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姓什麼

見綠丫這樣,魏娘子又說些別的閒話,過了些時魏家那邊的婆子過來,說魏賬房已經回來了,但張諄還在衙門裡呢,只怕到晚纔回來。魏娘子站起身笑着道:“走,小張嫂子,過去我家吃晚飯去。”

綠丫也有心想去和魏賬房打聽一下,只是不好開口,聽了魏娘子這話,口裡說着怎麼好意思,人卻已經站起來。魏娘子笑眯眯地把綠丫的手拉住:“我們是什麼,本就一家人,你和我客氣什麼?你要擔心小張哥,我讓人給他送一份晚飯過來就是,這不過多雙筷子的事。”

兩家本就緊隔壁,說着話,魏娘子已和綠丫進了門,見綠丫來了,魏賬房和綠丫見了禮,就帶着兒子到廂房去吃,把堂屋留給魏娘子和綠丫她們。魏家兩姑娘都和綠丫熟了,雙雙上前叫一聲張嬸子,也就乖乖坐在旁邊吃飯。

這樣人家,自然也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況且綠丫也是有心想過來打聽下具體的事。魏娘子讓大姑娘去給魏賬房暖一壺酒,好趁便打聽,大姑娘答應着去了。

小姑娘還在那嚷着要吃碗燉蛋羹,魏娘子讓全竈去做了,又讓一讓綠丫,讓她趕緊夾菜吃。大姑娘已經走進來,對綠丫笑着說:“小張嬸子,我爹爹說,今兒幸虧是張叔察覺出不對,還說衙門裡要押着那個老頭去通州抓剩下的人呢,這是年下,衙門裡撞到這麼個大功勞,都很歡喜呢,個個摩拳擦掌,要把剩下的人全都抓了,好做個天大功勞。”

魏娘子把女兒拉了坐下,拍她手一下:“你還曉得摩拳擦掌了,跟誰學的?”大姑娘眨一眨眼就對魏娘子道:“當然是和大哥學的。娘,你雖不許我去外面讀書,可大哥回來也教我幾個字的,別的不說,我都會看帳了。”

魏娘子忍不住地笑:“原本她五歲時候,我和她爹商量,就送到你大侄兒讀書的那個學堂,一年交上四五兩銀子,他們兄妹也好作伴,等過了十歲,就回來學習針黹,免得做個睜眼的瞎子。誰知她爹回家過年時說漏了嘴,她祖父聽了大怒,說女兒家又不能去考狀元,花銀子上學堂做什麼,有多餘的銀子,不曉得拿回來孝敬他們兩老?這纔沒讓她去學堂。她倒想去呢。”

大姑娘的嘴已經撅起:“祖父祖母成日只曉得叫我們拿銀子回去,可是等我們回去過年,祖母連炕都不捨得燒熱,還讓三妹四妹睡炕頭,我只能睡炕梢。娘,我們今年不回去過年,去姥姥家可好。”

“我不過白抱怨抱怨,你就這麼多話,哪有嫁出去的人大年三十還回孃家的?好歹也要過了初五,纔好帶你回姥姥家。”大姑娘的嘴撅的更高,全竈已經端了碗蛋羹進來,魏娘子接了放在桌上,先拿勺給大姑娘挖了一大勺:“好好吃你的飯去。”

小姑娘眼巴巴在旁邊等着,見蛋羹來了娘不先舀給自己,啊啊地叫起來。魏娘子拿過小姑娘的碗,也往上面舀了一大勺蛋羹,拌勻了往小姑娘手裡塞了把勺:“自己吃,過了年都五歲了,還不會好好說話,只是啊啊地叫。”

小姑娘接過碗,拿起勺就往裡面大大地舀了一勺,往嘴裡塞去,聽到娘這樣說就擡頭笑了:“娘,好吃。”魏娘子已經拿手巾把小姑娘腮上的飯粒給擦乾淨:“吃飯,不許說話,小心噎着。”

