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驚變(三)

第578章 驚變(三)

李晏既驚又怒,倏忽起身:“你說什麼?”

那親兵聲音急促,將剛纔的話又稟報了一遍。

李晏氣得破口怒罵:“該死的混賬!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行兇。這是要謀~反了不成!”

李景眉頭擰了起來,神色倒是鎮定,不見慌亂,還有心情調侃李晏:“現在是晚上,不是光天化日。”

“你先別急。有左統領和陸乙在,不會出大亂子。”

左統領這些年隨太子東奔西跑,早已磨鍊出來了。陸乙更不必說了,擅長領兵,麾下的太子妃親兵一個比一個悍勇。

李晏年少氣盛,聽到這等消息,哪裡還能按捺得住,迫不及待地說道:“我現在就出去看看。”

沒等李景應允,已經快步衝了出去。

李景心裡其實沒有臉上表露出來的平靜。

俗話說的話,龍無首不行,話糙理不糙。他這個太子受傷躺在牀榻上,衆人就如少了主心骨。且對方敢明打明地出手,黑暗中不知聚集了多少人手。萬一抵擋不住……

門被推開,兩個青年男子快步進來了。

這兩人皆二十餘歲,一個面容斯文儒雅,另一個俊美不凡,正是東宮屬官方子詹和周禮。

他們兩個都是文官,騎馬射箭平平,加起來也不夠一盤菜。這夥兇人膽敢夜襲總督府,他們出去也派不上用場,索性一同來陪伴太子。

“殿下別怕,”方子詹力持鎮定地安慰太子:“幾處起火的地方,已經被迅速撲滅了。”

周禮立刻接了話茬:“左統領領兵守着正門和兩處側門,陸統領領兵守着各處圍牆。保準一個歹人都進不了總督府。而且,陸統領已經派人快馬出府,去江南駐軍軍營送信。很快洛將軍就會領援兵來了。”

江南重地,當然有駐軍。且駐軍有三萬之衆。在大魏各地駐軍中,士兵最多,兵器也最足。可以算是一支精兵了。

江南軍營的主將,姓洛。太子來江南後,第一個宣召的,就是這位洛將軍。

方子詹和周禮都見過高大悍勇的洛將軍,此時提起他,語氣中滿是信心:“駐軍軍營就在百里外。撐上兩三個時辰,援軍就該到了。”

李景看了他們一眼,饒有深意地說了一句:“天亮之前,洛將軍未必趕來。”

這話是什麼意思?

方子詹和周禮對視一眼,腦海中同時閃過一個念頭,各自倒抽一口涼氣。

“殿下這話是什麼意思?”方子詹俊臉泛白,聲音微顫:“莫非,這個洛將軍有什麼不妥之處?”

周禮比方子詹強一些,勉強穩住了:“這裡沒有旁人,請殿下直言!”

窗櫺的縫隙忽地吹來一絲涼風,桌子上的燭火被吹得晃了一晃。

李景的俊臉被籠罩在明暗交錯的燭火中,目光深幽:“我們在江南幾個月,徹查私鹽一事,看似順遂,也抓住了幾個私鹽販子。不過,真正的大魚,一直藏在深不見底的水裡。”

“江南舊族勾結了大半江南官場的官員,你們以爲,有三萬精兵的江南軍營就乾乾淨淨嗎?”

“一個月前,謝總督的人查出了洛將軍和江南舊族暗中有來往。洛將軍在江南有良田萬頃,有八處大宅子,養了十幾個如花似玉的妾室,光是戲班子就養了兩個。驕奢淫逸,樣樣都佔全了。他只是普通將門出身,只憑洛家的家底和朝廷俸祿,如何供得起他這樣的揮霍?”

“我早就疑心他和江南舊族勾連,私下一直在搜尋證據。”

“此次刺殺一事,或許就和他有關。”

“洛將軍如果聞訊就趕來救援,也就罷了。如果他有異心,必會故意拖延。”

方子詹和周禮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眼底的驚惶和憤怒。

如果……如果行兇之人也有洛將軍一份,那今夜就真的兇險了。

一座總督府,五千精兵,真的能護住太子嗎?

咚!

不知何處傳來一聲響亮的鼓聲。然後,嗖嗖嗖聲不絕於耳。

上過戰場的人都清楚,這是衆箭齊發的聲響。旋即,有人中箭慘呼,有人高呼着“這裡走火了快來撲火”。

原本隱約的動靜,竟越來越清晰。也可見,外面的攻勢愈發猛烈了。

……

周禮想了想,低聲道:“殿下,謝總督他們還被關在院子裡?要不要請他們都到殿下這裡來?殿下這裡兵多人足,最是安全。”

這個建議倒是合適。

刺殺一事還沒徹查出眉目來,謝總督幾個便是有些牽連,也得等日後定斷。

李景略一點頭:“也好,你立刻請他們過來。”頓了頓,又添了一句:“江按察使三個繼續關着,請謝總督到我的屋子裡來。”

一炷香後,滿心驚懼憤怒的謝總督,老淚縱橫地跪在了李景的牀榻前:“臣實在無顏見殿下。”

這半個多月來,謝總督日子絕不好過,眼中滿是血絲,滿面憔悴。昔日一把引以爲傲的美髯,也沒了心情打理。結在一起,看着頗有些邋遢狼狽。

年過四旬的謝總督,跪在牀榻前,哭得貨真價實,絕無半分作僞。

李景輕嘆一聲:“謝總督別跪着了,起身吧!我相信,刺殺一事,和你無關。關你半個多月,是爲了給衆人一個交代。”

聽到熟悉的溫聲言語,謝總督既感動又羞愧,老淚縱橫,硬是跪着不肯起身:“是臣無能。臣枉爲江南總督,卻不能真正掌控江南。連累得太子殿下受了傷,現在還有這夥兇人明火明箭地來圍攻總督府。”

“臣沒臉見殿下啊!”

