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早朝

當貴妃的喜好已經成了陛下的喜好時,玄宗的時間明顯不夠用了,爲了陪伴貴妃,朝政之事便倦怠了許多,早朝這樣的事情便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好在大唐王朝乃當今第一盛世王朝,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還處於一片黑暗的制度的時候,大唐王朝卻有着一套完整的有效運轉的國家機器。即便這部機器的擁有者不太愛管事兒,但他僱傭的人手還是足以讓這部機器流暢運轉,不至於變成廢鐵。

玄宗的英明便在於此,他選擇的人也許喜歡互相傾軋,也許喜歡弄權,也許喜歡搞些見不得的人的勾當,但是他們大多數人都很稱職,都是有能力的管理者。

官員們對於早朝的態度有些奇怪,很多老臣經歷了開元和天寶的過渡,經歷了貴妃進宮前後的早朝的變化。他們起初慶幸於終於能從開元年間每日早朝的痛苦之中解脫出來,再不用雞鳴就起,頂着嚴寒酷暑去上朝;然而,一旦早朝變得越發的稀少,甚至一個月都沒有一次的時候,這些人的心中忽然又有些慌張。

物以稀爲貴,現在一旦有上朝的通知,衆官員幾乎無一錯過,因爲早朝越來越稀少,他們已經將早朝當做一種隆重的集會一般,穿上嶄新的官服官帽,打扮的體體面面的,見見陛下,和久不往來的同僚們打打招呼,聯絡感情,也是一種樂事。

……

玄宗端坐寶座之上,看着眼前百官叩首行禮的樣子,心中也自感慨。百官叩首的時候是玄宗最喜歡的早朝的部分,因爲這個時候才能感覺到皇權的威嚴,自己的強大,無論自己是否已經蒼老,自己依舊是這些人的主人,無論自己要他們幹什麼,這些人都會無條件的服從。

但他也明白,一會兒之後自己將會被何處乾旱、何處洪澇、何處饑荒、何處暴.亂這些事所包圍,但那並不是他擔心的部分。數十年臨朝,他已經處變不驚,對這些事有了免疫力;他已經學會了睜着眼睛打盹,將臣子們的吵鬧當成催眠曲,也學會了所有這些事情從左耳進去右耳出去,不留下一絲一毫。

因爲玄宗明白,所有的這些事情臣子們都會解決,他們說出來其實是在表功勞罷了,越是說的兇險艱難,便越是顯示他們的重要性。玄宗跟這些人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對這些無比的瞭解。

跪拜已畢,羣臣歸列,龍座上的玄宗已經做好了被瑣事包圍的準備,雙目開始微閉,展開他的神遊之旅。但玄宗只放鬆了不到盞茶功夫,便被突然而來的奏議驚的從龍座上直起了腰,睜大了眼。

李林甫宣讀的柳績的告密摺子,好一大堆搬上來的賬冊像是一顆炸彈在大殿上炸響,羣臣目瞪口呆,繼而譁然。很多人本以爲今日只是一場聚會而已,沒料到卻遇到了如此駭人

聽聞之事。

“陛下,柳績的摺子昨日夜裡送達京城,故而臣沒有連夜進宮打攪陛下。因爲老臣還要對一些事情有所覈實。譬如對北海送來的賬冊進行親自核對,以查明柳績對李邕挪用公錢的指控是否屬實。至於柳績指控的杜有鄰‘妄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等行爲,老臣卻是無法立刻查實此事了。”李林甫讀完摺子後沉聲奏道。

玄宗坐在寶座眉頭緊鎖,這個突發情況讓他沒有心理準備;柳績他是知道的,畢竟和皇太子有些親眷關係,自己也見過幾次。杜有鄰他更是熟悉,對他的印象還算不錯。爲人嚴肅謹慎,甚少言語,說他私下裡有何大逆不道之語,還真是讓人難以相信。

而對李邕,玄宗一聽到這個名字和信上舉報的事情便想起了往事來。當初李邕在陳州任上,自己去泰山封禪歸來,此人大老遠跑來獻上幾篇文采不錯的文章。自己的當時隨口誇了他幾句,這李邕便自詡是丞相之才。這種人自己見的多了,倒也不太在意,一笑了之了。

