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浮動(一)
李珍反應不及,被茶盞砸了個正着。
額頭一陣劇痛,然後腥熱的液體滑了下來,眼前都紅了。
“不好,小郡主額頭流血了。”耳邊響起宮人們的驚呼聲。
孟雲蘿這些時日心情惡劣,發脾氣是常有的事。隨手拿茶盞砸宮人,也沒料到女兒李珍就在這個時候進來被砸中了額頭。
眼看着李珍滿臉鮮血的悽慘模樣,孟雲蘿既懊惱又心疼。
再看李珍那副神似李昌的眉眼,心裡那根緊繃的弦不知怎麼又爆了,孟雲蘿忽然就喊了起來:“你怎麼也不讓人通傳,就這麼闖進來了!這般沒規矩,活該被砸了額頭!”
李珍又疼又怕,以手捂着額頭哭了起來。
婉秀心急如焚,一邊攔下如瘋了一般叫嚷的主子,一邊急急令人去宣太醫。
太醫來了之後,立刻爲李珍清洗敷藥包紮。
李珍疼得小聲哭個不停。
孟雲蘿又喊又叫發泄了一通,此時稍稍平靜,又開始心疼起女兒來。握着女兒的手哭道:“珍姐兒,對不住。剛纔是我不好,不該砸了你又衝你亂髮脾氣,你別和娘生氣。”
李珍整個人不停顫抖,手也抖個不停。
這樣的孃親,實在可怕。
前一刻像發了狂,下一刻就痛哭流涕。隨時都會變臉。
她知道,孃親是因爲爹折騰成了這樣。她也很擔心爹,很希望爹早些回來。她想過回以前那樣的生活。
雖然爹孃都更喜歡弟弟,至少對她也不錯。她能安心地進宮讀書,回府也能高高興興的。
現在這樣的日子,就像頭上頂着巨石,隨時會掉下來。
她真的好怕啊!
當天夜裡,李珍發起了高燒。口中不停地喊着胡話:“娘,我錯了,你別生氣。”
“爹,我要爹。”
孟雲蘿守在牀榻邊,眼裡滿是血絲,面容憔悴不堪,懊惱的淚水不停滑落。
婉秀也哭紅了眼,啞着聲音道:“剛纔餵了退燒的湯藥,太醫說了,只要小郡主能將藥喝下去,就沒大礙。娘娘也別太憂慮了。先去歇着吧!奴婢在這兒守着就是了。”
孟雲蘿恍若未聞,依舊淚流個不停。
她是不是做錯了?
她想求父親救出李昊。父親確實領兵闖進宗人府,可李昊運道太差,走到半途就被滎陽王遇了個正着,被帶進了滎陽軍營。
宗人府到底近一些,哪怕見不到李昊的人,心裡也踏實些。
滎陽軍的軍營,離京城一百多裡地。騎快馬也得三四個時辰。而且,軍營裡都是陸家人。李昊落在陸家人手中,還能有什麼好?也不知這些日子是怎麼熬過來的。
永嘉帝又下旨令太子歸京了。最多半個月,太子就能回到京城來。
李昊還有什麼機會脫身?
孟雲蘿越想越絕望,哭得全身都快脫了力。
也不知是爲了李昊,還是爲了無能爲力的自己,抑或是在哭晦暗不明的未來。
……
李珍高燒未退,額上的傷也得慢慢將養。
孟雲蘿不得不打發人進宮告假。
陸明玉聽聞此事後,皺了皺眉頭。
喬皇后輕哼一聲:“這個孟氏,別的能耐沒有,整日就會拿孩子出氣。”
陸明玉淡淡道:“母后這麼說就太小瞧她了。當日廣平侯衝進宗人府救人,和她脫不了干係。”
這些日子,陸明玉將這件事翻來覆去想了數次,做出了這樣的推斷。
一提廣平侯,喬皇后氣不打一處來,狠狠呸了一聲。
喬皇后素來端莊自持,要不是厭極了一個人,也不會做出這麼失儀的舉止來。
陸明玉扯開話題:“母后可要去文華殿探望父皇?”
趙太后每日都去文華殿,孟妃秦妃隔三日去一回。至於喬皇后,禁足令解了之後一回都沒去過。
由此也驗證了這麼一句至理名言。
於男人而言,這世間無條件無原則愛你的女人,只有親孃。
果然,喬皇后聲音淡了下來:“相見兩厭,不見也罷。”
事實上,孟妃秦妃去了,也只在屏風外問候幾句,就被打發出來了。有時候連寢室都去不了。
她滿心爲兒子憂慮,哪有心情去問候永嘉帝龍體如何。
陸明玉也未再多勸。
彩蘭走了進來,低聲稟報道:“今日濮陽侯夫人進宮,去了壽寧宮請安。太后娘娘留了濮陽侯夫人午膳。”
喬皇后冷哼一聲:“濮陽侯最是刁滑,自己待在軍營裡不動彈,就讓濮陽侯夫人進宮。”
濮陽侯夫人隔三岔五進宮,次數太過頻繁,難免令人疑心。
陸明玉目光微閃,低聲道:“母后繼續讓人盯着壽寧宮。有什麼異動,立刻令人傳信給我。”
喬皇后點點頭。
宮中諸事不消停,有陸明玉在,就如吃了一顆定心丸。
……
壽寧宮裡,濮陽侯夫人正紅着眼對趙太后說道:“宮中出了這麼多事,我們侯爺心裡十分惦記太后娘娘。他不能隨意出軍營,時常令人送信回府,讓我代他進宮探望太后娘娘。”
“皇上如今躺在龍榻上,這宮裡全指着太后娘娘。娘娘可千萬得保重鳳體啊!”
在偏心眼又護短的趙太后眼裡,這世間最可靠的,除了兒子就是侄兒。
濮陽侯夫人一席話,聽得趙太后既窩心又心酸不已:“哀家也有些日子沒見濮陽侯了。哀家待會兒就去文華殿,讓皇上下旨,召濮陽侯進宮。”
濮陽侯夫人忙抹了眼淚,低聲道:“武將不得出軍營,這是皇后娘娘下的鳳旨。皇上雖未發明旨,也是這個意思。”
“娘娘千萬別張這個嘴,讓皇上爲難。”
趙太后卻道:“這有什麼爲難的。廣平侯和滎陽王還不是都出了軍營,倒是濮陽侯最老實最聽話,這都一個多月了,就沒回過京城,也沒進過宮。堂堂濮陽侯,又不是犯人,倒被拘在軍營裡不得動彈。”
“這事你別管,哀家親自和皇上說。”
“濮陽侯是哀家親侄兒,是皇上嫡親的表弟。哀家早就想和皇上說道說道了。皇上放着最親近的人不用,倒一味重用樑戰。這是個什麼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