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漢部落的行政體系

聽到羅衝問起有喬氏的情況,大樹立刻說道。

“回首領,有喬氏的部落從開始就是遊智那邊在負責的,並未讓我接手,當初遊智也只是從我這裡要走了十戶移民而已,後續的事情我就沒管了。

“不過聽說,有喬氏的那個聚居地並未擴大,想來是還沒有把剩下的人弄來。”大樹實話實說道。

羅衝瞭然點頭,也並沒有責怪他,大樹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一個小小的有喬氏,還用不着他這麼大的郡守來管。

列車勻速行駛,羅沖和大樹就在那節專列上閒聊,兩人從漢部落的科學技術水平,聊到漢部落的人口增長,從南方的工業佈局,又聊到將來帝國中央的行政機構。

當羅衝透露出帝國這個概念,並大致講解了一下他所設想的三省、六部、九院、一行的職能和運行方式的時候,大樹瞬間就被驚地瞪大了眼睛。

原本大樹還以爲漢部落這個部落組織,除了最大的首領之外,剩下最大的官職應該就是州刺史了,能當上一地郡守,就已經是整個部落裡都拔尖的封疆大吏了,可現在看來,州刺史頂多只能算個地方官啊!

倘若真的把首領說的這個什麼帝國中樞建立起來,那要增加多少官職,而他自己將來又能爬到多高的位置。

就以大樹在漢部落的資歷,還有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說句玩笑話,假如羅衝有心弄個宰相的話,那肯定非大樹莫屬了。

可惜,羅衝壓根就不想弄宰相這個職位,這不是純粹給自己找麻煩嗎!縱觀歷史幾千年,華夏的各個王朝,哪個不是在皇權和相權的爭鬥中度過的。

文官集團想控制皇帝,皇帝又想控制官員,雙方爲了那些權力你爭我奪,費勁了腦子,而宰相呢,宰相是什麼?

宰相除了沒有皇帝的名分,但他手裡的權力和皇帝有什麼區別......?

天下豈可有兩皇並立?!

而此時的大樹卻根本不知道羅衝所想的是什麼,他還在震撼於剛纔羅衝所描述的帝國中樞。

按照羅衝的說法,將來的漢帝國會有三省,分別是秘書省,尚書省還有門下省。

其中的秘書省就是皇帝身邊的秘書處,負責處理各種機要文件,並負責起草政令的機構。

尚書省則是權力最大的行政管理機構,負責管理整個國家的大事小情,由六部尚書組成,因此又叫尚書省。

最後的門下省則是審覈政令,下發政令的機構。

而其中最重要的尚書省,下面又分爲六部,九院,一行。

這六部,便是羅衝耳熟能詳的兵部、吏部、禮部、刑部、工部、還有戶部。

六部主官稱爲尚書,又叫部堂,下設左右侍郎,爲尚書的副手。

而這六部之下又分門別類的設立了三十來個分部,將整個天下所有的事情全都囊括了進去。

其實還有些東西是大樹所不知道的,羅衝在六部下面設立的分部,很多都是歷史上的六部沒有的,而是他根據現代的行政機構,還有漢部落的實際情況專門設立的。

比如說歷史上的禮部,禮部在古代,是管祭祀,禮節,以及教育,還有科舉考試的部門,甚至明朝的禮部下面還管着教坊司,也就是官辦青樓。

像是這樣的職能,羅衝當然不會直接照搬過來。

按照羅衝的想法,禮部如果只管教育和考試,那乾脆稱作教育部好了。

可是這樣一來,禮部的職能就過於狹小了,因此羅衝給漢部落的禮部規劃的職能分部增加了好幾個。

禮部爲大部,下設五個分部,分別是教育部,文化部,宣傳部,環保部,郵政部。

教育部顧名思義,就是管全國教育系統的;文化部則是用來對帝國各種文藝作品的審覈,包括各種出版物等等,比如書籍,又或者膠片唱片,電影等等。

當然,這得將來能拍的出電影才行。

宣傳部就簡單了,主管整個帝國所有的媒體,媒體是什麼,那就是控制輿論的官方喉舌,雖然漢部落現在還沒有媒體,但羅衝是打算要辦的。

現如今的漢部落已經有了打字機,有了蠟紙印版技術,有了滾筒油墨印刷機,只要再把造紙工業搞起來,那印刷報紙不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報紙是什麼?報紙就是紙質媒體啊!到時候發行幾份‘青年報’‘大公報’‘帝國日報’什麼的,豈不美哉。

