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琉球

琉球羣島,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島往西南延伸約1100公里到臺灣東北,是東中國海與菲律賓海的分界線。陸地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島嶼55個,分爲3個較大島羣:北部爲奄美島鏈,中部爲沖繩諸島,南部爲先島諸島。

高建國率領一艘萬噸多功能散裝貨船和一號登陸艦經過十幾天的航行,順利抵達琉球羣島附近海域。他們在來之前就已經選擇了一處停泊的位置——琉球的中城灣。

雖然這個時代並沒有碼頭可供萬噸巨輪停泊,但是中城灣平均水深20-48米,巨輪可以在海灣內拋錨停泊。這裡距離琉球古國中山國的都城首裡城不遠。

高建國這次來還有個任務,就是希望與琉球王國尙家聯繫上,希望在琉球租借一座島嶼作爲公司在琉球的落腳點。

日本薩摩藩島津氏於1609年發動慶長琉球之役,入侵琉球羣島,將琉球王尚寧等百餘人俘至鹿兒島,達三年五個月,逼迫尚寧王屈辱地承認向其“進貢”。同時還強行割佔琉球北部奄美五島。逼其寫下誓文,每年向薩摩藩輸糧8000石。

日本將歷史上的侵略視爲“上貢”,並以此證明琉球一向是日本的“藩屬”。現在琉球王國分別向大明和日本上貢,琉球王國進入了“一國兩屬”時期。

自從公司決定佔據馬尼拉,琉球對於遠東公司就變得極其重要。公司一直因爲沒有遠程通訊而苦惱,所以佈置遠程無線通訊中轉基站,也納入了公司今年的計劃之中。

公司遠程無線通訊中轉基站計劃,包括東江鎮的海洋島、濟州島、鬱陵島、琉球羣島、馬尼拉,還通過宋世平,在江浙附近海面尋找一座島嶼,也會納入這個計劃之中。

一旦這幾座無線通訊中轉基站建成,公司在渤海、東海、南海、日本海就可以實現遠程無線通訊。這個計劃原本要兩年後纔會陸續展開,但是隨着公司佔據了濟州島、海洋島、鬱陵島和馬尼拉,建立無線通訊中轉基站的計劃的時機已經成熟,所以公司就提前啓動了這個計劃。

高建國這次的任務,除了買糧以外,就是爭取幫助尙家擺脫日本薩摩藩的控制,扶植尙家在琉球島的統治。達到公司在琉球羣島站穩腳跟的目的。

當然,去暹羅買糧還是當務之急,這一計劃也要在落實了購糧計劃以後,再行付諸實施。

兩艘艦船於深夜時分,緩緩地駛入了中城灣,巨輪停泊在海灣西北“與那原”附近的海面上,這期間劉保國和十幾名特戰隊員、以及100名日本敢死軍、陸軍部一個排,隨同兩艘登陸艇留在這裡保護巨輪。

巨輪在海灣裡停泊好以後,高建國就放下了兩艘登陸艇和人員,然後他就率領着一號登陸艦,先期前往暹羅購糧。與他同行的有100名敢死軍武士和陸軍部一個排的官兵。他們會在暹羅大肆購糧,當地僱傭大批海船將稻米運回琉球羣島。

一個月後,高建國帶領着一號登陸艦再次駛進了中城灣。高建國拿着望遠鏡看到停泊在中城灣的萬噸巨輪並沒有變化,他的心也就放下了。

這一次的暹羅之行非常順利,那裡盛產稻米可不是說着玩的,在別的地方糧食算是精貴的物資,可是在那裡卻是低賤至極的東西。

暹羅國米豐價賤產米甚多,緣於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雨水豐富,一條湄公河貫穿於整個暹羅境內,爲該國的稻穀種植提供豐富的水資源,非常適合水稻生長。即便在現代社會,泰國也是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國。

康熙六十一年的貢使說,“該國米用內地斗量,每石價值二三錢”,而內地即使豐年也要一兩二三錢,遇有旱澇災,更是高漲至一兩八九錢。正因爲稻穀得來如此容易,暹羅米價與別國相比遠爲低廉。

高建國率領一號登陸艦在暹羅剛一露面,差點沒把暹羅水軍給嚇死,這些人哪見過這麼大的鐵船啊。他們戰戰兢兢的派人去詢問高建國他們來這裡的目的,那態度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當得知高建國是爲了購買稻米,這些暹羅的水軍才長出一口氣。買米好說啊,他們這裡別的東西可能沒有,就是稻米有的是,多得都成災了。

他們恭敬的把高建國引領進港,與暹羅當地的官員見了面。當問到高建國要買多少稻米的時候,高建國裝逼的回道:“有多少買多少?”

