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心惶惶

中和橋是第八郡的一個重要橋樑,是百年來鵝貢市、芹玉市及平政縣附近各鄉鎮與堤岸往來的陸路交通要道。

一邊是第八郡,一邊是森淋、森芝和平東三角洲。

通過中和橋沿平東河岸往前走,有許多農產品和海產品的貨倉和幾家潮人經營的平織和針織廠。這一代最有名的當屬米鼠醬味油廠,所生產的調料極爲暢銷,堪稱供不應求。

再往前是森炭區,以供應炭而聞名。

由於水路運輸方便,很多木商靠水路結筏從上游送木,所以沿河有好多木廠。爲提高效率,李家“和興”木廠不僅水運,而且陸運。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兄妹二人赫然發現自家運輸隊的二十幾輛大卡車載滿木材,一直大擺長龍到洗馬橋,把三角洲到中和橋路段堵得水泄不通,木廠前的河岸成了“巨木灘”。

有錢人家燒煤,普通人家燒柴,窮人家做飯只能燒草或樹皮。

“和興”木廠是這一帶最大的木廠,許多以撬樹皮爲生的人正在“巨木灘”上忙碌。他們只用勞力,無需本錢,將撬下的樹皮曬乾當柴賣出去便可以餬口。

亂世謀生,誰都不容易。

木廠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他們撬。不過聽說住在附近的居民眼紅爭奪,因爲搶撬樹皮而引發的毆打事件頻頻發生。

“王叔,我爸在嗎?”

小丫頭輕車熟路地跑到木廠門口,正指揮卸木頭的管事大吃一驚,急忙迎上來問道:“少爺,小姐,你們怎麼過來的?”

李爲民扶了扶太陽鏡,回頭看了一眼撬樹皮的人,若無其事地笑道:“走來的。”

這裡是平川派軍人和軍屬的聚集區,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再加上前段時間剛出過事,王伯心有餘悸,一邊招呼二人進去,一邊埋冤道:“少爺,您出來應該叫上阿成,世道這麼亂,下次出門可不能這樣了。”

“知道,我會注意的。”

“老爺在裡面同吳老闆、錢老闆、張先生喝茶,外面不能離人,你們自己進去。”

“去忙吧,別管我們了。”

李家只販賣木材,不加工木器,更不像沿河的許多木廠一樣造船,院子裡的廠房空蕩蕩的,只有一臺大鋸木機。

辦公室在廠房左側,門口停着三輛福特轎車,幾個司機靠在車上抽菸聊天,見二人走進大院連忙掐滅菸頭。

不好好呆在家裡養傷,竟然跑這兒來了。

李冠雲嚇了一跳,考慮到有外人在,他倆又老大不小,只能當着什麼都沒發生一般讓二人給長輩們問好。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被平川軍人抓去的事情幾乎個個都知道,一箇中年人放下杯子,一臉關切地問:“爲民,傷得重不重,摘下眼鏡讓叔看看。”

吳壽南,不僅是李家世交,而且是真正的同鄉,內地老家在同一個鄉同一個村,只是比李家晚來西貢十幾年。

他出生於書香之家,精通英語、法語。在西貢開辦長源碾米廠,收購稻穀加工白米,銷售到東南亞及港澳。同時兼營大光石油公司,代理德士古和美孚的石油產品,業務發展得很快、做得很大。

在長輩面前不能失了禮數,李爲民摘下眼鏡,站到“父親”身邊:“沒什麼大礙,爲民不懂事,讓三位叔伯擔心了。”

“沒大礙就好,我們還等着喝你喜酒呢。”

吳壽南微微點了下頭,旋即轉身嘆道:“冠雲兄,虎父無犬子啊!爲民這孩子有擔當,要不是他極力把事情扛下來,馬先生要保的就不是一兩個人啦。”

錢老闆深以爲然,連連點頭道:“是啊,大難臨頭,能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有魄力,有擔當,爲民前途不可限量。”

李家就這根獨苗,指望他繼承家業、傳宗接代呢,李冠雲可不這麼想,搖頭苦笑道:“說好聽點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說難聽點是涉世未深、不知輕重。古人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樣的擔當不要也罷。”

“爸,我錯了。”

“知錯就好,這次就當是一個教訓。”

“是。”

錢老闆在西貢開設“雲興”號,專營百貨,經營範圍涵蓋越南幾個省,平時送貨的大貨車就有六輛。張老闆在花園街71號開設“遠發洋行”,經營百貨、“巴黎之夜”香水、法蘭地名酒等商品,生意做的也不小。

他們聚在一起肯定有什麼事,看着桌上的報紙,李爲民意識到應該是在討論時局。

吳壽南留意到他的目光,饒有興趣地問:“爲民,你對北邊的戰局怎麼看,你認爲我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不等他開口,吳冠雲便端起杯子道:“他剛從美國回來,他知道什麼。”

張老闆點上根香菸,鄭重其事地說:“冠雲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爲民在局外,看得或許比我們清楚。再說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能幹幾年,這些家業終究是要交給他們的。”

“是啊,別理你爸,說說你的看法。”

從美國回來的,不像別人家孩子不是去香港唸書,就是去法國深造,他們這麼問未嘗沒有考校一番的意思。李冠雲沒再接口,笑眯眯的看着兒子,想知道他有什麼高見。

想幹一番事業離不開華人的支持,眼前這位前全是西堤華人的領軍人物,只有先取得潮州幫的信任,才能爭取廣府幫、客家幫、閩南幫和海南幫。也只有獲得五幫會館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進一步爭取民風彪悍、敢打敢殺的儂人、赫蒙族人。

