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醒來(二)

第448章 醒來(二)

李昊終於有了反應。

他看着永嘉帝,目中閃出水光。

幾個兒子裡,永嘉帝最偏愛長子李易,最器重嫡子李景。輪到李昊出生的時候,永嘉帝已經沒了爲人父的新鮮感。

李昊自小就聰慧又沉穩,讀書習武樣樣出衆,永嘉帝對他也頗爲喜愛。

過去的一年裡,李昊屢屢在戰場上立下大功。做父親的,心中免不了驕傲自得,對李昊也更添了幾分欣賞滿意。

如今,李昊遭受喪母之痛。永嘉帝心裡也沉甸甸的不是滋味,伸手握住李昊的手,低聲道:“阿昊,別憋在心裡,你想哭就哭出來。”

李昊迅速紅了眼睛,將頭轉向牀榻內側,淚水洶涌,肩膀不停鬆動,壓抑的慟哭聲斷斷續續地傳入永嘉帝耳中。

永嘉帝無聲長嘆,一臉黯然。

不知過了多久,李昊終於停了哭泣,用袖子擦了淚痕,轉過頭來。

“父皇,”李昊眼眶通紅,聲音嘶啞:“母妃做了錯事,落得這等下場,也怪不得別人。請父皇不要因此事遷怒東宮。”

萬萬沒想到,李昊竟能保持理智清醒,說出這等話來。

這一刻,永嘉帝真正動容了,他緊緊盯着李昊慘然的臉孔:“阿昊,你心裡真的是這麼想的?”

李昊目光暗了一暗,聲音裡滿是晦澀:“這件事,從頭至尾都是母妃的錯,怎麼能怪二哥二嫂,怎麼能怪母后?如果有人敢對我的孩子下毒手,我也絕不會饒了她。”

最後一句,帶着無盡的苦澀。

前世,蘇妃利用琰兒,對陸明玉下毒。陸明玉在臨死之前,一劍殺了蘇妃。

這一世,蘇妃對珝哥兒瑄姐兒生出歹心,陸明玉豈能饒過她?

他心裡的痛苦,不僅是因爲親孃之死。更是因爲,他和陸明玉之間再無緩解的可能。蘇妃有千般不對,也是生他養他的親孃。

身爲人子,殺母之仇,不能不報。

這等晦暗沉重又複雜的心情,無法訴之於口,也不能告訴任何人。

對着永嘉帝,他甚至主動爲東宮說情。這是因爲,他現在羽翼未成,遠不是東宮對手。不得不忍辱低頭,以此來博得永嘉帝的聖眷。

果然,永嘉帝看着他的目光,愈發柔軟憐惜:“阿昊,你能想得明白就好。朕不是不心疼你母妃的死,也不是不疼你。只是,蘇妃犯錯在先。太子妃又爲大魏立下大功,朕若罰她,太子不服,皇后不服,滎陽王更不會坐視。”

“暫且也只能這樣了。”

李昊扯動嘴角,擠出一個比哭還要難看的笑容:“父皇,兒臣想今日就回府。”

永嘉帝嘆了一聲:“也好,你回三皇子府裡靜養一段時日。等心情慢慢平復了,再進宮來。”

李昊低聲應是,又懇求道:“母妃生我養我一場,我連她下葬在何處都不知道。請父皇準我去墳前,給母妃磕幾個頭。”

永嘉帝點點頭準了。

父子兩個都沒再說話,沉默相對了片刻。永嘉帝才張口道:“等過些日子,朕得了空閒,和你一起去。”

李昊目中又閃過水光,聲音哽咽:“多謝父皇。”

……

永嘉帝安撫了李昊一番,起身離去。

永嘉帝一走,孟雲蘿立刻衝進寢室,急急打量李昊一眼,滿臉憂色焦急:“殿下,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孟雲蘿沒有照鏡子,不知此時的自己有多狼狽。

李昊看孟雲蘿一眼,低聲道:“我昏迷了多久?”

終於肯張口說話了。

孟雲蘿哽咽道:“一天一夜。之前醒了也不說話,不管我說什麼,你都沒半點反應。像患了失心瘋一般。我都快被你嚇死了。”

“我知道你心裡怨我。可當日,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被人帶進了東宮。到後來,母妃被毒酒賜死,我也同樣不知情。還是到了第二日,才聽聞噩耗,去東宮鬧騰了一場。”

“這宮裡,人人看陸明玉的臉色說話行事,誰也沒拿我這個三皇子妃當回事。我哭鬧一會兒,就被攆出了東宮。”

“我沒照顧好母妃,實在愧對你。你好好養身體,等身體好了,想怎麼發落責罰,我都沒有怨言。”

說着,又嗚嗚哭了起來。

李昊嘆口氣,伸手爲孟雲蘿擦拭眼淚:“我沒有怪你。”

短短五個字,令孟雲蘿身體一震,不敢置信地擡起頭。淚眼迷濛中,李昊的臉孔有些模糊,黑眸中流露出的歉然和憐惜卻一覽無遺。

“雲蘿,母妃之死,不是你的錯,我不怪你。”李昊聲音低沉而溫柔:“正如你所說,宮中有皇后和太子妃,你一個皇子妃,什麼都做不了。”

“以前是我三心二意,待你不夠好。你心裡不痛快,時時和我鬧彆扭。”

“從今以後,我誰也不惦記了,心裡只想着你,只對你和珍姐兒好。”

