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

戈的科學技術不如現代的發達,但是對幹聲音的認識型迎卜世人的想象,比如宮廷祭壇之類的建築,匠師在建造得華美富麗、宏偉壯觀的時候,也要考慮因空間太大,不利於傳訊的問題。

就好像在上朝的時候,皇帝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文武百官在殿下恭候,雙方的距離可不僅是幾步而已,皇帝還能有侍從宦官代言傳刮,而百官卻沒有這種待遇,只能自己開口說話,問題在於,在君王前面,總不能大聲叫嚷,有失禮儀,所以建造宮殿時肯定要考慮到擴音的設計。

宮殿中的擴音設施十分精巧,且其中的技術含量不是能用幾句話就能解釋得出來,暫且不提,但是民間戲臺確實是有擴音設備的,建戲臺的時候在戲臺的前方離地表不深的地方埋上水缸,根據戲臺的大小不同,缸的個數也不一樣,就起到了聲音擴散的作用,其原理有點兒像現代的擴音器。

而戲臺中央頂上有咋。圓形四頂,叫藻井。古時候人們爲祈求吉祥如意,確保家宅平安、防止火災,利用井中有水,水火相剋的道理,將屋頂的通風口製成水井狀,它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擴音,一個是消除回聲。

經許漢卿的提醒,有幾人立即想到,閣樓的建築形制構造,與戲樓差不多,只不過裝飾得更加華麗罷了,大家身在其中,當局者迷,思緒自然沒有往這方面聯想,而今跳出局外,自然紛紛醒悟。

才俊們性格固然有些高傲,但並不代表他們就目中無人,所以對於率先發現其中端倪的許漢卿,衆人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心裡還是有幾分佩服之意,這可以從他們的態度看出來,友好示意,微笑舉杯,連那些陪客使女們也不時悄悄地觀望着,許漢卿頓時成爲宴會中的焦點。

不過就算許漢卿表現出了急智巧思,衆人佩服之心雖有,但想讓他們折服卻沒有那麼容易,畢竟在他們看來,答案這麼簡單,只要再給他們些許時間,要破解出來輕而易舉,卻從來沒有想過,有時候答案就是一層薄膜,但是薄膜沒被戳破之前,結果誰也想不出來。

只不過這答案是否準確,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爲必是無疑,但沈遼卻沒有表態,總讓人心裡有些疑慮,而在衆人的注視下,沈遼的表情依然如故,臉上掛着輕淡笑容,舉杯獨飲,彷彿閣樓之中只有他一人而已,這種態度。說實話,的確很欠扁。還好,能被邀請而來的賓客,對他的性格脾性可謂是知之頗深,習慣了,自動選擇直接忽略過去。

然而,今晚劉仁之似乎成了沈遼的代言人,只見他笑呵呵道:“這位,許公子,真是聰慧過人,令人敬佩,”

爲官多年,奉承諂媚之言,特別是明瞭許家卿身份的情況下,劉仁之簡直就是信手指來,詣治不絕的說了幾分鐘,而且還沒帶重複的,就當衆人心中漸漸不耐時,卻聽他肯定的說道:“正如許公子所言,樓下房屋的確有些特殊,埋了七隻缸罐”

“但是”就當有些人露出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楊承平正準備向許漢卿道賀、張元善、李明達情緒有些黯淡的時候,劉仁之卻揮手比哉了下衆人席位連成的圓弧,微笑說道:“諸位或許沒有聽清我剛纔之言。我想知道的是,閣樓內的聲樂是從何處傳入,爲何這裡每處都能聽到強弱相同的聲音。”

衆人聞言,頓時啞然不已,要知道這閣樓奇妙的地方並不是傳入的聲音響亮、清晰,而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所聽到的聲質、音調相同,而許漢卿的答案,只不過是得其表皮,還沒有得到深髓。