後來不知爲何,李邕挪用公錢的案子發了,報上來之後自己不假思索的判了他死罪,直到有個叫孔璋的人寫了一篇奏摺上來爲他求情。那封奏摺寫的是真好,看着讓人感動的不行,自己饒恕了李邕,倒不是因爲李邕,而是因爲孔璋的這封奏摺而已。

現在,這個李邕再一次被人舉報挪用公錢,就好像過去的重演一樣,一下子勾起了很多當年的回憶來。

“陛下,此事該如何處置,臣等等着陛下的聖意呢。”李林甫的聲音打斷了玄宗的回憶,他回過神來,掃視殿上,但見百餘張面孔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個個臉上帶着緊張的表情。

“你查的賬目結果如何?”玄宗沉聲問道。

“臣經過賬目覈對,確實發現有不明款項錢物進出,一共八十七筆,涉及錢款三千四百餘貫。這些錢款支出大多以公錢爲名,但一個小小的北海郡,年公錢看支配數額不足百貫,何來如此大的數目。另外按照朝廷的規定,公錢支出須有明細登記,這些款項進出之時混亂無序無絲毫明細備註,這更是違背了朝廷的規定。老臣請了戶部的專門主事來判斷此事,得出的結論是,北海郡確實有人在公錢上做文章,而且也許不僅是公錢,或者涉及上繳的稅費之事。”李林甫侃侃而道。

玄宗點頭道:“朕知道了。那杜有鄰的事情是怎麼回事?”

李林甫道:“這件事老臣便不知道原因了惡,柳績和杜有鄰是翁婿,杜有鄰和太子殿下之間……的關係……這個,此事還是請陛下定奪吧。”

李林甫特意點明這層關係,特意點出李亨的名字來的用意,便是從現在起邊將這件事和太子聯繫起來。很多人都知道李林甫的用意,從而也意識到事態的更加的嚴重。

玄宗沉默不語,眉頭擰成一個疙瘩。從內心來說,他是不信杜有鄰會和太子之間說些什麼鬼話,玩些什麼陰謀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

也確實有發生的可能。知子莫若父,玄宗對太子還算是有些瞭解的,他有些懦弱忠厚,但其實很能隱忍,從上一次的事情便可看出來。

太子休了韋氏表明清白的時候,玄宗其實挺詫異於自己兒子的果斷。雖然此舉顯得有些太過自私和絕情,但玄宗是認可他的作法的,所以爲了鼓勵太子,也爲了讓太子放心,玄宗同意了他的請求。正因如此,也很可能被太子理解爲自己逼着他那麼做的,那麼私下裡懷恨在心,有些什麼大逆不道的言論,倒也並非沒可能發生。

“衆愛卿,你們認爲這兩件事該如何處理?”玄宗眯眼問道。

“啓奏陛下,如此重大之事當立即查明,臣建議立刻拘捕杜有鄰審訊,由刑部和御史臺派員去北海郡拘捕李邕柳績,查明案情,收集相關證據,再做定論。”楊慎矜朗聲奏道。

“對,此事應立即進行,免得有人通風報信,那李邕有前科在身,不思皇恩浩蕩又犯國法,查實此事後當絕不能容。陛下若有拆遷,臣願毛遂自薦去查明此案。”王鉷也挺身而出道。

楊慎矜怒目瞪了王鉷一眼,拱手道:“陛下,臣去比王御史去好,臣是刑部尚書,查明案情責無旁貸。”

一旁有人冷冷開口道:“楊尚書和王御史注意體統,這裡可不是你們爭功的地方。”

說話的是李適之,他的臉色陰沉之極,因爲他明顯意識到這件事非同小可。對着李邕而來便是衝着自己而來,這必定是一場陰謀。

“兩位的奏議有些奇怪,聽口氣好像兩位已經認定柳績舉報的是事實了,實際上每年這樣的舉報我不知接到多少,大多是譁衆取寵爲了博眼球上位的狂生所爲,根本就是誣告。兩位的舉動讓老夫覺得很是奇怪,憑什麼你們便認爲柳績舉報的是事實呢?”

楊慎矜冷聲道:“左相這話問的奇怪,杜有鄰的事我不敢說,李邕的賬簿都在這裡,而且賬目出入奇怪,數目龐大,難道還不能說明有問題麼?再者說,我們只是請求去查明事實而已,難道不該麼?莫非左相知道這賬目是怎麼一回事麼?倒要請左相給予解釋一番。”

李適之怒道:“無稽之談,北海的賬目我如何知曉?但這些賬目的真假未知,就算是真,是否是李邕所爲還是他手下人所爲都未可知,焉能憑着柳績的話歸咎於李邕?”