高建國的回答,差點沒把暹羅人樂死,他們馬上四處招呼當地的米商。剛一放出消息,這裡就被蜂擁而至的米商擠爆了。

面對洶涌的米商,把高建國都嚇壞了,但是他和幾個大米商見面一談,發現這裡的米價簡直就是白菜價。高建國樂壞了,麻痹的,我們就是銀子多,這麼便宜的米價,那就都買回去得了。

高建國一口氣買了足足兩萬多噸稻米,這還都是當年的新米。陳米更便宜,但是高建國非常土豪的連問都沒問,把這一地區今年的新米一掃而空。

但是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這裡並沒有足夠的海船,一號登陸艦隻能裝幾千噸,剩下的稻米實在是太多,根本沒有那麼多船來運輸這麼多的稻米。

但是暹羅當地的官員和大米商人幫了大忙,他們爲了拉攏高建國這個超級大客戶,拼命的發動一切資源人脈,終於幫着高建國湊足了海船,這才緩解了運輸的問題。

可是一談運費,高建國也搖頭苦笑,這裡的米賤沒錯,可是海運的腳費卻也不便宜。就是這樣人家還不願意跑這一趟呢,畢竟海路遙遠,沿途還盡是海盜。

最後高建國只好又加了些價碼,這才和那些船主談攏。由當地官員和米商作保,高建國一次性的交足了銀子,然後先行拉着幾千噸稻米回到了琉球。

周成擔心一下子交了那麼多銀子,而且還有那麼多的糧食都放在了暹羅,會不會被對方黑掉。高建國樂了,他笑着道:“我現在就盼着他們毀約呢。麻痹的,那我就有理由把暹羅打下來了,這可是大米倉啊,我看着都眼饞,就是太遠了,要是朝鮮也像他們這樣多好。”

一號艦來緩緩的開到了萬噸巨輪的旁邊,高建國和萬噸輪上面的人用電臺取得了聯繫,發現劉保國他們已經上岸了,萬噸輪只留了一個班的陸軍部官兵和100名敢死軍武士。

高建國也愣了,他連忙用耳機聯繫劉保國。

“劉保國,你特麼去哪了?你不守着貨輪,你去岸上幹什麼去了。”

劉保國一聽是高建國的聲音,馬上回話道:“司令,你回來了。這裡……我還是和你見面再說吧。我這就過去……”

不一會兒,劉保國就坐着一艘登陸艇過來了。他見道高建國就對這一段時間的情況,做了一番彙報。

原來高建國因爲着急去暹羅購糧,他連夜就率領一號登陸艦離開了中港灣。他剛走不久天就亮了,與那原的居民睡眼惺忪的起來,出了門就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上停泊着一艘大船。

不能叫大船,應該叫巨船纔對。這麼大的巨船他們別說見到,就算是聽都沒聽過。整個琉球島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都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都想一睹巨船的樣子。

就像現代社會哪座城市的空中出現一艘外星飛碟,而且他還停在那裡不走,引起的效果肯定是轟動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會來到這座城市。

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大家站在海邊都懷着膜拜的心裡看着海里的那艘大船。這艘巨輪對他們的衝擊簡直就是震撼性的。

離這裡不遠的首裡城,當然也會知道了,此時琉球王朝的中山王是尚豐。

天啓三年,尚寧已卒,其世子尚豐遣使請貢請封。由於明末農民起義及清兵壓境,特別是明朝國庫空虛,無力建造華麗的冊封船,明朝廷的冊封使久久未能派出。

崇禎帝即位後,琉球前來賀喜,並又請封。崇禎六年六月,戶科右給事中杜三策、行人楊掄往率領300餘名出使人員隨行,出行前祭江祭海,歷經半月跋涉,抵達那霸港。尚豐親自率人出港迎接。

由杜三策主持禮儀,諭祭先王,兩位冊封使臣在冊封大典上宣讀朝廷頒發給琉球王尚豐的冊封詔書,已經繼位十四年的尚豐這才正式得到冊封,尚豐的王位算是得到大明朝廷的認可。

以上都是有史料記載的,而且之前歷朝琉球王都是大明冊封。所以琉球羣島是中國的,釣魚島也是中國的。

尚豐現在還沒有得到大明的正式冊封,所以他這個中山王做的還不踏實,當得知了這個消息以後,當即大吃一驚。他馬上派官員去巨輪問詢,當他們得知巨輪只是在這裡暫時停靠的時候,尚豐才把心放到了肚子裡。

但他又聽說對方雖然兇悍,但說的卻是華語,長相也和大明人頗有相似之處,一看就是同文同種華族。而且這些人無論是着裝還是處事,都不像海盜,雖勢大卻不跋扈,上岸採買都是公買公賣,從不拖欠。

尚豐一聽就來了興致,馬上派人去請劉保國來皇宮赴宴。劉保國予以拒絕,他是絕對的好兵,絕對不會離開自己的崗位去琉球王宮赴宴。

聽到對方拒絕了自己的宴請,尚豐也不敢說什麼,只是找人送來了大批的物品,連妹子都送來了好幾個。還在與那原鎮的海邊,爲劉保國等人安排了一處宅院,供巨輪上的人平時休息。

