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尺寒

“道遠,大劫之下,生出此念頭就是進入劫數的徵兆,如今,大劫熾烈,你還是去閉關吧。”

“師傅,那爲什麼那幾位真君都毫不在乎,您說那些邪道鬼道的,平時憋屈慘了想放肆下我可以理解,那位陳真君修行的是再純粹不過的陰陽之道,最後成就的是造化之道,爲什麼還自赴險地?”

“大劫不僅有危也有機,如果能平安度過,不說立地成仙,至少日後修行一帆風順是免不了的。”

“邪道修行本就艱難,這是在大劫之下才催生了那麼多真君,他們的成就源於劫數,自然逃脫不開。與其如此,不如博一把而已。”

“至於那位陳真君,我是很佩服的,他有救世之心,又有通天手段,竟然能擾亂天機,將原本蒙兀人得天下的大勢攪成均分之勢,令我這種愚鈍之人佩服啊。”

“不過,他既然投身大劫之中,想必也有了殉身的準備了,如此大決心,大毅力,我是很佩服的,老道做不到,就只能守着這一畝三分地,看看罷了。”

卻說孔雀這邊一直在佈置陣法,蘇越卻帶着趙巧稚三人乘孔雀來時那艘快船回去了,路上鐵牛的興致並不高。

直到上岸後,他對着蘇越道:“師兄,我想直接去辰漏觀閉關,我修爲太低了,也不能幫師兄什麼忙,以後甚至會成爲累贅。”

蘇越也猜到了他的心思,安慰道:“你的修爲也到了凝結金丹的時候了,你直接去吧,讓夢蝶跟着你,給你護法。”

又說了一會話,四人分離,蘇越和趙巧稚返回桃園,蘇夢蝶和鐵牛去辰漏觀準備閉關。

卻說青島這,又過了三天,突然有一天,一隻巨大的火鳥從天而降,落在會山之巔,那天光聚火陣之下,正是紅星,被陳天踢過來守護青島,也和孔雀卿卿我我。

而明廷,卻自上次發佈《驅胡詔》之後就忙碌開了,不斷往兩淮沿線調集軍隊、人員、物資。

蒙兀人攻擊南方,先在兩淮,後在川蜀,最後的着力點落在襄樊,因爲兩淮和川蜀的地形不利於大規模部隊展開,只有襄樊是最適合的。

而南方北伐,則以兩淮北面的河南之地最爲適合,因爲河南之地一馬平川,正適合大規模決戰,而川蜀和襄樊往北的地形,對攻擊者並不利。

這次的戰場,明廷選定的正是蔡州,這裡是孟珙聯合蒙兀人最後滅掉金廷的所在,地方寬廣,適合大兵團、大決戰。

至於蒙兀人來不來迎戰,以蒙兀人前幾十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養成的傲氣,在河南這種尤其適合騎兵的戰場,沒道理不來迎戰。

如果他們這都不敢迎戰,明廷就會將戰線推進到黃河沿線,如金朝最後抵抗蒙兀人一般,以黃河爲線,水軍爲輔,遮蔽中原,將蒙兀人趕出黃河以南,到時,蒙兀人難道還要退到濟南府去與明廷爭鋒。

如果再敗,恐怕蒙兀人就要失去中原的人心,到時候,蒙兀人就會退變爲遼國一樣的存在。

明廷這種大規模的調動自然瞞不了蒙兀人,忽必烈剛剛結束對漠北的戰爭,私心裡是不願這麼快又展開一場戰爭的,可是局勢由不得他。

不過,在大規模調動部隊,準備戰爭之前,他還是施行了一系列內部的改革,正式建國稱制,發佈《建元始詔》,宣佈建立大元朝,任用儒生、改革官制,將國家往中原王朝的方向改革,摒棄草原行國的制度。