而宣傳部,就是用來管理這些媒體,控制輿論走向的。

環保部也很簡單,目前這個階段,想要做到多麼高科技的環境保護也不可能,也就是僱傭一些職工,掃掃大街,清理清理污水,在路兩邊種種樹,管理一下城市綠化什麼的。

禮部下面最後一個郵政部,顧名思義,就是送信的,是漢帝國的郵遞系統。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假如有生之年羅衝能帶着研究所把電報機搞出來,到時候肯定會把郵政部改成郵電部,手機電腦什麼的羅衝已經不指望了,不然要是有了這東西,還得再加一個信息部出來,不過他壓根連想都不敢想。

有了這五個不同職能的分部,原本權限單一的禮部頓時就豐滿了起來。

而其他的幾個大部也不盡相同,紛紛被羅衝改革或者是授予了很多原本不存在的職能。

比如羅衝設想的戶部,下面就有六個分部之多。

有管理帝國賦稅的稅務部;還有管理戶籍人口的民政部;以及管理帝國財政收入支出的財政部,還有負責統計、覈查數據的審計部。

並且下面還有主管全國農業的農業部,以及監管銀行的銀監部。

職能細分,但又很全面,這樣才能更加靈活全面的管理好漢帝國。

另外就是兵部,羅衝的兵部和古代兵部不同,完全就是他按照現代的軍制體系照搬過來的,雖然名字叫兵部,但在羅衝的眼裡,稱爲國防部也沒什麼關係。

漢部落的兵部下設多個分部,其中不變的有參謀部,負責制定全國的軍事部署,哪裡需要駐軍,哪裡需要打仗,都由參謀部來制定,然後上報皇帝得到批准後下發命令執行。

另外就是司馬部,這個是負責調兵的,也負責軍隊的思想和後勤,還有情報等等,只有調兵權,但沒有統兵權,和軍隊衛所中的司馬差不多。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負責軍械的裝備部,其管理的內容包括槍械,彈藥,車輛,艦船,甚至還有兵工廠,以及軍服軍靴的製作,甚至還有新型武器的研發任務,軍隊裝備的淘汰和換裝任務,這些都歸裝備部來管。

再有就是武裝部,這是個專門負責兵役的部門,每年的徵兵,新兵入伍,老兵退役,烈士家屬的撫卹,傷殘軍人的慰問,現役士兵返鄉探親,或是現役軍人家屬到前線探親,這些全都歸武裝部來管。

以上的四個分部,就是兵部下屬的固定分部,另外還有臨時分部若干,那就是戰區司令部,這個主要根據各地的駐軍情況,還有防禦或者進攻的任務來臨時決定,不設永久分部。

除了兵部、戶部、禮部這些部門之外,還有管理全國官員任免的吏部,這個倒是和歷史上的吏部沒多大區別,職能就是選拔官員,任免官員,還有對官員政績的考覈,這都是最基本的職能。

羅衝只在吏部加了一個分部,叫做企事部,負責漢帝國各個國企的人事任免,因爲在羅衝的心裡,這些國企的職工,比如廠長經理啥的,那也應該是吃公家飯的,既然是吃鐵飯碗的,自然要接受吏部的管理。