聲音近強遠弱,這個基本的道理在場的人都清楚,然而衆人分席列坐,遠近各不相同,除非有人在他們的中間說話,不然每人聽到的音量也盡不相同,況且,絃樂聲並不是從窗外飄入,而似是在室內響起,但樓上地板密封,聽劉仁之的意思,好像有阻音的作用,按理來說就算樓下有人奏樂,絃音傳入也該微弱難聞,怎麼可能這樣清晰。

且室內陳設簡單,可謂是一目瞭然,除非奏樂人有隱身之能,不然別想瞞過衆人雪亮的眼睛,排除種種,有人得到一個很荒謬的結論,奏樂的伎人可能在樓頂。

當然,這個結論卻是劉仁之的笑談:“當初我久思不解,想盡了種種可能,甚至懷疑那些人就在樓頂之上,可惜的是,待我借梯子爬到頂上時,發現那裡中間尖,周邊瓦片圓滑,連站的地方都沒有,更加不用說坐着撫琴奏樂了。”

衆人鬨笑之餘,心裡卻覺得好受到了,畢竟當對比之後,發現自己並不是表現最差的那咋”有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不是自己猜測不出,而是題謎太難,反正其他人也沒解出來,大家處於同樣水平,自己不見得比人差。

笑過之後,衆人十分默契的悄然將話題轉移利他處,決口不提閣樓的事情,或許是飲了幾杯淳釀,一些人也放下高傲的性子,與旁人歡聲笑語起來,談古論今,針貶時事,氣氛很是融洽。

沈遼冷眼旁觀,不露聲色,但心裡卻有些微失望,這次邀請衆人前來赴宴,他其實是別有用意的,具體是爲了什麼事情,在場之中,也只有兩三人隱約明白其意而已。

其實說穿了也沒什麼,身爲沈家的嫡子男丁,在沈透已上任爲官的情況下,可以說是一家之主,且衣食無憂。日子很是逍遙,本應沒有什麼煩惱纔是,可他偏偏卻有咋。難了的心事,心事是什麼很容易猜測出來。無非是其姐沈瑤的終身大事。

對於沈瑤,沈遼表面上時常與她拌嘴,其實心中十分尊重的,畢竟沈氏兄弟雙親早逝,沈瑤可是盡到了長姐如母的責任,而且當年許家來退親時,她爲了沈家的利益,毅然選擇守寡,犧牲了幾年的青春韶華。

對此沈遼又是感激又是不滿,心情非常矛盾,特別是沈透爲官之後,他更是認爲,沈家已經沒有必要再攀附許家而存在,而對沈瑤的婚事也越發用心起來,可惜的是,每當他或直言或暗示的向沈瑤說起這事時,沈瑤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沒有甘“洲切的答案反而極力掇竄流汀儘快成親生子,以繼承兒永旨火

而沈遼也就此事詢問過兄長沈送的意思,可是沈透的來信卻說,這事應該按照沈瑤的心意行事,讓他不要操心理會,而是把精力放在科舉之中,早日金撈題名。光宗耀祖。連沈送都不支持自己的決定,這讓沈遼很是苦惱。

考慮許久之後,沈遼最終決定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纔有今日之宴,明爲宴客。暗地裡卻在爲自己挑選姐夫,不過,也可以從此看得出來,沈遼還是不夠成熟,因爲他根本沒了解清楚逃瑤喜歡什麼類型的人,卻請了幫自己看得順眼,性格和自己差不多的士子前來,這樣已己度人,也預示了此事的最後結果肯定不會如他所願。

而且沈遼的挑擇根本沒有什麼具體標準,只是憑着自己的好惡,看似舉杯獨酌,其實是在觀察衆人的表現,心裡默默評判着。

“李明達,這人功利心太強,想與姐姐成親,不過是爲了藉助沈家之財勢而已,今日給他當踏腳石。明日說不定就被他一腳踢開,不必考慮

“默,飲了杯酒就露出本色,手都不知放在待女身上何處了,自制力如此差,還想成爲我姐夫,做夢;”

這人不錯,我行我素,不在乎他人看法,值得考慮,只不過,似乎有些不怎麼聰明,好像配不上惠質蘭心的姐姐,嗯,再考慮考慮

“張元善,對姐姐倒是頗爲用心,可惜家中已有妻妾兒女,不可,”

