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個好人

凌海之王與司源道人匆匆趕了過來,看到陳長生身邊的徐有容,微微一怔,然後露出喜色。

他們二人是國教新派的代表人物,因爲天海聖後的關係,自然對徐有容極爲親近,只是行完禮後,他們臉上的喜色便即斂去,對陳長生說道:“茅院長出關了。”

前代教宗在位時,至少有三位風雨聽從離宮的命令,現在一個都沒有了。所以茅秋雨出現突破境界的希望,對離宮而言意義極爲重大,甚至可以說是這段時間離宮最重要的事情。

今天他出關,便意味着破境成功,成爲了神聖領域強者。

對國教來說,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但凌海之王與司源道人的神情有些凝重。

過去的這些年裡,茅秋雨對陳長生與國教學院多有照拂,陳長生繼任教宗之位又離開京都之後,他更是成爲了陳長生意志在京都裡的具體執行者。

問題在於,茅秋雨終究是國教舊派,而且他現在越過了那道門檻,便不能再以尋常視之。

這段時間,國教新舊兩派矛盾重重,陳長生前日剛回京,便對教樞處進行了清洗。

茅秋雨知道這些事情後,會有怎樣的想法?

……

……

冬天眼看着便要過去,天氣卻沒有轉暖,反而變得更加寒冷。

如刀般的寒風拂着鵝毛般的雪從天空裡落下,把十餘座宮殿盡數染白。

徐有容說道:“能讓我先見見嗎?”

凌海之王望向陳長生。

他當然知道教宗與聖女之間的關係,但這件事情太過重要。

茅秋雨破境成功,在國教的地位會變得完全不同。

如果他不能被教宗陛下說服,那麼今天會是他突破神聖領域的第一天,也必須是最後一天。

看着風雪那邊的茅秋雨,看着他披散在肩頭的花白頭髮,還有被風拂動的兩隻衣袖,陳長生想起當年在青藤宴上第一次‘到對方的情形。

那時候的茅秋雨是天道院的院長,也是落落的第一位授業恩師。

陳長生還想起了很多事情——天書陵外茅秋雨抱着荀梅遺體老淚縱橫,諸院演武時茅秋雨在茶樓裡靜坐無言,當他去殺周通的時候,茅秋雨的馬車出現在那座開滿海棠花的院外。

這些年裡,茅秋雨沒有說太多話,做太多事,但一直默默地站在他與國教學院身後。

可能是因爲教宗師叔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爲梅里砂大主教的請託。

但無論是哪種,茅秋雨都對他極好。

陳長生伸手拂散面前落下的雪花,也拂走了那些多餘的念頭。

他望向徐有容說道:“那你去吧。”

司源道人神情微異,但不敢抗命,那些隱於風雪之中的國教強者與陣法盡數退走。

……

……

風雪裡的那座道殿安靜了很長時間。

不知道過了多久,徐有容走了出來,對着陳長生微微一笑。

凌海之王與司源道人同時鬆了口氣。

徐有容在風雪裡離去,應該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去處理。

陳長生走進道殿,與茅秋雨並肩站在窗前,望向風雪裡的離宮。

離宮裡很是安靜,雪地裡沒有什麼足跡,凌海之王與司源道人的身影顯得非常清楚。

“人越來越少了。”

茅秋雨的神情很是感慨。

陳長生明白他的意思。

當初的國教六巨頭,最先離開的是梅里砂,接着便是牧酒詩被前代教宗廢掉國教功法、逐出離宮,白石道人在汶水被處死,昨夜桉琳大主教也黯然去職。

現在就算加上茅秋雨本人與戶三十二,也無法湊齊離宮大陣需要的人數。

更何況茅秋雨也即將離開這裡。

陳長生說道:“師叔讓我來做這件事情,那麼有些醘情終究是要做的。”

這件事情指的是以教宗的身份執國教神杖。

有些事情指的是已經發生的那些事情,比如那些離開。

“聽聞昨夜您說過一句話。”

茅秋雨說道:“您將承受所有您應承受的罪名?”

陳長生說道:“是的。”

茅秋雨轉身望向他的側臉,說道:“可是誰有資格來判定您是否有罪呢?”

