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宿怨

泛仲淹老了,正如他悄悄地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烈甘引百姓察覺聞訊,奔赴江邊的時候,卻只能看到一帆孤影。

從慶曆四年范仲淹被貶出京城開始。他先後在陝北邊關各州、鄰州、鄧州、荊南、杭州等地任職。每到一處,都盡己所能地爲百姓做事,而且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他勤政愛民的傳說,在民衆的心裡,他是一個官,更是一個神,或者是慈悲的菩薩。

一個享譽天下的好官走了,杭州百姓心中怎能不懷念悲傷,此後,也不用別人發動,便自發的爲范仲淹修建了許多祭祠,碑亭等紀念建築,當然,也有那麼一小攝人。興奮不已,恨不能放幾竄爆竹慶祝,這回,該沒人能阻止自己發財了吧。

然而,他們也沒有高興多久。杭州諸縣開始實施一種名爲青苗法的政令,是以范仲淹的名義推行的,這個時候,杭州新任知州還沒有上任。而政令是范仲淹離任前簽發。具有法律效應,各縣官吏不敢不從。

在各縣官吏的宣傳下,百姓明白青苗法的好處,舟其他人借貸,要歸還七八分利息,而向官衙借錢。卻只須還一分而已,就是斗大字不識的百姓,也明白孰輕孰重,況且還有范仲淹這塊金字招牌,百姓自然知道該怎樣選擇。

已經是春耕時候,不能再耽擱下去,心急如焚的百姓,連忙直到縣衙,與官吏簽定契約,揹着借來的錢糧,歡騰而歸。

“不可能,州衙糧倉銀庫不是已經空了嗎,他們哪來的錢糧?”聽聞消息,而且還親眼目睹了百姓借貸的情形,但還是令某些人難以置信。由滿心歡喜到驚愕失望,巨大的反差。確實讓人接受不了,還好他們顯然沒誰患有心臟病,不然,非鬧出人命來不可。

與此同時,楚質也有些失望情緒。但卻不是因爲公務,而是沈瑤突然約他會面,當楚質興沖沖赴約的時候,卻聽到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

“睿達第一次離家,而且應天又那麼遙遠,我實在放心不下。”沈瑤一臉的歉意,微笑說道:“這次來回,怕是要一個多月,先提前與你打個招呼,免得又以爲我是躲着你

“你不是說不去應天了嗎,爲何又改變主意。”楚質奇怪問道,解開了心結,沈瑤對沈遼的管束也放任起來,難道事情又有變化。

“還不是睿達,總是跟我唱反調,讓他不去了吧,他卻偏偏耍去。”沈瑤嗔怪道。臉上卻充滿寵溺的笑容。

經楚質的提醒,她懂得從另外角度看待問題,按常理來說,以沈遼的閒散的性格,聽說不用去應天。恐怕立即點頭答應,唯恐她再度反悔,而今卻堅持要去,不是正如楚質所說的一樣,不想讓自己失望,只不過表達方式不同罷了。

楚質還能說什麼,只有無奈贊成。就是不同意也沒有辦法。人家姐弟情深,自己就是一個外人,哪裡有說話的餘地。

“怎麼,又生氣了?。沈瑤又是好氣,又是想笑,怎麼跟孩子似的。心中卻帶着絲絲甜蜜,畢竟如何不在意自己,那何必這般鬧情緣。

“沒有,只是想到,你一離開。我又變成了孤家寡人。”沒有注意自己說話不慎,犯了忌諱,楚質悶悶不樂,噓喘嘆氣。

幸好兩人秘密幽會,沒有旁人。沈瑤更是心中甜蜜,哪有時間理會諱言諱語,纖足搖曳,投林,偎依入楚質懷中,柔聲說道:“才一個月而已,很快的,而且,你旁邊不是有個初兒嗎,還悄什麼形單影隻。”一股酸溜溜的氣息蔓延,楚質無語。識趣的轉移話題:“什麼時候起程,臨行之前。記得通知一聲,我去送你。”

“收拾行李,安排家裡裡外。也要兩日。”考慮片刻,沈瑤說道:“睿達的意思,離行的時候。不用擺什麼伐行宴會,折柳留念之類的。又不是不回來了,學習範公。不要驚動他人。夜裡悄悄地的揚帆即可。”

“那好吧微微點頭,楚質輕聲問道:“這次出門,急着回去嗎?”