慢慢的將大部分人點評完畢,沈遼的額眉不易讓人察覺的微皺起來,看了半天,也只有許漢卿比較符合自己的評判標準,然而他偏偏是許家的人,只能捨棄,輕微搖頭,目光落在身旁的楚質身上,發現他桌案上的膳食已去大半,沈遼頓時無語。

再看其他人,桌案上的佳餚,除了關酒之外,只不過是淺嘗輒止,有的甚至根本沒有碰過,這纔是宴會的精髓所在,人家應邀出席宴會,並不是爲了吃,而是圖個氛圍,十分講究風儀,像楚質這樣在風雅的宴會上暴飲暴食的,的確非常少見。

按照楚質的飲食速度,再這樣下去幾分鐘,桌案上的盤碟肯定清先,無疑,沈遼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怎麼說也是他的幕僚,怎能眼睜睜的看着東主出醜,伸手輕輕扯了下楚質的衣袖,懶聲說道:“楚知縣,,?”

再缺了塊肉片入口,咀嚼入肚,楚質放在筷子,慢條斯理的掏出絲巾擦手抹嘴,端起了杯子,才笑道:“睿達兄,請

弄了半天,原來是以爲自己要向他敬酒,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提醒,沈遼心中一陣氣急,但既然好心開口提醒了,總不能撒手不管,舉杯示意與楚質共飲之後,見他打算拿筷繼續沉迷美味時,沈遼連忙說道:“楚大人,劉放落心有存疑,難道身爲他的上司,你就沒有想過爲其解惑?”

沈遼也並不是真的想讓人說出準確答案,這樣問不過是想分散楚質的注意力,免得他餐餐似的模樣顯現在衆人面前,讓人嘲笑卻不自知。

沈遼的聲音比較高昂,所以在場的人基本都能聽到,且詢問的對象是楚質,一個聲望在他們之上的人物,立即將衆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要知道,楚質身上的光環實在是太多,什麼少年英才,無雙才子,一代詞人之類的讚譽從來沒有斷絕過,固然得到許多人的崇拜,但也從不乏妒嫉者,如果楚質能在某個時候失敗一次的話,很多人的心中肯定會有高興不已。

當然,也不是說在場的人之中,都抱有這種陰暗心理,只不過在大家都猜測不出答案的時候,沒有哪個希望半路會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來,這豈不是顯得自己很差勁,不過這回他們卻讓失望了,在未來大舅子面前,楚質沒有扮低調的意思。

“有什麼好解惑的,我看他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明明已經知道怎麼回事,還裝成莫明其妙的模樣。”飲了幾杯佳釀,楚質反而感覺精神了些,畢竟古代的酒度數不高,而且有些甜酸的味道,跟果汁差不多。

“天地良心,我絕對沒有做明知顧問之事。”在衆人質疑的目光下,劉仁之連忙誓言旦旦說道:“大人,我是對此樓瞭解得多些,但也是爲了解開其中的迷團,你可不能因此而冤枉我啊

“那隻能說明你不夠機醒。明明已摸到其中門道,卻視而不見楚質搖頭嘆息道:“真是可悲啊

劉仁之眼睛一亮,其實他也沒有在做戲,這個迷團的確困擾了他許久,而今聽楚質之意,好像明白怎麼回事,當下連忙雙手執杯示意,恭敬道:“還請大人提點。”

“樓中地板雙面夾層,中間鋪陳竹木,你是如何得知的?而在此叫喊,外面絲毫不能聽聞,你可試過?”楚質問道。

“我是親眼所見,沈公子座下那塊木板只有一層,可以挪移抽取,抽開就可以看到夾板中間情況。”劉仁之解釋說道:“我更是親自試過,命人在此地大聲嚷嚷,外面的確不能聽聞聲音,此事絕對千真萬確,不信諸位儘管一試