小姑娘繼續低頭努力吃飯,魏娘子已經對綠丫道:“我啊,成日拌這幾個孩子的事都頭疼,這幾個孩子還算是乖的,要是那種調皮的,那才把嗓子都喊啞了。”在魏家這麼熱熱鬧鬧地一說話,綠丫把心中對張諄的擔心也去了些,順着魏娘子的話又說了會兒,也就告辭回家,雖然綠丫再三推辭,魏娘子還是往小柳條手上塞了一份晚飯,讓帶回去給張諄。

綠丫和小柳條推門進了院子,見屋裡燈都還沒亮,方纔也留神細聽,並沒聽到有人開門的聲音,不由對小柳條道:“你瞧,都這會兒了,月亮都上來了,還沒回來呢。”

小柳條安慰綠丫:“奶奶,這也沒什麼,老爺有事時候,常常成夜不回家。”男人在外奔波,難免如此,綠丫接過食盒,讓小柳條自己去睡,就推開門進了屋,拿過一個蒸籠把那份晚飯放在爐子上熱着,自己往手爐腳爐裡多加了些炭,又把一牀小被子搭在膝上,等着丈夫歸家呢。

打更的都打過了三更,綠丫迷迷瞪瞪都快睡着,才聽到有人敲門,綠丫猛地驚醒,還當自己是在牀上,想掀開被子發現肩上有些冷,才知道自己坐在椅上,又聽到門口傳來張諄的聲音,也顧不得披上衣服,就端了燈出去外面開門。

夜裡已經很冷,張諄穿的又不多,綠丫開門時見他凍的哆哆嗦嗦,急忙讓他趕緊進來,又把門關好,這才返身進屋。張諄已經坐在綠丫剛纔坐的那張椅子上,把腳擱在腳爐上,手放到爐子上烤:“好冷,這幾日白日有太陽還不覺得,怎麼這夜裡這樣冷,我都是一路跑回來的。”

“外面都下霜了,再過幾日只怕就要下雪了,能不冷嗎?”綠丫心疼丈夫,把手爐塞到他手裡,又給他把小被子披在肩上,端來那份晚飯:“你在外面想也吃過了,這會兒再吃點。”

張諄接過筷子,往桌上一瞧就笑了:“這不像是你的手藝。”

“嗯,這是魏家那個竈上的手藝,也不曉得她和誰學的,別的罷了,這做紅燒肉總不到味,你湊合吃唄。”綠丫說着話,張諄已把那碗紅燒肉倒了一半,接着把米飯倒在剩下的紅燒肉裡,再把那盤煎豆腐夾了兩塊,拌了拌就低頭猛吃,哪用幾句話的工夫,就把那碗紅燒肉拌飯吃完,接着才把筷子放下:“好吃,綠丫,明兒你也做紅燒肉吧,要不做燉肘子。”

綠丫給丈夫倒了杯茶蕩蕩油膩,白他一眼:“這就點起菜來了,明兒你只怕不得空,出了這麼件事,總要去和東家回個話。”張諄吃飽了,就開始發睏,嗯了一聲拍拍綠丫的手:“我曉得你在爲我擔心呢。”

綠丫靠在丈夫膝上,悶悶地嗯了一聲,張諄接着低頭把妻子的臉擡起來:“綠丫,你放心,我有分寸的。”綠丫看着他,接着笑了:“我們是夫妻,禍福與共,共同進退的夫妻。”張諄捏着妻子的手,綠丫手心的老繭已經開始軟了些,或者在不久之後,那些老繭會越來越軟,最終消失,但綠丫對自己不會變的。

次日張諄去廖老爺那裡說明了事情全部緣由,廖老爺又賞了他一百兩銀子,並讓他帶了個做粗活的婆子回來,說家裡人多一些,也要好些。

張諄謝過廖老爺,把人帶回去和綠丫說了,綠丫也就安頓這個辛婆子不提。

離年下越來越近,鋪子裡的生意越來越好,每日張諄都忙的腳不沾地。這日正在忙碌,就有人進來也不瞧貨,只問張諄在否,張諄本以爲是原來那個鋪子的老客人,擡頭一瞧卻不認識,忙打一拱問此人是誰?

