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人間最怕見天真

人們沒有發出暴笑,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聲音,感覺很詭異。

忽然,不知道哪裡來的一隻松鼠在神道旁的樹枝上跑過,吸引住了某位羽林軍校尉的視線,讓他下意識裡鬆開了手裡的鐵槍,沉重的鐵槍落在一旁同僚的腳背上,發出一聲沉悶的聲響。

“哎喲!”

彷彿凝固一般的氣氛被打破,人們終於醒過神來,臉上露出荒謬的神情。

一片譁然。

陳長生的提議實在是太荒唐了!

這件事情干係到大周的皇位、人族的未來、史書的取材、千萬人的生死。

他居然想着與自己的師父打一架來做出決定?

當年洛陽,周獨夫與魔君的戰鬥確實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但那是外戰。如果說世間一切紛爭都可以通過如此簡單的手段得到解決,百草園裡怎會死了那麼多皇族的子孫,國教學院又如何會在二十幾年前變成一座荒涼的墳墓?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之策看着陳長生說道,沒有任何嘲弄的意味,反而帶着些安慰。

陳長生認真說道:“既然要以天下蒼生爲重,不想死太多人,以免人族勢弱,偏又都不肯讓步,那麼讓我們打一架來定輸贏,最後不管他死或者我死,大家都還會活着,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方法嗎?”

聽到這句話,人羣漸漸安靜。

人們望向南方漸靜的那道煙塵以及漸近的另外一道煙塵,感受着那些隱而未發的殺機,默然無語。

剛纔聽到陳長生提議時的荒唐感受已經被沖淡了很多,雖然還是荒唐,但似乎也有道理。

最關鍵的是,陳長生說的對,不管他死還是商行舟死,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還活着,京都會好好的,這難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嗎?

王之策的眼神變得深沉了幾分:ē天下大事,並非兒戲,更不是小孩子打架。”

用一場戰鬥來決定人族的將來,無論怎麼看都是很荒唐的行爲。

陳長生看着王之策說道:“我自幼看過很多書,書裡寫過很多陰謀詭計,但往深裡望去,或者往簡單去想,那些事情與西寧鎮上的孩子們打架有什麼區別?不過是看爭的是糖果、魚還是天下,又或是史書上的篇章分量罷了。”

王之策沉默了很長時間。

在陳長生與苟寒食以通讀道藏聞名於世前,他便是那個最早通讀道藏的天才。

他看過的書絕對不比陳長生少,但直到今天他纔開始從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書上的某些內容。

治大國如烹小鮮,他一直以爲這是在說謹慎,可按照陳長生的說法,也可以說是完全不需要在意。

羣雄爭霸,就是孩子打架,莫道宮廷喋血,須知殺魚也會流血。

王之策說道:“我承認你的看法或者有道理。但你的師父不會同意。”

當陳長生與王之策說話的時候,商行舟一直保持着沉默。

他站在南溪齋劍陣裡,沒有破陣的意思,靜靜地看着遠方,不知道在想什麼。

陳長生知道王之策說的沒有錯。

他比誰都清楚商行舟的想法。

商行舟是世間最謹慎、最老謀深算的人。

他做任何事情都會謀定而後動,沒有絕對把握,便不會出手,即便出手也不會留下痕跡。

所以凌煙閣上的那些功臣都死在他的手裡,世間卻沒有幾個人知道計道人的存在。

所以國教學院血案之後的那些年裡,即便天海聖後也找不到他的蹤跡。

像商行舟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把全部的籌碼放在一場戰鬥裡。

哪怕無論怎麼看,這場戰鬥他都必勝無疑。

因爲他要的是千古偉業,而且只要是戰鬥都會有不可控的偶然性。

陳長生怎樣才能說服他?