儘管清楚地明白自己沒那個“王八之氣”,不可能光憑一番話就能讓人家願意死心塌地的跟你幹,李爲民仍沉思了片刻,整了一下思路,抽絲剝繭地分析道:

“奠邊府戰局不容樂觀,快則兩三個月,慢則半年,遲早會被越盟攻下。之所以下這個定論原因有三:一,法軍純屬烏合之衆,外籍軍團人員構成太過複雜,德國人、非洲人、阿爾及利亞人。再加上人員構成同樣複雜的越南、老撾軍人,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很難形成合力,或許連指揮都成問題。”

吳壽南沉吟道:“有道理,繼續說。”

“其二,士氣不如越盟。外籍軍團爲錢而戰,保大軍隊連錢都很少,而越盟有組織有信念,特別信念,這東西很強大,他們知道爲什麼而戰,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甚至不惜一切代價,面對這樣的對手,法軍有敗無勝。”

張老闆長嘆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國軍就是這麼敗的。”

李爲民深吸了一口氣,接着道:“再就是韓戰結束了,北京可以騰出手來支持越盟。而美國好不容易纔從朝鮮脫身,不可能再參戰。更何況越南情況不同於朝鮮,法國在這裡是殖民統治,美國既不願意再跟中國打仗,又要考慮到國際道義,頂多給點援助,出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報紙上都在說美國絕不會坐視不理,他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錢老闆緊盯着他雙眼,將信將疑地問:“你確定?”

“錢叔叔,小侄絕非無的放矢。七年的戰爭證明,法國無法建立一個比得上越盟的越南政府。我回來前《紐約時報》就引述過一個資深觀察家的評論,認爲美國如果採取韓戰式的干預立場,越戰將會被韓戰拉得更長,代價也會更大。”

這不是後世網民閒着沒事幹討論國家大事,而是直接關係到身家性命。

吳壽南從李冠雲手中接過香菸,憂心忡忡地說:“奠邊府要是丟了,河內也很難保住。內地和朝鮮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屆時越盟大軍定然揮師南下,兵敗如山倒,西貢岌岌可危啊!”

李冠雲暗歎了一口氣,低聲問:“壽南兄,你是說走?”

“要是兵臨城下,難道你不走?”

“走容易,關鍵去哪兒。何況生意全在這兒,走了之後又能做什麼?”

“天無絕人之路,如果早做準備,至少能挽回一些損失,總比留在這裡任人宰割的好。”

……

你一言我一語,全是關於怎麼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可見他們對法軍沒任何信心,並且早下定一走了之的決心。

李爲民笑了笑,突然道:“爸,吳叔叔,其實我們無需這麼焦急。一是越盟沒這麼快打到西貢。二是美國不願意跟中國開戰,中國剛結束韓戰,百廢待興,同樣不願意再跟美國開戰。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北京會約束越盟,美、蘇、英、法不是要去日內瓦開會嗎,或許時局很快會有轉機。”

“賢侄,你是說會像朝鮮一樣,一南一北,分而治之。”

“有這個可能,並且可能性極大,至少會先分開,像朝鮮剛開始一樣給個時間表,確定幾年後大選,組建聯合政府。當然,想組建聯合政府不是一件容易事,不過能給南方喘息之機,而北方呢,越盟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勝利果實。”

第179章 被捲進去的阮高祺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122章 亂命第169章 訪美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183章 “落井下石”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331章 裝備第46章 省事了!第123章 反攻第197章 攤牌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13章 軍力(二)第123章 反攻第59章 再回堤岸第94章 首映式(二)第62章 工投債券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152章 奇葩第145章 隱秘戰線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12章 情報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119章 交火第127章 兩難問題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34章 遭遇戰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130章 挖牆腳第191章 李家投資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224章 攻擊!!第207章 代價!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5章 初見吳廷琰第111章 “飢餓營銷”第123章 反攻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122章 亂命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29章 儂人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123章 反攻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94章 首映式(二)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87章 新職位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10章 全是“王子”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200章 將星雲集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213章 軍力(二)第67章 保安隊第203章 空襲!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214章 軍力(三)第34章 遭遇戰第48章 鄭明世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62章 工投債券第62章 工投債券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00章 發展中的富國島第114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5章 主持大局!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25章 善後第29章 儂人第93章 首映式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144章 “腳踏兩隻船”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章 西堤華僑第71章 雪中送炭第44章 工業村計劃第93章 首映式第64章 攙沙子?第171章 下六省防衛計劃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213章 軍力(二)第146章 真正的大魚
第179章 被捲進去的阮高祺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122章 亂命第169章 訪美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183章 “落井下石”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331章 裝備第46章 省事了!第123章 反攻第197章 攤牌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13章 軍力(二)第123章 反攻第59章 再回堤岸第94章 首映式(二)第62章 工投債券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152章 奇葩第145章 隱秘戰線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12章 情報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119章 交火第127章 兩難問題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34章 遭遇戰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130章 挖牆腳第191章 李家投資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224章 攻擊!!第207章 代價!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5章 初見吳廷琰第111章 “飢餓營銷”第123章 反攻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122章 亂命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29章 儂人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123章 反攻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94章 首映式(二)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87章 新職位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10章 全是“王子”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200章 將星雲集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213章 軍力(二)第67章 保安隊第203章 空襲!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214章 軍力(三)第34章 遭遇戰第48章 鄭明世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62章 工投債券第62章 工投債券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00章 發展中的富國島第114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5章 主持大局!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25章 善後第29章 儂人第93章 首映式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144章 “腳踏兩隻船”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章 西堤華僑第71章 雪中送炭第44章 工業村計劃第93章 首映式第64章 攙沙子?第171章 下六省防衛計劃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213章 軍力(二)第146章 真正的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