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說重點

亦度冬悄然討走,轉眼間就是除夕點夜,春節即將降臨。“年新春新氣象,在經歷了乾旱滿災,杭州百姓迫切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有着美好的未來。

掃塵,請神,祭祀,杭州城大街小巷不時傳出陣陣響亮的爆竹聲,小店商鋪裡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鏗鏘頓挫,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當除夕子夜來臨之時時,剎那。爆竹如雷震響雲霄,城裡城外寺廟道觀鐘聲也紛紛轉承起合地盪漾起來,百姓之家還在庭院裡壘起旺火,以示來年旺氣通天,興隆繁盛,並藉以驅散往年黴氣。

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煙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無論守夜的大人,還是不願安睡,精神抖擻的童子,紛紛繞火而坐,共同祁願今年五穀豐登,歲歲平安,財運亨通…

末了,一家老少開始飲起了屠蘇酒,程序有些特別,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舉杯,但是喝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小孩開始的。大概是宮意着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

一夜過去,天色未亮,雞未打鳴,家家戶戶庭前就燃起了串串爆竹。不時,大街小巷的道路上都鋪上一層紙屑,碎紅滿地,燦若雲錦,如果是在後世,肯定少不了被開幾張罰單。且責令趕快清理乾淨,免得影響市容,然而在古代,這可是謂之滿堂紅,瑞氣十足的象徵,誰也不能亂掃,動了,就準備吃主人家的帚把吧。

大東初一,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那就是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祝願新年如意,問候拜年,這是歷經千百年的傳統習俗,是百姓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也是諸多小孩的最愛,因爲那時能討得許多利錢。

然而,若是鄰居和親朋好友太多。卻也是件麻煩事情,畢竟分身乏術。特別是那些交遊廣闊的人們,友人不能盡數,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肯定不會一一上門拜訪,但是就算論出親疏遠近。明面上也不能厚此薄彼,

自然,這也難不倒聰明的古人。或許是得益於某人的偶然行爲,見到自己抽不開身,靈機一動之下,就使遣僕人帶着一張寫着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爲拜年,也算盡了心意,方法傳出,立即得到生性浪漫的士大夫們的讚賞,便開始流行起來,成爲一種時尚,跟現代賀年卡片差

多。

每到新年時刻,街頭巷尾盡是片子飛,空車走的情形,所以,一些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還不時能聽到守門院子大聲朗誦:“有客到,四人,其一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其二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其三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其四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

當然,有些地方,絕對不會出現這種討口彩圖吉利的事情,就比如錢塘縣衙前面,天色網泛白就擠滿了前來賀歲的賓客,熙熙攘攘,人潮涌動,熱鬧非常。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好詩,貼切。”

“楚知縣新作果然不凡,大毛

得知楚質未在,前去給太守拜年了。來客並沒有失望而歸,紛紛選擇留下等候,對着懸掛在廳中的詩詞大肆評價起來,阿諛奉承之聲慷慨激昂,激盪四溢,迴音陣陣,唯恐別人聽不到似的。

與此同時,知州衙門也是一片喧囂熱鬧的景象,然而,只是門外熱鬧而已,固然是潮如流,車馬如龍。但是在范仲淹的嚴令下,沒人敢放行這些來客進去,其實來客們也瞭解范仲淹的性情,知道這次拜訪多半會無功而返,但是來了是心意,不來就是態度問題了。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的,就好像楚質,在一個衙役的帶隊下,繞到州衙後門,從後院走廊直接穿行到內宅的書房裡,范仲淹安然正坐,手裡拿着一冊製作精美,隱約散發個淡淡墨香的書籍。聚精會神的默默閱讀,似在細細品味,渾然不覺楚質的到來。

不敢打擾,楚質施禮之後,悄然站立一旁,耐心等候着。

只見范仲淹一頁一頁的翻書細閱。好像已經深深陶醉其中,時間流逝。須臾過了半個卜時,才慢慢合上書本,沉吟了片刻,才輕輕擡頭,額眉微皺,伸手示意道:“既煞來了,就不必拘禮,坐下說話。”