衆人紛紛點頭,畢竟只要不笨,沒人會撒這種一戳就破的謊。

“我當然相信。”楚質笑道:“但我卻可以肯定,你故意說漏了一點,在這裡叫喊外面聽不見。我也相信,就算是在樓外嚷嚷,這裡也充耳不聞,不過,在樓下房間呢。是否也是這種情況?。

對啊,早就懷疑姓劉的沒說實話,聲音肯定是從樓下傳入的無疑,可怎麼沒有想到問他這事呢,被誤導了,有些人在後悔之餘,紛紛看向劉仁之。

“嘿嘿,大人真是明察秋毫劉仁之笑容滿面承認,不忘朝其他人詭笑道:“諸位,我說的可都是事實,這裡的確密封之極,只要門窗緊閉,無論是樓外,還是樓下房屋,確實聽不到這裡的動靜,至於樓下的聲音爲何能傳入,且如此均勻如一,那我就不得而知了。”(),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第58章 箭發虛不第174章 賜詩第207章 上門第143章 報喜第158章 殿試第426章 慌對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324章 求斷第14章 峰迴路轉第203章 贈禮第396章 緒亂第404章 重聚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三百五十四章第151章 會元先上第106章 對韻第97章 鴻雁傳情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315章 糾纏第334章 伏法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第123章 運氣第83章 聲名遠揚第340章 補闕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50章 動之以利第172章 進士及第第158章 殿試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367章 旁敲側擊第270章 奸商第185章 三絕第111章 燈謎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98章 鴻雁第55章 重返書院第384章 急告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210章 皇子第279章 私下請求第329章 算賬第428章 迎第178章 宗族第431章 熱情第431章 熱情第117章 恭賀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49章 如期而至第143章 報喜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34章 九宮格第128章 幫忙第73章 月閣之內第357章 相思第3章 三叔來探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139章 賞心樓第122章 春閨之日第300章 觀潮第130章 異常第177章 餘韻意長第238章 好友重逢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233章 議親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86章 宿怨第三百五十五章第366章 巴結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381章 通幽第41章 有意提攜第175章 導從炫耀第50章 盛情難卻第90章 近水樓臺第188章 曲第418章 乖巧第372章 勸解第210章 皇子第68章 白礬樓第206章 銘記第300章 觀潮第365章 熱議第380章 姻親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340章 補闕第57章 進步第271章 責任第169章 春宵第173章 面聖第81章 半截文章第266章 對策第210章 皇子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33章 後院第398章 好官第345章 涉險
第58章 箭發虛不第174章 賜詩第207章 上門第143章 報喜第158章 殿試第426章 慌對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324章 求斷第14章 峰迴路轉第203章 贈禮第396章 緒亂第404章 重聚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三百五十四章第151章 會元先上第106章 對韻第97章 鴻雁傳情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315章 糾纏第334章 伏法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第123章 運氣第83章 聲名遠揚第340章 補闕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50章 動之以利第172章 進士及第第158章 殿試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367章 旁敲側擊第270章 奸商第185章 三絕第111章 燈謎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98章 鴻雁第55章 重返書院第384章 急告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210章 皇子第279章 私下請求第329章 算賬第428章 迎第178章 宗族第431章 熱情第431章 熱情第117章 恭賀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49章 如期而至第143章 報喜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34章 九宮格第128章 幫忙第73章 月閣之內第357章 相思第3章 三叔來探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139章 賞心樓第122章 春閨之日第300章 觀潮第130章 異常第177章 餘韻意長第238章 好友重逢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233章 議親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86章 宿怨第三百五十五章第366章 巴結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381章 通幽第41章 有意提攜第175章 導從炫耀第50章 盛情難卻第90章 近水樓臺第188章 曲第418章 乖巧第372章 勸解第210章 皇子第68章 白礬樓第206章 銘記第300章 觀潮第365章 熱議第380章 姻親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340章 補闕第57章 進步第271章 責任第169章 春宵第173章 面聖第81章 半截文章第266章 對策第210章 皇子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33章 後院第398章 好官第345章 涉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