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七章 發兵

(謝:景士、喜歡望着你@百度、只吃雞蛋、書友33774037等兄弟的打賞。謝:moshaocong、對你有想法等兄弟的票。)

出征之前的準備已經完畢,王源稟報玄宗,請求授命出征。玄宗對此次出征極爲重視,帶着王源等重臣拜祭天地祖先,請求庇佑。希望王源能大破叛軍,平息天下之亂。

三月二十五日清晨,王源率五萬大軍開拔離開成都奔赴劍南道東部通州。

玄宗率文武百官親自相送,即便有着種種的不快,在這個時候,所有人的心中還是都期盼着王源能夠擊潰叛軍的進攻,扳回頹敗之勢的。特別是玄宗,他比誰都更加的期盼王源能夠勝利,雖然他對王源執意率兵去往毫無敵軍跡象的通州一帶很是不解,但因有前車之鑑,玄宗自知在軍事上才能不足,倒也不再指手畫腳了。

王源也深知此次同叛軍作戰的重要性,這一次只能勝不能敗。若敗了,成都也就完了,不但玄宗要逃,自己怕也是要離開這片經營多年的根據地了,這是絕對不能發生的。爲此,王源幾乎動用了他的全部家當,三百餘架神威炮和兩萬餘發雷霆彈盡數隨軍攜帶,而且這一次王源也從來捨不得拿出來作戰的二百五十頭象騎兵也納入隊伍之中。

這些象騎兵都是寶貝,當日在同南詔作戰時,差一點被幾百頭象騎兵衝散了數萬大軍的陣型,若非南詔象騎兵的弓弩不夠精良,無法射殺大批逼近的劍南軍,最後被王源以繩索圍困的方式將他們活捉的話,那一戰的勝敗還尚未可知。

但就是因爲那次作戰之後,王源對這些象騎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將之定位爲移動的箭塔。象騎兵幾乎可以稱得上刀槍不入,南詔國訓練象騎兵的秘訣是從小便在它們身上抹上一層層秘製的粘液和灰土的混合物。當這些大象成長爲龐然大物之後,身上便相當於披上了厚厚的鎧甲,故而才能衝鋒陷陣不懼兵刃箭矢。繳獲了這些象騎兵之後,王源花了不少腦筋圍繞着這些移動的堡壘進行設計。

其一便是象背上的配備問題。戰象可負數千斤重量,但長時間的衝鋒和作戰,它們會很快變得疲倦而緩慢。象背上的士兵配備並非多多益善,將戰象壓到極致。最終,王源等人測試的結果是,負兩千斤重量,戰象可堅持一個多時辰之久。有了這一個時辰的作戰時間,戰象便足以沖垮踐踏敵方的戰陣了。但負重限制在兩千斤左右,意味着象背上不可能搭載太多的士兵,帶來的問題便是火力不夠。

這個問題只能從三方面來解決。一則象座需要最輕的材料製作,既要能保證人員在上有立足之地,又不能太佔用負重的空間。最後,試驗了多種木材之後,王源還是返璞歸真選擇了竹子打造象座,因爲竹子既輕又韌是相比較而言最好的象座材料。在竹象座的外圍掛上可拆卸的木盾作爲防止箭支攢射的盔甲,便可解決這個問題。

象座的問題解決後,便是人員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也並不難辦,要想

增加承載的人數,只需選擇那些身材瘦小體重較輕的士兵便可。劍南當地的士兵大多爲瘦小精幹的類型,倒也不難篩選。這樣象座上便可搭載除馭象人之外的八到十名士兵。

但因爲這些士兵瘦小,不適合用強攻勁弩,且象背上空間狹小,不利於大動作的開弓射箭,只有一種武器適合這些象背上的士兵,那便是輕型連弩。這種從諸葛連弩演化而來的近身弩箭雖然射程較短,射殺距離只在八十步之內。但它的好處是,它安裝的是裝有十隻短弩的箭匣,無需一隻只的搭箭,可以減少大量的無謂的消耗時間。在短時間內,兩百多頭象騎兵可以形成數千只弩箭的一輪迅猛的攻擊。

更重要的是,這種箭匣可以攜帶多隻,輕便而易於攜帶和安裝,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巨大的殺傷力。當然,射程太短是它的缺陷,但在作爲衝入敵陣幾乎形同肉搏的情形下,這種缺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萬事都有其優缺點,爲了利用其最大的優點的同時,付出些缺陷的代價也是王源可以接受的。