楚質連忙拱了下手,輕巧坐了下來。屁股只佔半邊椅子,正襟危坐。一臉恭聽刮示的模樣,此行不僅是來向范仲淹拜年,而且還有其他目的,就是爲了詩詞集的事情,沒有通過范仲淹的審覈允肯,雖然是自己的書,但是他卻不敢隨意刊行天下。

“只是初稿而已,爲何印製得這麼精製。”范仲淹輕手撫着書頁。臉上似乎有幾分不悅之色,微微皺眉,輕聲道:“費了不少錢財吧。”

在范仲淹的指點下,楚質幾經刪增,終於把自己的詩詞集定稿,只等通過范仲淹的敲定審覈,就能讓印社校對排版印製了出來。

楚質聞言一怔,目光落在詩詞集上,既然是呈給范仲淹的禮物,那肯定是製作得最爲精美的,無論是封面,還是紙張,就連印書的墨,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用的是有價無市的潘谷墨,不說書本的內在價值,就是製作的成本就在百貫以上。屬於富貴奢侈品之流。

本是好心,然而卻忘記范仲淹出身貧寒,性格勤儉節約慣了,若是一般的書籍也倒罷了,像這樣奢侈的東西肯定看不順眼。況且,按照時下的觀念,印書都是自己出資的,而且書籍又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載體,在人的印象中應該是質樸無華的,怎麼能這樣光鮮花哨,浪費錢財。

猶豫了片刻,楚質低頭承認:“確實價值不菲,一本書,模約要一百貫錢。”見到范仲淹就要怒目揚眉斥,又連忙補充道:“不過只是印了一本而已

倒也是實話,雖然如此,但也能讓范仲淹心中不滿,以恨其不爭似的語氣道:“只爲區區一本書。卻花費近百貫錢,真是”窮奢極欲。”

也不怪范仲淹這,毒想當年他爲了求學卜講,可是能把碗冷粥分成州知過。子。就算以後官運亨通,位極人臣。但是節險本質也沒有改變,聽聞楚質居然這樣奢侈,怎能高興得起來。

也怪楚質倒黴,以前給范仲淹看的書稿,都是筆寫的白稿,折騰日久,好不容易得到了范仲淹認可,便興沖沖的正式印製出來,以觀其效果,做最終的敲定。一時興奮,考慮不周,撞上了槍口。

“禮,與其奢也,寧儉。”

“須知聖人之刮,飯疏食,飲水,曲腦而枕之,,樂在其中矣。”

“一箕食,一瓢飲,在陋和…這纔是賢者之道

本來是教楚質的浪費行爲。但是慢慢地上升到勤儉節約,修身賢達的程度,楚質不敢反駁,只有乖乖的唯唯諾諾,低頭承認錯誤,固然有幾分委屈,但總不能明白告訴范仲淹,其實印社是自己的產業,印書其實沒花多少錢,而且這還是是一種投資,賺頭還在後面,不過要知道。時候朝廷有士宦不從商的禁令,直言的後果或許更加悲慘。

被得擡不起頭來,楚質卻沒有多少憋屈,畢竟換個角度來想,這也是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嘛,心中頓時多了幾分欣慰,良久,覺得楚質承認錯誤的態度尚可,范仲淹才揮手,似有讓其退下之意。

楚質如蒙大赦,暗暗地鬆了口氣,早把此行目的拋諸腦後,畢恭畢敬的抱拳施禮,就要轉身而去,卻聽范仲淹淡聲說道:“除去奢侈不談。這書勉強可入目

“太守的意思是”?”楚質面上有幾分喜悅之色。

“若無其他問題,那就印行天下吧。”

