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開卷有喜

陳長生停下腳步,回頭望向老師,有些不解,然後他想起先前看到的那些人,才明白了對方的怒意來自何處——那些未能洗髓成功的應試者在這個環節之後都頹然退走,那名老師以爲自己也應該如此,他卻自行繼續向前,想來這讓對方有些不悅。

他不願意讓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口角與誤會上,向那位正在起身的老師認真行了一禮,直接解釋道:“老師,我並不是在搗亂。”

那名老師正準備喝斥他在這等莊嚴考場之上搗亂是何意圖,忽然聽着他搶先說出這句話,不由一滯,被憋的有些夠嗆,咳了兩聲,喝道:“那你還不速速退去!”

那些排在陳長生身後的待試少年們,等的本就有些焦慮心急,這時候見他不肯離開,以爲他在耍無賴,很是生氣,也跟着老師喝罵起來,又有人嘲笑他患了失心瘋。

陳長生將那些話與笑聲聽在耳裡,神情卻沒有任何變化,看着實在不像是個十四歲的少年,平靜的令人有些無措。他看着那位老師,極有禮數地再施一禮,有條不紊說道:“我不曾修行,但我依然可以報考天道院。”

老師愣住了,不知道這少年想說些什麼,既然你連洗髓都沒能成功,哪裡有資格繼續參加考試?這些年來哪裡有過特例?就算有,又憑什麼輪到你身上?

陳長生說道:“依據天道院院規第十七章第四律第八條備註項,入院招生的試卷是唯一的標準,十一年前清吏司也曾經有過判例。”

看着他樸素的衣着,那名老師下意識裡便準備訓斥,不是嫌貧愛富,而是根本不相信,這個明顯來自窮鄉僻壤的少年,怎麼可能比專司招考第一關數年之久的自己更清楚天道院的院規?什麼備註項……院規裡有這條嗎?爲什麼自己沒有任何印象?

然而就在他準備讓人來將這名少年帶走的時候,忽然聽到了“清吏司”這個詞,不由一驚,收回了將要出口的話語。

清吏司本是大周朝吏部下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機構,隨着聖後開始執政,由她老人家寵信的著名酷吏周通一手打理的清吏司頓時變得不一樣起來,不知有多少忠於皇族的老臣舊將在那幾幢外表尋常的建築裡莫名死去。漸漸的,這個名字令所有周朝官員權貴聞之喪膽。

天道院雖然不在清吏司的管轄範圍內,但難免有些忌憚,最令這名老師有些不安的是,清吏司爲了洗去惡名,最講究在民間的名聲,遇着民衆伸冤,最講所謂“道理”,如果天道院院規裡真有少年提到的那條,那隻怕真會有麻煩了……

看着陳長生平靜的神情,這名老師忽然覺得有些不自信,猶豫了會兒,皺眉向隊伍後方喝斥了幾句,竟是轉身就此離開,不知去了何處。人羣的喝斥聲、嘲弄聲漸漸止歇,變成竊竊私語,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過了好一陣時間,那名老師纔回來,望向陳長生的眼神變得有些複雜。

陳長生知道對方先前應該是去查院規,而且看到了自己提的那條備註項——他自幼在廟裡讀書不輟,大道三千卷盡在腦海,無數典籍文章倒背如流,便是連諸國的規章制度與禮儀細節,都看過不知多少遍,自然不會記錯。

“就算你繼續考試,也沒有任何機會,何必浪費時間?”

老師看着陳長生面無表情說道,神情很是嚴厲。

陳長生說道:“學生還是想試試。”

老師道:“你沒有洗髓成功,又怎能做出那些題來?而且你會傷神,確定要考?”

這句話其實不假,洗髓清心之後,與普通人之間最大的差別,除了身體的強度便是神識的強度差距,這是先天際遇,無法憑人力改變,非洗髓肯定無法做出那些艱難的題目,甚至極有可能嚴重受創——於是竹棚這方小桌、桌上的黑色感應石成爲了考覈裡必經的一關,只要無法讓黑石變亮便被淘汰,這已經成爲了慣例或者說常識,所以先前沒有任何失敗者提出異議,直到出現了陳長生這樣一個異類。

陳長生行禮道:“學生確定要考。”

老師的臉色有些難看,心想既然你只是因爲不知道從哪裡機緣巧合看到了那條規章制度便要浪費自己時間,也要耽擱所有人的時間,那便隨你去吧,若真的神識被傷變成白癡,也是咎由自取。

“那你去吧。”

陳長生再施一禮,不復多言,走出竹棚,向着天道院深處那座建築走去。

那名老師不再說什麼,望向剩下的那些學生,面色如霜道:“下一個。”

……

……

沒能通過感應石考覈,卻繼續參加天道院的入院考試,十餘年來,陳長生是第一個人。那些看着他遠遠離開的待試少年們無法理解發生了什麼,知道些內情的人們,也沒有把這件事情當一回事——鑽空子終究只是鑽空子,沒能洗髓,無論記憶力還是分析計算能力都只是尋常,根本不可能做出天道院的入院試題,陳長生的行爲頂多是件有趣的插曲罷了。

