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歲星

反正都是交流“巫事”,陳昊乾脆拿着這張寫滿天文信息的樹皮,直接來到老祖母和巫的面前。

老祖母的屋前生了一堆火,火堆前擺着一條烤魚、一碗粟、一碗葛。

在靠牆的位置放着一個木架子,木架子上面掛着很多打了結的繩子。

在木架子的左右兩側,還有兩根豎立的木棍。

在其中一根木棍下面擺放着一塊炙烤過的、用來占卜的肩骨。

此刻,老祖母和巫拿着一根陳舊的打了結的繩子,這兩人都在看着天空議論着。

今天的星空十分晴朗,沒有光污染的世界,星星月亮都十分漂亮。

“太、巫。”

陳昊帶着風裡希來到這兩個老傢伙的面前。

老祖母回過頭來,也注意到陳昊手中的一卷樹皮。

其實老祖母等人一直都知道陳昊一直在“溝通天神”,但她們認爲陳昊是跟那個假的先祖溝通,於是她們都沒找他一起研究媧氏族的先祖。

“昊,希,你們沒有睡呀?”老祖母看着陳昊說道。

“對。”

“對了,你們在祭祀什麼天神?可不可以告訴我....”陳昊說道。

老祖母想了會,便喊陳昊過去,她指着東方一顆星,說道:“那是歲。”

“歲?”

陳昊沿着她指着的方向看去,只見東面的天空上有一顆明亮的星。

陳昊也是今日才注意到那裡有一顆這麼明亮的星星,以前觀察天空的時候都沒有看到的。

“對,那就是歲。”老祖母說道,“今日是歲神出現的日子,我們要祭祀歲神。”

“今日?前幾日你們都在等歲神?”陳昊問道。

“對。”

老祖母將手中的兩條繩子遞給陳昊看,一條繩子上打了非常多的結,另一條繩子上打了十二個大結。

“每次歲神出現,我們就會打上一個結,今歲後就是這個歲。”老祖母指着這繩子尾端第十二個結,又指着繩子的第一個結,表示一個循環。

“十二年一個週期!”

陳昊看着說道,部落人常說的歲,其實是年的意思。

“今日歲神出現,入夜時從東山上升,到了明早就會從西山落下,我和巫今晚要陪伴歲神,昊,你們也跟我們一起陪伴歲神吧。”老祖母說道。

“歲神?還會在天上移動?”陳昊也是一愣。

“對,歲神是我們風姓氏族的一個先祖,它每一歲都會在歲日的晚上過來看望我們,我們要用美味的祭品祭祀這個先祖。”老祖母說得頭頭是道。

“你是說,今日歲神從東山出現,到天亮了,就從西山離開?”陳昊連問道。

“對。”老祖母堅定地點頭道。

看到陳昊那麼有興趣,老祖母又拿出十二條打滿結的繩子給陳昊,這十二條繩子都代表着從歲日過後,每一日打一個繩結。

這十二條繩子綁在另一條大繩子上面,代表着十二年。

陳昊接過這十二條繩子,數了數,他發現從第一條繩子開始,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多了三十三到三十五個結,老祖母又說,每年歲神出現後,下一年都要多打三十四左右個結,歲神就會出現,部落的人就會大一歲。

部落人會觀測天文星星並不奇怪,只是陳昊沒想到部落人竟然會發現這些天文知識和星辰的規律。

今日,老祖母要觀測的星會從東面一直上升,到了清晨又從西面下落,這跟太陽每日的升降一模一樣。

而且,老祖母還說,這顆星每年按照上年出現的日子再往後推多三十四日,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老祖母將這顆星叫做歲,每出現一次就代表一個週期,而十二年又是一個週期,這就是部落人記錄時間週期的方法。

歲?

歲星?

陳昊看着天空中那顆正在慢慢上升的星星,也是慢慢明白到一些。

那顆星就是歲星,是中國古代人計算紀年的歲星。

歲星就是木星!

那就是木星的運行規律。

而今日,這顆木星從傍晚開始就一直從東方上升,再從西方下落,便是木星衝日的天文現象。

在平時,木星是在白天出現,白天有太陽,所以很難看到,但這一日卻是木星從晚上升空,所以部落人便以爲木星從這一日出現,便把它的出現作爲一個週期。

這一日,木星、地球和太陽處在同一條線上,是木星最明亮的時候,被部落人觀測到了!

