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

夜已深,楊戩端端正正地坐在圓凳上,背後靠着板壁,腦袋一起一伏,正迷迷糊糊地睡着。

白天宰相與天子的短暫交鋒之後,宰相們揚長而去,天子趕走了所有的貼身宮人,在寢宮中整整坐了一個下午,到了晚間,又木呆呆地在宮人們的服侍下,梳洗上牀。就是對太后的例行問安,也報了病,沒有往那邊去。

整整一天,楊戩都瞪大眼睛盯了皇帝,生怕他一時想不開,又做出什麼事來。

只是聽了太妃的唆使,就敢服毒了,萬一這一次被相公們氣懵了心,想趕在被廢之前做出事來,別人或許無事,可他這個被太后欽點來“服侍”官家的御藥院勾當,必然要負上最大的責任。

白天時楊戩還撐得住,可到了晚上,燈火昏黃閃爍,漸漸的,倦意便潮水一般涌了上來。雖是坐着,可還是不由自主的便陷入了夢鄉。

猛然間,楊戩一驚而醒。

張開惺忪的睡眼,緊張得觀察着前方。

寢殿中紅燭依舊,黯淡的燭光下,依稀能看得見御榻上皇帝的背影。

天子正頭朝裡面睡着,跟之前沒有任何變化。

自從先帝因炭毒而崩,剛剛興起的拔步牀便被清出宮中。糾枉過正之下,宮內的牀榻連帳簾都給裁了。宮人們站在外間就能看得見睡在牀榻上的主人。

看見天子還在安睡,楊戩稍稍鬆了一口氣。

方纔他在夢中,夢見皇帝拿了條白綾,吊死在房樑上。

夢中的皇帝,紫黑色的舌頭長長地伸了出來,眼角、鼻孔延伸出幾條血痕。就像當年一同入宮的同伴,入宮才一個月,就自縊在房中。同寢的七八人,早上起來都嚇得半死。

楊戩從噩夢中恢復過來,就感覺背後黏糊糊、冷冰冰,盡是些冷汗。

坐得渾身不爽利,他便站起身,輕手輕腳地往御榻走過去。

再看看皇帝,就出去換一身乾爽的褻衣。

只是剛剛向前走了幾步,他就停了下來,難以置信地瞪大眼望着前方。

御榻上的被褥,可以看見天子後背的輪廓。那輪廓正一陣陣地顫着,隱約能聽見幾聲嗚咽。

皇帝根本就沒有睡着!

楊戩猛地乾嚥了口唾沫,忽而覺得心虛起來——皇帝是在哭!

是的,是應該哭的。

堂堂皇帝,竟然被臣子騎到了頭上,哭也是正常的。而且才十幾歲的小孩子,遇上犯顏欺上的事,怎麼可能忍得住不哭?

只是皇帝的性子也硬,剛剛被宰相們教訓的時候,連滴淚水都沒掉,白天也只是發呆,直到夜深人靜時,方纔用被子掩着哭泣。

楊戩心下惻然,正想悄悄地離開,就發現被褥的顫抖突然停住了。

“是發現了?”楊戩心道。

他甚至都爲皇帝感到尷尬,自家一個沒臉的閹人,哭的時候都不想被人看見,何論高高在上的皇帝。

給皇帝留點臉面吧。

楊戩想着,悄悄地向後挪着腳步,不打算再靠近了。

天下至尊落到了這一步,縱然楊戩極羨慕王中正的權勢,但也不免對趙煦的境遇抱上幾分同情。

要是熙宗皇帝沒有早亡,現在的這位至尊,怕還是在一干維持着忠心的宰輔教導下,認真學習治國之術,怎麼也不至於被欺負成這樣。

孤兒寡母本就容易受欺負,何況還母子離心,如何不受人欺?

楊戩暗暗地嘆了一聲,悄無聲息地退到了門邊。

“就讓皇帝繼續哭一陣吧。”楊戩想。

也只有在這夜裡,這位皇帝才能沒有白天的顧忌;

也只有在夜裡,這位皇帝才能不用在意地哭泣;

都已經被臣子們架空,吃喝拉撒都被監視,可楊戩這時候突然覺得,向上報告時也沒有必要事無鉅細,即使一點點也可以,就給皇帝留下一點點餘地。

這是在他的權限範圍之內,能做到的僅有一點。

……

不能笑,不能笑。不能笑!

趙煦不斷地警告自己,但隨着夜色漸深,自制力就變得薄弱起來,最終他還是沒按捺住潮涌而起的笑意,使得他被褥下的身體,一陣陣地抽動着。

是該笑的。

宰相們露了怯,自己的皇位保住了,爲什麼不笑?

宰相們打算做什麼,趙煦現在依然不清楚。

但他們能做到哪個地步,趙煦覺得自己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伊尹之事,臣能爲之。

這等於就是劃下了一條底限。

韓岡的確是悖逆無道,但終究還是不敢說一句“伊霍之事,臣能爲之”,不敢廢掉自己。

方纔雙方都把話都說到那個地步,趙煦是一邊冒着冷汗,一邊挑釁宰相。

如果可以廢掉自己,想必章惇、韓岡都不會吝嗇多說一句話。

可他們都沒有說,就算惱火到了極點,都沒有說——因爲他們不敢說。

趙煦心中快活得直髮癢。

他緊緊咬着被角,用牙齒開心地磨着棉製的被面,只有這樣,才能壓得住時不時自喉嚨裡衝出的幾聲喑啞的笑聲。

廢帝另立這句話,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說出口的。

若是漢晉之際,南北朝時,或是晚唐五代,換個皇帝對權臣來說或許很簡單,可是大宋前後七代天子,養士百有餘年。

儘管自己無恩於天下士民,但趙煦相信,有前面祖宗六代在,億萬子民依然心向趙氏正統。

不僅僅是天下子民,就是朝中羣臣,也必然有許多忠直之士。

這還用懷疑嗎?

