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羅衝的孩子(求票票求訂閱)

羅衝繼續着他的縣城巡視之旅,畢竟這是自己的領土,發展的怎麼樣是有必要看一看的。

下一站的目標是丹山縣,當羅衝抵達這裡的時候,對這裡建設的進度還是很滿意的。

託孤嶺南面的山坡下就是一塊小平原,往東27公里左右就是汝水河,再往南就是大片的森林,丹山縣的位置就坐落在曾經和火部落交戰的那個戰場。

負責丹山縣建設工作的,是胡滿倉和柴多多這兩個傢伙,還有從漢陽城調過去的文職小吏,這裡的總負責人是胡、柴兩人,確切的說,這裡是一個團隊,因爲羅衝目前實在抽不出更合適的人選來當主官了。

羅衝當初讓這兩個軍人過來主持建設工作,主要考慮的是,丹山縣這裡需要開鑿一條人工河,工程量比較大,只靠當地的百姓來幹進度就太慢了,所以羅衝往這裡調集了500個奴隸,但是有奴隸就必須有軍隊來看守,監督他們幹活兒,所以他就直接讓這兩個軍人來了,專門負責看守奴隸,順便主持建設工作。

丹山縣的縣城是一個長方形的城池,寬五百米,長八百米,周圍沒有護城河,所以城牆比較高,足有十米高的基座,四門和四角還有門樓和望樓,加上這些建築,最高處都有十五米高了。

更關鍵的是,這個城和漢部落大多數的城都不一樣,這是一座土包磚結構的城池,和漢陽城的城牆是一樣的,其他的縣城大多都是純夯土結構建造的。

造成這個德行,可能也是因爲負責人是兩個軍事主官的原因,幹什麼都不忘了從打仗的角度去想。

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爲這裡需要挖掘人工河,所以挖出了大量的泥土,這些泥土只用來建城又用不完,也不能隨地亂堆,畢竟人工河兩岸以後都是農田,你往田地裡堆那麼多大土堆算怎麼回事,那還怎麼種糧食。

所以他們乾脆把這些土都燒成了磚,用來建造城牆和裡面的民居,因此丹山縣這裡別的不行,但是城牆和住宅卻早就建好了,倒是農田至今沒有開墾多少,糧食來源還要靠羅衝用稅糧給他們補給,但是這裡的養殖業發展的不錯,百姓們並不缺肉食。

新建設的這些縣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要比漢陽城大,當初漢陽城設計建造的時候,因爲人口和其他的種種原因,所以建的有點小了,400米長寬的城池,連現代的一個小學大都沒有,後面發展起來也實在是憋屈。

丹山縣這裡和別的城池另外一個重要的不同點是,這裡的民宅統一使用了紅磚來建造,這在漢部落還是獨一份。

丹山縣遠離河流,缺乏水資源,日常飲水和建設都可以在當地直接打井取水,這個倒是不難,而且漢部落也已經有經驗了,但是想要大面積的灌溉農田,沒有河流和水渠是不行的,丹山縣的人工河也正是爲了灌溉農田而定下的水利工程項目。

同樣的原因,沒有水來給磚窯冷卻降溫,就沒辦法制作青磚,水井倒是有,但是靠人力一桶一桶的挑到窯頂,效率實在是太低了,所以當初爲了解決泥土無處堆積,胡柴二人提議建磚窯,但是缺乏水資源的時候,羅衝就直接讓他們建了個隧道式的紅磚磚窯,無需用水,直接風冷。

雖然質量比不上青磚結實,但是用個幾十年還是沒問題的,幾十年後怎麼樣,誰又能說的清呢,大不了到時候再重建唄,沒準那時候丹山縣又擴建了呢,這誰說得準。

不過用來建造城牆和官署的,還都是用的青磚,磚窯在河邊,雖然運輸上比較麻煩,但少用點磚,多用點木頭就好了,反正旁邊不遠就是森林,這裡根本不缺木頭和柴禾。

羅衝來的時候,城牆和四百多戶住宅早已建好,城內的官署也還在建設,其他暫時還都是空地,不過那裡已經規劃好了一個臨時養殖場,其中以羚羊爲主,女人們每天都會趕着羊出城,到城外的平原上啃食野草,晚上再把羊趕回家,養的還不錯,所以這裡的肉食和皮毛都不缺,唯獨缺少的就是糧食。