陳長生思考了很長時間,然後給出了一個讓茅秋雨意外的回答。

“爲什麼你們從來沒有問過我師父和師叔這個問題呢?”

他沒有說民心,也沒有說歷史,更沒有說人族的將來,而是提出了一個反問。

茅秋雨注意到他的眼神很認真,神情很堅持,然後發現自己竟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陳長生也沒有想過能夠得到答案,繼續說道:“可能是因爲我比較年輕?唐三十六曾經說過,年輕就是正確,這句話並不正確,因爲正確與年齡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年老也不代表正確。”

茅秋雨說道:“見的多些,經驗多些,或者能夠少走些彎路。”

陳長生說道:“兩點之間,直線最近,自然不彎。”

這說的是他的劍,來自王破的刀。

“銳氣固然重要,但治天下如烹小鮮,不可輕動。”

茅秋雨看着他認真說道:“這便是前代教宗大人的道。”

前代教宗與天海聖後及商行舟二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

他不在意國教新舊兩派之爭,也不在意陳氏皇族與天海聖後之爭。

他只支持能夠讓天下局勢安穩的做法。

二十多年前,商行舟密謀叛亂,眼看着天下大亂,所以他反對。

二十年後,天海聖後始終不肯歸政於陳氏皇族,眼看着天下必亂,所以他反對。

茅秋雨看着風雪深處那個漸漸行遠的身影,說道:“聖女這樣做,必然會讓天下大亂,若換作前代教宗,一定會全力阻止,如今我卻選擇視而不見,真不知是對是錯。”

剛纔徐有容說服他時,進行了一番非常複雜的推演計算,然後說了一句話。

“既然兩袖清風,何妨袖手旁觀。”

兩袖清風,是茅秋雨的道號。

“其實我一直以爲,師叔當初的做法不見得正確。”

陳長生想着天書陵那夜,教宗師叔站在南城貧民區的積水裡,一面與天海聖後對戰,一面還沒有忘記護住那些無辜的百姓,便覺得很是敬佩感動,又有些複雜的感覺。

教宗師叔是好人。

但好人就應該這麼辛苦嗎?

茅秋雨知道他在想些什麼,認真勸說道:“陛下,我們還是應該做一個好人。”

“不用做好人,因爲我本來就是好人。”

陳長生看着他神情認真說道:“只是我希望好人能夠有好報。”