“不急,只要在日落之前”沈瑤微聲回道,俏面如霞,眸光似水。

又是幾日過去,從沈家傳來消息。沈瑤與沈遼已經起程,楚質茫然若失,但是很快,就投入如火如荼的工作之中去,早出晚歸,深入鄉鎮山村,勸課農桑,特別是向貧困農戶宣揚青苗法的益處。

得到官衙的支助,錢糧不缺,農戶自然鼓足了力氣,耕翻犁田,撒稻播種,引流灌溉,半個月下來。效果顯著,行走於郊川,漢眼望去。綠油油的苗芽成片塊列,微風輕拂,股勃好歲肌撲面而來,令人心中舒暢。

今日,才從鄉間歸來,楚質卻接到州衙傳訊,有幾分莫明其妙聽令前去,到了才知道原來是顧可知的召見。走入廳房,發現張元善也在

中。

揮手讓楚質坐下,顧可知神情顯的有些凝重:“朝廷公文已經下來了,調派江寧知府張方平前來任知杭州事,我聽到消息,早在幾天之前,張知州已經從江寧出發。這兩日就應該到達杭州城。”

“既然如此,送往迎來,本是官場規矩,有什麼章程,顧大人吩咐便是,我與楚知縣定然聽從。”張元善說道。

楚質點頭同意,心中尋思,沈透是江寧通判,不知與張方平關係怎樣,要寫信去問聲才行,畢竟日後要在人家手下聽差,不僅要了解上司的脾性,再多一層關係的話,日子應該好過些。

“我不是擔心這個。”顧可知憂慮重重,嘆氣道:“只是覺得,張知州到任之後,怕會罷了青苗法。”

“什麼?”楚質、張元善面面相覷,驚聲急問:“這是爲何?”

雖說,新官上任,總有改變上任官員政令的習慣,但這青苗法是范仲淹推行的,新任知州再怎麼也要給他幾分面子,而且這還是濟民良法,深得民心,無緣無故的罷免,說不定會惹得民怨沸騰,得不償失的事情,應該沒人會做吧。

“話雖如此,但你們不知道。”沉吟了下,顧可知輕聲道:“其他人或許不會輕動,但張知州與範公”有宿怨,青苗法不是範公所立也就罷了,說不定能得以保存,可是”唉,時也,命也。”

之所以藉助范仲淹的名義,就是因爲他的影響力極廣,就算已經離任。但是民衆卻很是信服,爲推行青苗法令提供方便,可是聽顧可知這樣說,反倒成爲法令失敗的根源。但范仲淹與張方平到底有什麼宿怨,居然會讓顧可知認定張方平一定會反對范仲淹的法令。

望着百思不解的兩人,顧可知考慮片亥,輕聲說道:“張知州是呂相門生。”

呂相是誰?見到張元善似乎已經恍然大悟,楚質還在那裡猜測,半響,呂夷簡三字浮現腦中。

昌夷簡是誰?楚質再怎麼不瞭解時政,也絕對聽說過這位牛人名聲。不提人家顯赫家勢,祖父呂龜圖、伯父呂蒙正兩位大臣名相。

單是呂夷簡自己,憑着真宗朝進士出身,仁宗初立,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夷簡之力爲多的資歷。列位輔弼之首,執政二十多年。風頭之盛,宋朝建國以來,無人可比,然而,這樣的牛人,卻是范仲淹一輩子的對頭。

范仲淹與呂夷簡有什麼恩怨,顧可知說得很是含糊,推說是政見不同。而張方平身爲呂夷簡的門生,天生註定與范仲淹立場不同。況且,當初昌夷簡倒臺,范仲淹執政,張方平立即就從翰林學士的位置遷至知塗州事,幾年下來,地方長官任了不少,卻沒能回到朝堂之中去,心中怎麼可能連一點怨恨也沒有

其他不用多說了,還有什麼比害人丟官貶職更加令人厭惡的,楚質頓時一陣頭痛,換成是自己,就是報復不回來,也會選擇壞他之事,以泄其恨。

“早知如此,又何必費力推行青苗法令。”張元善嘆息不已。

“難道就沒有絲毫挽回的餘地?”楚質還是不死心。不是說士大夾講究君子風度,就是在朝堂之上。因政見不同互相爭執,私底下卻交情不淺嗎。

還是年輕啊,不知政事險峻,顧可知搖頭說道:“當年範公一筆勾下。不給人留下分毫情面,而今風水輪流轉,豈敢奢望別人手下留情。”

