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歹毒(二)

第398章 歹毒(二)

樑大將軍沒有出聲,步伐更快了些。

劉副將跟隨樑大將軍多年,知道他的脾氣,嘆口氣閉了嘴。

城中大半兵力都在正德門處,城門裡的空地上,到處躺着休息的士兵。樑大將軍身爲主將,倒是有一處軍帳。

樑大將軍進了軍帳後,吃了一個饅頭,喝了一碗熱水,就再也吃不下了。

他坐在燭火前,打開匣子。匣子裡有兩封信,這兩封信都是太子妃陸明玉親筆所寫。第一封,是在數日前,信上只有寥寥幾句。

“燕拓此人,兇殘歹毒,攻城時只怕會不擇手段。不管遇到什麼情形,請樑大將軍都以守衛京城爲先。”

“出了任何事,都由我來擔。”

這封信後沒幾天,燕軍就開始驅趕大魏百姓哭喊開城門。

他下令射箭的那一刻,心痛如割,聲音卻異常堅定。

第二封信,是在前夜送來的,同樣是陸明玉親自所書。

“請樑大將軍一定要穩住戰局。我今夜出宮,領兵繞至燕軍背後,夜襲燕軍軍營,刺殺燕拓。”

“以煙火爲信號,燕軍軍營一旦冒了火光,請樑大將軍派兵出城。裡外合擊,斬殺燕軍。”

從接到這封信後,已經過去兩天一夜了。

太子妃領兵奔襲燕軍軍營,要繞行兩百多裡的路。一切順利的話,今夜就該行動了。

樑大將軍深深呼出一口氣,張口喊了劉副將進來,低聲吩咐數句。

劉副將精神一振,眼睛亮了起來,拱手領命:“屬下領命,這就去點兵。”

樑大將軍沉聲吩咐:“記着,讓所有人合衣睡下。以鼓聲爲號,急鼓聲一響,立刻集結出城。”

“我要守在城門裡,領兵衝擊燕軍軍營的事,只能交給你。此事十分危險,你……”

劉副將迅速打斷樑大將軍:“屬下豁出這條命,也要殺盡燕軍!”

樑大將軍心裡涌動着熱血,他不擅言詞,並未多說,只伸手,重重拍了拍劉副將的肩膀。

劉副將眼中水光一閃而過,更多的卻是慨然和決絕。

他很快出了軍帳,叫來數名武將,一一吩咐下去。很快,城門內的士兵就得了軍令,各自抱緊手中兵器,心中熱血沸騰。

“終於能出城殺敵了!”

“格老子的,老子拼了這條命,今夜也要多殺幾個。”

“說的對。早些將這幫子雜碎殺得乾乾淨淨!”

一個個哪裡還睡得着,握着刀槍,恨不得立刻就衝出城去。

……

此時的宮中,也不太平。

撐了一日的喬皇后,精神不濟,昏昏欲睡之際,忽然東宮派人來急報:“啓稟皇后娘娘,小殿下忽然上吐下瀉。”

喬皇后被嚇出了一身冷汗,霍然起身:“白日還好好的,怎麼忽然病了?”

慧安公主也急了:“孩子還這麼小,又吐又拉的,如何能經受得住!”

來報信的宮人急得滿額冷汗:“奴婢也不清楚。綺雲姑姑已經派人去喊太醫了,又令奴婢來送信。”

話沒說完,慧安公主已經扶着喬皇后匆匆去往東宮。

陸明玉連着兩日沒露面,連珝哥兒病了,也沒現身。東宮裡的宮人也都猜出幾分,太子妃娘娘定然沒在宮中,不然,此時絕不會躲着不見人。

珝哥兒吐了兩回,胃裡空空,不停地乾嘔。

綺雲急得紅了眼,抱着珝哥兒,眼淚不停往下落。

兄妹兩個心連着心。瑄姐兒平日和珝哥兒打打鬧鬧,這時候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斷斷續續地喊着“哥哥”。

奶孃抱着瑄姐兒,紅着眼哄道:“別哭,太醫正爲小殿下看診。小殿下一定會沒事的。”

在宮中當值的所有太醫,幾乎都來了。除了周院使,還有擅治小兒科的吳太醫李太醫。

幾位太醫輪流爲珝哥兒診脈,然後湊在一起商議開方。

喬皇后和慧安公主趕來的時候,太醫們的處方還沒開好。周院使領着一衆太醫要行禮,喬皇后立刻道:“不必行禮,快些商議開方要緊。”

然後,喬皇后上前抱過珝哥兒。

珝哥兒哇啦一口,一口酸水吐在了喬皇后的肩上。

喬皇后眼淚嘩嘩地涌出來,哪裡還顧得上別的,不停地輕拍珝哥兒的後背:“珝哥兒別怕,祖母在這兒呢!讓太醫給你開藥,喝了藥就好了。”

珝哥兒懨懨無力地躺在喬皇后懷裡,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瑄姐兒一直哭個不停,嗓子都哭啞了。慧安公主看着心疼,將瑄姐兒抱了過來,一邊低聲問綺雲:“好端端地,珝哥兒怎麼忽然就病了?”

珝哥兒瑄姐兒出生的時候個頭不大,一直養得十分精心。快兩歲了,個頭比同齡的孩子高一些,胖墩墩的,身體也結實,很少生病。

像今日這般來勢洶洶的,更是前所未有。

綺雲用袖子擦了眼淚,低聲答道:“今日奴婢帶着他們去御花園裡玩耍,一切都和平日一樣,誰知,回東宮沒半個時辰,小殿下就喊肚子痛,拉過又吐,吐了又拉。我看着不對勁,立刻就讓人請了太醫來。”

慧安公主擰着眉頭:“太子妃呢?孩子病成這樣,她去哪兒了?”