並且,他同樣宣佈,開科舉,以四書五經爲考試內容,重用理學儒生爲官,同時在中原大肆封官許願,讓他們出人出力,組建漢軍,爲蒙兀人作戰。

一時間,南北都在風起雲涌。

而此時的長江口之外,卻有一位白衣人渡海而來,只見這人白衣白髮,雙足踏在海面上就有一塊塊薄冰生成,他走過之後又馬上消融。

即使海上有風浪,那浪過來之時,他也就踏在浪尖之上,浪過之後,他又立在水波之下,自始至終,卻沒有一滴海水沾到他身上。

長江入海口自然有水師巡邏,看見這人如此神異,自然往上通報,最後通知了此地巡防的水軍統領,李鄂。

他急忙乘舟往外走去,最後在入海口看到了這個神秘人。

一路上,水軍不敢輕舉妄動,這種人物,有些脾氣並不好,所以水軍被告誡,一般不要隨意得罪,由上面處理。

李鄂雖然也只是築基頂峰,但他已經是此地最高首領了,於情於理應該問問。

因此,他只得站在江心,對着那白衣人施禮,問道:“請問前輩從何而來?所行何事?晚輩對附近還有點熟悉,或許能幫上前輩的忙。”

“真的?我找人,你認識他嗎?”說完,他以手在空氣中刻畫,直接凝出了一副逼真的冰畫。

對這個畫像,李鄂約莫有點熟悉,但不敢確定,問道:“前輩可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在何方修行?”

“我師傅叫陳天,他告訴我,我有事可以到武陵山脈辰漏觀去找他。”

原來是找陳天的,聽他又稱陳天爲師傅,越發放心,恭敬施禮道:“真君確實在辰漏觀修行,前輩還請跟我來,我來領路。”

“好”,這人也不推辭,上了快舟,與李鄂一起往上游而去。

一路攀談才知道,這人是陳天在海外所收的記名弟子,喚作尺寒,此次過來,也是爲了找陳天繼續修行。

李鄂將他送了一截,到了他的防區,然後給了他一卷地圖,上面標註了辰漏觀的位置,道:“冰前輩,我職責所限,只能將你送到這裡,你可以乘坐這艘快舟直到玄武城,到了那裡,棄舟上岸,然後直接去辰漏觀就行了。”

“到了觀外,如果真君不在,您可以直接去桃花寨桃園找一位叫蘇越的修士,他是陳真君的衣鉢弟子。”

“哦,我那師傅收了幾個弟子了,他好爲人師,桃李滿天下了吧?”

“正式弟子就兩位,一位如今的明廷之主,明王陛下,一位就是蘇越真人了。如果說有點關係的,如今明廷治下數十萬修士都是辰漏觀的弟子。”

“哦,好,我一定去見見,再會,這東西給你,當是我的謝禮。”說完,丟過來一顆冰珠。

李鄂接住一看,只見是一粒通體晶瑩剔透的珠子,握在手中,有一絲絲的涼意從手上直入神魂,竟讓自己無比清醒。

竟然是一件可以靜心凝神的靈物,而且看,至少是金丹級的,如果煉製成法寶,可是最爲珍惜的能守護心神,避免走火入魔的東西。

趕緊珍而重之地將這件靈物放入懷中,不過他還是拿出一枚萬分緊急才用的符篆,將剛纔的情況說了,然後讓它飛去了金陵城。

無論那人是誰,他這裡都晚上報,如果需要保密,事後自然有人交代,不需要他斟酌。

且說尺寒,一路直到玄武城,然後棄舟上岸,沒有進入玄武城,而是拐去了桃花寨方向,他想看下自己那記名師傅收了一位什麼樣的衣鉢弟子。

這一路,他不再展露行跡,他也感覺到了,這裡可以說是處處有修士,尤其是一些大的村鎮,修士氣息成羣結隊,他可不敢輕舉妄動。

一路潛行到桃園附近,他在那等了一個夜晚,看到隨着天光放亮,蘇越和趙巧稚出來做了早課。朝陽升起,一大羣鶯鶯燕燕出來洗漱,然後一起去讀書。

在人羣中,他一眼就認定蘇越就是陳天的衣鉢弟子,看得很起勁,要看看這位,與他有什麼不同。

對他的窺視,趙巧稚和蘇越都沒有發現,尤其是趙巧稚這種功法特殊,按理說能跟輕易感應到別人窺視的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盯着陳天等二人看時,一雙眼睛之中風雪瀰漫彷彿成爲了一尊冰雕立在那,不但是蘇越,就是從他眼前經過的一些鄉人都沒發現這兒站了一個人。

就在他在這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忽然,耳邊傳來了一個聲音:“有什麼好看的,滾過來見我!”