李景接連說了那麼多話,呼吸有些紊亂,以眼神示意方子詹。

方子詹定定心神,伸手扶起涕淚交錯滿臉羞慚的謝總督:“江南情勢錯綜複雜,總督大人上任不過一年多,想掌控江南,談何容易。殿下前來辦差,總督大人盡心盡力輔佐殿下,何錯之有。”

“殿下中氣不足,不宜勞累。請謝總督過來,是怕歹人衝撞總督府誤傷了大人。請大人安心坐下。”

(本章完)

第105章 風波(四)第676章 生死(三)第680章 尋死第92章 賜婚(三)第362章 穩住第637章 雲涌(一)第660章 駕崩(三)第601章 昏迷(一)第689章 安葬第628章 問審(一)第185章 相送第430章 離宮(一)第346章 臨盆(二)第142章 花燈第103章 風波(二)第98章 歡宴第187章 有喜第465章 規矩(一)第640章 勢弱第467章 規矩(三)第331章 鋒芒(三)第296章 盤算第246章 補償(一)第204章 刁難(二)第28章 求娶(二)第201章 餘波(一)第175章 婆媳(一)第400章 夜襲(一)第451章 冷落(二)第534章 兄弟第144章 添妝(一)第394章 毒計(二)第711章 番外之李顯(一)第66章 不散(二)第478章 陽謀(四)第464章 手段(二)第572章 告病(二)第13章 驚人第296章 盤算第471章 大婚(二)第368章 無恥第432章 離宮(三)第427章 揚名第28章 求娶(二)第18章 母女第534章 兄弟第683章 忠臣(一)第512章 聚麀(二)第60章 紛亂(三)第381章 養傷(一)第364章 傷重(二)第358章 教訓第127章 子嗣(二)第470章 大婚(一)第253章 憤慨第311章 舊怨第98章 歡宴第702章 番外之立儲(三)第554章 散心(四)第272章 歸京第236章 生死(二)第238章 心冷(二)第491章 及笄第400章 夜襲(一)第587章 後續(三)第17章 蛻變第609章 急信第626章 真相(一)第570章 “請罪”第394章 毒計(二)第48章 心動第303章 聖心(二)第523章 出手(三)第32章 招婿第333章 主將(一)第212章 惱羞(二)第79章 母子第466章 規矩(二)第638章 雲涌(二)第224章 遇險(二)第311章 舊怨第648章 浮動(一)第274章 早產(二)第459章 中宮(二)第450章 冷落(一)第31章 錯過第272章 歸京第308章 喜訊第504章 大雪(二)第559章 雷霆第13章 驚人第63章 偶遇(一)第368章 無恥第133章 姑嫂第689章 安葬第635章 風起(一)第355章 平安(二)第412章 喜訊(一)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109章 獨處
第105章 風波(四)第676章 生死(三)第680章 尋死第92章 賜婚(三)第362章 穩住第637章 雲涌(一)第660章 駕崩(三)第601章 昏迷(一)第689章 安葬第628章 問審(一)第185章 相送第430章 離宮(一)第346章 臨盆(二)第142章 花燈第103章 風波(二)第98章 歡宴第187章 有喜第465章 規矩(一)第640章 勢弱第467章 規矩(三)第331章 鋒芒(三)第296章 盤算第246章 補償(一)第204章 刁難(二)第28章 求娶(二)第201章 餘波(一)第175章 婆媳(一)第400章 夜襲(一)第451章 冷落(二)第534章 兄弟第144章 添妝(一)第394章 毒計(二)第711章 番外之李顯(一)第66章 不散(二)第478章 陽謀(四)第464章 手段(二)第572章 告病(二)第13章 驚人第296章 盤算第471章 大婚(二)第368章 無恥第432章 離宮(三)第427章 揚名第28章 求娶(二)第18章 母女第534章 兄弟第683章 忠臣(一)第512章 聚麀(二)第60章 紛亂(三)第381章 養傷(一)第364章 傷重(二)第358章 教訓第127章 子嗣(二)第470章 大婚(一)第253章 憤慨第311章 舊怨第98章 歡宴第702章 番外之立儲(三)第554章 散心(四)第272章 歸京第236章 生死(二)第238章 心冷(二)第491章 及笄第400章 夜襲(一)第587章 後續(三)第17章 蛻變第609章 急信第626章 真相(一)第570章 “請罪”第394章 毒計(二)第48章 心動第303章 聖心(二)第523章 出手(三)第32章 招婿第333章 主將(一)第212章 惱羞(二)第79章 母子第466章 規矩(二)第638章 雲涌(二)第224章 遇險(二)第311章 舊怨第648章 浮動(一)第274章 早產(二)第459章 中宮(二)第450章 冷落(一)第31章 錯過第272章 歸京第308章 喜訊第504章 大雪(二)第559章 雷霆第13章 驚人第63章 偶遇(一)第368章 無恥第133章 姑嫂第689章 安葬第635章 風起(一)第355章 平安(二)第412章 喜訊(一)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109章 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