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

聯邦大會進行了幾天的時間,整個過程就像一場撕逼大戰,各個聯邦自治領的王公們爲了領地的利益,與各自周圍的王公們拼命的撕逼。因爲很多聯邦自治領交界的地區,在莫臥兒時代就模糊不清,根本無從判定各自領地的具體界線。

丁興浩和情報部外事特勤局,全權負責協調此次大會各個聯邦自治領的領地劃分問題。他們很多都是從南洋開發公司抽調來的,在大漢奸范文程的薰陶下,一個個都有着豐富的工作經驗。

他們不厭其煩的幫助各個聯邦自治領的王公們協調領地之間的矛盾,其間當然少不了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等手段,使得整個聯邦大會火藥味十足,幾乎所有的聯邦自治領之間都存在了這樣那樣的糾紛,甚至很多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聯邦自治領地相互結下了仇恨,爲今後兩個聯邦自治領地之間的戰爭買下了禍根。

經過幾天的撕逼大戰,遠東公司組織得印度聯邦大會終於落下了帷幕,聯邦的各個自治領的王公們全都離開了阿格拉堡,他們有的失望懊惱,有的則是心滿意足,反正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遠東公司以後可以搬個小板凳坐着看戲。

就在各地聯邦自治領的王公們拼命撕逼的時候,錫蘭的十幾萬大明流民紛紛被運送到印度各地,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

下一步公司將向印度地區大規模移民,以後因爲遼東冬天無法接收流民的情況,也會馬上得以改變。公司將在春夏期間向遼東運送流民,冬季改爲在印度安置流民。

印度國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多種多樣的地貌類型中,以低矮、平緩 的平原、低丘和臺地佔明顯優勢,約佔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七十,而山地只佔三分之一。土質肥沃,一半以上土地可供開墾,這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由於地處低緯,北迴歸線穿過領土中部。北部又有喜馬拉雅山脈的屏障作用, 因而大部分地區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各地年均氣溫多在 24-27℃之間,比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高出 3-5℃。平均年雨量爲1170毫米,雨量極爲豐沛。

除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以外。還適宜於茶、咖啡、香料等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發展。根據印度生長期長的特點,現代社會的印度農業科學家研究利用生長期短的品種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種植四茬作物,如豆科-玉米-土豆-小麥。

充足的光熱資源爲提高複種指數的試驗創造了條件,同時由於有足夠的熱量,使熱帶經濟作物。如橡膠、小豆蔻和熱帶水果,如芒果、香蕉等都可以廣泛栽培。

多數地區作物可以一年兩熟,有的地區可以三熟。境內江河湖泊衆多,水域面積遼闊,可用來發展淡水漁業、灌溉及航運等。自然植物種類繁多。在3萬多種植物中,有不少珍貴的熱帶經濟林木,如鐵刀木、花梨木、柚木、檀香木等珍貴的林業資源。

印度可以大規模種植的農作物種類繁多,現代社會許多經濟作物及畜牧產品都是印度重要的出口物資。從種植面積看,花生、芝麻、蓖麻、黃麻、高粱、豆類、杧果、豆蔻等均居世界首位,水稻、茶葉、油菜、甘蔗等也均居世界前列。

從總產量來看。豆類、蓖麻籽、茶葉、芝麻、杧果等均爲世界第一,稻穀、高粱、花生、黃麻、甘蔗等也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除了可以大規模開發農業資源,還可以大力發展畜牧業,飼養牛、羊、豬、驢、馬等家畜和雞、鴨、鵝等家禽。而且印度的海岸線漫長,也可以大規模開發海洋漁業。印度內陸地區擁有大量的江河湖泊以及溼地、水塘,可以開發淡水養殖業。

當然,由於氣溫高、蒸發強、降水過於集中、有明顯的乾季及降水變率大等自然條件影響,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而且這個時代的印度土地分配極端不合理,封建、半封建的生產關係對農業生產起着十分不利的阻滯作用。廣大小農、自耕農基本上還是靠天種地,因爲沒有足夠的農業基礎設施。使得印度地區經常發生洪澇災害。

即便如此,印度地區豐富的農、林、漁、牧資源,和大明中原相比,除了江南的部分地區還勉強和印度相提並論。其他地區的條件根本無法和印度相比。

遠東公司佔據印度以後,也將會投入大量的資源,逐步在印度地區進行大規模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農、林、漁、牧產業,把印度建設成遠東又一個糧倉。

反正印度就是一個寶地,遠東既然來了,那絕對是不可能離開的。這樣一個優越的氣候及地理條件。後世卻被阿三弄得一塌糊塗。

印度耕地數量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雖然土地總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其耕地面積卻比中國略高。

然而印度的稻米和小麥產量低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的稻米和小麥產量比印度高出40%左右。印度的水果蔬菜產量也次於中國,位於世界第二,中國水果產量卻是印度產量的三倍。印度的水田耕作面積每年都高於中國,但中國的產量卻大大高於印度。甚至在印度已經取得長足進步的棉花生產方面,中國的原棉產量也比印度高出40%。

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佈的全球飢餓指數,2012年印度飢餓指數排在全球第15位,比津巴布韋、烏干達等一大批飢餓的非洲國家得分還要高,甚至比印象中饑荒頻發的朝鮮還要高出13個身位。

