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度分兵

也就在肖天健突然領兵攻下長沙之後,趁着周邊官府官軍都風聲鶴唳不知所措的機會,肖天健立即派兵席捲了長沙一帶,僅僅是數天時間,便將湘潭、益陽、瀏陽等縣收入到了囊中,而當地官軍幾乎沒有做什麼抵抗,要麼望風而逃,要麼就地投降,使得刑天軍在這方面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

對於此次南下攻打嶽州,順道取長沙之舉,肖天健是沒有想到會如此順利的,本以爲這些地方舊未遭兵禍,老百姓對他們不會太支持,官府和各地官軍很可能會拼死抵抗,可是沒成想事情進行的卻如此順利,說起來取瀏陽,甚至也可以說是有點可笑,本來肖天健還沒有來得及分兵攻打瀏陽,僅僅是因爲聽說瀏陽一帶有部分官軍殘兵在那裡作亂,他僅僅是派了幾百人的兵馬,去那裡收拾一下那裡的官軍殘部,沒成想瀏陽知縣卻聞風而逃,縣城內的官兵更是卷堂大散,留了個空城給肖天健,而城中有一些百姓自發的組織了起來,出城找到了刑天軍的人馬,將他們引入到了城中,取瀏陽縣城根本就是白撿的一般輕鬆。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是肖天健始料不及的,他和手下對這種情況的出現都有點始料不及,就連李信這個“參謀長”,都有點不敢相信。

如此一來,肖天健立即便召集部下們,商議接下來該怎麼辦,他面臨着兩個選擇,那就是要麼趁着這個大好機會,暫時先順勢將湖廣南部取下,如果可能的話,乾脆就連江西那邊也攻下來拉倒,省的這些地方的官府做好了準備,以後再來取這些地方,要費一些周章。

另一個就是他先將這一帶的事情放下,繼續按照原定的計劃行事,放棄立即攻取湖廣南部這些地方,留下少量兵力屯駐長沙一帶,繼續帶兵入長江,朝武昌進兵,先取武昌這個湖廣省府,然後再揮師南下,攻取湖廣南部和江西一帶。

這是一個兩難的決定,選擇其中任何一個方案,都要放棄另外一個大好的時機,肖天健頗爲爲難,連嘆魚與熊掌他都想要,放棄哪個都捨不得,最後思量再三之後,肖天健咬了咬牙,乾脆來個魚與熊掌兼得,留下這一路人馬的主力,繼續攻略湖廣南部,下一步接着打崇德、衡陽、邵陽、永州等地,爭取趁着這個機會,儘快的將湖廣南部這一帶給控制住,接下來趁勢對江西發動攻勢,爭取用一年的時間,將江西也拿下來。

但是在選將方面,肖天健卻有點躊躇,眼下他手下帶着的諸將之中,位置最高的是司徒亮,其次就是高建等人,楊崑山雖然身爲水營都統,地位不低,甚至還高於司徒亮,但是楊崑山的本事僅限於統領水營,對於攻城拔地並不是他的強項,所以楊崑山肯定不行!

司徒亮主領騎兵出身,熟悉騎兵的戰術戰法,可是這傢伙脾氣壞,有時候一般人的話他不太聽,只有肖天健能鎮得住他,一旦外放的話,這傢伙性格比較暴烈,搞不好就惹出一些是非,而且湖廣南部的少數民族比較多,他這脾氣弄不好的話,可能會搞得這邊大亂也說不定,所以司徒亮顯然不是一個適合獨領這麼重要任務的人選。

高建這個小子是不錯,也跟着肖天健歷練了這麼長時間了,但是畢竟年齡在這兒放着,不足以服衆不說,眼界就更不用說了,實在是難當大任。

最後想來想去,肖天健最終還是把目光停在了李信的身上,李信這個人能文能武,而且頭腦靈活非常,做事也相當穩健,而且很善於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可以說是眼下他可用的唯一的一個人選了,不管是資歷上,還是頭腦上,都足以服衆,所以思來想去只有忍痛割愛,讓李信留下經略湖廣南部和江西一帶。

而且肖天健也沒有當初李自成對李信的那種戒心,在刑天軍之中,雖然也歡迎親戚入夥,但是絕不允許軍將自行安排其職務,而且軍將們也沒有權利自行組建家丁集團,所有人入軍之後,都統一調配安排在各部之中做事,李信雖然在家鄉爲肖天健招募了不少李家親族入軍,但是這些人現在分別在各部,抑或是文吏系統之中做事,無法形成自己的集團,故此也就沒有人能在刑天軍之中形成自身的小集團,也就不用擔心其尾大不掉了。