漢部落的工部那就管的更多了,全國的水利建設,全國的鐵路建設和運營,還有負責專項建設的建設部,以及管理全國道路橋樑的交通部,最後還有管理全國工業的工業部。

最後一個刑部,則是漢部落三法司體系的一部分,有公共安全部,負責全國治安,有刑偵部,負責案件偵查,抓捕罪犯,並且手裡掌握着武裝警察這支力量,是個有槍的部門。

另外還有司法部,負責法律教育,向民衆普法,以及發現法律漏洞,並向上提交增改法律的建議。

其他的還有罰抄部,負責各種罰款和抄沒的贓款和贓物,能賠償給苦主的就賠償,至於罰款,還有那些充公的,朝廷自己用不到的,就直接公開拍賣換成錢。

比如有個漁船船長犯了大罪,被抓了,他的漁船被沒收了,漁船充公,朝廷自己又用不到,就可以直接把船拍賣掉。

還有最後一個分部,那就是典獄部,負責全國各地的監獄,以及所有在押案犯的管理和勞改。

這五個分部加起來,刑部的職能就算齊全了。

說起這個三省六部,其實歷史上是很複雜的。

秦朝的時候,是三公九卿郡縣制,郡縣就不說了,說說中央的三公九卿,三公分別是負責行政的丞相,負責監察的御史大夫,以及負責軍事的太尉。

其餘的九卿,就類似於現代的各個分部,也就是隋唐時期逐漸演變出來的九寺,隋唐之後的六部和九寺,其實都是從九卿的職能中演變而來的,確切的說,是把之前大權在握的九卿給分權了,變成了很多零散的部門。

但這個變革變得並不徹底,縱觀隋唐之後的各個朝代,就不難發現,其實九寺和六部有很多職能重合的地方。

比如九寺中的鴻臚寺,鴻臚寺是專門負責祭祀,以及接待他國外交使臣的,但是古代的禮部也管外交,也管祭祀,這不是職能重合嗎?

再比如大理寺,大理寺是管司法的,掌管着天牢,負責審理大案要案,放在現代的叫法,那就是國家最高法院,但是刑部也審案啊,這不是又職能重合了?!

還有司農寺,司農寺是管全國農業和糧倉儲備的,這是不是又和戶部重合了?

所以,這總而言之啊,雖然隋唐之後行政機構進行了改革,但改革的並不徹底,如果直接套用在漢部落的身上,那顯然是不合適的。

有些部門的職能高度重合,有些部門壓根就沒有,因此羅衝乾脆把歷史上的三省六部九卿改成了三省、六部、九院、一行。

三省和六部有了,而這九院,就是經過羅衝查漏補缺之後設立的九個獨立機構。

分別是主管司法審理的最高法院,相當於古代的大理寺,但不同的地方就是,羅衝把審案的權利從刑部剝離出來了,全都放到了法院下面。

刑部只有立案偵查和抓人的權利,沒有審案定罪的權利。

另外還有主管科學研究的中央科學院,簡稱中科院,下設農研所,化學所,物理所,數學所,天文所,以及爲了某個項目臨時成立的專項研究小組。

其餘還有監察天下所有官員的督察院,相當於中央紀委。

還有三法司體系的最後一環,檢察院,這是一個公訴機關,還有下發逮捕令,和審查覈實證據的機構,同樣也具有法律增減的建議權。

說起這個檢察院,羅衝就想起前世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言論,有人問,一個人犯了法,如果沒人告他,那他是不是就不用坐牢了?

羅衝當時就想,怎麼可能,就算沒有私人告他,但只要被警察發現了,檢察院瞭解一下,什麼是公訴機關,這就是個官方專門告狀的機構。

爲什麼說三法司三法司呢,正常的刑事案件流程,應該是有人向公共安全機關報案,或者公安機關自己發現了案件,然後開始立案偵查。

發現證據之後,向檢察院提交證據,檢察院覈查屬實,確定該案確實違法,那就向公安機關簽發逮捕令,這樣公安才能合法的抓人抄家。

等抓到嫌疑人之後,再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由檢察院來向法院狀告嫌疑人所犯何罪,公安機關負責蒐羅證據,最後由法院來定罪判刑,是殺還是勞改,或者罰款,都是法院說了算......

說到死刑,就不得不說起古代的秋後問斬,也就是砍頭。

明明已經判了死刑,爲什麼偏偏要等到秋後再砍呢?!

判完了死刑直接砍死他不行嗎?爲什麼要多養活一段時間?!這不是浪費糧食嗎?

很多人想不明白這個問題,其實這裡面也是有說法的。

其一,是古代人迷信,認爲秋後便是冬季,秋冬之際風起葉落,萬籟俱寂,主肅殺,是殺人的好季節!!!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嘛,就是怕有冤假錯案,古代那也是有一定人權的,就連秦朝,如果你不服官府判決,你還能繼續上訴,要求重審!!!

如果真的是冤案,沒準重審一次就能平冤昭雪呢,那也說不定,如果二審還判你死刑,那就啥也別說了,老實等到秋後咔嚓了就是......