飢餓的印度卻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過去三個市場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過1000萬噸,佔據1/4強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場。印度也是小麥淨出口國。2012/13年度小麥出口甚至超過有小麥出口大國烏克蘭。與此同時,“肥胖”的中國卻是世界第一大米進口國和主要的小麥進口國。

擁有如此得天獨厚氣候條件和農業資源,而且印度的耕地全部處在熱帶地區,一年兩熟三熟,甚至有的地區是四熟。可種植於貧瘠的、不受灌溉的土地上美國的小麥,產量也和印度小麥產量相當。也不知道印度是怎麼經營農業的,生產效率居然如此低下。(。)

第469章 掃蕩市區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1252章 劉二噶第752章 條約第1334章 基層農機分隊第1084章 熱情的牧民第480章 希望他們沒事吧第846章 強悍的遠東工兵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993章 阻擊戰第1586章 春節(十三)第687章 成軍第722章 朝鮮戰役(四)第1512章 都是人才啊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91章 守備區第682章 新的想法第1420章 歐洲第1352章 血腥第267章 千萬別招惹他們第539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1207章 戰役前的準備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901章 基層農業技術員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1631章 貴陽(六)第768章 日本(十二)第1393章 西部補給線第814章 李山河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1180章 四處出擊第1554章 集體告病還鄉第1050章 內務工作組第1058章 夜襲第1301章 都老實點兒第399章 春播第1021章 你們歸老子管了第313章 橫掃第110章 露天煤礦第174章 情況危急第507章 主力艦隊到了第531章 剿匪第889章 寧夏戰役(二)第520章 開發遼東(六)第511章 大型機帆運輸船第547章 磨刀霍霍第1117章 莫斯科(二)第35章 這都什麼玩意兒第379章 四路合圍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1649章 建國前的宣傳工作第512章 遠東的造船熱潮第1661章 閱兵訓練基地第648章 外科手術式的斬首行動第18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579章 春節(六)第1480章 難纏的防線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1463章 追殺第955章 開幕第1271章 北京,北京(四)第701章 崇禎大旱(一)第1214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二)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234章 收編老兵痞第1058章 夜襲第1373章 前奏第18章 軍購工作組第730章 日本局勢第333章 掌控東江第45章 潛入第298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196章 李明的婚禮(二)第531章 剿匪第753章 遠東簡直是欺人太甚第1012章 農業發展規劃第95章 武士第1078章 地獄之旅第375章 爭取今晚就拿下遼陽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1313章 顯擺第95章 武士第490章 馬尼拉會戰(二)第462章 八國聯軍第1225章 劫掠江南第1258章 明天都去報名第894章 寧夏戰役(七)第828章 蒸汽動力和內燃機動力第471章 同志們,戰爭來臨了第1642章 掃蕩第795章 日本(三十九)第767章 日本(十一)第1557章 現在還真離不開你第563章 西部軍團第1558章 今天託我兒的福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278章 給臉不要臉第289章 寧可累死也別憋屈死
第469章 掃蕩市區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1252章 劉二噶第752章 條約第1334章 基層農機分隊第1084章 熱情的牧民第480章 希望他們沒事吧第846章 強悍的遠東工兵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993章 阻擊戰第1586章 春節(十三)第687章 成軍第722章 朝鮮戰役(四)第1512章 都是人才啊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91章 守備區第682章 新的想法第1420章 歐洲第1352章 血腥第267章 千萬別招惹他們第539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1207章 戰役前的準備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901章 基層農業技術員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1631章 貴陽(六)第768章 日本(十二)第1393章 西部補給線第814章 李山河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1180章 四處出擊第1554章 集體告病還鄉第1050章 內務工作組第1058章 夜襲第1301章 都老實點兒第399章 春播第1021章 你們歸老子管了第313章 橫掃第110章 露天煤礦第174章 情況危急第507章 主力艦隊到了第531章 剿匪第889章 寧夏戰役(二)第520章 開發遼東(六)第511章 大型機帆運輸船第547章 磨刀霍霍第1117章 莫斯科(二)第35章 這都什麼玩意兒第379章 四路合圍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1649章 建國前的宣傳工作第512章 遠東的造船熱潮第1661章 閱兵訓練基地第648章 外科手術式的斬首行動第18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579章 春節(六)第1480章 難纏的防線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1463章 追殺第955章 開幕第1271章 北京,北京(四)第701章 崇禎大旱(一)第1214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二)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234章 收編老兵痞第1058章 夜襲第1373章 前奏第18章 軍購工作組第730章 日本局勢第333章 掌控東江第45章 潛入第298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196章 李明的婚禮(二)第531章 剿匪第753章 遠東簡直是欺人太甚第1012章 農業發展規劃第95章 武士第1078章 地獄之旅第375章 爭取今晚就拿下遼陽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1313章 顯擺第95章 武士第490章 馬尼拉會戰(二)第462章 八國聯軍第1225章 劫掠江南第1258章 明天都去報名第894章 寧夏戰役(七)第828章 蒸汽動力和內燃機動力第471章 同志們,戰爭來臨了第1642章 掃蕩第795章 日本(三十九)第767章 日本(十一)第1557章 現在還真離不開你第563章 西部軍團第1558章 今天託我兒的福第1457章 辛苦大家了第278章 給臉不要臉第289章 寧可累死也別憋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