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臨別

崔婉清私心裡,真覺得孟家和鄭家的這樁婚事,着實是彆扭不美。

主要是她私下曾使人去陸家打聽過,陸家將要嫁到孟家做二房的人選,乃是陸雙兒的小妹妹,閨名喚作陸昕兒。

陸昕兒因着年紀不大,又很會在長輩跟前撒嬌裝可愛,所以在陸家很是受寵,一向被家人偏疼。

是典型的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絕不是個好相與的小姐,聽說,她的個性比陸雙兒還要糟糕些。

想想看,這麼一位不讓人省心的大家閨秀,家中的嫡出幼女,說句不好聽的,那在陸家可是掐尖掐慣了的。

可她這一成親,偏生就得被鄭秀兒,這個平常人家出來的小姐,穩穩的壓上一頭。

陸昕兒的心裡豈能甘心?

怕是隻要一想到,她這個二房,以後要日日的在正室夫人跟前站規矩,陪着笑臉說話,口口聲聲的自稱妾身,她就要忍不住的跳腳了。

更別說這二房夫人,穿衣打扮上還有很多的規矩講究,只一個不許穿大紅色,就足以將陸家嬌滴滴的千金小姐,嘔的吐血了。

崔婉清幾乎可以想象,將來鄭秀兒的婚後生活,參合進來這麼一個陸昕兒,必定是少不了狗血是非的。

前世裡的良王府後院,最多的時候,有五十多位妾侍。

不管是得過寵的,還是沒沾過身的,這女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最是花招繁多,簡直看的人是眼花繚亂。

崔婉清感覺,鄭秀兒的家庭太過簡單,她連看都沒看過妻妾爭寵。就要直接面臨和二房鬥法,這虧能少吃嗎?

原本她還想提點幾句,可一見鄭秀兒看到自己的添妝,便難得生出的歡喜模樣,想來鄭秀兒的心裡,極是在意出嫁時的陪嫁如何。

估計是擔心被陸家比的沒面子,鄭秀兒既然能擔心這些。那她心裡對這樁婚事的態度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崔婉清想了又想,終究沒忍心潑這一盆子冷水,各人自有各人的緣法。

想着那孟澤朗能求取鄭秀兒爲正室。壓着陸昕兒成二房,他也定是個明白人。

有鄭大公子的事情做底,他還是會護着救命恩人的妹子的。

這女人,不管是正室夫人。還是妾侍,姨娘。只要有夫君在後面撐腰,那日子自然是好過的多。

再加上還有一個孟月樂,這個小姑子起碼心裡是偏着鄭秀兒的,有這麼個活寶貝在鄭秀兒的身邊。不比崔婉清的幾句叮嚀來的實在麼?

三個人欣賞完了崔婉清送的禮物,鄭大夫人就藉故將崔婉清帶到了自己的臥室。

她從衣櫃裡,取出一個白底小碎花的包袱。放在了案几上。

輕撫着包袱笑道:“還好這段日子沒偷懶,給你做了兩套夏季的睡衣。用的是你上次送來的那兩匹煙影紗,正好帶去南邊穿。”

“還別說,這好料子做出來的衣裳,看着都舒服,想必炎炎夏日,你穿着也能涼爽些。”

“來,看看這繡花,你可還喜歡?”

崔婉清感激之餘不禁嗔道:“您也是,這料子還是南邊纔到的新花色,您就應該給秀兒姐姐裁衣裳纔對,怎麼偏又給我做了?”

“我身邊好歹還有個方媽媽,這一應的事情,她都操着心呢,何苦又讓您受累?”

鄭夫人嘆息着言道:“那怎麼一樣?在我的心裡,總當自己是你的姨母,你和秀兒那丫頭是一樣的。”

“要是你娘她還在,自然用不上我來操心,可她又是個沒福氣的,早早的便舍我們而去。”

“我這做姨娘的,再怎麼着,也得親自動手給你做幾套衣裳才行。”

崔婉清聽她提起曹雲岫,眼神不由一黯,伸手解了包袱來看。

只見兩套睡衣,一套碧色的是交領短襦,配的寬腿長褲,領口袖邊都用黃色珠兒線,繡着小朵的金絲菊。

另一套粉紫的,卻是對襟襦衫,當胸處是兩條長而飄逸的紗帶,繫了一個漂亮的如意結,瞧着倒是清爽又有新意。

兩套衣裳都是陣腳細密,崔婉清一眼就看出來,這一針一線都是鄭夫人親自操刀,沒有假手於他人。

心裡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想到這一世,自己已經感受到了太多,太多陌生的感情,以前總覺得人情涼薄,是人就會趨利。

現在才知道,是她自己的行事有失偏頗,待人接物都用錯了方式。

原來,換個對的角度,再換上正確的方式,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崔婉清禁不住紅了眼眶,強笑着言道:“婕姨母,失去孃親,的確是人生之大痛,可清兒又是幸運的。”

“您看,現在清兒有兩位祖母疼愛,兩位舅父也總是想的比任何人都周到,清兒還有三哥,還有您和方媽媽......”