爲什麼一定要秋後咔嚓呢,那就是給你留一段重新上訴的時間。

第247章 住宅區落成(求票票求訂閱)第231章 尋鹽聯隊(求票票求訂閱)第212章 魚化石(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738章 有軌交通第130章 尾隨的殺手(求訂閱求票票)第042章 逆我者亡(試水求支持)第902章 田橋的囑咐和交代第769章 搞定活塞和氣缸第669章 遊伏歸來(求票求訂閱)第380章 金錢的作用(求票票求訂閱)第780章 時光凝固法師去病(上)第530章 會自己走的船(求票票求訂閱)第117章 大額交易(求收藏求推薦)第302章 手動投石機(求票票求訂閱)第801章 新版三三制第235章 每月一次的集市(求票啦!!!)第094章 圍木成桶第012章第538章 鴻臚寺少卿(求票票求訂閱)第585章 姜宣恰檸檬(求票票求訂閱)第799章 拉大栓纔是男人的浪漫第597章 奇葩的偵查裝備(求票票求訂閱)第008章 我,當首領第1141章 都城的人才引進計劃第585章 姜宣恰檸檬(求票票求訂閱)第521章 三個條件(求票票求訂閱)第244章 生鐵、熟鐵、鋼鐵(求票票求訂閱)第380章 金錢的作用(求票票求訂閱)第291章 大漢兒郎(求票票求訂閱)第650章 平“億”近人的使團(求票票求訂閱)第903章 移民安家落戶第049章 敢殺我家肉肉?(春節爆更5/5)第726章 打到他叫爸爸(求訂閱)第003章 神奇的投石索第896章 鋼筋混凝土第1104章 上河村見聞第194章 破敵之策(你們看着給點啥)第080章 再入暗黑森林(求票求打賞)第434章 河對岸的新城池(求票票求訂閱)第604章 馭人有術(求票票求訂閱)第564章 大河平原的有姜氏(求票票求訂閱)第1131章 探明來意第949章 到底要不要加入漢部落第221章 遊氏族(求票票求訂閱)第444章磨刀霍霍(求票票求訂閱)第1123章 羅衝的七條命令第356章 漢陽紙貴(求票票求訂閱)第785章 時光凝固法師去病(下)第573章 告別有姜氏(求票票求訂閱)第779章 噴子和大拴第065章 二道販子(求收藏求推薦)第596章 授旗儀式(求票票求訂閱)第732章 千里眼和新學校第763章 湯部落的資源(下)第1098章 抵達拓海郡第297章 嚴防死守(求票票求訂閱)第004章 初建威信第660章 三色玻璃(求票票求訂閱)第775章 論伏擊戰第172章 縱橫方丈之間(上)【求票票求訂閱】第198章 神奇的草漆(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549章 沙洲和狸奴(求票票求訂閱)第682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求票求訂閱)第674章 寶音的改變第838章 迅哥兒的真實身份第383章 我們不是朋友(求票票求訂閱)第826章 打開新世界的鑰匙第232章 這是編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779章 噴子和大拴第372章 讓首領決定(求票票求訂閱)第232章 這是編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1019章 峽谷之戰(中)第623章 鑫統領的應對(求票票求訂閱)第106章 咱們插秧(求推薦求收藏)第359章 登錄去找‘神’(求票票求訂閱)第897章 壓力山大的動力研究所第920章 奮進型完工了第046章 引水河竣工(春節爆更2/5)第732章 千里眼和新學校第032章 危急時刻(求收藏求推薦)第1103章 瓊州島的來歷第253章 南方的大湖(求票票求訂閱)第659章 試製玻璃(求票求訂閱)第888章 宮殿模型第846章 鑫統領之死第352章 巷道火牆(求票票求訂閱)第072章 極限救援(求收藏求推薦)第947 我就佩服首領心思縝密第933章 見證漢部落的歷史第105章 忽悠,接着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174章 第一聲春雷(求票票求訂閱)第1057章 火車計劃2.0第652章 使團的處境(求票票求訂閱)第775章 論伏擊戰第382章 你說啥?(求票票求訂閱)第305章 各部落出兵(求票票求訂閱)第822章 爲什麼不讓火車上公路第140章 原始基建重器(求票票求訂閱)第350章 用紙糊窗?(求票票求訂閱)第970章 羅興與羅季