第八十四章 夜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聲音更快的刀第二百四十四章 春眠不覺曉第一百一十二章 簡單故事第一百一十章 草原枯榮人如昨第一百五十二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六十二章 彩虹何處生?第五長十四章 血色長街(上)第四十五章 國教學院的大事件第三十六章 一座城與一把刀的故事(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風入老城第九十四章 生與死之前有關情與愛的對話第四十九章 我會在深淵裡等你第四章 修道從來不愉快第一百一十七章 指間的星光(上)第五十七章 戰前第一百章王破來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是人間毒不過第二十三章 那個男人的陵墓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棵鬆(下)第二百一十章 雲裡的情話第二百三十三章 雁鳴(下)第一百四十章 陳家的王爺們第八十九章 最決絕的態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袍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七章 被抓住了第九章 我有做錯什麼嗎?第九十八章 鳥山明第一百三十章 一幅京都地圖第一百七十章 劍照紅河岸第二百六十章 傷心一劍(上)第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海上牧雲可曾記第二百零八章 謝謝你,不客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七十七章 大光明裡鳳凰來第四十二章雀躍的第二劍第十八章 風雪裡,接過你的傘第八十二章 血珊瑚第三十六章 淹之始第四十三章 誰來賜你名與姓第七章 重回國教學院第五十五章 一隻暗夜中靜靜沉去的黃河鯉魚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樹情話第二百零一章 鶴攜風雨破夜色第六十章 動身如劍第三十九章鐵刀的渴望(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皇城前的夜色被撕開了第九十三章 禮讚第六十八章 這就是聖諭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袍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秋山,源信第二百三十八章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下)第十六章 杯茶第一百八十九章 拾階而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聖諭如雷般降臨第四十四章 鐵打的棒棒兒第八十四章 蘇離的眼光(上)第三十章 蘇離的信(一)第十八章 國教學院的新生(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了無生趣第七十五章 死一個人(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崖畔第四章 她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教的執杖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樹情話第七十五章 餘燼寒第四十六章 茅秋雨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世之景第五十八章 國教學院走進了新時代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聖歸一第九十二章 門房,對話,牀上的人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五十八章 國教學院走進了新時代第一百四十章 晨光,廚霧,怪人第二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六十八章 大日如來誰可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皆陣列前行第九十八章 聽一位娘娘第一百二十一章 盲山相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白帝城中雲出門(上)第一百五十章 撕裂夜色的電光第四十七章 山海劍第二百一十八章 白帝城中雲出門(上)第六章開卷有喜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西洲的野望第九十四章 知易守難心而已第一百零八章 一輛車,一幅畫第一百六十二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二十三章 燎原第一百章 滿山野花盛開的年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來有病第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二)第十八章 國教學院的新生(中)第四十二章 冰雪向來不聰明第三十二章 先生,你就收了我吧第九十九章 修行,高於生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後的溫暖第九十一章 臨陣磨劍(上)
第八十四章 夜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聲音更快的刀第二百四十四章 春眠不覺曉第一百一十二章 簡單故事第一百一十章 草原枯榮人如昨第一百五十二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六十二章 彩虹何處生?第五長十四章 血色長街(上)第四十五章 國教學院的大事件第三十六章 一座城與一把刀的故事(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風入老城第九十四章 生與死之前有關情與愛的對話第四十九章 我會在深淵裡等你第四章 修道從來不愉快第一百一十七章 指間的星光(上)第五十七章 戰前第一百章王破來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是人間毒不過第二十三章 那個男人的陵墓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棵鬆(下)第二百一十章 雲裡的情話第二百三十三章 雁鳴(下)第一百四十章 陳家的王爺們第八十九章 最決絕的態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袍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七章 被抓住了第九章 我有做錯什麼嗎?第九十八章 鳥山明第一百三十章 一幅京都地圖第一百七十章 劍照紅河岸第二百六十章 傷心一劍(上)第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海上牧雲可曾記第二百零八章 謝謝你,不客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七十七章 大光明裡鳳凰來第四十二章雀躍的第二劍第十八章 風雪裡,接過你的傘第八十二章 血珊瑚第三十六章 淹之始第四十三章 誰來賜你名與姓第七章 重回國教學院第五十五章 一隻暗夜中靜靜沉去的黃河鯉魚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樹情話第二百零一章 鶴攜風雨破夜色第六十章 動身如劍第三十九章鐵刀的渴望(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皇城前的夜色被撕開了第九十三章 禮讚第六十八章 這就是聖諭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袍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秋山,源信第二百三十八章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下)第十六章 杯茶第一百八十九章 拾階而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聖諭如雷般降臨第四十四章 鐵打的棒棒兒第八十四章 蘇離的眼光(上)第三十章 蘇離的信(一)第十八章 國教學院的新生(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了無生趣第七十五章 死一個人(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崖畔第四章 她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教的執杖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樹情話第七十五章 餘燼寒第四十六章 茅秋雨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世之景第五十八章 國教學院走進了新時代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聖歸一第九十二章 門房,對話,牀上的人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五十八章 國教學院走進了新時代第一百四十章 晨光,廚霧,怪人第二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六十八章 大日如來誰可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皆陣列前行第九十八章 聽一位娘娘第一百二十一章 盲山相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白帝城中雲出門(上)第一百五十章 撕裂夜色的電光第四十七章 山海劍第二百一十八章 白帝城中雲出門(上)第六章開卷有喜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西洲的野望第九十四章 知易守難心而已第一百零八章 一輛車,一幅畫第一百六十二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二十三章 燎原第一百章 滿山野花盛開的年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來有病第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二)第十八章 國教學院的新生(中)第四十二章 冰雪向來不聰明第三十二章 先生,你就收了我吧第九十九章 修行,高於生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後的溫暖第九十一章 臨陣磨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