“當我看到吳道子從石牆上走下來,就開始想這件事情應該怎麼辦。”

說到這裡,陳長生看了徐有容一眼。

也就是在那一刻,他知道了王之策會出現,她會敗給師父。

他望向王之策繼續說道:“然後,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聽到這句話,無數道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商行舟也轉身望向了他,似乎想要知道他到底想出了什麼主意。

“我知道我很難說服師父同意我的提議。”

陳長生對王之策說道:“但你可以。”

商行舟請王之策來京都,是要他說服徐有容不要做出玉石俱焚的瘋狂行爲。

陳長生什麼都沒有做,是因爲他也在等着王之策出現。

他希望王之策能說服商行舟同意自己的提議。

是的,能夠說服商行舟的人也只有王之策了。

“而且既然是打架,總是需要一位裁判。”

陳長生說道:“整個大陸也只有您有資格來做這個裁判,因爲您的聲望足夠高,所有的人都信服您的公正。”

王之策沉默片刻,說道:“原來你是真的在等我出現。”

人們終於聽懂了陳長生的話,明白了他的安排。

徐有容深夜入宮,陳留王夜赴洛陽,京都局勢無比緊張之時,他卻在離宮石室裡靜悟劍道。

爲什麼?因爲他需要準備這場戰鬥,因爲他在等着商行舟請出王之策。

原來他一直在等着王之策出現。

原來他一直在這裡等着王之策。

但他憑什麼判定王之策會幫助他?

就因爲王之策的聲望與公正?

王之策看着陳長生說道:“我與你師父的關係並不好。”

他的神情變得冷淡了很多。

陳長生說道:“?知道,但您既然來了,說明你們的關係並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麼差。”

凌煙閣裡的那些功臣名將,絕大部分都是死在商行舟的手裡。

商行舟是太宗皇帝手裡最無形、也是最可怕的一把刀。

王之策與太宗皇帝關係不好,而且也是凌煙閣畫像裡的一員。

按道理來說,他應該很痛恨商行舟。

陳長生以前也是這樣想的。

但當他發現王之策會應商行舟之請來京,他開始重新審視二人之間的關係。

他想起當年在寒山自己被魔君追殺的時候,王之策忽然出現。

這讓他確定師父與王之策之間應該一直有聯繫。

王之策說道:“你錯了,我來京都與你師父並無關係。”

這又回到了最初的那句話。

天下蒼生。

陳長生有些意外,但沒有失望。

因爲所謂說服,其實依然還是站隊。

只要王之策願意站在他這一邊,那麼商行舟便必須同意他的提議。

不然商行舟會付出更多的代價,從理智判斷無法承受的代價。

問題在於,王之策就算被他說動,不再支持商行舟,又憑什麼會幫他?

還是因爲天下蒼生?

這固然還是個很有力量的理由,但陳長生不想說這個詞。

今天這個詞出現的次數已經太多,多到他有些不舒服。

他看着王之策認真說道:“因爲……吳道子會死。”