因爲沒有水源,所以沒辦法灌溉土地,雖然城池附近開墾了不少的田地,但現在也只是種了一些菜而已,用的還都是打上來的井水。

換句話說,丹山縣這裡什麼時候能有糧食產出,主要還是要看人工河什麼時候通水。

爲了節省這個時間,讓百姓們儘快有地可種,當初羅衝制定的人工河開鑿計劃,就被分爲了幾個階段,分批進行。

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先挖一條一米半深,四米寬的水渠,先把水引過來再說,儘快開始當地的農業生產,等新設的縣城穩定了之後,以後有的是時間,再慢慢把這條二十七公里長的人工河逐年加寬加深,直到這條河能夠跑船爲止,這是一個很長的計劃。

只是因爲這條河太長了,所以至今連第一階段的工程都沒做完,胡柴二人見到羅衝之後,彙報說今年入冬前絕對能把第一階段的人工河,呃,現在還不能叫人工河,應該叫水渠,入冬前把水渠挖好,先把水引過來,等到明年開春就可以種糧食了。

最後這倆人再次跟羅衝申請了糧食補助,其他的倒是不缺,他們也就沒要。

記下了丹山縣的糧食缺口之後,羅衝再次啓程回家,先回到漢陽城看一看,然後再去汝陽郡首府和四通縣檢查。

要說之前羅衝也不是那麼戀家的人,但自從和小蝶、詹螢兩人圓房之後,隔段時間沒看見就忍不住的會想老婆。

三個人的身體都很健康,沒啥毛病,所以經過羅衝的努力,兩人已經同時懷孕了,家裡有了讓他牽掛的人,自然是要經常回去看看。

懷孕纔剛兩個月出頭的二人,目前還看不出肚子的突起,之所以被羅沖斷定兩人都懷了孕,是因爲她們沒有來葵水( ̄︶ ̄)↗。。。

羅衝已經交代她們倆不要乾重活了,比如到井邊打水挑水,劈柴之類的,專門讓兩人適當的運動,或者在家做衣服,偶爾也到城裡的紡織工坊去看看,岳母裳大人得知情況之後,也經常跑到家中看一看。

羅衝還特意花錢僱了四個當初火部落救出來的中年單身女人,給她們開工資,專門在家裡負責照顧小蝶和詹螢,做一些劈柴挑水做飯的活計,有時候小蝶和詹螢也會炒炒菜,或者在家裡餵雞。

羅衝兩世爲人,這還是第一次有自己的孩子,上輩子死前雖然不是處男,但也沒正經結婚生過孩子,所以比較緊張和激動,小蝶和詹螢同樣如此。

她們都是第一次生育,而且懷的還是首領的孩子,再者和其他人相比,她們也算是生育年齡比較大的女人了,再加上首領夫人這個特殊的身份光環,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祝賀,兩人心裡還是很開心的,甚至整個漢陽城都喜氣洋洋的。

族人們紛紛期待着兩個小生命的降生,希望會有一個和首領一樣聰明的孩子,將來能夠繼續帶着他們發展壯大,讓漢部落越來越強大,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在家和兩位夫人膩乎了一天,羅衝再次啓程去往一河之隔的汝陽郡,這是整個漢部落目前單個城池面積最大的一個,城池長寬都是一公里,建設時間也已經有一年半了,算是比較早的一個城,人口衆多,而且產出也早就能夠自給自足了,除了鹽鐵需要供應之外,其他的東西這裡都有,但是建設進度依然不算快,畢竟面積在那裡擺着,這次羅衝就是來看看,汝陽郡的首府現在發展成什麼樣了,雖然距離漢陽城不算遠,但實際上羅衝還真的沒怎麼來過,這次過去,順便也是看看鼠大那傢伙的生意做的怎麼樣了,有沒有賺到錢。

====剩下的明天上午刷新吧======

新建設的這些縣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要比漢陽城大,當初漢陽城設計建造的時候,因爲人口和其他的種種原因,所以建的有點小了,400米長寬的城池,連現代的一個小學大都沒有,後面發展起來也實在是憋屈。

