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新寵(一)

第505章 新寵(一)

她這是生了個傻子不成!

秦妃哭不下去了,用帕子擦了擦眼角,恨恨地說道:“是是是,我目光短淺,心胸狹隘,盡出些餿主意。以後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必理會我。”

四皇子嘆了口氣,放緩了語氣:“母妃別動氣。”

“平日裡,有些小心思小算盤,也就罷了。在這等時候,應該以百姓爲重,以朝廷安穩爲重。如果我真像母妃說的那樣,遇到事情只會往後縮,朝中衆臣會怎麼看我?父皇又會怎麼看我?”

“看看大哥,傷着一條腿,走路顛簸,都不肯在府裡歇着。已經在戶部住了七八天了。我好手好腳能跑能動,怎麼能歇着?”

秦妃啞然片刻,長嘆了口氣。

生在天家,身爲皇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人看着。

一味躲懶,確實不成體統。

“對了,李昌人呢?”秦妃忽地想起了五皇子:“他定了親事,今年五月就要大婚。不算小了,也該學着當差了吧!”

四皇子嗯了一聲:“三哥去邳縣的時候,將五弟一併帶了去。”

秦妃徹底無話可說了,只得叮囑四皇子保重身體。

轉過頭來,秦妃在趙太后面前將四皇子狠狠誇讚了一通。

趙太后本就偏愛四皇子,再者,四皇子這兩年來行事有模有樣可圈可點,也確實有值得稱道之處。

於是,趙太后又將永嘉帝叫了過來,爲四皇子表功。

這些時日,永嘉帝也忙得腳不沾地,連着幾日沒吃好睡好,面色晦暗,眼下都是青影。再聽着趙太后這一通嘚吧,頭更疼了:“現在忙着賑災,等一切都忙妥當了,再論功行賞也不遲。”

趙太后又心疼起兒子來:“你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不比年少的時候,再忙也得按時用膳好好休息,可別傷着龍體。”

永嘉帝打起精神笑道:“朕又不是孩童,還要母后跟着操心。”

趙太后笑道:“別說你四十多歲,就是六十七十,只要哀家在,你永遠都是哀家的兒子。哀家不疼你疼誰去。”

頓了頓,又低聲道:“等忙過這一陣子,哀家再和皇后說一說,選些新人進宮。皇上整日忙碌辛苦,身邊總得有人照顧伺候。”

永嘉帝這回倒沒一口拒絕,只道:“等過了這陣再說。”

……

五日後,朝廷接到了太子和三皇子各自送來的奏摺。

陸明玉也接到了李景的家書。

這封信只薄薄一頁,寥寥幾行,字跡龍飛鳳舞。可見李景何等忙碌。

“鄭縣雪災嚴重,被凍死的百姓百餘個,忍飢挨餓的比比皆是。滿目情景,慘不忍睹……”

陸明玉看在眼裡,也覺揪心,皺着眉頭看了下去。

李景到了鄭縣,立刻令縣令開倉放糧,賑濟百姓。沒曾想,鄭縣庫房裡的存糧不足賬冊上的三成。

李景一怒之下,令親兵拿下縣衙,將知縣和縣丞等人一一審問。

原來,庫房裡的大半存糧都被倒賣了出去。換在平日,等春糧下來,將糧庫悄悄補齊,也就無人知道了。沒曾想,今年遇到十幾年沒有過的大雪,需要動用糧庫裡的存糧。鄭縣上下都慌了手腳。

李景問明情形後,將鄭縣縣衙裡的官員都關進大牢,親自接手縣衙事務,並下令開倉放糧。一邊送奏摺進京,請求朝廷立刻送糧。

這道奏摺呈到御案上,永嘉帝頓時龍顏大怒,立刻下旨,令戶部撥糧。又令吏部立刻選幾個官員,補鄭縣的缺。

至於那幾個膽大心黑的官員,等太子李景回京時一併押解進京城,等着刑部問審定罪。

相比起鄭縣,邳縣的災情輕得多,也順利得多。

大半個月後,李昊便領着李昌和五百親兵回來了。

李昊在軍中磨鍊過兩年,行事十分乾練。此次去邳縣賑災,也做得頗爲周全。便是李昌,離京一個月,看着也成熟了不少,對答時有模有樣。

永嘉帝看在眼裡,十分欣慰,笑着誇了李昌幾句:“朕看着你,比以前強得多。再過幾個月,你娶妻大婚,就是大人了。到時候,朕也給你派些差事,你好好學着當差。”

李昌難得被誇一回,激動得挺直了腰桿:“是,兒臣一定好好當差。”

李昊笑道:“何必等到大婚以後。五弟也十六了,以前曾上朝聽過政。懇請父皇,現在就給五弟派個差事,讓他學着當差。”

永嘉帝樂得見兒子有出息,笑着說道:“也好,那就去工部。”

六部中,吏部掌百官升遷,權利最大。禮部掌禮儀科舉之事,最是清貴。戶部掌全國錢糧,油水最足。相較之下,工部比吏部禮部戶部顯然差了一截。

不過,李昌也沒挑剔的資格,老老實實地謝了恩典。

永嘉帝看李昊愈發順眼,笑着誇讚李昊:“你這一趟差事辦得又快又好,李昌出去一趟,也大有長進。這都是你的功勞。朕得好好賞你纔是。”

李昊笑道:“兒臣確實想向父皇要個恩賞。這個新年,一直忙着賑災,父皇也沒能好好歇一歇。兒臣想在府中設一回小宴,請大哥四弟和兩位駙馬前去。請父皇也賞臉駕臨,給兒臣一個體面。”

兒子擺酒,請親爹赴宴。

做父親的,哪有不願意的道理?