第一百三十三章 頌聖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活着的意思(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們曾通信第十六章 年輕的皇帝第三十七章 彈指間,強敵灰飛劍滅第二百零三章 聖光照亮黑色的海洋第三十七章 最了不起的敗家子第九十九章 燃燒吧,我的劍(下)第九十七章 苦心孤詣的逃法第九章 奈何橋的風景第一百零二章 亂命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八十二章 鐵刀落,青衫溼第六十章 合齋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捲樹影成黑袍一角第九十三章 齋中生變第十六章 慧劍斬第二百五十九章 隱形的翅膀第三章 舊時徐府第一百四十章 晨光,廚霧,怪人第一百二十章 鐵劍依然在,容顏不曾改第一百零九章 吃了你的理由第七十四章 我是誰第一百七十六章 他一直在通幽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戰到底第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八十六章 待何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劍就是他的命運第二十四章 談談第三十六章 淹之始第十九章 拙於劍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戰第五十二章 我在這裡的理由是血與酒第七十二章 我們去南方第一百九十三章 曾經的三個人(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個人的南溪齋劍陣第五十三章 煮石大會第二十五章 聽說你的家裡沒有草原第二百七十七章 劍喚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個人的南溪齋劍陣第二百一十章 照晴碑第四章天道院第五十八章 順流行舟第一章 生死之間回京都第四章 介爾昭明第四十五章 兩隻紙鳶(下)第九十五章 再見,疾駛的車輦第六十一章 兩株野花滿山崖(中)第十六章 生者第一百二十八章 改變的理由第十六章 把那梅花看好多年第一百零四章 想起一個人第三十五章 然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崖畔第五十章 沉入江水深處的秘密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漸顯露的真相第六十四章 峰頂見故人第六十一章 道路以目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妝第一百零三章 戀上你的牀第二十九章 以方便之名第六十六章 她這樣想着(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數息之間第四十九章 生命難以承受的……第三十四章 拜師(下)第四十三章 歸來(上)第三十二章 初雪落第十九章 活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江山真如畫第六十章 動身如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陵人第九十三章 數千野火第一百零一章 天要落雨,不準嫁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周園外有風雨來(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世之景第二百一十四章 斷羽第六十九章 敢問劍在何方?第三十八章 指點第七十四章 怒吼的亂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兩地醫(下)第三章 我要你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劍域第八十六章 父子之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凌煙閣裡的第八幅畫像第十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十二)第二十九章 一言驚風雨第六章 晨雨第三十一章 兩地思第六章 晨雨第十九章 活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是誰?第十五章 光海的陛下第三十九章 一枝烏木簪第一百二十四章 離山亂(上)第四十三章 誰來賜你名與姓今天無更相關的幾句閒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風入老城第九章 春雨裡的太陽第一篇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頌聖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活着的意思(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們曾通信第十六章 年輕的皇帝第三十七章 彈指間,強敵灰飛劍滅第二百零三章 聖光照亮黑色的海洋第三十七章 最了不起的敗家子第九十九章 燃燒吧,我的劍(下)第九十七章 苦心孤詣的逃法第九章 奈何橋的風景第一百零二章 亂命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八十二章 鐵刀落,青衫溼第六十章 合齋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捲樹影成黑袍一角第九十三章 齋中生變第十六章 慧劍斬第二百五十九章 隱形的翅膀第三章 舊時徐府第一百四十章 晨光,廚霧,怪人第一百二十章 鐵劍依然在,容顏不曾改第一百零九章 吃了你的理由第七十四章 我是誰第一百七十六章 他一直在通幽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戰到底第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八十六章 待何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劍就是他的命運第二十四章 談談第三十六章 淹之始第十九章 拙於劍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戰第五十二章 我在這裡的理由是血與酒第七十二章 我們去南方第一百九十三章 曾經的三個人(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個人的南溪齋劍陣第五十三章 煮石大會第二十五章 聽說你的家裡沒有草原第二百七十七章 劍喚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個人的南溪齋劍陣第二百一十章 照晴碑第四章天道院第五十八章 順流行舟第一章 生死之間回京都第四章 介爾昭明第四十五章 兩隻紙鳶(下)第九十五章 再見,疾駛的車輦第六十一章 兩株野花滿山崖(中)第十六章 生者第一百二十八章 改變的理由第十六章 把那梅花看好多年第一百零四章 想起一個人第三十五章 然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崖畔第五十章 沉入江水深處的秘密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漸顯露的真相第六十四章 峰頂見故人第六十一章 道路以目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妝第一百零三章 戀上你的牀第二十九章 以方便之名第六十六章 她這樣想着(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數息之間第四十九章 生命難以承受的……第三十四章 拜師(下)第四十三章 歸來(上)第三十二章 初雪落第十九章 活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江山真如畫第六十章 動身如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陵人第九十三章 數千野火第一百零一章 天要落雨,不準嫁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周園外有風雨來(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世之景第二百一十四章 斷羽第六十九章 敢問劍在何方?第三十八章 指點第七十四章 怒吼的亂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兩地醫(下)第三章 我要你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劍域第八十六章 父子之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凌煙閣裡的第八幅畫像第十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十二)第二十九章 一言驚風雨第六章 晨雨第三十一章 兩地思第六章 晨雨第十九章 活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是誰?第十五章 光海的陛下第三十九章 一枝烏木簪第一百二十四章 離山亂(上)第四十三章 誰來賜你名與姓今天無更相關的幾句閒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風入老城第九章 春雨裡的太陽第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