那座建築是天道院的甲字號樓,看着走進樓裡的陳長生,很多人不以爲然,而提前結束考覈,理所當然成功進入天道院的那位青衣少年唐三十六,卻是深深地看了陳長生兩眼。他也不認爲陳長生可以通過考覈,但他很欣賞對方那股子認真甚至執拗的勁兒,因爲這很容易讓他聯想到自己。就在這時,天道院副院長出現在他身旁,微笑說道:“你以爲那少年有機會?我不認爲。上一個以普通人的身份考進天道院的是誰?那個人叫王之策,而這片大陸,已經有數百年沒有出現過像王之策那樣的人了。”

王之策,是這片大陸曾經的傳奇人物,太祖末年,此人以十六弱齡考入天道院,便是位不曾修行的普通人。自天道院畢業後,一直在朝廷裡做着普通的文書工作,直至四十歲時,忽而京都夜有長嘯,王之策一夜悟道,開始修行,短短數載時間,便直至巔峰,最後更是成爲人類聯軍的副統帥,在大敗魔族的戰役裡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直至今日,他的畫像還掛在凌煙閣樓上。

人間不見王之策久矣。

唐三十六說道:“我也不認爲他能通過考覈,更不認爲他是下一個王之策,但我想,如果想要成爲王之策那樣了不起的人物,至少要像剛纔那少年一樣,擁有不言敗的精神,而且活的足夠嚴謹——我從來不認爲天才有多麼了不起,真正最可怕的人,是對自己最狠的那些人。”

副院長搖頭說道:“當年王之策在族學讀書,冰天雪地食凍粥,手不釋卷,那少年又能學得幾分?”

唐三十六說道:“至少那少年要比其餘庸碌之人強太多。”

副院長看了他一眼,說道:“果然是唐棠,看事看人就是這般與衆不同。”

唐三十六微微蹙眉,說道:“請叫我唐三十六。”

副院長笑了起來,說道:“入我天道院,你這名字想來又會改了。”

唐三十六正色說道:“那是必然之事。”

副院長看了一眼那座樓,感受着窗間隱隱溢出的香意,問道:“你要繼續等下去?”

唐三十六說道:“是的。”

副院長問道:“爲何?”

唐三十六說道:“雖然他不可能通過,但我很想知道,他能得多少分。”

……

……

案上的試卷極厚,像座小山一般。陳長生不知道試卷的具體內容,難免有些緊張——衆所周知,天道院之所以極難考進,是因爲入院試題包羅萬有,從道門真義到天書初辯再到兵法什麼都有,甚至還經常會出現農稼方面的考題。即便是洗髓圓滿境界,想要在香燃完之前,把如此多的試題全部答完,都是很難做到的事情,更何況他只是個普通人。

他坐在案前,閉目養神五息時間,然後睜開,伸手掀開了試卷的第一頁。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他的情緒有些複雜,那是對未知的好奇以及不知從哪裡來的不安,卻還有那麼一點點不知原因的期待。

他的手指忽然僵住,明亮如鏡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疑惑的神情。

都說天道院的試題很難,如果是考較教典精義,往往在最偏僻處尋最生澀篇章,可爲什麼……這第一頁的第一道試題,自己看上去就這般眼熟?岑參子與第七代教宗辯析三十一參真義?自己是什麼時候看過的?好像是三歲那年……那是南華經淮南註疏著上不起眼的一小段,但他確認自己看過,背過,而且在第五歲第十一歲時,都曾經再次看過背過。

何止眼熟,他對這些,已然爛熟於心。

陳長生有些不解,但畢竟還是少年,更多的是驚喜,不再多想什麼,拾起墨筆,便開始將腦海裡的那些篇章片段,那些前賢大能對此抒發的真知灼見往紙上抄寫,然後他翻開了第二頁,不出意外,看到的又是眼熟的篇章……

大道包羅萬有,天道院入院試的考題,幾乎盡在三千卷裡。

那三千卷,他都可以倒背如流。

這樣的考試,又如何能夠難得倒他?