丹山縣這裡和別的城池另外一個重要的不同點是,這裡的民宅統一使用了紅磚來建造,這在漢部落還是獨一份。

丹山縣遠離河流,缺乏水資源,日常飲水和建設都可以在當地直接打井取水,這個倒是不難,而且漢部落也已經有經驗了,但是想要大面積的灌溉農田,沒有河流和水渠是不行的,丹山縣的人工河也正是爲了灌溉農田而定下的水利工程項目。

同樣的原因,沒有水來給磚窯冷卻降溫,就沒辦法制作青磚,水井倒是有,但是靠人力一桶一桶的挑到窯頂,效率實在是太低了,所以當初爲了解決泥土無處堆積,胡柴二人提議建磚窯,但是缺乏水資源的時候,羅衝就直接讓他們建了個隧道式的紅磚磚窯,無需用水,直接風冷。

雖然質量比不上青磚結實,但是用個幾十年還是沒問題的,幾十年後怎麼樣,誰又能說的清呢,大不了到時候再重建唄,沒準那時候丹山縣又擴建了呢,這誰說得準。

不過用來建造城牆和官署的,還都是用的青磚,磚窯在河邊,雖然運輸上比較麻煩,但少用點磚,多用點木頭就好了,反正旁邊不遠就是森林,這裡根本不缺木頭和柴禾。

羅衝來的時候,城牆和四百多戶住宅早已建好,城內的官署也還在建設,其他暫時還都是空地,不過那裡已經規劃好了一個臨時養殖場,其中以羚羊爲主,女人們每天都會趕着羊出城,到城外的平原上啃食野草,晚上再把羊趕回家,養的還不錯,所以這裡的肉食和皮毛都不缺,唯獨缺少的就是糧食。

因爲沒有水源,所以沒辦法灌溉土地,雖然城池附近開墾了不少的田地,但現在也只是種了一些菜而已,用的還都是打上來的井水。

換句話說,丹山縣這裡什麼時候能有糧食產出,主要還是要看人工河什麼時候通水。

爲了節省這個時間,讓百姓們儘快有地可種,當初羅衝制定的人工河開鑿計劃,就被分爲了幾個階段,分批進行。

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先挖一條一米半深,四米寬的水渠,先把水引過來再說,儘快開始當地的農業生產,等新設的縣城穩定了之後,以後有的是時間,再慢慢把這條二十七公里長的人工河逐年加寬加深,直到這條河能夠跑船爲止,這是一個很長的計劃。

只是因爲這條河太長了,所以至今連第一階段的工程都沒做完,胡柴二人見到羅衝之後,彙報說今年入冬前絕對能把第一階段的人工河,呃,現在還不能叫人工河,應該叫水渠,入冬前把水渠挖好,先把水引過來,等到明年開春就可以種糧食了。

最後這倆人再次跟羅衝申請了糧食補助,其他的倒是不缺,他們也就沒要。

記下了丹山縣的糧食缺口之後,羅衝再次啓程回家,先回到漢陽城看一看,然後再去汝陽郡首府和四通縣檢查。

要說之前羅衝也不是那麼戀家的人,但自從和小蝶、詹螢兩人圓房之後,隔段時間沒看見就忍不住的會想老婆。

三個人的身體都很健康,沒啥毛病,所以經過羅衝的努力,兩人已經同時懷孕了,家裡有了讓他牽掛的人,自然是要經常回去看看。

懷孕纔剛兩個月出頭的二人,目前還看不出肚子的突起,之所以被羅沖斷定兩人都懷了孕,是因爲她們沒有來葵水( ̄︶ ̄)↗。。。

羅衝已經交代她們倆不要乾重活了,比如到井邊打水挑水,劈柴之類的,專門讓兩人適當的運動,或者在家做衣服,偶爾也到城裡的紡織工坊去看看,岳母裳大人得知情況之後,也經常跑到家中看一看。

羅衝還特意花錢僱了四個當初火部落救出來的中年單身女人,給她們開工資,專門在家裡負責照顧小蝶和詹螢,做一些劈柴挑水做飯的活計,有時候小蝶和詹螢也會炒炒菜,或者在家裡餵雞。