這也是肖天健在吞併其它義軍的時候,所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即便是像李定國他們這班張獻忠的手下,暫時還讓他們控制舊部,但是時間一長,便會逐步的將其打散,使之逐步的徹底融入到刑天軍的系統之中。

只是留下李信之後,肖天健便少了一個重要的參謀人員,不過相比眼下的情況,留下李信主持湖廣南部的經略之事,顯然要比留在肖天健身邊更要重要一些,於是肖天健最終還是選擇了授命李信,留在長沙率軍繼續在湖廣南部經略,而這次他帶來的兵馬,水營一分爲二以楊崑山一部留下聽李信的調遣,其餘的則跟肖天健前往武昌,至於其它諸營,肖天健則將其大部留下歸李信調遣,自己僅率部分人馬前往湖廣。

定策之後,李信欣然受命,因爲他也認爲,肖天健這麼做是對的,而且對於肖天健對他的信任,李信頗爲激動,當即保證一定要辦好這件事。

另外肖天健也將高建等一批軍將留在了李信手下聽命,將這幫人招致面前,訓令其必須要奉命行事,不得在李信手下不尊號令,如果誰要是不聽從李信的調遣的話,那麼以後就別想再在刑天軍混下去了。

而高建這幫武將們聽罷之後深以爲然,連忙表示不敢,一定會跟着李信好好做事,絕不會作出儹越之事,畢竟李信雖然入刑天軍沒他們其中一些人時間長,但是他們也都看出了肖天健對李信的信任,而且李信的本事在哪兒放着,不由得他們不服,所以倒也不用擔心這幫傢伙尾大不掉不聽李信的話。

當肖天健安排過這些事情之後,也不再多在長沙耽擱,立即便點了剩下的人馬,登船率軍開始出發,再一次從湘江進入到了長江之中,開始朝着武昌方向進兵。

(今天抽空陪陪兒子家人,更新少點大家見諒!)

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59章 勾心鬥角第61章 君子一言第50章 火器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24章 言而有信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7章 大意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11章 宿命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55章 兩強之戰11第155章 撞破第152章 改編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1章 忠臣赴死第36章 意外的斬獲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63章 奏捷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69章 再戰再敗第12章 夜襲2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9章 戰略失誤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76章 誘敵追擊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0章 清點第44章 明挖牆腳1第78章 兵圍開封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55章 改進意見第50章 火器第69章 堵路第7章 誓師第6章 出賣第94章 炮轟襄陽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7章 大意第78章 噩耗第26章 好言相勸第38章 擴大戰果第35章 起贓第85章 屠奴第58章 決勝3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136章 人選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42章 萬人敵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42章 萬人敵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36章 鎩羽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84章 喪家之犬第9章 震撼第139章 殺雞儆猴第1章 烏龍之戰第93章 偵查第14章 損失慘重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49章 隱真示假第154章 再臨強敵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67章 崇禎困局第33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失望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41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66章 意外收穫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58章 大中牌絞肉機第126章 老友來朝第79章 依舊不休第215章 遠航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85章 巡視鄉里第85章 屠奴第192章 講武堂第18章 義無反顧
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59章 勾心鬥角第61章 君子一言第50章 火器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24章 言而有信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7章 大意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11章 宿命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55章 兩強之戰11第155章 撞破第152章 改編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1章 忠臣赴死第36章 意外的斬獲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63章 奏捷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69章 再戰再敗第12章 夜襲2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9章 戰略失誤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76章 誘敵追擊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0章 清點第44章 明挖牆腳1第78章 兵圍開封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55章 改進意見第50章 火器第69章 堵路第7章 誓師第6章 出賣第94章 炮轟襄陽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7章 大意第78章 噩耗第26章 好言相勸第38章 擴大戰果第35章 起贓第85章 屠奴第58章 決勝3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136章 人選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42章 萬人敵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42章 萬人敵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36章 鎩羽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84章 喪家之犬第9章 震撼第139章 殺雞儆猴第1章 烏龍之戰第93章 偵查第14章 損失慘重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49章 隱真示假第154章 再臨強敵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67章 崇禎困局第33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失望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41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66章 意外收穫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58章 大中牌絞肉機第126章 老友來朝第79章 依舊不休第215章 遠航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85章 巡視鄉里第85章 屠奴第192章 講武堂第18章 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