綺雲啞然無語。

喬皇后嘆了一聲,看向慧安公主:“現在也無需瞞着你了。陸氏在兩天前就出了宮。”

慧安公主一驚,脫口而出道:“她出宮做什麼?”

喬皇后沒有多說,不停地拍着珝哥兒的後背。珝哥兒昏沉沉地,又吐了一口。喬皇后就像被割了肉一般,眼淚簌簌往下掉。

慧安公主縱有滿心疑惑,卻是半個字都問不出口了,轉而怒斥一衆太醫:“你們幾個還沒商議出藥方嗎?也太不中用了!要是珝哥兒有個好歹,我先砍了你們的頭!”

倒黴的太醫們紛紛跪地請罪。

喬皇后心急如焚:“這等時候,你就別添亂了。先讓他們開藥方。”

慧安公主這才閉上嘴。

藥方很快開好,李太醫親自抓藥煎熬,喂珝哥兒一點點喝下。沒等衆人鬆一口氣,珝哥兒哇啦一聲,將所有湯藥都吐了出來。

(本章完)

第286章 進退第249章 回府第54章 交鋒(一)第445章 天威(一)第30章 戲精第3章 李昊第626章 真相(一)第343章 口角第275章 兒女第422章 歸來(三)第20章 歸來第364章 傷重(二)第10章 羣芳第568章 震怒(一)第487章 有喜(一)第472章 做戲第185章 相送第479章 心思(一)第232章 亂麻(二)第31章 錯過第574章 面聖(一)第270章 新寵(二)第386章 挑釁第335章 家書(一)第319章 離別(一)第132章 新婦(二)第284章 臨盆第425章 相聚(三)第350章 知足第103章 風波(二)第693章 番外之皇后(二)第309章 露面第561章 帝后第370章 病重第330章 鋒芒(二)第579章 驚變(四)第708章 番外之安置第466章 規矩(二)第160章 敬茶(三)第19章 長姐第506章 新寵(二)第589章 審問(二)第467章 規矩(三)第161章 過招(一)第491章 及笄第385章 變故(三)第199章 有喜(二)第585章 後續(一)第137章 新年第648章 浮動(一)第717章 番外之遠行(一)第603章 亂局(一)第21章 團聚第450章 冷落(一)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313章 兄弟(一)第454章 親兵(一)第311章 舊怨第85章 不滿第119章 端寧第24章 婆媳第620章 盛怒(二)第490章 聖眷(二)第284章 臨盆第572章 告病(二)第579章 驚變(四)第138章 上元(一)第6章 蘇氏第592章 勾連(二)第638章 雲涌(二)第71章 下馬(二)第15章 賠禮第75章 再遇(一)第36章 無力第134章 命運第176章 婆媳(二)第209章 不同第674章 生死(一)第319章 離別(一)第299章 屬官(二)第200章 有喜(三)第427章 揚名第568章 震怒(一)第50章 隱秘(一)第663章 瞞天(二)第631章 香消(二)第70章 下馬(一)第724章 番外之歸寧(二)第113章 兄弟第358章 教訓第2章 重生第63章 偶遇(一)第581章 援兵(二)第614章 狠辣第656章 驚變(二)第20章 歸來第263章 民亂第333章 主將(一)第439章 厚賞(一)第429章 靜養
第286章 進退第249章 回府第54章 交鋒(一)第445章 天威(一)第30章 戲精第3章 李昊第626章 真相(一)第343章 口角第275章 兒女第422章 歸來(三)第20章 歸來第364章 傷重(二)第10章 羣芳第568章 震怒(一)第487章 有喜(一)第472章 做戲第185章 相送第479章 心思(一)第232章 亂麻(二)第31章 錯過第574章 面聖(一)第270章 新寵(二)第386章 挑釁第335章 家書(一)第319章 離別(一)第132章 新婦(二)第284章 臨盆第425章 相聚(三)第350章 知足第103章 風波(二)第693章 番外之皇后(二)第309章 露面第561章 帝后第370章 病重第330章 鋒芒(二)第579章 驚變(四)第708章 番外之安置第466章 規矩(二)第160章 敬茶(三)第19章 長姐第506章 新寵(二)第589章 審問(二)第467章 規矩(三)第161章 過招(一)第491章 及笄第385章 變故(三)第199章 有喜(二)第585章 後續(一)第137章 新年第648章 浮動(一)第717章 番外之遠行(一)第603章 亂局(一)第21章 團聚第450章 冷落(一)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313章 兄弟(一)第454章 親兵(一)第311章 舊怨第85章 不滿第119章 端寧第24章 婆媳第620章 盛怒(二)第490章 聖眷(二)第284章 臨盆第572章 告病(二)第579章 驚變(四)第138章 上元(一)第6章 蘇氏第592章 勾連(二)第638章 雲涌(二)第71章 下馬(二)第15章 賠禮第75章 再遇(一)第36章 無力第134章 命運第176章 婆媳(二)第209章 不同第674章 生死(一)第319章 離別(一)第299章 屬官(二)第200章 有喜(三)第427章 揚名第568章 震怒(一)第50章 隱秘(一)第663章 瞞天(二)第631章 香消(二)第70章 下馬(一)第724章 番外之歸寧(二)第113章 兄弟第358章 教訓第2章 重生第63章 偶遇(一)第581章 援兵(二)第614章 狠辣第656章 驚變(二)第20章 歸來第263章 民亂第333章 主將(一)第439章 厚賞(一)第429章 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