此人已經從袖袋中取出一封信:“在下姓吳,和張掌櫃你本是鄉鄰。”張諄早已聽出此人官話裡的鄉音,忙請此人坐下:“也不知足下這封信,是爲誰帶的?”

吳大哥把信往張諄這邊推一下:“我也是做生意的,上個月回鄉一趟,遇到你族內的叔祖,這封信是他託我帶來的。還說千萬要有迴音。”

提起張家族內,張諄就有些躊躇,吳大哥是常年行走的人,哪會瞧不出張諄的神色,拱手道:“貴族內的事,當年我也曾聽過,不過時過境遷,很多事也有變化,這封信先放在這,明日我來討回音。”說完吳大哥就告辭,張諄把他送出去,本想拆開信瞧瞧,又有客人進來,也就把信往袖子裡一塞,直到下工都忘了這事。

還是回到家中,綠丫給張諄抖掉衣服上雪花時候纔看到這封信,不由奇了:“這是誰給你寫信,寫也就罷了,你怎麼順手插在這裡,也不拆開?”

張諄這纔想起這件事,從綠丫手中接過信:“這是族內的叔祖寫來的,我本想瞧瞧,倒忘了。”綠丫給他倒茶:“既是老人家寫來的,就看看吧。”

張諄鼻子裡哼了一聲,年高有德的才能叫老人家,而不是這樣貪婪的人叫老人家。綠丫端茶給他,見他這樣就輕拍他肩一下。張諄這才拆開信,開頭兩行也還平常,說已知道張諄叔父去世的消息,只是族內衆人,大都貧窮,沒有銀子上京來收拾張諄回鄉。上回張三哥回來,帶回張諄消息,曉得張諄不但娶了妻,還有了事做,甚好。

過去的事一字不提,這位叔祖果然一如既往地厚臉皮,落後話鋒一轉,說張三哥的父親在外做生意多年,手裡也有了些銀子,想要修繕祠堂,順便修下族譜,這是張家合族的大事,也不能讓張三哥的父親一人出銀子,既然他已認了一半,剩下一半族內各人拼湊起來罷。

張諄也是張家兒孫,又已娶妻,此次修族譜就該名列其上,問張諄可能拿出幾兩銀子來。

“果然和原來一樣,除了銀子,他還認得什麼?”張諄瞧完這封信就冷笑着道。綠丫拿過信細細讀了,這纔對張諄道:“若是論了你們族內那些人的行徑,一輩子都不該理,可是一來叔叔的靈柩還在此處,終究是要葬回去的,二來公公婆婆也是葬在祖墳內,爲了他們,也不能不理。”

這些道理,張諄怎不曉得?用手摸一下額頭:“就是這樣,叔祖只怕也明白這個道理,纔敢這樣寫信來和我要銀子,你說,助他們幾兩呢?”

綠丫想了想:“一兩太少,十兩太多。”那就不超出這個數,張諄點一點頭,取出紙筆開始寫信,提到娶妻時,轉身問綠丫:“說來,我還不曉得你姓什麼呢?”

綠丫本要笑,接着那淚就從眼裡滾落,張諄忙丟下筆拉住綠丫安慰:“是我說錯話了,你既嫁了我,就該姓張纔是。”接着張諄就搖頭:“這也不對,同姓不能爲婚。”

綠丫把眼裡的淚擦掉,才勉強對張諄道:“當日去衙門裡上戶籍時,寫的是我姓屈,說來,我這樣恨屈家,可是到頭來,我還是要姓他的姓。”張諄握住妻子的手,輕聲說:“對不住,是我說錯話了,綠丫,我不該這樣傷你。”

綠丫眼裡的淚再也忍不住,抱住張諄的腰把頭放在張諄肩頭:“諄哥哥,我是沒有孃家的人,以後,你不許欺負我。”張諄拍着綠丫的背,感覺到綠丫的淚慢慢止住才把她的頭擡起來,用手擦着她臉上的淚:“我不會欺負你,綠丫,如果沒有你,我也不知會是個什麼樣子,我怎麼會欺負你呢。再說,我們還有蘭花姐可以來往。”

