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放棄(假期求票)

“公子您決定就好,這些鬼物要醒過來了,老馬也要走了,這是召喚我的符篆,您下次只要燃燒這個符篆,我就會知道,趕過來與您引路。”

說着,這牛頭怪拿出了一枚符篆,上面依稀編織着馬天成三個字,顯然就是這傢伙的真名了。

這傢伙竟然拿出了書寫有他真名的符篆顯然是有心與自己交好了,因此,他也不客氣,收下了,道:“多謝馬大哥!”

“不敢不敢,我要走了,你們也趕快走吧,慢則有變。“說完,他雙手又一撕,將空間撕出了一個大洞,然後邁了過去。

等他過去後,這空間迅速消弭,電光火石之間,陳天只看清對面是一個繁華的大城,裡面無數鬼物走來走去,都是清醒有理智的存在,不像這裡的鬼物,渾渾噩噩的,如果沒人驅使,只會一直遊蕩或者沉眠。

待他走後,陳天迅速拿起鬼門關,將渾身修爲轉換爲《鬼王經》,然後源源不斷地輸入這鬼門關中。

在祭煉的過程中,他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一些信息,這鬼門關是天然形成的,是一處地方的陰氣過盛,慢慢淤積,就會形成這樣一處所在。

自從后土大帝演化幽冥以來,任何一處的幽冥世界理論上都是相連的,除非被特意隔開。

不過也正是因爲是天然造化形成的東西,這東西里面蘊含的是有關幽冥的法則,卻不像人類的法寶禁制那樣齊全,可以被煉化使用,可是卻不能歸某一個人永遠佔有,誰搶到就能用上。

它也沒什麼別的功能,就是一個門戶,連接幽冥和人世間的門戶,平時人死其實不會用到,直接通過天地間的感應被拉入幽冥,只有某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有大規模亡魂需要驅逐、收納纔會用。

而鬼眼他們這一派,其實以前一直用這東西當做一個避難所,當被外界追殺,無處可逃時就躲入這裡面,延續傳承,等天下大亂又會出來興風作浪。

平時,陰司也不會管,畢竟有人看着,不讓一些凡間修士去陰司鬧事纔是最重要的,他們暗地裡得一些方便,陰司管他幹嘛?

至於他們大規模屠殺凡人這種事,除非真的天怒人怨,否則自己做業早晚也是自己承擔,陰司更不會在乎,世間哪裡不死人?

得到了這信息以後,陳天也不多說,直接將他張開,重新打開門戶,往對面一看,那邊已經是亂戰一團了,紫荊關被兩面夾擊。

正面當然是明廷組織的真君們,背面卻是武陵軍,要在幾天以前,發現這裡有問題以後,他就讓黃芪直接將青島的武陵軍直接北上,在直沽口登錄,然後直接捅了他們一刀。

而對面的鬼道元神,目前並沒有防備這邊的情況,畢竟他們被扔入了幽冥世界中,不死也要脫層皮,哪會這麼快就出來了,而且出來的地點不一定在哪裡。

哪知道陳天他們解決問題的速度這樣快,在他們還沒做出反應的情況下,幾位元神真君跨界而出,直接出現在紫荊關的內部。

這下就容易了,幾位元神真君首先集火解決了鬼眼,他儘管神通了得,卻被突然而來的打擊打的無還手之力,法寶、神通、法術都來不及釋放。

只有被動的法寶、法衣之類的阻擋了一下,給他爭取了一點喘息的時間,可是這麼短的時間,他身上的法寶一一被毀,他只來得及釋放了一個替死類法術就被淹沒了。

他那替死法術讓他在旁邊幽魂身上重生,可是接下來又被古越真君一劍了結,神魂再次要出竅遁走時,直接被一連串雷霆和劍光剿滅。

其他鬼道真君本就不想再堅守,只是因爲鬼眼強壓,加上這裡環境被改造成適合鬼修施展,沒讓武陵軍的煞氣沖垮陣法。

可即便如此,兩面受敵,又知道周圍短期內沒有支援的處境也讓他們極爲不情願,心知這裡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如今,鬼眼一死,這些傢伙頓時就如鳥獸散,陳天他們也不客氣,每人追着一位真君就開始下手,而且外面還有那麼多正道真君攔截,此戰過後,這些邪道修士應該沒有幾個能留下來。