劉保國對這些東西倒是沒有拒絕,他知道高建國回來還得和琉球王國的尚氏王族接觸,所以欣然住進了那所院子,大家輪流上船執勤。

其實尚豐這麼做,也有拉攏他們的意思,畢竟能建造這麼大鐵船的勢力,實力肯定強大。而且他們還和大明同文同種,所以他想通過這個機會和遠東交好。這些年他們被日本薩摩藩欺負慘了,大明也是多事之秋,沒精力管這些屁事,所以他們想找個強大的勢力依靠,抗擊薩摩藩的盤剝欺壓。(。)

第528章 互市第990章 土謝圖汗部第1549章 內部員工子弟學校第703章 崇禎大旱(四)第1601章 誰說老子沒打過仗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1089章 你要繼續努力第1574章 春節(一)第221章 新裝備驗收第1183章 新儒家第1098章 波斯戰役之崩潰第1275章 爲他留一些體面吧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13章 應急預案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67章 搶運結束第1201章 調教第969章 伏擊第232章 想去湊下熱鬧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731章 島津家的決斷第14章 複訓第1490章 第二套方案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852章 河套根據地(六)第1005章 後勤馬車大隊第111章 林場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1235章 兄弟們,趕快撤第1511章 他們想的倒美第1517章 英國備戰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78章 現實問題第974章 重回河套(二)第1597章 農業基礎第774章 日本(十八)第660章 河套(四)第464章 土着暴動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四百四十九章 朗布依埃院藍色沙龍第173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747章 糧食(下)第165章 艦隊返航第1036章 春節慰問第169章 失去的三百年第1379章 嚴打(三)第800章 島津家的歸宿(上)第826章 效率低下第1549章 內部員工子弟學校第1249章 你不怕賠死啊第203章 不要白不要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909章 哥薩克也該東進了吧第1574章 春節(一)第1221章 中原戰役(四)第326章 遠東的用心昭然若揭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1650章 解放江南的提議第834章 緊急動員第1111章 毛子的末日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第892章 寧夏戰役(五)第800章 島津家的歸宿(上)第658章 河套(二)第718章 集結(五)第1625章 水西第1323章 大夥的一點心意第583章 戰利品兌換中心第469章 掃蕩市區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72章 衝出重圍第826章 效率低下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335章 山東行動計劃第1071章 俄國的反應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902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第555章 東部軍團第1405章 冬季戰役的延續第659章 河套第599章 優越感第1055章 無言以對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196章 民兵沒有孬種第546章 慰問團第294章 讓我們開開眼界第1628章 貴陽(三)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339章 辦法倒是有一個第1204章 焰火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987章 我們自己的騎兵師第754章 嚇得快要尿了第726章 朝鮮戰役(八)第291章 超級聯賽和籃球大聯盟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956章 席捲之勢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
第528章 互市第990章 土謝圖汗部第1549章 內部員工子弟學校第703章 崇禎大旱(四)第1601章 誰說老子沒打過仗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1089章 你要繼續努力第1574章 春節(一)第221章 新裝備驗收第1183章 新儒家第1098章 波斯戰役之崩潰第1275章 爲他留一些體面吧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13章 應急預案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67章 搶運結束第1201章 調教第969章 伏擊第232章 想去湊下熱鬧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731章 島津家的決斷第14章 複訓第1490章 第二套方案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852章 河套根據地(六)第1005章 後勤馬車大隊第111章 林場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1235章 兄弟們,趕快撤第1511章 他們想的倒美第1517章 英國備戰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78章 現實問題第974章 重回河套(二)第1597章 農業基礎第774章 日本(十八)第660章 河套(四)第464章 土着暴動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四百四十九章 朗布依埃院藍色沙龍第173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747章 糧食(下)第165章 艦隊返航第1036章 春節慰問第169章 失去的三百年第1379章 嚴打(三)第800章 島津家的歸宿(上)第826章 效率低下第1549章 內部員工子弟學校第1249章 你不怕賠死啊第203章 不要白不要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909章 哥薩克也該東進了吧第1574章 春節(一)第1221章 中原戰役(四)第326章 遠東的用心昭然若揭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1650章 解放江南的提議第834章 緊急動員第1111章 毛子的末日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第892章 寧夏戰役(五)第800章 島津家的歸宿(上)第658章 河套(二)第718章 集結(五)第1625章 水西第1323章 大夥的一點心意第583章 戰利品兌換中心第469章 掃蕩市區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72章 衝出重圍第826章 效率低下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335章 山東行動計劃第1071章 俄國的反應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902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第555章 東部軍團第1405章 冬季戰役的延續第659章 河套第599章 優越感第1055章 無言以對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196章 民兵沒有孬種第546章 慰問團第294章 讓我們開開眼界第1628章 貴陽(三)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339章 辦法倒是有一個第1204章 焰火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987章 我們自己的騎兵師第754章 嚇得快要尿了第726章 朝鮮戰役(八)第291章 超級聯賽和籃球大聯盟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956章 席捲之勢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