綠丫感到心裡暖呼呼的,對着張諄點頭:“是啊,我們還有蘭花姐可以來往。”張諄的手往下滑,找到綠丫的手和她的手交握在一起才道:“綠丫,蘭花姐、你我,還有以後我們的孩子,纔是一家人,別的人,都不是。”

綠丫再次點頭,張諄把她的手鬆開些:“我現在要在信上說,已認蘭花爲姐,要張家把她寫在我們家的族譜上,還有,我的妻子,是屈氏,是我的原配發妻,和我一起,享子孫後代的香火,入張家的宗祠,永遠不會變。”

張諄說一句,綠丫臉上的笑多一分,當張諄說完時候,綠丫把張諄抱緊:“諄哥哥,我好開心。”我也一樣開心,有自己的家人在身邊,張諄一手握住綠丫的手,另一支手提筆寫信,娶妻屈氏,有義姐一人,已配劉家。奉上紋銀五兩,以助修祠。寫完,張諄和綠丫相視一笑,把信封好,明日好交給送信的人帶回去。

“這,這實在是太,太……”蘭花聽到張諄寫信回去,要趁這次修族譜的機會把自己的名字列入張家族譜,激動的坐立難安,連手裡的孩子都快抱不穩了。

綠丫笑着把孩子從蘭花手裡接過去,笑着說:“蘭花姐,這是你應得的,你擔心什麼呢?再說你這樣,萬一摔到我們玉娃娃,就不好了。”爲給孩子起名字,一家人絞盡腦汁,落後還是周嫂說了句,瞧這娃娃,全身雪白的和玉一樣,小名就先叫個玉兒,等再大些,再給她起大名。於是全家就叫她玉兒,蘭花這才啊了一聲,瞧着自己女兒黑白分明的眼,捏一下她的鼻子才道:“我這不是激動嗎?你不曉得,綠丫,你不曉得,從被我爹孃賣出去那天,我就覺得,自己這輩子,完了。沒想到,”

見蘭花又要哭,綠丫把玉兒塞到她懷裡,玉兒有些餓了,一進到蘭花懷裡,頭就開始往蘭花胸口拱,蘭花解開懷給她餵奶,可那眼淚還是忍不住。

“蘭花姐,你是被賣的,我不也是被賣的?你瞧,你現在多好,又有了孃家,也不知道有沒有一日,我也能……”提到爹孃,綠丫的喉嚨也哽住,雖在那個家裡住了十年,可很多記憶已經模糊,記得最清楚的竟是娘狠心地把自己推到翠兒那裡,然後出去外面拿了銀子走人。

自己姓什麼,已經忘記了,到底別人是叫自己的娘是楊三嫂還是吳三嫂,都記不大清楚了,只記得爹每天都皺着眉,和娘說地裡的年成好不好,從記事起,就要拼命幹活,背弟弟妹妹,去地上撿柴火,去割豬草餵豬,豬喂不好,柴火撿不足夠,冬天就不會有柴火燒炕,過年沒有豬可以殺,這一年就別想有葷腥可以吃。

記得有一年弟弟調皮,把已曬乾的柴火上潑了一堆雪,足足兩天沒有柴火燒炕,那種冷,冷到深入骨髓,只有把被子和衣服全蓋在身上,才能好一些。

看見綠丫走神,蘭花把綠丫的手握住:“你這丫頭,原來不是老和我說,都過去了嗎?怎麼這會兒又會這樣,別的不說,玉兒,絕不會像我們這樣。”是的,玉兒,絕不會像我們這樣,受那種沒法言說的屈辱,不知道廉恥,爲了一口好吃的,可以把褲腰帶解開,甚至爲這些爭風吃醋。

或許,玉兒真能嫁一個讀書人,綠丫看着玉兒的眼越來越溫柔,玉兒,你要好好長大,永遠不知憂愁。

回家路上,綠丫和張諄提到玉兒,忍不住說:“諄哥哥,我們要有個孩子就好了。”張諄不料綠丫會這樣說,回頭瞧一眼跟在身後的小柳條,才壓低了嗓子:“嗯,等回去我們多多努力。”綠丫啐張諄一口,張諄已經握住綠丫的手,快步往前走去,又要過年了,這些年,一年比一年好,真好。

