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屬官(二)

第299章 屬官(二)

喬閣老暗暗鬆口氣。

他願輔佐兩代帝王,成就自己一番文臣美名。絕不願見太子妃伸手干政。

喬閣老這口氣鬆得略有些明顯,陸臨心裡有些不快,故意問道:“太子妃說的特殊情形,不知指的是什麼時候?”

陸明玉還沒回答,李景已張口道:“明年征伐燕楚之戰,我也要隨軍出征。到時候,東宮諸事,便由太子妃決斷。”

話音剛落,喬閣老第一個變了臉色,想也不想地出言反對:“皇上親自領兵出征,殿下身爲儲君,理當監國。”

有些話不能說出口,大家都懂。戰場上刀劍無眼,萬一皇上有個三長兩短,有太子坐鎮朝堂,大魏也能迅速安定下來。

羅尚書撫了一把鬍鬚,張口附和:“喬閣老言之有理。老臣也以爲,太子殿下理應留在京城。”

陸臨眸光一閃,沉聲道:“皇上以戰功立天下。太子殿下身爲人子,爲父分憂也是應該的。再者,大皇子三皇子定會隨軍出征,太子殿下留守京城,只怕會落一個畏戰的聲名。”

此言一出,喬閣老羅尚書頓時啞然。

道理也是明擺着的。

大魏還沒能一統中原。大皇子三皇子去隨着永嘉帝出生入死立戰功,太子在後方守着確實安全,可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大皇子三皇子更勝一籌,壓了太子風頭,也是大大不妙!

永嘉帝正值盛年,按着正常人的壽元來看,再活個十年二十年都不成問題。沒有足夠的功勳,太子能壓得住其餘皇子嗎?

方子詹等人都還年輕,在這等大事上一時插不上嘴。倒是孫郎中,捋着稀疏的山羊鬍,說了一句:“朝中有閣老在,翻不起風浪來。”

是啊,武將都去打仗了,留在朝中的都是文官。以喬閣老的能耐,領着六部尚書足以鎮住朝堂了。

喬閣老一時躊躇難斷。

李景溫聲道:“我意已決,征伐燕楚,我是一定要去的。今日我特意將此事告訴你們,是爲了讓你們先有個心理準備。這件事你們知曉便可,暫時不可外傳。”

李景聲音溫和,態度卻很堅定。

君臣有別。喬閣老樂不樂意,也只得先拱手應下。心裡打定主意,私下裡一定要好好勸一勸太子。

君子不立危牆。打仗這等事,交給英明神武的天子和一衆武將便是。寧可少要些功勞,也得先保全自己。

……

這一日衆人見面,除了這一樁事之外,倒沒別的大事。李景和衆人一一說了幾句,便令衆人先散去。

只留下了喬閣老和陸臨。

陸明玉知道李景心意,笑着對陸臨說道:“爹難得進宮,隨我去看一看珝哥兒瑄姐兒吧!”

陸臨欣然點頭應了。

父女兩個一走,便只剩李景和喬閣老了。

“外祖父憂心我的安危,我心裡都明白。”李景低聲對喬閣老說道:“只是,我這太子之位,並不安穩。”

“這裡沒有旁人,我和外祖父說幾句掏心窩的話。父皇一直偏愛大哥,此次出征,大哥定會領兵,孟家也就有了翻身的機會。”

“如果我聽之任之,日後必成心腹之患。”

“所以,我是一定要去的。”

“我是父皇立的儲君。我要堂堂正正地坐穩我的太子之位。”

李景說得斬釘截鐵,喬閣老也有些動容了,嘆口氣道:“殿下的心意,我都明白。只是,殿下不擅領兵,行軍打仗不是鬧着玩。真刀真槍,是會死人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喬閣老是真心爲李景着想。

李景心裡一陣感動,低聲道:“欲成大事,豈能畏首畏尾?外祖父就由我去吧!有岳父和舅兄他們,我不會有事的。”

眼看着李景心意堅定,喬閣老勸不動,只得嘆道:“也罷,臣老了,沒了銳氣,和殿下想的不盡相同。殿下堅持要去,就去吧!臣會私下和滎陽王說一說,等明年出征,和滎陽軍同行。”

這一邊,陸臨父女兩個也在低聲說着此事。

“征伐燕楚一戰,勢在必行。這一仗,必是惡戰。”陸臨聲音低沉,目中閃着光芒:“不過,越是如此,越容易立下戰功。”

“殿下的思慮沒有錯。皇上本就偏愛大皇子,孟家也沒傷筋動骨。如果孟暉立下大功,恢復爵位,大皇子在軍中羽翼一成,日後只怕會生亂。殿下還是一同領軍出征爲好。”

身爲武將,領兵打仗是常事,出生入死都是等閒。陸臨和喬閣老的想法正好相反,他對太子的決定十分激賞。

如果是太平年代,太子善用文臣,便是一個合格的儲君。

生逢亂世,就得拼死立功,才能坐穩太子之位。

不出力就想安安穩穩地繼承皇位,世上哪有這麼美的事。

陸明玉看着言之鑿鑿的陸臨,心裡想着前世親爹就死在了戰場上,心裡一陣陣涌起苦澀:“爹,你……”

你字過後,遲遲沒說出下一個字。

陸臨略一挑眉,目光掠過陸明玉神情複雜的臉:“怎麼了?”

陸明玉將“你別去了”嚥了回去。

大魏舉國出征,除了禁衛軍留守京城,其餘武將都要領兵前去打仗。滎陽軍是大魏最精銳的軍隊,陸臨是大魏名將,豈有避戰之理?