羅衝兩世爲人,這還是第一次有自己的孩子,上輩子死前雖然不是處男,但也沒正經結婚生過孩子,所以比較緊張和激動,小蝶和詹螢同樣如此。

第369章 人口遷徙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546章 煤礦開採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965章 火力演示第381章 草原貿易(求票票求訂閱)第1119章 怎麼養活都城第511章 叫你們首領來(求票票求訂閱)第224章 神鷹加盟(求票票求訂閱)第720章 用火炮勸降(4400大章)第922章 你姑姑會同意嗎?第907章 遊志歸來第767章 回程前的安排第395章 第一起治安案件(求票票求訂閱)第502章 尋到商機(求票票求訂閱)第137章 分戶,家庭,姓氏(求票票求訂閱)第372章 讓首領決定(求票票求訂閱)第650章 平“億”近人的使團(求票票求訂閱)第1028章 第二階段戰略第897章 壓力山大的動力研究所第752章 促膝長談第065章 二道販子(求收藏求推薦)第1100章 羅衝的打算第454第422章 豐厚的獎勵(求票票求訂閱)第581章 招兵,招很多兵(求票票求訂閱)第1072章 啤酒廠的準備工作第249章 開拓河東市場(求票票求訂閱)第1041章 給我們打工吧第08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推薦)第719章 草原決戰第779章 噴子和大拴第326章 貼玉米餅子(求票票求訂閱)第101章 逐鹿狂奔(求推薦票啦)第446章 芋部落的過往第567章 羹原來就是肉粥啊(求票票求訂閱)第305章 各部落出兵(求票票求訂閱)第1133章 葉英的騷操作(下)第949章 到底要不要加入漢部落第887章 大命元年第337章 稱帝(求票票求訂閱)第496章 奴隸的改造方式(求票票求訂閱)第825章 鰲飛的新發現第817章 初戰後的安排第1033章 正旦節至,拖拉機下線第1013章 漢部落第一屆徵文第948章 集全國之力的恐怖運輸力第662章 造個燈塔奇觀(求票求訂閱)第369章 人口遷徙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038章 開啓青銅時代(求收藏求推薦)第724章 重作霸主(求訂閱)第364章 第二個坊市(求票票求訂閱)第486章 冒頓的真實想法(求票求訂閱)第451章 茶葉第250章 倉庫竣工(求票票求訂閱)第449章 開拓隊(求票票求訂閱)第295章 坊市(求票票求訂閱)第287章 比武招兵(求票票求訂閱)第276章 人口吸納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311章 入城參觀(求票票求訂閱)第925章 這樣會把他們累死的第031章 來自羅衝的邀請(求收藏求推薦)第370章 三牲和盤羊(求票票求訂閱)第114章 如夢水谷(求收藏求推薦)1023第442章 任務完成(求票票求訂閱)第1005章 萬畝官田第178章 提升三倍速度的辦法(求票票求訂閱)第844章 再獲戰俘第433章 舊人新貌(求票票求訂閱)第093章 赤尾烏雞(求收藏求推薦)第1032章 手搖輥筒油印機第830章 鐵砧的最後一個任務第299章 包圍,反包圍(求票票求訂閱)第968章 像鬼火一樣的曳光彈第161章 鼠大歸來(求票票求訂閱)第767章 回程前的安排第223章 再添新氏族(求票票求訂閱)第1026章 林飛是個槍械粉第738章 有軌交通第987章 殺敵指標第977章 爲了後代,我們要繼續努力第472章 遊耕的粘部落(四千八大章,求票求訂閱)第378章 隊長救救我(求票票求訂閱)第1066章 獻禮與教材(上)第062章 來啊,上大刑第304章 畫個大餅(求票票求訂閱)第637章 戰後的麻煩事(求票票求訂閱)第094章 圍木成桶第611章 大軍在密林中穿行(求票票求訂閱)第024章 套馬的騷年(求收藏求推薦)第295章 坊市(求票票求訂閱)第110章 結伴同行(求收藏求推薦)第918章 咸豐郡的鹽田改革第127章 軍隊制度(求首訂)第995章 初代拖拉機第091章 乾餾制酸第086章 先遠程,再衝鋒(求推薦求打賞)第429章 我的手變大了(求票票求訂閱)第267章 開始鍊鐵(求票票求訂閱)第092章 播種希望(求推薦求收藏)第703章 職位調動(求訂閱)