懷帶着喜悅的心情,結束州衙拜訪之旅,楚質打道回衙,曲徑通幽、長廊轉折,廣闊園林假山、朱欄樓閣映入眼簾,縣衙庭院之內,新春時刻,戶外小雪初融,寒意未消,然而這裡卻是一派熱鬧歡宴景象,砒籌交錯,歡聲雷動,畢竟來客都是杭州城中有名有望的富伸士子,知縣不在,自然有劉仁之出面招待。

院內前方擺放在一張寬闊的圓形戲臺,紗籠簇擁,錦被疊陳,四角各放置幾個銅爐,沉香木煙由爐內騰昇。徐徐飄散,爲亭臺蒙上輕紗薄霧,香氣四逸,煙波繚繞,宛若人間仙境,臺上還有幾個身材玲瓏曼妙的女子輕歌妙舞,在香菸中若隱若現,猶如凌波仙子。

口中享用着人間美食淳釀,眼中望着天上仙子,這是何等的享受,賓客自然而然沉醉其中,沒有察覺楚質已經回衙。

楚質見狀,旁僕役兩句,自己悄然轉身走入迴廊。準備返回內宅,才走了兩步,卻忽聞身後有個悅耳的聲音說道:“知縣大人回來了,讓奴家好等…先”

眉目如畫,體態風流,一身的錦繡衣裳,顯得簡潔幹練,見到楚質回身,臉上泛出深淺合宜的兩個酒窩,立時盪漾出有若風月無邊的醉人魅力卻是近段時間來。聲名遠揚的洛家戲園疼主洛小仙。

“有事?”見洛小仙嫵媚地理了理鬃發,抿脣微笑點頭,楚質下意識的望了眼旁邊,附近只有幾名僕役在低頭忙碌,準備爲賓客奉上酒水茶湯,並沒有留意這邊情況,但考慮了下,還是輕聲道:“隨我來吧。”

楚質也不奇怪洛小仙怎麼會出現在這裡,畢竟以洛園伎人如今的人氣,若是宴客時候不請她們前來表演,就算宴會如何熱鬧,在衆人看來。還是會遜色不少。

在長廊尋了間僻靜的房間,推門而入,待洛小仙進來,楚質隨手合上房門,上前幾步打開了對面的門窗,窗外卻是內宅庭院的風光,垂柳低拂,池塘泛着絲絲漣漪,迷人的風光便撲面而來。

然後又從屋內拿出了一壺溫熱茶水。取出二個精美的杯子,給洛仙倒了一杯,自己也斟滿了一杯。隨之拈起茶杯示意,悠悠品嚐起來。

洛小仙輕柔行禮道謝,優雅地坐下。從衣袖中伸出瑩白纖手,執杯掩袖細飲,這時窗外的陽光投射進來,把她那楚楚動人的面龐勾勒得分件妖嬈,沾水的嘴脣泛着鮮豔澤光,飽滿而又性感,隱約散發着股成熟女人的體香,眼神似有意若無意地膘着楚質,帶着一股接媚的風姿,渾身上下充滿了一種莫名的誘惑。

從楚質這個角度看下去,洛小仙的長髮披在圓潤的肩膀上,合身的衣裙把她那成熟豐滿的曲線完整地勾勒出來,那對豐滿的柔峰不住地隨着呼吸起伏着,充滿了成熟女子的丰韻性感。

楚質被她那迷人的風情撩撥得有些不自然,加上陣陣如蘭似扇的幽香不斷傳入鼻內,更是讓他渾身不自在,身體不同輕輕靠後幾分,輕輕咳嗽了下,開口說道:“洛娘子。可是有謹瑜的回信?”

