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河套根據地(五)

王波聽了宋濤的話,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首長,我就等你這句話呢,小打小鬧的太沒意思,弄就弄他個驚天動地。

你說吧,是打太原還是西安,實在不行我們跟您打京城去,把崇禎抓起來。”

宋濤聽了王波的話,眼前頓時一黑,他衝王波笑罵道:“你特麼倒是不怕事兒大,老子什麼時候說要打北京了。我們遠東進入中原之前,大明絕對不能亂。我的意思是,找個肥羊幹一票,一次搶夠了,省得沒完沒了的折騰。”

王海洋一聽眼睛頓時一亮,笑着道:“首長,那你的意思是……”

宋濤一招手,把身後的一名特戰隊員叫了過來,從他手裡要了份地圖,隨手鋪在了地上,指着一個地方說道:“你們看這裡怎麼樣?”

王海洋和王波等人蹲下來一看,都不由得愣住了。宋濤指的地方竟然是大明的九邊重鎮之一,寧夏鎮。

寧夏鎮,歷來是西北邊陲重鎮,屬古雍州之北境,其地背山面河,四塞險固。自古爲諸夏藩屏,是中原農業文化與塞外草原遊牧文化的交界地。

明代的寧夏鎮,東線南北數百里長的黃河天險雖仍在發揮作用,但橫亙寧夏鎮西北的賀蘭山在軍事上發揮着比原來更大的作用。同時,又憑藉賀蘭山之險再修築長城,似乎從心理上要隔絕賀蘭山以外的一切。

陝西三邊總制的設置,將延綏、寧夏、甘肅三鎮有機統一起來,寧夏鎮居中,三鎮與固原總制府形成犄角之勢,從而更突出和顯示了寧夏鎮在整個明代西北邊備中的特殊地位。

王波聽了頓時就激動的說道:“首長,我們聽你的,就打寧夏了。那裡可是肥得很,破了寧夏鎮,繳獲的糧食足夠我們十幾萬人吃上幾個月的。”

王海洋皺着眉頭道:“首長,大明朝廷若是得知寧夏鎮丟了,拼了命也要奪回來的。大明放棄河套平原退守寧夏之後,失去了防禦的緩衝地帶。寧夏鎮特別是黃河以東地勢較爲開闊的鹽池、靈武一帶首當其衝。成爲蒙古各部南下的突破口。

打寧夏鎮還不如打太原呢,我們組織流民軍打了太原,只能算是流賊內患,可若是大明丟了寧夏,大明的九邊就被扯破了一個大口子,那可是天大的事情。到時候整個陝西和山西都得亂套,大明都得震上幾下。首長,你可別嚇我們,還是從長計議吧。

如果我們不想大明亂起來,至少目前還不宜動大明的九邊重鎮。雖然大明九邊重鎮,在我們遠東軍的眼裡,跟紙糊的沒什麼區別,但是有了這層紙,各地的流賊鬧得再狠,大明也不會太當回事。””

宋濤搖了搖頭,笑着說道:“我們打下來寧夏,搶光了糧食就撤回河套,讓大明再奪回去不就得了嗎

。沒準大明的那些軍頭和地方官員還能報上去個大捷呢,也讓崇禎高興高興,哈哈……”

大家聽了李明的話,都笑了起來。

王海洋想了下,然後沉聲說道:“如果我們打着流民軍的旗號,以流民軍爲掩護,攻下了寧夏鎮以後,動作迅速的運走糧食,然後快速的撤出寧夏鎮,那倒是可行。只要大明能快速的收復寧夏,對大明的影響並不大。”

宋濤點了點頭道:“我選擇寧夏鎮爲目標,主要是那裡的軍頭各個都是家財萬貫,一個比一個肥啊。還有就是我們破了寧夏鎮以後,劫掠來的糧食等物資,可以依靠黃河水道迅速的運抵河套地區。”

接下來的幾天,宋濤親自帶領特戰隊深入寧夏鎮,對那裡的情況進行了一番實地偵察,並繪製了詳細的地圖。然後回到了流民營地,和王海洋和王波等人聚在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份進攻寧夏鎮的作戰計劃,並用電報向李明進行了彙報。

李明接到了宋濤的電報,也苦笑不已。他以前和高建國也曾經有過奪取寧夏鎮的計劃,但後來還是因爲怕把大明的崇禎嚇出毛病,就把這份計劃擱置了,等一會時機成熟了以後,再發動這個計劃。

可是沒想到宋濤這麼猴急,居然現在就想打寧夏鎮的主意。單他對宋濤發回的計劃,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畢竟遠東軍並不會佔據寧夏鎮,而是劫掠完物資,就會迅速撤走。只要大明在短時間內收復寧夏,對大明的影響相對不會太大。

從明代人的史料記載看寧夏鎮的軍事地理位置,這裡是一塊“背山面河,四塞險固”的沃野。明代寧夏三面臨邊,終明之世均爲用武之區,所以它的軍屯和軍事建設成績突出。

全鎮各類軍人總數,最高時達到七萬人馬,其中衛所定“以十之七屯種,十之三守城”。創造了“天下屯田積穀寧夏最多”的成績。隨着水利的興修,水政管理加強,至萬曆前期,屯田數已經展爲18828頃。

寧夏鎮這裡的土地、牲畜和牧場被王府、軍頭和官吏兼併。所以這裡的油水非常豐厚,尤其是慶王封國寧夏二百餘年,更是家財萬貫。如果河套根據地破了寧夏鎮,劫掠的糧食等物資,足夠河套根據地十幾萬流民吃上一年了。