第369章 人口遷徙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546章 煤礦開採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965章 火力演示第381章 草原貿易(求票票求訂閱)第1119章 怎麼養活都城第511章 叫你們首領來(求票票求訂閱)第224章 神鷹加盟(求票票求訂閱)第720章 用火炮勸降(4400大章)第922章 你姑姑會同意嗎?第907章 遊志歸來第767章 回程前的安排第395章 第一起治安案件(求票票求訂閱)第502章 尋到商機(求票票求訂閱)第137章 分戶,家庭,姓氏(求票票求訂閱)第372章 讓首領決定(求票票求訂閱)第650章 平“億”近人的使團(求票票求訂閱)第1028章 第二階段戰略第897章 壓力山大的動力研究所第752章 促膝長談第065章 二道販子(求收藏求推薦)第1100章 羅衝的打算第454第422章 豐厚的獎勵(求票票求訂閱)第581章 招兵,招很多兵(求票票求訂閱)第1072章 啤酒廠的準備工作第249章 開拓河東市場(求票票求訂閱)第1041章 給我們打工吧第08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推薦)第719章 草原決戰第779章 噴子和大拴第326章 貼玉米餅子(求票票求訂閱)第101章 逐鹿狂奔(求推薦票啦)第446章 芋部落的過往第567章 羹原來就是肉粥啊(求票票求訂閱)第305章 各部落出兵(求票票求訂閱)第1133章 葉英的騷操作(下)第949章 到底要不要加入漢部落第887章 大命元年第337章 稱帝(求票票求訂閱)第496章 奴隸的改造方式(求票票求訂閱)第825章 鰲飛的新發現第817章 初戰後的安排第1033章 正旦節至,拖拉機下線第1013章 漢部落第一屆徵文第948章 集全國之力的恐怖運輸力第662章 造個燈塔奇觀(求票求訂閱)第369章 人口遷徙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038章 開啓青銅時代(求收藏求推薦)第724章 重作霸主(求訂閱)第364章 第二個坊市(求票票求訂閱)第486章 冒頓的真實想法(求票求訂閱)第451章 茶葉第250章 倉庫竣工(求票票求訂閱)第449章 開拓隊(求票票求訂閱)第295章 坊市(求票票求訂閱)第287章 比武招兵(求票票求訂閱)第276章 人口吸納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311章 入城參觀(求票票求訂閱)第925章 這樣會把他們累死的第031章 來自羅衝的邀請(求收藏求推薦)第370章 三牲和盤羊(求票票求訂閱)第114章 如夢水谷(求收藏求推薦)1023第442章 任務完成(求票票求訂閱)第1005章 萬畝官田第178章 提升三倍速度的辦法(求票票求訂閱)第844章 再獲戰俘第433章 舊人新貌(求票票求訂閱)第093章 赤尾烏雞(求收藏求推薦)第1032章 手搖輥筒油印機第830章 鐵砧的最後一個任務第299章 包圍,反包圍(求票票求訂閱)第968章 像鬼火一樣的曳光彈第161章 鼠大歸來(求票票求訂閱)第767章 回程前的安排第223章 再添新氏族(求票票求訂閱)第1026章 林飛是個槍械粉第738章 有軌交通第987章 殺敵指標第977章 爲了後代,我們要繼續努力第472章 遊耕的粘部落(四千八大章,求票求訂閱)第378章 隊長救救我(求票票求訂閱)第1066章 獻禮與教材(上)第062章 來啊,上大刑第304章 畫個大餅(求票票求訂閱)第637章 戰後的麻煩事(求票票求訂閱)第094章 圍木成桶第611章 大軍在密林中穿行(求票票求訂閱)第024章 套馬的騷年(求收藏求推薦)第295章 坊市(求票票求訂閱)第110章 結伴同行(求收藏求推薦)第918章 咸豐郡的鹽田改革第127章 軍隊制度(求首訂)第995章 初代拖拉機第091章 乾餾制酸第086章 先遠程,再衝鋒(求推薦求打賞)第429章 我的手變大了(求票票求訂閱)第267章 開始鍊鐵(求票票求訂閱)第092章 播種希望(求推薦求收藏)第703章 職位調動(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