第五十九章 一名少年在黑色巨龍第一百四十章 白,菜第一百二十一章 清濁賢愚憑誰定第九十七章 站在光明裡第一百三十七章 青春少年的奇遇萬劍第五十六章色 血色長街(下)第八十三章 花重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妝第二十八章 停車開車,言錢道劍第三十三章 大熱鬧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想走進黑夜的人們第八十七章 周通會知道劉青做過什麼第十九章 亂彈琴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十五章 一隻黑羊第九章 春雨裡的太陽第二章 塵滿面,鬢如霜第十八章 風雪裡,接過你的傘第六十八章 大日如來誰可安?第七十八章 東林野郡亦七星第三十七章 清冷的第一劍第一百一十章 草原枯榮人如昨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路難第三十章 臨淵對談,一個動心人第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應作如是觀(上)第八十五章 蘇離的眼光(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他一直在通幽第四十四章 鐵打的棒棒兒第六十九章 事情的真正關鍵第三十章 蘇離的信(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一百七十一章 漁歌三劍第九十章 我且爲君戰一場(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摘劍第一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因何發笑?第十七章 道理第九十三章 禮讚第二十七章 檐角片瓦第十五章 死事第五十三章 劍從口出(二)第一百章 自古以來一魔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落之刀第四十章 庵外桃花說別離第四十七章 萬劍舊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父與子(中)第八十八章 國教學院少年們的反擊第十八章 國教學院的首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盲山相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指間的星光(上)第八十六章 待何事?第八十三章 花重天下事第五十八章 草堂懷仁第一百二十章 最後一式(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蒼老的少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春風綠兩岸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言如血第一百八十八章 與世界的對話,與自己的談判第四十三章 不管怎麼走都是向前第一百五十三章 雪老城的誠意第八十四章 出劍以及收劍第六章 在很深很深的地方第二十章 祠堂裡不說話的那個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我見第四十九章 陳長生的安排第七十四章 怒吼的亂山第十二章 所思第七章 她第一百三十五章 臨兵鬥者第十三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焚心以火(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已經等你很久了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五十七章 萬劍成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母子(下)第四十八章 萬劍歸宗(上)第七十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離山小師叔第五十四章 人間最怕見天真第一百零五章 問道於盲,心有劍音第八十六章 待何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頌聖第八十二章 鐵刀落,青衫溼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葉一世界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以火海見黃泉第四十七章 山海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樣的暮光第二百三十六章 應作如是觀(上)第十三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朋友(第四十六章 我可以站的更高些第二十四章 他所尋找的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日看盡前陵碑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凡的聖人們(上)第四十九章 生命難以承受的……第四十五章 在天書陵裡的約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青雲榜上有新人(上)第一百零一章 戰魔帥第一百二十八章 十七路反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借皇血,降夜宮第三十九章 一枝烏木簪
第五十九章 一名少年在黑色巨龍第一百四十章 白,菜第一百二十一章 清濁賢愚憑誰定第九十七章 站在光明裡第一百三十七章 青春少年的奇遇萬劍第五十六章色 血色長街(下)第八十三章 花重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妝第二十八章 停車開車,言錢道劍第三十三章 大熱鬧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想走進黑夜的人們第八十七章 周通會知道劉青做過什麼第十九章 亂彈琴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十五章 一隻黑羊第九章 春雨裡的太陽第二章 塵滿面,鬢如霜第十八章 風雪裡,接過你的傘第六十八章 大日如來誰可安?第七十八章 東林野郡亦七星第三十七章 清冷的第一劍第一百一十章 草原枯榮人如昨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路難第三十章 臨淵對談,一個動心人第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應作如是觀(上)第八十五章 蘇離的眼光(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他一直在通幽第四十四章 鐵打的棒棒兒第六十九章 事情的真正關鍵第三十章 蘇離的信(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一百七十一章 漁歌三劍第九十章 我且爲君戰一場(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摘劍第一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因何發笑?第十七章 道理第九十三章 禮讚第二十七章 檐角片瓦第十五章 死事第五十三章 劍從口出(二)第一百章 自古以來一魔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落之刀第四十章 庵外桃花說別離第四十七章 萬劍舊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父與子(中)第八十八章 國教學院少年們的反擊第十八章 國教學院的首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盲山相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指間的星光(上)第八十六章 待何事?第八十三章 花重天下事第五十八章 草堂懷仁第一百二十章 最後一式(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蒼老的少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春風綠兩岸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言如血第一百八十八章 與世界的對話,與自己的談判第四十三章 不管怎麼走都是向前第一百五十三章 雪老城的誠意第八十四章 出劍以及收劍第六章 在很深很深的地方第二十章 祠堂裡不說話的那個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我見第四十九章 陳長生的安排第七十四章 怒吼的亂山第十二章 所思第七章 她第一百三十五章 臨兵鬥者第十三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焚心以火(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已經等你很久了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五十七章 萬劍成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母子(下)第四十八章 萬劍歸宗(上)第七十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離山小師叔第五十四章 人間最怕見天真第一百零五章 問道於盲,心有劍音第八十六章 待何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頌聖第八十二章 鐵刀落,青衫溼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葉一世界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以火海見黃泉第四十七章 山海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樣的暮光第二百三十六章 應作如是觀(上)第十三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朋友(第四十六章 我可以站的更高些第二十四章 他所尋找的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日看盡前陵碑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凡的聖人們(上)第四十九章 生命難以承受的……第四十五章 在天書陵裡的約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青雲榜上有新人(上)第一百零一章 戰魔帥第一百二十八章 十七路反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借皇血,降夜宮第三十九章 一枝烏木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