永嘉帝欣然應了。

李昊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謝父皇。”

……

李昊在三皇子府設宴,宴請一衆皇子駙馬,連永嘉帝也親自前去。李景還在鄭縣賑災沒回來,自然不能列席。

陸明玉肚子日漸隆起,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不必前去。

永嘉帝興致高昂,喝醉了酒,當晚竟沒回宮,在三皇子府裡睡了一晚。待第二天,永嘉帝休朝一日,在三皇子府又待了一天。

直至傍晚,永嘉帝才離開三皇子府。

而且,帶了一個柔婉美麗的少女回宮。

這個新得寵的美人,暫且還沒名分,被安置在了蘇妃生前住過的怡華宮裡。當日晚上,永嘉帝宿在了怡華宮。

消息傳到陸明玉耳中,陸明玉眉頭一跳,忽然有了不妙的預感。

(本章完)

第231章 亂麻(一)第275章 兒女第598章 牽連(二)第640章 勢弱第171章 忠奸第418章 波瀾(二)第137章 新年第510章 規矩(二)第106章 深情第185章 相送第285章 添丁第50章 隱秘(一)第444章 風波(二)第431章 離宮(二)第534章 兄弟第41章 心意第357章 鬥法第569章 震怒(二)第229章 徹查(一)第231章 亂麻(一)第724章 番外之歸寧(二)第584章 重逢(二)第627章 真相(二)第109章 獨處第125章 醉酒第463章 手段(一)第126章 子嗣(一)第581章 援兵(二)第172章 立威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28章 求娶(二)第484章 較量(四)第655章 驚變(一)第132章 新婦(二)第555章 護短(一)第422章 歸來(三)第229章 徹查(一)第127章 子嗣(二)第635章 風起(一)第618章 毒發(二)第508章 新寵(四)第497章 隔閡第65章 不散(一)第378章 穩住(二)第445章 天威(一)第611章 憐憫(一)第12章 宮宴第620章 盛怒(二)第276章 洗三第75章 再遇(一)第36章 無力第281章 滿月第252章 立儲(二)第345章 臨盆(一)第364章 傷重(二)第266章 冷戰(二)第25章 兄弟第229章 徹查(一)第187章 有喜第643章 湊巧第328章 風起第13章 驚人第577章 驚變(二)第507章 新寵(三)第63章 偶遇(一)第306章 秘密(三)第486章 拒婚(二)第170章 新婚第394章 毒計(二)第148章 嫁妝第168章 回門(二)第24章 婆媳第486章 拒婚(二)第176章 婆媳(二)第674章 生死(一)第281章 滿月第616章 彌天(二)第142章 花燈第54章 交鋒(一)第380章 戰報第596章 卷宗第93章 賜婚(四)第244章 醒來(二)第502章 提議第294章 東宮(二)第647章 旨意第377章 穩住(一)第607章 卒中(三)第198章 有喜(一)第468章 靜安第634章 對陣第41章 心意第665章 動亂(一)第622章 鶴唳(二)第106章 深情第43章 殷勤第334章 主將(二)第567章 隱瞞(二)第464章 手段(二)
第231章 亂麻(一)第275章 兒女第598章 牽連(二)第640章 勢弱第171章 忠奸第418章 波瀾(二)第137章 新年第510章 規矩(二)第106章 深情第185章 相送第285章 添丁第50章 隱秘(一)第444章 風波(二)第431章 離宮(二)第534章 兄弟第41章 心意第357章 鬥法第569章 震怒(二)第229章 徹查(一)第231章 亂麻(一)第724章 番外之歸寧(二)第584章 重逢(二)第627章 真相(二)第109章 獨處第125章 醉酒第463章 手段(一)第126章 子嗣(一)第581章 援兵(二)第172章 立威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28章 求娶(二)第484章 較量(四)第655章 驚變(一)第132章 新婦(二)第555章 護短(一)第422章 歸來(三)第229章 徹查(一)第127章 子嗣(二)第635章 風起(一)第618章 毒發(二)第508章 新寵(四)第497章 隔閡第65章 不散(一)第378章 穩住(二)第445章 天威(一)第611章 憐憫(一)第12章 宮宴第620章 盛怒(二)第276章 洗三第75章 再遇(一)第36章 無力第281章 滿月第252章 立儲(二)第345章 臨盆(一)第364章 傷重(二)第266章 冷戰(二)第25章 兄弟第229章 徹查(一)第187章 有喜第643章 湊巧第328章 風起第13章 驚人第577章 驚變(二)第507章 新寵(三)第63章 偶遇(一)第306章 秘密(三)第486章 拒婚(二)第170章 新婚第394章 毒計(二)第148章 嫁妝第168章 回門(二)第24章 婆媳第486章 拒婚(二)第176章 婆媳(二)第674章 生死(一)第281章 滿月第616章 彌天(二)第142章 花燈第54章 交鋒(一)第380章 戰報第596章 卷宗第93章 賜婚(四)第244章 醒來(二)第502章 提議第294章 東宮(二)第647章 旨意第377章 穩住(一)第607章 卒中(三)第198章 有喜(一)第468章 靜安第634章 對陣第41章 心意第665章 動亂(一)第622章 鶴唳(二)第106章 深情第43章 殷勤第334章 主將(二)第567章 隱瞞(二)第464章 手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