儘管數百年未見,他卻敏銳地聽出了這是陳天的聲音,身形一縱,化爲一道濛濛光華向辰漏觀遁去。

在他施展遁法的一剎那,趙巧稚和蘇越敏銳地察覺了元氣的波動,走出來一看,只看見一道遁光朝辰漏觀而去。

兩人相視一眼,都看出這是往辰漏觀而去的,不知是誰,臨時在這落了一下腳而已,便不再管。

尺寒一路遁形到天地烘爐陣的邊緣,停了下來,俯首道:“弟子尺寒,自海外而來,拜見老師。”

“進來談談,你已經成就元神之道了?”

“是,師傅,我已經成就元神之道,以元磁神光成道。”說着,他化爲遁光,進入了辰漏觀。

“你身爲元磁精靈,以其成道理所當然。但是往後的修行,要超脫族類束縛,千難萬難,只能是你自己跨過去。”

“我在北冥之時,見到了另一種元磁神光,與你所處的寒冰荒原有所不同,我將二者結合,有了陰陽之別,因此,創出來一種陰陽元磁神光,你可以試着修行。”

“另外,我有一卷《冰河劍經》,講述的是劍道修行中的冰寒之道,你可以借鑑一些,其中有冰魄神光的神通,想必你也不會陌生。”

說完,陳天將兩枚玉簡丟給了他,囑咐道:“你自己選擇道路,好壞由己。”

“多謝師傅,我就知道您有辦法給我指出我往後修行的方向的。”

“接下來,你想在哪裡修行?返回寒冰荒原還是留在這?”

“師傅,我想去看看大千世界,看看其他地方的冰雪,是不是與寒冰荒原不同?”

“那我到有一處地方,你可以去看看。吐蕃高原,那裡的山峰之上,冰雪經年不化,比之寒冰荒原,另有一番景象。”

“那我就去那裡吧。”說完,他轉身就走,也沒有絲毫留戀、告別之意。

“未來幾年,我們會與蒙兀人有一場修士間的大對決,到時我們會需要元神修士參與,你記得過來。”最後,陳天囑咐了他一句。

他揮揮手,就走了。

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去吐蕃高原,而是轉道去了桃園,將一塊拳頭大的珠子扔進了山頂那眼靈泉中,笑道:“師弟,這是師兄送給你的禮物,不用謝。”

等蘇越和趙巧稚飛出來一看,只能看到一道遁光遠去,再看桃園之上,那眼靈泉之中,原本規整的陣法已經被衝擊得亂七八糟了。

如此也就罷了,只是一枚拳頭大小的珠子已經落入泉眼之中,與地脈、水脈開始結合,凝聚三者爲一體,然後冒出來的泉水,變成了帶着徹骨冰寒的寒泉之水。

這可就將整個桃園的地脈、水脈都改變了,如果置之不理,恐怕這桃園之中的那麼多靈植,只有那株大桃樹能捱過突然變化的環境。

蘇越不得不讓趙巧稚出手,截斷了靈泉的流向,暫時將這裡封閉了起來,然後重新佈置陣法。

趙巧稚笑問:“你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個師兄了,行事如此跳脫,隨心所欲,給了你一件元神期靈物,但是,哈哈,又將你的道場搞得亂七八糟的,很有趣啊。”

“有趣個屁,我怎麼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不過他已經是元神修士了,師傅不會那麼早就收弟子了吧,紅星師叔也不過是他早期收的玩伴,什麼時候又有了一位元神真君做弟子,我是真不知道。”

說完,兩手一攤,狀極無辜。

陳天輕笑了幾聲道:“那是我在寒冰荒原所收的一位記名弟子,是一位精靈,性子調皮古怪,擅長元磁神光,你那破陣法,當然擋不住他搗亂。”

