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屋子內,立刻就可以感受到濃郁的生活氣息,左手邊石灰色的壁爐牆,旁邊還堆放着劈好的木柴;菸灰色的沙組,正中央是一張低矮的橡樹實木茶几,下方搭配深灰色的地毯,桌面上隨意散落着幾本書籍和兩個菸灰缸;右側原木牆壁上掛着兩把獵槍,下方的櫥櫃裡擺放着滿滿當當的書籍;靠近窗口的櫃子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體育用品,橄欖球,棒球手套,還有一些獎盃和一排空蕩蕩的格子……
似乎察覺到了6離的視線,柯爾解釋到,“那裡原本擺放的是菸斗,傑克是一個菸斗收藏者,不過現在所有藏品都給了弗蘭克。”弗蘭克是麗茲的哥哥,“家裡的東西弗蘭克已經整理完畢了,剩下的東西都交給你處理,如果不喜歡的話,下週末有一個集市,你可以到那裡擺攤。比如說那些體育用品,我想中學會十分樂意接受這份饋贈的。當然,你想要留下來的話,那也絕對沒問題。”
6離的腳步卻不由自主在書櫃面前停留了下來,因爲他和麗茲聊天過程中,書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話題。書架子上有着諸多不同的書籍,不僅僅是英語,還有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等等,6離甚至還找到了漢語書籍——當初麗茲得知6離是中/國人時,就流露出了濃郁的興趣。
麗茲出生在中國,當時他的父親和母親在yn她在麗江待了兩年,而後就去了馬賽,在那裡成長到了八歲,這纔來到了美國,回到這片牧場停下了腳步。所以,麗茲對於中/國文化始終有着特別的情結。
打開書櫃,6離將那幾本漢語書籍拿了出來,一本是西遊記,而且是十分古老的版本;一本是封神演義,不過後面半部都已經殘缺了;居然還有一本是新華字典,這讓6離不由莞爾。
重新將書籍疊好,又放回書架之上,正當他準備離開時,卻看到兩本書籍之中露出了一片黑色的塑料一角,好奇之下,6離就抽了出來,居然是一本簡易相冊。不過是一個塑料套子,裡面塞着約莫十幾張相片。
6離有些猶豫,這是麗茲的**,他不應該私自打開纔對。此時,柯爾卻是走了過來,“你也喜歡書嗎?和麗茲一樣。以前麗茲最喜歡的就是坐在門廊那張搖椅上,翻開書籍,傑克就在院子裡忙活那些園藝的事……”喜歡園藝的居然是傑克,“你找到了什麼?”柯爾也注意到了6離手中的相冊。
6離將相冊遞了過去,柯爾卻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打了開來,翻了翻,“噢。”柯爾輕輕感嘆了一聲,然後重新把相冊交給了6離,“這是麗茲的全家福,我是說,包括迪倫。”相冊是打開狀態的,柯爾指了指那張照片,“那就是迪倫,麗茲的兒子。他在二十二歲那年,因爲車禍去世了。”
照片上是一個英俊青澀的男子,穿着一身利落的騎馬裝,站在一匹高大的黑馬身邊,身姿挺拔、面容疏朗,眉宇之間的蓬勃朝氣讓陽光都黯然失色。
6離從來沒有聽麗茲提起過家人的情況,出於尊重,他也沒有詢問過。他曾經猜測過,爲什麼沒有人陪伴在麗茲身邊,爲什麼麗茲又會一個人到紐約去……但沒有想到,麗茲卻已經是孑然一身,最親的人都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只留下她一個人。
“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6離擡起頭來,“我是說,迪倫。”
“我也不太清楚,迪倫去世的時候,我還小,那應該是……我不確定,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前?”柯爾在旁邊的沙扶手坐了下來,“是的,應該是二十五年前,當時我五歲。”柯爾努力搜刮出腦海裡的記憶片段,“但那些記憶都十分模糊了。我只記得,迪倫是一個很好的人,青少年們總是不喜歡自己的弟弟妹妹,也不喜歡和孩子打成一片,但迪倫卻不是,他總是樂於帶着我們這羣孩子去探險,我記得有一次,他帶着我們去馬歇爾溪谷裡去捉魚,結果我們幾個孩子全部掉到水裡,弄溼了一身,他回來之後可是被麗茲狠狠罵了一回。”回想起孩童時期那些搗亂的歲月,柯爾不由暢快地笑了起來。