儘管有權臣阻隔中外,讓趙煦完全不清楚朝堂上究竟有多少心向正統的忠直之士。

但三個奸佞到了現在都還不敢放言說要廢掉自己,想必就是因爲朝中諸多忠臣,讓他們不敢越雷池一步。

縱使那婦人十年來不斷提拔逆賊,使奸佞高居廟堂,忠臣沉淪下僚,可自己依然還能穩穩地坐在這個位置上。

蘇頌有句話的確沒有說錯——這就是祖宗的恩德!

趙煦嘴角咧開,無聲地笑着,誰讓你們沒能投個好胎?

羨慕嗎?嫉妒嗎?

人有高下之分,貴賤之別,這是天生的。

自家生在宮禁之中,天生就該高居人上。既然生在宮禁之外,天生就該跪在自己腳下。如若不然,就是違了倫常天理。

天生的身份,再嫉妒也嫉妒不來。

就算是已經掌握了天下大政,亂臣賊子們還是不敢輕易說一句廢立,而自己作爲皇帝,要換掉宰臣,卻是天經地義。

只要等一個合適的契機!

趙煦相信,自己肯定能等到這個契機。

忽然涌起的強烈笑意,讓趙煦氣息不穩,整個身子都顫了起來。

從背後,這時傳來一點細微的響動。

有人在悄悄接近!

猶如冰水浸透了全身,陡然之間,趙煦的全身都僵住了。

有人發現了自己在笑!

強烈的恐懼感猛然襲來,把趙煦的血液都給凍結了。

趙煦不敢再出一聲,更不敢再動,整個人就僵持在現在的姿勢上,不敢稍移一點。

趙煦停下了所有動作,但身後的腳底蹭地的聲音沒了,只是那人的呼吸稍稍重了一點,趙煦登時就發現了他的身份。

是楊戩!

是那個該千刀萬剮的賊子!

沒有這些爪牙,沒有這些耳目,在那個婦人病重時候,外面的權奸根本就奈何不得自己。

要不是楊戩,自己哪裡會吃喝拉撒都被人記錄下來,送去宮外給權奸們檢查?

要不是楊戩,自己哪裡會連笑一生都得藏在被子裡?

趙煦心中殺意大盛,暗暗發誓,等到自家掌握大政,定要將此輩一個個都上刑場,剮上千萬刀。

只是發誓的同時,趙煦還是不敢有任何一點動作,直至背後傳來楊戩遠離的聲音。

楊戩退到門邊的動靜,讓趙煦憋住氣終於可以換一口,但警惕心卻越發高漲。

莫不會是欲擒故縱?

不論是與不是,趙煦都不敢冒險。

只要給那些奸佞得知自己的反應,自家可就要危險了。

不論是蘇頌、章惇、韓岡,還是兩府中的其他執政,他們都是才智高絕之輩。

趙煦承認蘇頌說得沒錯,論才智、論學識、論心術,他都不如那些從數千萬士人中考出來、又從數以千萬計的官吏中脫穎而出的宰輔們。

只要他們知道自己還能笑得出聲,就肯定會想得到他們的底細被自己看透了。

一旦他們清楚地瞭解到這一點,想必就會立刻改弦更張,真的開始要廢掉自己了。

在此之前,自家都是人畜無害,甚至演出了一場鬧劇,怎麼看都不會是有爲之君。但要是自己表現得太聰明,明天早上說不定就會看見一塊肉餅。

要有耐心,要藏拙守愚,要等待時機,等到……等到……趙煦抿了抿嘴——要等到王安石抵京。

孫女婿和女婿,究竟誰更親一點?

趙煦並不清楚,他一直不願意去考慮自己與韓岡的親戚關係,也始終覺得韓岡沒有極力反對這樁婚事,也許是因爲王安石站在了他的一邊。

儘管給自己許多理由想要去信任王安石的忠心,但眼前一個個身居高位的逆賊,讓趙煦不敢相信這位與權奸們關係緊密的元老。

不過趙煦現在想多相信王安石一點,如果王安石有叛逆之心,把孫女嫁給外孫纔是最好的選擇。而嫁給皇帝,日後不免左右爲難。

以蘇、章、韓的滔天權勢,又將所有重臣收服,阻止他們更進一步的,也只有京外的元老。

富韓已逝、彥博老邁,王珪、馮京之輩更是被壓制得毫無聲息,真正能與權奸們對抗的就只有一手締造了新政的王安石。

王安石雖說已經致仕,如今正優遊林下。

但天子大婚,王安石作爲皇后的祖父必然要到場。也許兩府在平時能夠阻止他上京,可這個時候,卻不可能阻止。

也就是說……不用等待太久了。

就快了。

就快了。

趙煦默默唸着,漸漸沉入了夢鄉。

也就在這個夜晚,王安石的專列,從揚州啓程,正向京師駛來。

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五)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八)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九)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三)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六)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一)第八十九章 塵囂(二十)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八)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
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五)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八)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九)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三)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六)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一)第八十九章 塵囂(二十)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八)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