第252章.僧人第224章.襲擊第157章.閉關第144章.望海潮第18章.八方風雨第235章.道在何方第270章.新生禮第98章.五嶽鎮獄第25章.魚妖第31章.分族第56章.火種第10章.農業第230章.事發第111章.破陣第274章.金帝第135章.道廷第104章.丹成(求票)第81章.疑問第120章.殘魂第41章.藏書閣(月初求票)第78章.蘇越成丹第87章.定風珠第101章.告別第217章.雷劫第171章.平天潮第52章.湘水君第3章.蛟涎第251章.神官第157章.閉關第78章.失智第288章.斬將第112章.連破第98章.靈鷲寺第53章.白帝第163章.收妖第237章.滄海桑田(求票)第64章.頭顱第44章.征服第31章.夜宴第145章.趕海第249章.風雲起第53章.白帝第143章.帝建第128章.傷勢第240章.滅派第22章.竹山第162章.人手第48章.重歸第105章.講道第211章.勇士第16章.木行築基第200章.入平安京第145章.趕海第8章.掘墓第308章.皇子第2章.馭妖第299章.北冥元磁第85章.尺寒第30章.湖邊村第102章.盟約第248章.破滅第7章.磨難(求票)第18章.魔神第243章.乘人之危第116章.五蘊陰雷第173章.引惡第135章.道廷第106章.法寶第155章.冰魄珠第91章.靈蜂(元宵節快樂)第252章.僧人第28章.和談第115章.冰河劍經第267章.軍陣第75章.意外收穫(求推薦收藏)第58章.慘敗第155章.冰魄珠第72章.整理典籍第9章.山村第64章.柴玉(推薦了,請朋友們宣傳下)第75章.太陽之道第118章.紫薇數經第10章.治水第295章.血脈進階第36章.暴動第294章.龍骨湯第5章.採珠第212章.弒神第271章.鐵浮屠第60章.小靈禽(新春快樂,長生不老)第95章.炮聲(月末求票)第6章.傳道第48章.重歸第31章.夜宴第135章.道廷第61章.宴請(新春吉祥,萬事如意)第37章.想法第2章.馭妖第1章.合議第220章.抽芽
第252章.僧人第224章.襲擊第157章.閉關第144章.望海潮第18章.八方風雨第235章.道在何方第270章.新生禮第98章.五嶽鎮獄第25章.魚妖第31章.分族第56章.火種第10章.農業第230章.事發第111章.破陣第274章.金帝第135章.道廷第104章.丹成(求票)第81章.疑問第120章.殘魂第41章.藏書閣(月初求票)第78章.蘇越成丹第87章.定風珠第101章.告別第217章.雷劫第171章.平天潮第52章.湘水君第3章.蛟涎第251章.神官第157章.閉關第78章.失智第288章.斬將第112章.連破第98章.靈鷲寺第53章.白帝第163章.收妖第237章.滄海桑田(求票)第64章.頭顱第44章.征服第31章.夜宴第145章.趕海第249章.風雲起第53章.白帝第143章.帝建第128章.傷勢第240章.滅派第22章.竹山第162章.人手第48章.重歸第105章.講道第211章.勇士第16章.木行築基第200章.入平安京第145章.趕海第8章.掘墓第308章.皇子第2章.馭妖第299章.北冥元磁第85章.尺寒第30章.湖邊村第102章.盟約第248章.破滅第7章.磨難(求票)第18章.魔神第243章.乘人之危第116章.五蘊陰雷第173章.引惡第135章.道廷第106章.法寶第155章.冰魄珠第91章.靈蜂(元宵節快樂)第252章.僧人第28章.和談第115章.冰河劍經第267章.軍陣第75章.意外收穫(求推薦收藏)第58章.慘敗第155章.冰魄珠第72章.整理典籍第9章.山村第64章.柴玉(推薦了,請朋友們宣傳下)第75章.太陽之道第118章.紫薇數經第10章.治水第295章.血脈進階第36章.暴動第294章.龍骨湯第5章.採珠第212章.弒神第271章.鐵浮屠第60章.小靈禽(新春快樂,長生不老)第95章.炮聲(月末求票)第6章.傳道第48章.重歸第31章.夜宴第135章.道廷第61章.宴請(新春吉祥,萬事如意)第37章.想法第2章.馭妖第1章.合議第220章.抽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