覺察到楚質飄飛的目光,洛小仙俏臉上慢慢泛起了紅暈,更是嫵媚妖豔,心中卻有幾分得意,聽了這話。忽然沉默了下,臉色似乎有些暗淡。卻剎時間展顏微笑,豔光四溢。盈笑說道:“才幾日功夫,大人的書信或許纔到瑜兒手中,哪裡這麼快就有回信。”

“這倒也是。”楚質心中有點失望,臉上倒不至於顯露出來,心裡在猜測着洛小仙到底有什麼事情找自己時,突然之間,卻見她輕輕起身,走到窗旁,看着雜外的風光,聲音似乎有點黯然:“大人,過兩日。奴家要走了。”

“哦”答應了聲,反應過來,這個走好像有別的意思,楚質皺眉問道:“走?去哪?你要離開杭州不成?”

聽着好像有幾分關切,洛小仙臉上掠過一抹笑意,悄然轉身,含笑道:“託大人照顧,洛園得以起死回生,而且比之以前,多了許多生色

這不是洛小仙假意誇讚,借爲楚質白謹瑜兩人牽橋送信的機會,向楚質又討了幾個新戲的劇本,大受百姓士神的歡迎,特別是有些戲班不會固定在一處,在杭州學了幾齣新戲。又在別的地方演出,洛園的名聲經過他們的傳播,已經不只限於杭州一帶。

“說重點。”感激的話聽多了。楚質已有幾分不耐之色。

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393章 心態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123章 運氣第35章 公堂之上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103章 禮物第158章 殿試第132章 留宿第131章 楊家村第57章 進步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275章 獻策第382章 緣故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73章 月閣之內第7章 前因後果第208章 隱謎第39章 白瑾瑜第19章 家族聚會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5章 痛改前非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180章 提點第243章 縣尉受襲第39章 白瑾瑜第182章 支持第三百五十四章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361章 序幕第389章 讚頌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385章 喜憂第41章 有意提攜第334章 伏法第324章 求斷第452章 幸福美滿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433章 刺繡第452章 幸福美滿第39章 白瑾瑜第241章 名不虛傳第362章 成就感第41章 有意提攜第349章 尾行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202章 塗抹第15章 返回家中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405章 問路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340章 補闕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255章 水鞦韆第272章 本末倒置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36章 斷案第187章 詩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341章 轉機第47章 隱約察覺第255章 水鞦韆第327章 朝爭第434章 激動第233章 議親第255章 水鞦韆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409章 先見第64章 長兄歸來第301章 沉迷第164章 催妝詞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347章 嚴打第145章 歡聚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291章 洛小仙的盤算第395章 厚賞與懲治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194章 隱瞞第297章 族親第300章 觀潮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8章 一個機會第393章 心態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363章 一書難求第67章 設宴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351章 怒火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30章 茶百戲第224章 有備而來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60章 情趣第62章 微醉而歸
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393章 心態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123章 運氣第35章 公堂之上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103章 禮物第158章 殿試第132章 留宿第131章 楊家村第57章 進步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275章 獻策第382章 緣故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73章 月閣之內第7章 前因後果第208章 隱謎第39章 白瑾瑜第19章 家族聚會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5章 痛改前非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180章 提點第243章 縣尉受襲第39章 白瑾瑜第182章 支持第三百五十四章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361章 序幕第389章 讚頌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385章 喜憂第41章 有意提攜第334章 伏法第324章 求斷第452章 幸福美滿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433章 刺繡第452章 幸福美滿第39章 白瑾瑜第241章 名不虛傳第362章 成就感第41章 有意提攜第349章 尾行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202章 塗抹第15章 返回家中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405章 問路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340章 補闕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255章 水鞦韆第272章 本末倒置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36章 斷案第187章 詩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341章 轉機第47章 隱約察覺第255章 水鞦韆第327章 朝爭第434章 激動第233章 議親第255章 水鞦韆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409章 先見第64章 長兄歸來第301章 沉迷第164章 催妝詞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347章 嚴打第145章 歡聚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291章 洛小仙的盤算第395章 厚賞與懲治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194章 隱瞞第297章 族親第300章 觀潮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8章 一個機會第393章 心態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363章 一書難求第67章 設宴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351章 怒火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30章 茶百戲第224章 有備而來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60章 情趣第62章 微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