“後來,關於迪倫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從我父母口中聽到的,麗茲和傑克幾乎不願意談起他。”柯爾聳了聳肩,眉宇間難免還是有些遺憾,“我只知道,迪倫是一個十分出色的人,他是我們鎮子上第一個考上常青藤大學的人,他到紐約去讀書了,見過不少大世面;其他男孩子都在騎馬、打槍的時候,他也毫不遜色,但除此之外,他還十分喜歡看書,麗茲書櫃裡的書籍大部分都是爲了迪倫買的。當年在小鎮子裡,幾乎每個女孩都暗戀迪倫,他高中畢業舞會的時候,甚至還有女孩爲了成爲他的舞伴打起來了……哈哈。”
6離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那些記憶裡的趣事或多或少都已經變了模樣,可能誇大了,可能扭曲了,但還是真實地反應了青春歲月裡的跌宕起伏。
“我想,也許是上帝太過嫉妒他了,所以早早地將他召喚了回去。”柯爾的聲音漸漸低了下來,沉默之中氣氛一時間有些凝重,但很快柯爾就主動打破了這股沉重,“這段時間我都居住在後面那棟樓裡——”柯爾指了指北邊的方向,“那是牛仔們居住的地方,你今晚可以住在這裡,如果有需要的話,推開後門喊一聲,我就聽得到了。”
柯爾站了起來,左右看了看,“所以,還有什麼疑問嗎?還是說,你需要我帶領你把整個屋子參觀一遍?”不等6離回答,柯爾忽然又想起了什麼,“對了,我現在要去把羊羣趕回來,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和我一起過去。”
6離確實有些好奇,畢竟牧場生活、牛仔生活都是從小說和電影裡瞭解的,如果可以親自參與其中,那感覺估計會有所不同。但想了想,一來他一路開車過來,終究還是有些疲憊;二來他還想要在屋子裡逛一逛,所以他還是搖了搖頭。
柯爾輕笑了起來,“沒事,這是每天的固定路線,每一天都有機會體驗。”說完,柯爾就從沙上拿起了自己的牛仔帽,走到了門口,“把這裡當做自己家就好。”隨即他就自嘲地笑了起來,“看我這記性,這一切的確都是你的,這就是你的家。所以,不要太拘謹了!”隨後,壓了壓自己的牛仔帽檐,柯爾就離開了屋子。
目送着柯爾離開之後,6離再次低下頭,翻閱起手中的照片起來,照片並不多,一共就不到二十張,但每一張都有迪倫在其中,甚至還有一張是迪倫剛剛出生時的黑白照片。
彼時的麗茲依舊年輕,她年輕時候看起來應該是一個搖滾愛好者——就是那種會參加伍德斯托克、然後支持無政/府主義的小妞,只能依稀從眉宇間找到6離認識的那位優雅女士;站在旁邊的傑克憨厚英俊,燦爛的笑容絲毫無法掩飾內心的喜悅和幸福。
照片右下角的時間吸引了6離的注意,“1969-11-14”,這讓6離不由愣了愣,隨即腦海裡閃過一絲火花,而後就明白了過來。
迪倫是十一月十四日出生的,和他是同一天;而後,剛纔柯爾話語裡的信息,還有當時在醫院裡麗茲的表情……所有的碎片電光火石之間洶涌而來。
麗茲在他身上找到了迪倫的影子,這就是她將牧場留給自己的原因,因爲他們都有着中/國的緣分,因爲意外事故之中的友情援手,因爲他們有着相似的愛好,還因爲手中這份照片上那個笑容陽光而朝氣的年輕人。
雖然這僅僅只是6離自己的猜測而已,但手中的照片還是變得沉甸甸起來。
看着照片之上的迪倫,時光的璀璨和張揚永恆得定格在了那一瞬間,彷佛永遠都不會褪色一般,美好得讓人心醉;擡起頭來,透過窗戶,看着外面那靜謐的草原,太陽西斜,柔和的陽光漫天漫地灑落下來,安靜得彷佛可以聽到微風的聲響。
過去這些年來,麗茲坐在這裡,每一個角落、每一條道路、每一個瞬間都可以尋找到回憶的身影,她到底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尤其是傑克也離開了之後,那一個個有風的下午,她獨自一人坐在門廊的搖椅裡,翻閱着那些古老的舊書籍,追尋着記憶的腳步。
之前在醫院裡聊天時得知,麗茲每年秋天都會前往紐約,因爲“這是這座城市最美的季節”,這是麗茲的原話。但6離卻忍不住想象,這句話是不是來自於迪倫?麗茲每一年秋天的拜訪,又是不是在尋找着記憶的痕跡,“如果走你走過的路,看你看過的風景,是不是我就會離你更近一些。”
現在,麗茲卻將這片牧場留給了他,這片瀰漫着回憶、充斥着生活、承載着期望的土地,鄭重其事地交到了他的手中。而他,卻決定將牧場轉手拍賣。
再次翻到那張迪倫騎馬的照片,6離有些出神,翻涌的思緒在這個寧靜的午後沉澱了下來,呼嘯而過的風聲彷佛可以傾聽到那片櫸樹林在低語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