剩下要解決的便是另外一個問題,便是這些戰象的裝甲問題。雖然身上塗着秘製的汁液和泥土的混合物,可稱得上刀槍不入。但這並非說強弩利刃無法傷害巨象。爲了保護巨象很夠在敵軍陣中不至於被螞蟻啃大象般的圍攻致死,故而王源不得不騰出一大部分的載重空間來給戰象披上重型鎧甲。而既然要披上重甲,王源便做到了極致,他給大象披上的是帶着釘刺的重達七八百斤的重型鐵甲。這些釘刺長達數尺,鋪在大象身上,將大象武裝成了一隻帶着長長的密密麻麻的鐵刺的巨型豪豬一般。光是看看大象披着盔甲的樣子,都讓人不寒而慄。

身着這樣的甲冑衝入敵陣之中的象騎兵,那簡直就是一隻只絞肉機,當它們衝過人羣,後面留下的必是一條鮮血和碎肉鋪就的道路,再加上它們背上的連弩手的攻擊,簡直就是一部移動的殺戮機器。

這些本是王源壓箱底的東西,王源也毫不吝嗇的全部攜帶上陣。而這些象騎兵,即便在和吐蕃作戰時王源都沒捨得動用,因爲它們太寶貴了。一隻訓練有素的象騎兵要花費十幾年的時間去培養,等他成年之後方可成爲象騎兵。雖然這些都是繳獲自南詔國之手,但王源知道它們的珍貴性。

另外此次王源的出征也帶着他另外一些寶貴的東西,那便是家中幾名會武技的妻妾。公孫蘭自不必說,她是一定會陪在王源身邊的。而這一次李欣兒,阿蘿公主,紫雲兒,青雲兒等人也都陪同出征。這可不是王源貪圖享樂帶着妻妾們隨軍享樂,而是爲了戰事着想。

劍南軍的將領培養一直都是個大問題。這幾年來,劍南軍的規模擴充過快。從所轄三萬兵額一下子猛然擴張只十幾萬大軍,不可避免的面領着領軍將領的斷層問題。雖然王源一直在試圖解決這樣的問題,但一名將領的培養非短期之功。而且劍南軍在吐蕃之戰後便未經歷過什麼戰鬥,跟無法在戰場上鍛鍊發現適合領軍的將領。並且王源爲

了能更好的控制劍南軍和隴右軍,對軍中的中層將領進行過大換血。這更是讓領軍之將青黃不接。這就好比是把雙刃劍,若不換血,軍隊的絕對控制權便不能保證。有了絕對的控制權,軍中的將領又會斷層。

王源帶上家中這些能打能殺的妻妾,便是想在關鍵時候讓她們派上用場。她們都是有武技的人,如果戰事不利,有時候需要些特殊的手段制敵,譬如暗殺,譬如潛入等特種手段,這便需要有武技的人去執行。而在王源看來,任何人也不如自己的這幾名妻妾讓人放心。

此舉也表明了王源破釜沉舟的一種態度。將妻妾們都帶上戰場參戰,便是表示一種要麼勝利,要麼全家完蛋的態度。

於是成都的家中便只剩下了蘭心蕙和高墨顏兩個人留守,她們兩人也成了看護三個孩兒的奶孃的角色。王源甚至給蘭心蕙私下裡交代了,一旦戰事不利,自己在前方潰敗的話,要蘭心蕙立刻帶着三個孩兒和高墨顏一起逃離成都前往南詔國,而王源臨行前也已經寫好了一封給閣羅鳳的信交給了蘭心蕙。

種種的舉動,都表明了王源決一死戰的決心,無論從軍備還是從行動上,王源都已經做到了極致。當然這些只有王源和他身邊的人明白,在外人看來,王源實在是不像話,去平叛殺敵還將妻妾攜帶前往,當真是讓人難以接受。特別是偏安小朝廷之中,關於此事議論紛紛,房琯在送走王源之後第一時間便拿這件事出來說事,將王源說的極爲不堪。

然而王源心無旁騖,率大軍往東浩蕩而行,一邊進軍,一邊派人打探着北邊和東邊來的消息。北方隴右道那裡,抵達寧州前線的高仙芝已經很久沒送來消息了,這讓王源很是揪心。東邊的通州前線的巴山山谷之中也毫無敵軍的消息。難道說自己的真的判斷錯誤了?叛軍當真是全力攻擊隴右道?