結果果然如此,陳天追着一位邪修,這是一位魔道修士,其遁法速度緩慢,但是術法詭異,不過陳天有雷霆在手,一道道雷霆劈下來,他再詭異的法術也沒作用,最後將其直接劈成了焦炭。

這一戰,直到三天之後才完結,鬼修能逃走的,不過兩三位,不過就不知道那些死了的有沒有化身在外面,不過即便如此,邪修鬼道也是傷亡慘重,元氣大傷。

此戰過後,明廷並沒有趁勢進軍,反而摧毀了紫荊關,淨化了這片土地之後就退了出去,反倒讓李檀趁機接收了這裡,重新築關,準備進軍幽燕。

自從這場鬥法完了之後,陳天就回辰漏觀閉關了,只是給了黃芪幾點建議,讓他不要急着收復中原,而應該先安撫新佔下的黃河以南,恢復生產,培養官員,待準備完全後再繼續進軍。

他回辰漏觀主要有兩件事,一是修復太玄珠,繼續完善這裡面的禁制。二是推演完整的諸天星辰陣,準備將整個神州大地,東至大海,南到交趾,西越流沙,北涉北海之內的廣大地域都覆蓋到這個陣法範圍內。

而且對應的星辰不止七曜、四象、三垣,而需要覆蓋諸天星辰,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讓諸天星辰的星力都能被接引而來,補充天地元氣。

同時,也讓整個神州的地脈都納入這個系統,梳理地氣,調節地脈,儘可能地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

他相信,如果真的佈置完成,靈氣消退的趨勢應該可以得到制止,甚至扭轉,修行可以大興於世,也就是人人有修行的可能。

這纔是他建立明廷,推廣修行的最終目的,不僅是爲了抵抗蒙兀人的殺戮,更是爲了阻止靈氣衰退,締造一個修行盛世,讓修行不再是傳說中的事物。

這纔是真正的扭轉造化,再造乾坤。

而此時,蘇越卻並沒有返回桃園,他自從淮河之戰起就被調入軍中效力,一路卻沒多少出手的機會,此時卻被黃芪給帶着黃夏去拜訪崑崙、樓觀道,以感謝他們在大戰中的付出。

這是一場外交性質的拜訪,主要是小輩間拉拉關係,同時落實雙方在戰前達成的共識。

臨走前,陳天已經告訴蘇越從崑崙得到的夔獸的信息,讓他自己想辦法去捕殺,然後煉製他的本命法寶,他不會插手此事。

蘇越這次也想去找崑崙的修士瞭解一下夔獸更多的信息,畢竟這種天生雷屬性異獸,肯定極難捕獲。

不過,他也早有意要去東海闖蕩了,畢竟老是在陸地上混,實在是沒什麼收穫,還是去無盡之波的東海闖蕩一番。

蘇夢蝶、趙巧稚、鐵牛也沒什麼意見,他們也想去海外見識一下,特別是金丹遍地走的三仙山,他們可是早聞大名了。

且不說這邊如何,明廷接連取得勝利後卻沒有繼續進軍,讓李檀和忽必烈都鬆了一口氣,畢竟還有時間讓他喘息一番,至少有時間重建金帳軍。

但是郝經等人卻極爲擔憂,明廷的停止進軍不意味着徹底和平,尤其是黃河以北,根本無險可守,蒙兀人如何能守住這大片地域。

因此,他們懇請忽必烈直接放棄黃河以北,將其交給李檀,讓李檀暫時對付明廷,而蒙元退守幽燕地區,藉助地利、完善海防,只要能守住幽燕地區,未嘗沒有再一次統一中原的機會。

忽必烈極爲猶豫,這個策略從根本上來說,是正確的,可是他此時卻不敢怎麼做。

淮河之戰已經失敗了,如果他再直接讓出河北,不說天下人心如何,蒙兀人能答應嗎?他們想要一個接連失敗的人當他們的大汗嗎?