孟雲蘿身體又是一震,淚水簌簌掉落。

這一回,卻是幸福的淚水。

她緊緊攥着李昊的衣袖,將頭靠在李昊的胳膊上,彷彿要將長久以來壓抑在心底的委屈都哭出來。

李昊默默地注視着嚎啕痛哭的妻子。

廣平侯這一戰立功無數,很快就會恢復爵位。孟家軍,依然是大魏最精銳的軍隊。自大皇子傷了右腿,廣平侯對他這個女婿就熱情多了。

他要爭權奪勢,要爭東宮之位,少不了廣平侯相助。

衝着廣平侯,他也要哄住孟雲蘿。

一個肥碩的少年身影,出現在門口,目光怯懦又不安,遲疑了一會兒,才鼓起勇氣走了過來,低聲喊道:“三哥。”

一別兩年有餘。

李昊沒有出聲,就這麼看着李昌。

李昌被看得心裡發毛,手腳都快不知往哪兒放了。他一緊張,就會用手揪衣襟。不到片刻,就將整齊的衣襟揪成了一團。

李昊目光落在他的衣襟處,心中滋味百般複雜。

曾經的憤怒,在蘇妃的死後,都顯得微不足道了。母妃死了,這世間,他最親的人,就是李昌了。

同胞兄弟,血濃於水,打斷了胳膊還連着筋。

(本章完)

第215章 添堵(一)第263章 民亂第50章 隱秘(一)第304章 秘密(一)第12章 宮宴第34章 反目(一)第546章 差事(二)第55章 交鋒(二)第82章 提親(二)第12章 宮宴第306章 秘密(三)第204章 刁難(二)第3章 李昊第287章 情意第714章 番外之孟氏第80章 夫妻第720章 番外之李珍(二)第427章 揚名第145章 添妝(二)第151章 出嫁(二)第256章 教導第56章 交鋒(三)第403章 大勝第343章 口角第592章 勾連(二)第246章 補償(一)第153章 拜堂第130章 喜事第225章 震怒(一)第152章 出嫁(三)第268章 歸來第332章 亂局第652章 瘋癲(二)第498章 定親第346章 臨盆(二)第562章 教養第364章 傷重(二)第334章 主將(二)第468章 靜安第583章 重逢(一)第164章 難纏(二)第229章 徹查(一)第604章 亂局(二)第580章 援兵(一)第446章 天威(二)第473章 母女(一)第416章 雪恨(二)第349章 喜事第598章 牽連(二)第552章 散心(二)第237章 心冷(一)第52章 孽債(一)第590章 審問(三)第16章 好戲第324章 百日(二)第234章 決裂(二)第202章 餘波(二)第580章 援兵(一)第232章 亂麻(二)第288章 新婦第65章 不散(一)第194章 神威(二)第375章 驚變(三)第129章 小產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第570章 “請罪”第463章 手段(一)第568章 震怒(一)第621章 鶴唳(一)第709章 番外之親兵第714章 番外之孟氏第347章 女兒第166章 圓房第245章 後續第95章 明白第315章 反目(一)第4章 家人第132章 新婦(二)第24章 婆媳第459章 中宮(二)第586章 後續(二)第83章 及笄(一)第596章 卷宗第265章 冷戰(一)第615章 彌天(一)第154章 夫妻(一)第348章 嫌棄第90章 賜婚(一)第17章 蛻變第456章 忠心(一)第499章 甘甜第261章 嫉恨第643章 湊巧第661章 慘劇第59章 紛亂(二)第1章 前塵第56章 交鋒(三)第353章 久別第701章 番外之立儲(二)第622章 鶴唳(二)
第215章 添堵(一)第263章 民亂第50章 隱秘(一)第304章 秘密(一)第12章 宮宴第34章 反目(一)第546章 差事(二)第55章 交鋒(二)第82章 提親(二)第12章 宮宴第306章 秘密(三)第204章 刁難(二)第3章 李昊第287章 情意第714章 番外之孟氏第80章 夫妻第720章 番外之李珍(二)第427章 揚名第145章 添妝(二)第151章 出嫁(二)第256章 教導第56章 交鋒(三)第403章 大勝第343章 口角第592章 勾連(二)第246章 補償(一)第153章 拜堂第130章 喜事第225章 震怒(一)第152章 出嫁(三)第268章 歸來第332章 亂局第652章 瘋癲(二)第498章 定親第346章 臨盆(二)第562章 教養第364章 傷重(二)第334章 主將(二)第468章 靜安第583章 重逢(一)第164章 難纏(二)第229章 徹查(一)第604章 亂局(二)第580章 援兵(一)第446章 天威(二)第473章 母女(一)第416章 雪恨(二)第349章 喜事第598章 牽連(二)第552章 散心(二)第237章 心冷(一)第52章 孽債(一)第590章 審問(三)第16章 好戲第324章 百日(二)第234章 決裂(二)第202章 餘波(二)第580章 援兵(一)第232章 亂麻(二)第288章 新婦第65章 不散(一)第194章 神威(二)第375章 驚變(三)第129章 小產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第570章 “請罪”第463章 手段(一)第568章 震怒(一)第621章 鶴唳(一)第709章 番外之親兵第714章 番外之孟氏第347章 女兒第166章 圓房第245章 後續第95章 明白第315章 反目(一)第4章 家人第132章 新婦(二)第24章 婆媳第459章 中宮(二)第586章 後續(二)第83章 及笄(一)第596章 卷宗第265章 冷戰(一)第615章 彌天(一)第154章 夫妻(一)第348章 嫌棄第90章 賜婚(一)第17章 蛻變第456章 忠心(一)第499章 甘甜第261章 嫉恨第643章 湊巧第661章 慘劇第59章 紛亂(二)第1章 前塵第56章 交鋒(三)第353章 久別第701章 番外之立儲(二)第622章 鶴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