雖然寧夏鎮確實是一個值得下手的肥羊,但僅憑陝西流民組成的河套遊擊支隊,就想輕鬆的攻破寧夏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寧夏鎮的地勢極其險要,而且防禦工事非常完備。

大明在寧夏境內修建的長城,工程十分浩大。自成化八年倡修,後經歷次續修和修補,逐漸形成。東邊牆、西邊牆、北邊牆和固原舊邊牆等四條骨幹邊牆,全長約三千里,分屬寧夏鎮和固原鎮管轄。

同時在長城沿線還扼要設有一些關門,其中最重要的是:鎮遠關、北關門、大磴口三關、赤木關、勝金關和東關門

。臨敵前沿一線或交通要衝的空曠地帶,又添築墩臺,派軍瞭守,稱之爲烽燧,俗稱“烽火墩”。遇有敵情,白日升煙,夜間舉火,墩相遞傳,讓邊內有所準備,使軍城指揮中心得以提前調兵遣將部署戰守。

全鎮防區內,計有烽燧596座,作爲對長城設防的重要補充。當然,賀蘭山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它有大小山口36處,多數可通人畜,大口則軍馬通行無礙,明時於大口築牆、設關,小口擇要駐軍把守,其防務都比較完善。

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487章 這次是個機會第1204章 焰火第353章 大夥要的就是這個味兒第1027章 宣傳第5章 戰友第926章 占城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663章 根據地籌備小組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第1227章 劉同第652章 這時候裝什麼聖人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1311章 農林部的規劃第1492章 完勝第1017章 鐵路計劃(二)第829章 遠東最珍貴的財富第259章 波蘭騎兵VS裝甲車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297章 真是天助我也第686章 去大明做山寨王第766章 日本(十)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159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792章 日本(三十六)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824章 宣傳第345章 山陝災民第302章 爲他們準備了一份大禮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138章 分房了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1156章 秋季會議第1356章 城狐社鼠第311章 旅順第1258章 明天都去報名第1408章 基輔會戰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1531章 衝鋒、衝鋒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1454章 開幕第1522章 殺進泰晤士河第580章 形勢嚴峻第355章 連我們遠東的買賣都敢動第1598章 北美新家園第260章 惡魔的火焰第286章 海盜們的蛻變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41章 勞工冬訓(上)第435章 我來晚了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827章 刻不容緩第978章 河套根據地的商務計劃第575章 貪婪第549章 科爾沁部第1375章 拿你家的丫頭抵債第201章 琉球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1294章 遷徙佃戶第1278章 我們要進宮了第1221章 中原戰役(四)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1615章 殺賊第1392章 不能小打小鬧第1117章 莫斯科(二)第1183章 新儒家第1200章 這個家總得有個規矩第659章 河套第1436章 何樂而不爲第1162章 那就了叨擾了第395章 嚴格管理第1243章 中原第662章 簡易公路網第911章 巡視草原(二)第295章 只有上帝才知道第1550章 兩個丫頭上學了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317章 北寧鎮第187章 他想得倒挺美第1470章 去吧,孩子們第201章 琉球第1070章 俄國的察覺第1578章 春節(五)第632章 騎兵部隊擴編第1138章 河套會議第492章 馬尼拉會戰(四)第986章 兄弟,放手幹吧第426章 城管和騎警第564章 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的野望第1556章 京官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509章 注意會場紀律第829章 遠東最珍貴的財富第895章 寧夏戰役(八)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676章 出發第895章 寧夏戰役(八)
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487章 這次是個機會第1204章 焰火第353章 大夥要的就是這個味兒第1027章 宣傳第5章 戰友第926章 占城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663章 根據地籌備小組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第1227章 劉同第652章 這時候裝什麼聖人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1311章 農林部的規劃第1492章 完勝第1017章 鐵路計劃(二)第829章 遠東最珍貴的財富第259章 波蘭騎兵VS裝甲車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297章 真是天助我也第686章 去大明做山寨王第766章 日本(十)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159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792章 日本(三十六)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824章 宣傳第345章 山陝災民第302章 爲他們準備了一份大禮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138章 分房了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1156章 秋季會議第1356章 城狐社鼠第311章 旅順第1258章 明天都去報名第1408章 基輔會戰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1531章 衝鋒、衝鋒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1454章 開幕第1522章 殺進泰晤士河第580章 形勢嚴峻第355章 連我們遠東的買賣都敢動第1598章 北美新家園第260章 惡魔的火焰第286章 海盜們的蛻變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41章 勞工冬訓(上)第435章 我來晚了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827章 刻不容緩第978章 河套根據地的商務計劃第575章 貪婪第549章 科爾沁部第1375章 拿你家的丫頭抵債第201章 琉球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1294章 遷徙佃戶第1278章 我們要進宮了第1221章 中原戰役(四)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1615章 殺賊第1392章 不能小打小鬧第1117章 莫斯科(二)第1183章 新儒家第1200章 這個家總得有個規矩第659章 河套第1436章 何樂而不爲第1162章 那就了叨擾了第395章 嚴格管理第1243章 中原第662章 簡易公路網第911章 巡視草原(二)第295章 只有上帝才知道第1550章 兩個丫頭上學了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317章 北寧鎮第187章 他想得倒挺美第1470章 去吧,孩子們第201章 琉球第1070章 俄國的察覺第1578章 春節(五)第632章 騎兵部隊擴編第1138章 河套會議第492章 馬尼拉會戰(四)第986章 兄弟,放手幹吧第426章 城管和騎警第564章 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的野望第1556章 京官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509章 注意會場紀律第829章 遠東最珍貴的財富第895章 寧夏戰役(八)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676章 出發第895章 寧夏戰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