建立城鎮,這個鎮的名字也經過所有委員的討論,命名爲起點鎮。

這個名字對遠東公司有着特殊的意義,意爲他們向北方開拓的起點。公司對起點鎮已做了簡單的規劃。甚至各個自然村的具體位置都定下來了。

只是突然暴增的遼民,讓各個部門措手不及,不得不重新制定了新的計劃,規劃了多達24個遼民支隊部,以及二百四十個大隊部村鎮的建設。另外起點鎮也相應的增加了很多設施,保證滿足12萬遼民的衣食住行和醫療等保障服務。

建委的任朝新已經帶領着大隊人馬開赴各個地點,按照規劃方案所標註的地點,開始組織人員建設木刻楞。海參崴的林場距離起點鎮僅有3公里左右,完全可以滿足這裡的需要。

露天煤礦距離起點鎮,也和距離海參崴差不多,因爲這裡並沒有大型耗煤的企業,只有遼民冬季取暖用煤,所以對露天煤礦也沒有太大壓力。

第779章 日本(二十三)第726章 朝鮮戰役(八)第451章 拍賣會第827章 刻不容緩第569章 大兵壓境第870章 印度攻略第432章 就別怪公司不講究了第1103章 野獸軍團第1270章 北京,北京第1487章 破城第95章 武士第1292章 大明宗室第120章 凝固**第115章 加強營第1640章 做的不錯第905章 遠東的醫療體系(上)第436章 聖船入港第1082章 西伯利亞的冬天第1049章 大遷徙(二)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612章 北井和健二第1281章 臉都不要了第838章 遊牧錫林郭勒第562章 殲滅三部西遷主力第985章 準備就緒第689章 擎天柱第243章 開始行動,洗城第257章 韃靼人太難纏了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817章 根據地的管理團隊第138章 分房了第82章 工業佈局第1566章 教育體系第765章 日本(九)第1521章 韃靼人來了第1532章 兵臨城下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267章 千萬別招惹他們第855章 寧夏鎮(一)第651章 流民收攏點第145章 馬尼拉大帆船第328章 這傢伙真是個人物第1530章 這是哪門子道理第195章 事情太蹊蹺第1359章 糾結第768章 日本(十二)第784章 日本(二十八)第317章 北寧鎮第751章 城下之盟第4章 明朝第1485章 突擊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274章 速度一定要快、要猛第664章 我想換個工作崗位第220章 東方鎮第1177章 大不了遺臭萬年第924章 外東北土着的狂歡第450章 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1353章 掃蕩第759章 日本(三)第96章 炮擊第1034章 除夕夜第455章 他們到底是誰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359章 這孩子算是毀了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1006章 遠東公司的疆域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226章 大飛艇計劃(二)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21章 軍購清單(下)第1262章 接收糧食(二)第1324章 二丫的第一堂課第1111章 毛子的末日第1557章 現在還真離不開你第1536章 倫敦(四)第54章 選兵第1316章 基層衛生建設第1003章 殘忍的韃靼人第554章 橫掃科爾沁第1555章 政宣工作第793章 日本(三十七)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804章 希克騰的春天第1174章 根據地的武裝力量第1204章 焰火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652章 這時候裝什麼聖人第1434章 眼界還是太淺第714章 集結(一)第472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994章 阻擊(二)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872章 奇襲阿格拉城第1026章 蒙古包小學第1218章 中原戰役(一)第998章 向西、向西第1429章 風生水起
第779章 日本(二十三)第726章 朝鮮戰役(八)第451章 拍賣會第827章 刻不容緩第569章 大兵壓境第870章 印度攻略第432章 就別怪公司不講究了第1103章 野獸軍團第1270章 北京,北京第1487章 破城第95章 武士第1292章 大明宗室第120章 凝固**第115章 加強營第1640章 做的不錯第905章 遠東的醫療體系(上)第436章 聖船入港第1082章 西伯利亞的冬天第1049章 大遷徙(二)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612章 北井和健二第1281章 臉都不要了第838章 遊牧錫林郭勒第562章 殲滅三部西遷主力第985章 準備就緒第689章 擎天柱第243章 開始行動,洗城第257章 韃靼人太難纏了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817章 根據地的管理團隊第138章 分房了第82章 工業佈局第1566章 教育體系第765章 日本(九)第1521章 韃靼人來了第1532章 兵臨城下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267章 千萬別招惹他們第855章 寧夏鎮(一)第651章 流民收攏點第145章 馬尼拉大帆船第328章 這傢伙真是個人物第1530章 這是哪門子道理第195章 事情太蹊蹺第1359章 糾結第768章 日本(十二)第784章 日本(二十八)第317章 北寧鎮第751章 城下之盟第4章 明朝第1485章 突擊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274章 速度一定要快、要猛第664章 我想換個工作崗位第220章 東方鎮第1177章 大不了遺臭萬年第924章 外東北土着的狂歡第450章 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1353章 掃蕩第759章 日本(三)第96章 炮擊第1034章 除夕夜第455章 他們到底是誰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359章 這孩子算是毀了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1006章 遠東公司的疆域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226章 大飛艇計劃(二)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21章 軍購清單(下)第1262章 接收糧食(二)第1324章 二丫的第一堂課第1111章 毛子的末日第1557章 現在還真離不開你第1536章 倫敦(四)第54章 選兵第1316章 基層衛生建設第1003章 殘忍的韃靼人第554章 橫掃科爾沁第1555章 政宣工作第793章 日本(三十七)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804章 希克騰的春天第1174章 根據地的武裝力量第1204章 焰火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652章 這時候裝什麼聖人第1434章 眼界還是太淺第714章 集結(一)第472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994章 阻擊(二)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872章 奇襲阿格拉城第1026章 蒙古包小學第1218章 中原戰役(一)第998章 向西、向西第1429章 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