要知道,他繼承大汗之位後,雖然通過與阿里不哥的戰爭將反對他的諸王削去了大半勢力,可是朋友不滿的人存在更何況他接連失敗,有更多受了損失的蒙兀貴族開始觀望。

更致命的是,這次戰爭,損傷最大的兩隻人馬,一個是漢地糾結起來的漢軍,一個是金帳軍,都是損失慘重,可是這也是最支持他的兩股勢力,其他蒙兀貴族雖然也損失慘重,可是相對而言,他們的實力差距縮小了。

他扔在權衡,是壯士斷腕,拋去黃河以北的大片土地而鞏固幽燕呢,還是支持一下,看有沒有轉機。

可是,當李檀方面也在蠢蠢欲動,不斷摩擦的時候,他就必須要做出決定了。

最終,他首先帶着重新整合的金帳軍坐鎮和林,一連滅了好幾個不服他的王公,震懾異己,又強令他們奉上物資供奉,測試他們的忠心程度。

當這一切做完的時候,他就開始安排所有人開始從黃河以北撤離,只保留了數處重要的軍事設施,讓他能隨時從這些地方進軍。

不過在撤離之前,他還下令,大肆搶劫了一番,金銀、糧食、布帛,有什麼搶什麼,最後留下一片殘破的地區,撤往了塞外。

當他開始撤離的時候,李檀也想攔截忽必烈帶着物資的軍隊,可是當被教訓了幾次之後,他便龜縮了起來。

等忽必烈撤退以後,李檀接收了這所有地方,但他也無力大規模賑濟百姓,造成黃河以北流民遍地,盜賊四起,處處是烽煙。

不過,他轉眼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青島的張世傑替他籌集百萬斤糧食,用於償還明廷佔據青島和邳州的代價。

對此,張世傑嗤之以鼻,只是加強了戒備。

果然,李檀幾次帶兵來犯,卻對青島天險和精兵莫之奈何,只能封鎖邊境,截斷進入青島的流民路線,以此泄憤。

不過這也觸犯了許多人的利益,尤其是河北的一些豪強,他們也看出來了,明廷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不論是忽必烈的蒙元還是李檀的僞魯政權,都撐不過幾年了。

因此,他們一面與青島接觸,好在統一之時有個進身之階,另一方面也是覬覦青島能帶來的大宗物資,包括良稻種子,棉布、棉花等,這些都是現在北方急需的東西。

而這條商道也給明廷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各種藥草、金銀、人口、特產從這裡運回南方,極大的繁榮了市面。

大戰過後,整個南北都一片凋敝,黃河以南的河南不說,就連武陵府都是戶戶掛白,家家帶孝。

黃芪親自回了一趟武陵府,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村寨,到每個公祭現場致哀。

每個大的寨子中都會舉行公祭,由當地的鎮守修士舉行超度儀式,並建立烈士陵園,埋葬戰死者的骨灰,每年都會派人治祭。

黃芪每到一地,都會親自致哀,給親屬發放撫卹,對因爲父兄戰死而孤苦無依的幼兒女子,承諾由官府扶養。

對因丈夫戰死而剩下妻兒的家庭,頒佈了《婦女保護法》,承諾丈夫的財產應由妻女繼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佔有,有之,輕則流放,重則斬首。

最後,則是發放各種撫卹,包括財物、田土、住宅,甚至可以由官府代爲耕種,每年只要領取收益就可以了。

這些措施,極大地緩解了武陵府暗暗涌起的潛流,尤其是那些受到照護的家庭都成爲當地的標杆,有任何好事,官府都會優先考慮他們。

因此,武陵府反倒涌起了一股戰爭熱潮,每個人都想通過戰爭再撈一筆,反正無論如何都有官府託底。

對此,明廷自然也樂得如此,繼續在當地徵兵,準備將來用之於北方的戰事。

武陵府之外的祭祀就顯得簡單的多,只是由閣臣代爲致祭,發放一筆撫卹就是了,而且這撫卹多是以土地的形式發放,不過,對戰死者妻兒的保護,一視同仁。

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恢復生產,因此,各位閣臣也不在金陵待了,帶上種子趕往各地,恢復生產。