二十七日傍晚,大軍抵達了梓州。這裡距離成都一百餘里,是成都的東大門。王源下令在此休息一夜,明日再往東進發。此處距離通州二百四十里,之間再無其他州府可以落腳,已經進入大片的山嶺地帶了,前路將更加的艱難。

傍晚的夕陽下,王源登上了梓州城頭,在溫煦的晚風吹拂下,眺望東方連綿不斷的羣山峻嶺,看着夕陽下蒼翠的山嶺河流和大地,心中深有感觸。

就在王源沉醉於這夕陽之景時,城牆下方傳來了一陣吵鬧之聲。十幾名親衛在城牆下攔住了一名男子,雙方吵吵嚷嚷喧鬧不休。

被打攪了了王源緊皺眉頭,不待王源發話,親衛營統領趙青忙按劍下城樓去詢問發生了何事,不久後匆匆回到城頭來回稟道:“大帥,下邊那個人吵鬧着要見你,說是和大帥是故交。”

王源一愣,皺眉道:“故交?”

“是啊,他說他姓杜,說大帥一定知道他是誰。”

“姓杜?”王源皺眉略一思索,猛然間眼睛發亮,臉上露出笑容來叫道:“快請,快請他上來見我。”

(本章完)

第五四二章 計劃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一零一三章 窮途第六九三章 剖析第一一零四章 圍困第十八章 賣傻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八五六章 築壩第三一四章 會合第七四八章 寶座第二四六章 生疑第三二四章 防範第二三一章 莫辯第五三七章 千金第三六九章 大戰(終)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五一三章 問罪第二十八章 重會第七一一章 喪病第一零九六章 駕鶴第一一三一章 戲弄第二二七章 禁忌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二零五章 多疑第九四六章 共乘第五七八章 霹靂第一一一六章 巨損第二六三章 一炬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三六五章 進擊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六十七章 舊事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八十四章 原因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五六二章 夜戰第三一四章 會合第九十一章 友誼第四零六章 協定第一一零五章 衝陣第一一一一章 獵殺第四二零章 來信第一零二四章 大禮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六三七章 代價第二三四章 報復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五十五章 上賓第二九五章 家醜第一千零六章 精益第九十九章 新春第八五零章 危機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一千零六章 精益第一零六章 神技第一零九一章 機遇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四七七章 挑明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一零八零章 殺着第四二九章 佯攻第二八六章 成炊第一零一七章 末路第八八四章 回川第三六十四章 搏殺(續)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一零八零章 殺着第七六九章 攻蜀第五四五章 擔憂第二一四章 掩飾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八十章 東樓第一零五七章 收復第七二九章 重逢第七三零章 密謀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十四章 不睦第一零二六章 泡影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三一零章 破局(續)第二八八章 替身第三五七章 名將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三八一章 詭異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六零二章 戰局(續)第七五八章 秘居(終)第二零八章 接頭第四五六章 進攻第一一一四章 縱火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二八零章 國忠
第五四二章 計劃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一零一三章 窮途第六九三章 剖析第一一零四章 圍困第十八章 賣傻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八五六章 築壩第三一四章 會合第七四八章 寶座第二四六章 生疑第三二四章 防範第二三一章 莫辯第五三七章 千金第三六九章 大戰(終)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五一三章 問罪第二十八章 重會第七一一章 喪病第一零九六章 駕鶴第一一三一章 戲弄第二二七章 禁忌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二零五章 多疑第九四六章 共乘第五七八章 霹靂第一一一六章 巨損第二六三章 一炬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三六五章 進擊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六十七章 舊事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八十四章 原因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五六二章 夜戰第三一四章 會合第九十一章 友誼第四零六章 協定第一一零五章 衝陣第一一一一章 獵殺第四二零章 來信第一零二四章 大禮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六三七章 代價第二三四章 報復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五十五章 上賓第二九五章 家醜第一千零六章 精益第九十九章 新春第八五零章 危機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一千零六章 精益第一零六章 神技第一零九一章 機遇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四七七章 挑明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一零八零章 殺着第四二九章 佯攻第二八六章 成炊第一零一七章 末路第八八四章 回川第三六十四章 搏殺(續)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一零八零章 殺着第七六九章 攻蜀第五四五章 擔憂第二一四章 掩飾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八十章 東樓第一零五七章 收復第七二九章 重逢第七三零章 密謀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十四章 不睦第一零二六章 泡影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三一零章 破局(續)第二八八章 替身第三五七章 名將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三八一章 詭異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六零二章 戰局(續)第七五八章 秘居(終)第二零八章 接頭第四五六章 進攻第一一一四章 縱火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二八零章 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