熱熱鬧鬧過了年,鋪子又重新開起來,衙門裡的消息也已經傳來,通州那邊雖然得知了些消息,但只逃走一個領頭的,剩下的人全被抓了,包括那個僞裝的兒媳婦,贓物也尋得不少,官府照例出了公告,要那些曾被騙過的苦主來尋,若沒有人來認領,過些時候,也就一概充公。

這個消息讓綠丫安心下來,那個領頭的,縱要報復,也是孤掌難鳴。而張諄更加高興,官府這次破了這麼個大案子,向朝廷請功時也把張諄的名字給帶上了,雖說商家不好被賞個什麼官,可經了這麼一遭,同一條街上的人,對自己也是刮目相看。家鄉的信也回來,全盤答應了張諄的要求,現在張諄完全踏實下來,一心只想做好生意。

轉眼進了二月,春風一吹,柳樹開始發芽,桃花打着花苞,有性急的人已經脫掉身上的棉襖,穿上夾的。魏娘子過來尋綠丫說閒話,才進門就說:“哎呀,小張嫂子,你不曉得方纔我遇到一個人,哎呦呦,這才什麼天兒,她不但穿上夾的,那衣衫還特別窄,走過來一陣香風飄過來,也不曉得是什麼樣人家的女人,我瞧那一路上的男人,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不知道是不是暗開門的,要真是這樣的人,就要和鄰舍說了,想辦法趕走纔是,我們這樣清潔的街上,可不能有這樣人。”

“只怕是那愛俏的也不一定,有些小媳婦,就愛打扮的嬌嬌嬈嬈的。”魏娘子已經拍着手:“不管怎麼說,這樣的人還是少些好,一個色,一個賭,是最不好的事了。”

兩人在這說着閒話,那被說的小媳婦已經走進張諄他們的鋪子,瞧見這樣打扮的女人進來,夥計剛想招呼,一擡頭忍不住嚥了一口口水,這容貌也就罷了,守着京城這條大街,並不是沒有機會看見富貴人家的女人偶爾出來逛逛的,可像這小媳婦一樣充滿風情的人,還是少見。

夥計的眼忍不住往小媳婦那鼓鼓的胸上瞧,張諄在櫃檯裡瞧見這樣,忙上前招呼:“這位奶奶,您要看些什麼布料。”那小媳婦把眼往張諄臉上一掃才說:“我走累了,想借貴店面歇歇腳。”

誰也沒料到這小媳婦會這樣說,夥計的眼瞪的更大,張諄也愣了,那小媳婦又瞧張諄一眼:“怎麼,你們店裡,只許買東西的人進來,不許瞧東西的人進來?”

張諄忙道:“開門做生意,來者都是客,奶奶您這話說笑了。不如您在這喝杯茶,我讓人給您講講這些布料可好?”小媳婦從袖中扯出一塊粉色帕子捂住口笑:“果然是掌櫃的,這樣會做生意,罷了,就給我瞧瞧布料。”

張諄忙讓夥計端上茶,又讓人給這小媳婦講些布料,這小媳婦東摸摸西看看,偶爾還會露出雪白脖頸下的一抹白來,夥計覺得自己的鼻血都快出來時,這小媳婦才道:“正好我要裁夏衫,把這水紅色的料子給我帶一匹,還有那匹淺綠的。”

夥計沒想到她真買,急忙應了就去拿布料,拿出來小媳婦起身就走:“你們跟我去送吧,這麼兩匹不到十兩銀子的衣料,我也不會騙你們吧。”夥計忙應了,跟着她出去。

等走了魏賬房纔對張諄說:“這是誰家的女人,哎呀,這樣的女人,簡直就是……”魏賬房做了個不好形容的手勢,張諄淡淡一笑:“不管誰家的女人,肯買東西就好。”

魏賬房對張諄點頭:“小張哥,你可真會做生意。”說着話那夥計已經走進來,把手裡的銀錠往櫃檯上一放:“掌櫃的,這小媳婦就住在後面一條街,離我們不遠,我瞧她家裡有公公有婆婆,還有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聽說是她丈夫,你說,會不會是做半開門生意的?”