楚質皺眉說道:“可是如今有數萬百姓借貸了錢糧。難道張知州真敢一意孤行,招惹民沸不成。”

“或許不敢,卻也難說。”顧可知也不敢肯定,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些人爲了泄憤,說不定真連前程也不要了。

“不管張知州敢與不敢,你們可有對策?”張元善憂慮問道。已經兩任知縣,考覈之日將近,無論是爲百姓,還是爲了自己的前程,他都不願意看着青苗法令被人破壞。

“沒有,所以我才找你們來商議。”顧可知說道,目光下意識的

轉。

“看我做什。”楚質唉聲嘆氣,無奈說道:“唯今之計,只有看一步。走一步了,希望這位張知州的胸襟,要比我們想象中的廣闊。不然”()

第260章 西湖盛會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386章 宿怨第127章 家常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191章 憧憬第66章 喜慶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193章 揣測第263章 進香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433章 刺繡第377章 聖聽第207章 上門第136章 端倪(一)第428章 迎第361章 序幕第418章 乖巧第7章 前因後果第79章 舞姿勾魂第281章 不對第349章 尾行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349章 尾行第168章 趣聞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317章 新貴第105章 童稚第291章 洛小仙的盤算第293章 赴約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387章 討好第405章 問路第390章 用意第169章 春宵第141章 會試放榜第190章 經商設想第116章 案首第40章 舞伎月香第406章 館職第118章 舉薦第三百五十五章第267章 指示第217章 冤枉了人家第33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56章 斷然拒絕第21章 妻與妾第18章 端午印象第302章 無知者無畏第79章 舞姿勾魂第65章 兄友弟恭第143章 報喜第69章 聚衆第351章 怒火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章 慈母之心第310章 賞罰分明第44章 聲名漸起第180章 提點第327章 朝爭第12章 宋體字第164章 催妝詞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290章 純潔的友誼第281章 不對第405章 問路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45章 酒醒第419章 青澀的夢第178章 宗族第376章 把柄第206章 銘記第252章 應對第166章 祝詞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139章 賞心樓第31章 功課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9章 知恥而後進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153章 身陷重圍第11章 心有所動第414章 洞穿第105章 童稚第432章 豐厚的嫁妝第390章 用意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427章 猾賴第452章 幸福美滿第404章 重聚第409章 先見第62章 微醉而歸第437章 高士林的主意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79章 私下請求
第260章 西湖盛會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386章 宿怨第127章 家常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191章 憧憬第66章 喜慶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193章 揣測第263章 進香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433章 刺繡第377章 聖聽第207章 上門第136章 端倪(一)第428章 迎第361章 序幕第418章 乖巧第7章 前因後果第79章 舞姿勾魂第281章 不對第349章 尾行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349章 尾行第168章 趣聞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317章 新貴第105章 童稚第291章 洛小仙的盤算第293章 赴約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387章 討好第405章 問路第390章 用意第169章 春宵第141章 會試放榜第190章 經商設想第116章 案首第40章 舞伎月香第406章 館職第118章 舉薦第三百五十五章第267章 指示第217章 冤枉了人家第33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56章 斷然拒絕第21章 妻與妾第18章 端午印象第302章 無知者無畏第79章 舞姿勾魂第65章 兄友弟恭第143章 報喜第69章 聚衆第351章 怒火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章 慈母之心第310章 賞罰分明第44章 聲名漸起第180章 提點第327章 朝爭第12章 宋體字第164章 催妝詞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290章 純潔的友誼第281章 不對第405章 問路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45章 酒醒第419章 青澀的夢第178章 宗族第376章 把柄第206章 銘記第252章 應對第166章 祝詞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139章 賞心樓第31章 功課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9章 知恥而後進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153章 身陷重圍第11章 心有所動第414章 洞穿第105章 童稚第432章 豐厚的嫁妝第390章 用意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427章 猾賴第452章 幸福美滿第404章 重聚第409章 先見第62章 微醉而歸第437章 高士林的主意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79章 私下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