第247章 住宅區落成(求票票求訂閱)第231章 尋鹽聯隊(求票票求訂閱)第212章 魚化石(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738章 有軌交通第130章 尾隨的殺手(求訂閱求票票)第042章 逆我者亡(試水求支持)第902章 田橋的囑咐和交代第769章 搞定活塞和氣缸第669章 遊伏歸來(求票求訂閱)第380章 金錢的作用(求票票求訂閱)第780章 時光凝固法師去病(上)第530章 會自己走的船(求票票求訂閱)第117章 大額交易(求收藏求推薦)第302章 手動投石機(求票票求訂閱)第801章 新版三三制第235章 每月一次的集市(求票啦!!!)第094章 圍木成桶第012章第538章 鴻臚寺少卿(求票票求訂閱)第585章 姜宣恰檸檬(求票票求訂閱)第799章 拉大栓纔是男人的浪漫第597章 奇葩的偵查裝備(求票票求訂閱)第008章 我,當首領第1141章 都城的人才引進計劃第585章 姜宣恰檸檬(求票票求訂閱)第521章 三個條件(求票票求訂閱)第244章 生鐵、熟鐵、鋼鐵(求票票求訂閱)第380章 金錢的作用(求票票求訂閱)第291章 大漢兒郎(求票票求訂閱)第650章 平“億”近人的使團(求票票求訂閱)第903章 移民安家落戶第049章 敢殺我家肉肉?(春節爆更5/5)第726章 打到他叫爸爸(求訂閱)第003章 神奇的投石索第896章 鋼筋混凝土第1104章 上河村見聞第194章 破敵之策(你們看着給點啥)第080章 再入暗黑森林(求票求打賞)第434章 河對岸的新城池(求票票求訂閱)第604章 馭人有術(求票票求訂閱)第564章 大河平原的有姜氏(求票票求訂閱)第1131章 探明來意第949章 到底要不要加入漢部落第221章 遊氏族(求票票求訂閱)第444章磨刀霍霍(求票票求訂閱)第1123章 羅衝的七條命令第356章 漢陽紙貴(求票票求訂閱)第785章 時光凝固法師去病(下)第573章 告別有姜氏(求票票求訂閱)第779章 噴子和大拴第065章 二道販子(求收藏求推薦)第596章 授旗儀式(求票票求訂閱)第732章 千里眼和新學校第763章 湯部落的資源(下)第1098章 抵達拓海郡第297章 嚴防死守(求票票求訂閱)第004章 初建威信第660章 三色玻璃(求票票求訂閱)第775章 論伏擊戰第172章 縱橫方丈之間(上)【求票票求訂閱】第198章 神奇的草漆(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549章 沙洲和狸奴(求票票求訂閱)第682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求票求訂閱)第674章 寶音的改變第838章 迅哥兒的真實身份第383章 我們不是朋友(求票票求訂閱)第826章 打開新世界的鑰匙第232章 這是編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779章 噴子和大拴第372章 讓首領決定(求票票求訂閱)第232章 這是編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1019章 峽谷之戰(中)第623章 鑫統領的應對(求票票求訂閱)第106章 咱們插秧(求推薦求收藏)第359章 登錄去找‘神’(求票票求訂閱)第897章 壓力山大的動力研究所第920章 奮進型完工了第046章 引水河竣工(春節爆更2/5)第732章 千里眼和新學校第032章 危急時刻(求收藏求推薦)第1103章 瓊州島的來歷第253章 南方的大湖(求票票求訂閱)第659章 試製玻璃(求票求訂閱)第888章 宮殿模型第846章 鑫統領之死第352章 巷道火牆(求票票求訂閱)第072章 極限救援(求收藏求推薦)第947 我就佩服首領心思縝密第933章 見證漢部落的歷史第105章 忽悠,接着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174章 第一聲春雷(求票票求訂閱)第1057章 火車計劃2.0第652章 使團的處境(求票票求訂閱)第775章 論伏擊戰第382章 你說啥?(求票票求訂閱)第305章 各部落出兵(求票票求訂閱)第822章 爲什麼不讓火車上公路第140章 原始基建重器(求票票求訂閱)第350章 用紙糊窗?(求票票求訂閱)第970章 羅興與羅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