王鉷同仇敵愾立刻反駁道:“所以我們纔要去查啊。”

李適之道:“當然要查,陛下,臣覺得查賬目之事還是戶部派人去查更加符合規矩,也更內行。臣推薦戶部尚書裴寬親赴北海查明此事,望陛下恩准。”

李適之腦子很清楚,他也很懂這裡邊的關竅,去查的人才是關鍵。若是李林甫的人去了,就算李邕無罪也會被查出罪來,更何況李邕很有可能幹了蠢事。所以查案的人選便成了極爲重要的人,就算救不了李邕,起碼也能讓此事不至於被引導牽連更多的人,這纔是李適之最在意的事情。

(本章完)

第七六二章 啓釁第七五一章 高府第七八一章 妙用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七九四章 遊說(下)第四二六章 毒瘴第七一八章 規勸第九五三章 家族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一零五七章 收復第一三零章 要挾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三零章 強弩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七零九章 完備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二九二章 夜奔(續)第五三一章 錢事第一九五章 李邕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七一六章 密奏第七零三章 人禍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零七章 鬼主第一一二七章 死撐第五十二章 墨寶第二四零章 彌堅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四八九章 任性第二四零章 彌堅第七五七章 秘居(續三)第九二一章 破局(續五)第十六章 秘密第八十九章 買房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一九二章 欲動第九十章 身份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九二七章 傾力第三八四章 煎熬第四九二章 餌料第四三四章 懲罰第四零一章 嶲州第七二零章 難離第一一二三章 破陣第一四六章 改良第一一零三章 交易第一零三四章 夜探第一零五五章 小城第八一六章 餘生第一零八零章 殺着第一零三一章 欽差第三十章 前途第八五零章 危機第九四五章 沉舟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九八九章 長夜(五)第一一二零章 鐘擺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七三四章 馬嵬(二)第七零二章 選將第五三二章 難關第五二三章 三天第一九六章 密摺第四四四章 強攻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五九二章 馬背第一六二章 意外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二七九章 死地第十七章 送信第三四四章 追擊第五六七章 推波第一零九章 獵物第一零七九章 黑騎第三五九章 釋疑第一一二八章 造勢第一一二章 變化第六百章 人道第六三四章 將至第七三四章 馬嵬(二)第一四四章 興趣第六零一章 戰局第一零七一章 潰敗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三四八章 決勝第一一一九章 進攻第六七四章 殿上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七一八章 規勸
第七六二章 啓釁第七五一章 高府第七八一章 妙用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七九四章 遊說(下)第四二六章 毒瘴第七一八章 規勸第九五三章 家族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一零五七章 收復第一三零章 要挾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三零章 強弩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七零九章 完備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二九二章 夜奔(續)第五三一章 錢事第一九五章 李邕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七一六章 密奏第七零三章 人禍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零七章 鬼主第一一二七章 死撐第五十二章 墨寶第二四零章 彌堅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四八九章 任性第二四零章 彌堅第七五七章 秘居(續三)第九二一章 破局(續五)第十六章 秘密第八十九章 買房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一九二章 欲動第九十章 身份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九二七章 傾力第三八四章 煎熬第四九二章 餌料第四三四章 懲罰第四零一章 嶲州第七二零章 難離第一一二三章 破陣第一四六章 改良第一一零三章 交易第一零三四章 夜探第一零五五章 小城第八一六章 餘生第一零八零章 殺着第一零三一章 欽差第三十章 前途第八五零章 危機第九四五章 沉舟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九八九章 長夜(五)第一一二零章 鐘擺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七三四章 馬嵬(二)第七零二章 選將第五三二章 難關第五二三章 三天第一九六章 密摺第四四四章 強攻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五九二章 馬背第一六二章 意外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二七九章 死地第十七章 送信第三四四章 追擊第五六七章 推波第一零九章 獵物第一零七九章 黑騎第三五九章 釋疑第一一二八章 造勢第一一二章 變化第六百章 人道第六三四章 將至第七三四章 馬嵬(二)第一四四章 興趣第六零一章 戰局第一零七一章 潰敗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三四八章 決勝第一一一九章 進攻第六七四章 殿上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七一八章 規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