第144章.望海潮第25章.大洋第241章.移山(求票)第66章.獨秀園(求推薦,收藏)第14章.圓滿第255章.魔法第257章.敗兵第189章.分流第241章.移山(求票)第16章.條件第77章.獻策第88章.收穫第307章.盤點第12章.薩迦寺第228章.白澤第242章.拔山第3章.天魔潮第268章.陷阱第47章.辭行第265章.神國崩毀第318章.對談第4章.嘉禾第135章.道廷第5章.拜師第42章.萬卷第169章.餘波第93章.用計第94章.醉酒第15章.俱傷第297章.珊瑚第100章.牛頭怪第197章.新葫蘆第265章.神國崩毀第231章.逃命第298章.爭鬥第186章.魚膾第107章.重返第71章.朱果(求推薦、收藏)第19章.玉匣第103章.心魔第37章.想法第28章.和談第251章.神官第92章.自立第76章.郭守敬第178章.銀鱗饒月第149章.聖降第232章.擊殺第155章.冰魄珠第62章.饕餮(求推薦和收藏)第194章.袁大(最後時刻求月票)第313章.潛入第13章.菩提樹第4章.陰陽轉換第186章.魚膾第50章.盤點第62章.望海亭第27章.一箭斷山第5章.採珠第59章.玉鶴(求推薦和收藏)第83章.願望第12章.薩迦寺第133章.啓程第55章.尋靈第28章.和談第116章.五蘊陰雷第115章.冰河劍經第215章.出世第294章.龍骨湯第52章.選擇第260章.受命第39章.小亭閣(月初求票)第112章.諸天星斗第71章.朱果(求推薦、收藏)第13章.流民軍第149章.聖降第123章.蘊龍第81章.疑問第182章.稟告第208章.雪女第118章.紫薇數經第198章.被劫第315章.血珊瑚第34章.先天第65章.定計(求推薦和收藏)第104章.糧倉第108章.捷足(求票)第10章.農業第283章.分裂教廷第251章.神官第14章.小世界第30章.鮫人內訌第7章.夜話第61章.老蔫第163章.收妖第280章.世界樹第316章.陰陽二氣鞭第188章.百鬼第299章.北冥元磁
第144章.望海潮第25章.大洋第241章.移山(求票)第66章.獨秀園(求推薦,收藏)第14章.圓滿第255章.魔法第257章.敗兵第189章.分流第241章.移山(求票)第16章.條件第77章.獻策第88章.收穫第307章.盤點第12章.薩迦寺第228章.白澤第242章.拔山第3章.天魔潮第268章.陷阱第47章.辭行第265章.神國崩毀第318章.對談第4章.嘉禾第135章.道廷第5章.拜師第42章.萬卷第169章.餘波第93章.用計第94章.醉酒第15章.俱傷第297章.珊瑚第100章.牛頭怪第197章.新葫蘆第265章.神國崩毀第231章.逃命第298章.爭鬥第186章.魚膾第107章.重返第71章.朱果(求推薦、收藏)第19章.玉匣第103章.心魔第37章.想法第28章.和談第251章.神官第92章.自立第76章.郭守敬第178章.銀鱗饒月第149章.聖降第232章.擊殺第155章.冰魄珠第62章.饕餮(求推薦和收藏)第194章.袁大(最後時刻求月票)第313章.潛入第13章.菩提樹第4章.陰陽轉換第186章.魚膾第50章.盤點第62章.望海亭第27章.一箭斷山第5章.採珠第59章.玉鶴(求推薦和收藏)第83章.願望第12章.薩迦寺第133章.啓程第55章.尋靈第28章.和談第116章.五蘊陰雷第115章.冰河劍經第215章.出世第294章.龍骨湯第52章.選擇第260章.受命第39章.小亭閣(月初求票)第112章.諸天星斗第71章.朱果(求推薦、收藏)第13章.流民軍第149章.聖降第123章.蘊龍第81章.疑問第182章.稟告第208章.雪女第118章.紫薇數經第198章.被劫第315章.血珊瑚第34章.先天第65章.定計(求推薦和收藏)第104章.糧倉第108章.捷足(求票)第10章.農業第283章.分裂教廷第251章.神官第14章.小世界第30章.鮫人內訌第7章.夜話第61章.老蔫第163章.收妖第280章.世界樹第316章.陰陽二氣鞭第188章.百鬼第299章.北冥元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