魏賬房和魏娘子不愧爲夫妻,魏賬房的臉不由一沉:“要真是做這樣生意的,就該把她攆走纔是,不然我們街上,還不曉得會出多少亂子。”那夥計把脖子一縮:“就算是,只要不是大做,領兩三個孤老回來,又怕什麼?”魏賬房啐他一口:“我瞧你也想去?我可你說,這樣半開門的,別說你這一年二三十兩銀子的夥計,就算那一年賺百來兩的,都應付不下來。你要想,就花上兩把銀子,去那煙花地喝上一杯就是,這樣的女人,你啊,連頭帶尾都不夠。”

夥計呵呵一笑:“魏賬房,本以爲你是個正經人,誰知道對這些事這麼熟,是不是?”魏賬房見夥計擠眉弄眼,拍他腦門一下不去說話,張諄只笑不說話。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碼字時候不停有電話進來,於是我整齊的更新時間啊,嗚嗚,我先去哭一會兒。

第81章決定第50章適應第43章姐弟第71章算賬第54章遊仙第101章 公堂第46章喜事第37章再會第82章 立約調戲風波第89章 難題第32章甥舅第38章舊人第54章遊仙第36章生活第56章 騙局第129章 緝兇名分第124章 歸人第96章靈堂第114章 再嫁第73章目的第43章姐弟第47章洞房第 28 章第76章大膽第91章成親日子第65章周旋第74章來人第126章 恐嚇第84章 賠不是日子第56章 騙局第64章引誘第127章 要債第55章悲傷第76章大膽第95章 交接第49章新地第102章 一年第114章 再嫁第48章貴客第130章第44章誘惑第72章舌戰第 28 章噩耗第113章 入圈第54章遊仙第33章第66章受傷第105章懇求第96章靈堂第40章勸說第64章引誘日子第85章風波第36章生活第94章傷逝第64章引誘第42章期盼第96章靈堂第64章引誘第89章 難題調戲相見第84章 賠不是禍事賜銀第72章舌戰可憐人第68章將計第40章勸說第124章 歸人第129章 緝兇第44章誘惑第102章 一年約定涼薄第109章第60章第63章 姓什麼威脅第35章相求第115章 喜堂第97章博弈第42章期盼爭吵第46章喜事威脅第31章主意第 28 章可憐人第78章傷疤第90章 解決第36章生活
第81章決定第50章適應第43章姐弟第71章算賬第54章遊仙第101章 公堂第46章喜事第37章再會第82章 立約調戲風波第89章 難題第32章甥舅第38章舊人第54章遊仙第36章生活第56章 騙局第129章 緝兇名分第124章 歸人第96章靈堂第114章 再嫁第73章目的第43章姐弟第47章洞房第 28 章第76章大膽第91章成親日子第65章周旋第74章來人第126章 恐嚇第84章 賠不是日子第56章 騙局第64章引誘第127章 要債第55章悲傷第76章大膽第95章 交接第49章新地第102章 一年第114章 再嫁第48章貴客第130章第44章誘惑第72章舌戰第 28 章噩耗第113章 入圈第54章遊仙第33章第66章受傷第105章懇求第96章靈堂第40章勸說第64章引誘日子第85章風波第36章生活第94章傷逝第64章引誘第42章期盼第96章靈堂第64章引誘第89章 難題調戲相見第84章 賠不是禍事賜銀第72章舌戰可憐人第68章將計第40章勸說第124章 歸人第129章 緝兇第44章誘惑第102章 一年約定涼薄第109章第60章第63章 姓什麼威脅第35章相求第115章 喜堂第97章博弈第42章期盼爭吵第46章喜事威脅第31章主意第 28 章可憐人第78章傷疤第90章 解決第36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