“你要多保重自己。”陸明玉定定心神,叮囑道:“打仗別一味身先士卒。燕楚也有良將精兵,別疏忽大意。”

陸臨沒有多想,笑着應道:“放心吧!這世上能打贏你爹的人還沒出世。”

陸明玉心裡一緊,低聲道:“到了燕地,要留意一個叫燕拓的人。”

陸臨在戰場上沒吃過敗仗,唯一一次敗績,是因爲中了燕軍的埋伏。就那一次,便喪了命。

這個燕拓,在燕將中聲名不顯,實則身手厲害,且狡猾陰險。他私下訓練了一千人的死士。

陸臨被引進埋伏之後,燕拓領着一千死士衝至陸臨面前。陸臨身邊的侍衛奮力死戰,也沒能守住,最終被死士們衝破防線,陸臨殺了數十人之後,最終死在了亂刀之下。

(本章完)

第435章 新年(二)第71章 下馬(二)第542章 新婦(一)第591章 勾連(一)第315章 反目(一)第646章 翁婿(二)第199章 有喜(二)第457章 忠心(二)第582章 援兵(三)第207章 嫉恨第93章 賜婚(四)第303章 聖心(二)第108章 殷勤第311章 舊怨第684章 忠臣(二)第684章 忠臣(二)第27章 求娶(一)第492章 置腹第94章 謝恩第158章 敬茶(一)第100章 婆媳第616章 彌天(二)第214章 安胎(二)第47章 後腿第531章 久別(一)第191章 告狀第581章 援兵(二)第545章 差事(一)第145章 添妝(二)第395章 定計第624章 一葉(一)第2章 重生第428章 廝守第362章 穩住第79章 母子第484章 較量(四)第484章 較量(四)第190章 心扉第511章 聚麀(一)第519章 親兵第191章 告狀第599章 認罪(一)第660章 駕崩(三)第641章 意外(一)第32章 招婿第91章 賜婚(二)第121章 大戲(二)第529章 歸來(一)第443章 風波(一)第653章 瘋癲(三)第607章 卒中(三)第141章 真巧第48章 心動第557章 楊嬪(一)第24章 婆媳第66章 不散(二)第645章 翁婿(一)第255章 傷痛第625章 一葉(二)第128章 有喜第512章 聚麀(二)第117章 觀禮(一)第351章 歸京第551章 散心(一)第136章 新婚第51章 隱秘(二)第128章 有喜第111章 教訓(一)第660章 駕崩(三)第398章 歹毒(二)第375章 驚變(三)第151章 出嫁(二)第376章 安排第673章 重傷(二)第62章 散心第150章 出嫁(一)第530章 歸來(二)第200章 有喜(三)第554章 散心(四)第227章 以退第332章 亂局第128章 有喜第589章 審問(二)第1章 前塵第322章 敲打第190章 心扉第599章 認罪(一)第516章 血脈(二)第646章 翁婿(二)第250章 困境第302章 聖心(一)第575章 面聖(二)第4章 家人第602章 昏迷(二)第208章 安胎第137章 新年第164章 難纏(二)第373章 驚變(一)第476章 陽謀(二)第332章 亂局
第435章 新年(二)第71章 下馬(二)第542章 新婦(一)第591章 勾連(一)第315章 反目(一)第646章 翁婿(二)第199章 有喜(二)第457章 忠心(二)第582章 援兵(三)第207章 嫉恨第93章 賜婚(四)第303章 聖心(二)第108章 殷勤第311章 舊怨第684章 忠臣(二)第684章 忠臣(二)第27章 求娶(一)第492章 置腹第94章 謝恩第158章 敬茶(一)第100章 婆媳第616章 彌天(二)第214章 安胎(二)第47章 後腿第531章 久別(一)第191章 告狀第581章 援兵(二)第545章 差事(一)第145章 添妝(二)第395章 定計第624章 一葉(一)第2章 重生第428章 廝守第362章 穩住第79章 母子第484章 較量(四)第484章 較量(四)第190章 心扉第511章 聚麀(一)第519章 親兵第191章 告狀第599章 認罪(一)第660章 駕崩(三)第641章 意外(一)第32章 招婿第91章 賜婚(二)第121章 大戲(二)第529章 歸來(一)第443章 風波(一)第653章 瘋癲(三)第607章 卒中(三)第141章 真巧第48章 心動第557章 楊嬪(一)第24章 婆媳第66章 不散(二)第645章 翁婿(一)第255章 傷痛第625章 一葉(二)第128章 有喜第512章 聚麀(二)第117章 觀禮(一)第351章 歸京第551章 散心(一)第136章 新婚第51章 隱秘(二)第128章 有喜第111章 教訓(一)第660章 駕崩(三)第398章 歹毒(二)第375章 驚變(三)第151章 出嫁(二)第376章 安排第673章 重傷(二)第62章 散心第150章 出嫁(一)第530章 歸來(二)第200章 有喜(三)第554章 散心(四)第227章 以退第332章 亂局第128章 有喜第589章 審問(二)第1章 前塵第322章 敲打第190章 心扉第599章 認罪(一)第516章 血脈(二)第646章 翁婿(二)第250章 困境第302章 聖心(一)第575章 面聖(二)第4章 家人第602章 昏迷(二)第208章 安胎第137章 新年第164章 難纏(二)第373章 驚變(一)第476章 陽謀(二)第332章 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