部落人現在使用的紀年法是歲星紀年法!

也就是古代文獻記載的天干地支!

部落處在黃河流域,使用的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簡稱爲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

在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年歲”的概念,據古籍記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天皇氏創制歲星攝提紀元法,以“歲”來表示年。

原始干支(歲星)的發明標誌着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在後來的傳承中,黃帝時代把干支之名簡化爲一個字。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

燧人弇茲氏發現了北極星,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歷、黃帝合大撓作甲子。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時代的人雖然已經有紀年、年歲的概念,但好像並不完善,更多的是靠着一代代人對天文的觀測總結,慢慢完善曆法。

但木星的歲星紀年法用久之後,就與實際天象不符,甚至在西漢時期直接被人廢除,只保留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便是融合二十四節氣,也就是陰陽曆。

老祖母和巫那些繩子就記錄了數十年來,歲星運行的時間,是她們經過數十年的觀測,好不容易總結得來的紀年週期。

陳昊頓時覺得,可以借鑑她們那些繩子,總結出這數十年來,木星運行的變化,從而可以算一算地球公轉的規律,畢竟地球圍繞太陽轉可是分爲平年和閏年,這樣酒可以讓自己更快地總結出陰陽曆。

光靠日晷觀測春分秋分日的變化是不夠的,因爲春分秋分日前後,日晷無法使用,會有幾日的偏差。

如果按照之前的計劃,還要觀測好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才能總結出每一年的日期規律,將誤差慢慢縮小,才能確定準確的歷法。

但現在,有了老祖母他們這些觀測歲星而總結的週期,就能加快這個進程。

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439章 巴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291章 左右兩難第119章 發明大舞的陰康氏族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184章 犁第384章 市場與外貿(上)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22章 曬枇杷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90章 墨與“紙”第472章 羽絨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165章 養魚業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77章 秋獵第457章 大庭縣第5章 採集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8章 技術革新第231章 劣質鹽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388章 佈防第94章 釣魚第476章 印染第484章 蕭關危機第81章 朱襄氏族第277章 開門七件事第322章 大庭村寨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172章 換牛羊(上)第79章 柘桑第380章 送糧第445章 會唱歌的鳥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62章 爭論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546章第57章 藥魚第89章 樺樹與松樹第183章 進山第271章 增稅第102章 冬忙第498章 新形勢第288章 建軍(上)第45章 白龜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130章 黃皮子第277章 開門七件事第50章 知識記錄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543章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340章 後勤第523章 殘酷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139章 採鹽果第255章 整合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50章 知識記錄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356章 停戰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124章 藥與草第249章 搖籃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62章 爭論第18章 原雞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384章 市場與外貿(上)第553章第411章 象與駁第416章 教育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4章 窮得吃草第353章 擊潰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脅第208章 蠶與織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250章 訓練與遊戲(上)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98章 歲星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391章 以逸待勞
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439章 巴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291章 左右兩難第119章 發明大舞的陰康氏族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184章 犁第384章 市場與外貿(上)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22章 曬枇杷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90章 墨與“紙”第472章 羽絨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165章 養魚業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77章 秋獵第457章 大庭縣第5章 採集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8章 技術革新第231章 劣質鹽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388章 佈防第94章 釣魚第476章 印染第484章 蕭關危機第81章 朱襄氏族第277章 開門七件事第322章 大庭村寨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172章 換牛羊(上)第79章 柘桑第380章 送糧第445章 會唱歌的鳥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62章 爭論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546章第57章 藥魚第89章 樺樹與松樹第183章 進山第271章 增稅第102章 冬忙第498章 新形勢第288章 建軍(上)第45章 白龜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130章 黃皮子第277章 開門七件事第50章 知識記錄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543章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340章 後勤第523章 殘酷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139章 採鹽果第255章 整合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50章 知識記錄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356章 停戰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124章 藥與草第249章 搖籃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62章 爭論第18章 原雞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384章 市場與外貿(上)第553章第411章 象與駁第416章 教育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4章 窮得吃草第353章 擊潰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脅第208章 蠶與織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250章 訓練與遊戲(上)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98章 歲星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391章 以逸待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