“人都說知足才能常樂,婕姨娘,清兒真的知足了。”

鄭夫人被她說的頓生傷感,扭身極快的用帕子拭了淚。

崔婉清見狀,趕緊收拾心情,換上笑顏,特意將她去孟家的趣事,細細的講了一講。

果然,對於女兒將要嫁去的人家,鄭夫人十分的關注,用心的聽,細心的想。

等崔婉清說完,鄭夫人已經完全抓住了重點,“聽你這麼一說,這孟三小姐,還真是個性情中人。”

“我瞧着你剛拿來的尺頭,顏色鮮亮,不比這個差,反正秀兒閒着也是胡思亂想,不如拿這尺頭裁了衣裳,讓她給孟家三小姐,也做套如意結的睡衣吧。”

崔婉清含笑點頭,跟聰明人說話,就是不費神,她這邊就算再給力,也得鄭秀兒自己籠絡的住人心不是?

鄭夫人得了這個關鍵的消息。心情大好,拉着崔婉清是好一通的叮囑,字字句句都是讓崔婉清出門在外,可要萬事小心才成。

崔婉清自是一一都應了個好,臨別前,她給鄭夫人硬塞了三千兩的銀票,說是替母親給秀兒姐姐的壓箱。

鄭夫人眼下本就是缺錢的時候。底氣實在是不足。推讓了一番,還是將銀票收下了。

晚上和鄭副山長說起此事,難免又是唏噓落淚。

還是鄭副山長爲人豁達。勸慰道:“她家本就鉅富,她母親又和你有那樣深的淵源,咱們家爲了他們曹崔兩家,也算是盡心盡力。爲此還搭上了翹月的一條人命。”

“這孩子能惦記着咱們的恩情,在此時這關鍵處搭了把手。也看出了她的爲人,的確和她母親一樣,都是心地善良的人。”

“依我說,你只管安心將銀票收下。將來有機會,自當回報與她便是,又何苦看不開。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鄭夫人想想也是,她就算是失去了大兒子。可還有文采出衆的二兒子,天生會畫的三兒子。

再加上女兒還嫁進了權貴人家,正兒八經的是正室夫人,將來只要有一個出息的,還崔婉清的人情,便不是空話。

她少不了又在鄭秀兒跟前說了此事,叮囑女兒,將來有能力,可不要忘記你崔家妹妹的情誼。

娘倆這就拿了茜雪紗的尺頭,一個裁剪,一個繡花,齊心協力的爲孟月樂趕製睡衣。

要在儘可能的範圍裡,爭取到一切能對鄭秀兒有幫助的人心才行。

還別說,這銀錢就是人的膽,鄭家多了三千兩的銀票,又有崔婉清添的金貴古董,這腰桿子登時就不軟了。

鄭副山長忙着給女兒,再去尋麼一處上佳的田莊,有一大一小兩個田莊來做陪嫁,放在官宦人家,也不算少了。

鄭夫人也將嫁妝單子拿出來,添了不少實惠東西,在首飾這塊,又添了小一倍,看着總算是像模像樣了。

一家人有了底氣,又都有了事情做,看到了希望,有了奔頭,這失去的精氣神,也都漸漸的回來了。

陽春三月,春風已經吹遍整個北岸,樹枝都抽出了稚嫩的綠芽,花兒也是孕育出了美麗的花苞。

放眼望去,田間山頭,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就連那些走街串巷的叫賣聲裡,都洋溢着朝氣蓬勃的勁頭。

離京城最近的港口,是在京城南邊百里外的充晉,這裡原本只是一個小村落,可是因着朝廷將南下的港口選在這裡修建。

不過幾十年的功夫,這裡就已經發展的欣欣向榮,比早前擴大了足有百倍之多。

南來北往的商船,都聚集在此地上貨下貨,有時候一些搶手的貨物,甚至是剛一下船,就被商販搶購一空。

搞的充晉的商鋪,現在比京城也不遑多讓,各個老字號都在這裡有店面,就爲了搶貨便宜。

不少京城的公子小姐,爲了趕時興,不惜路途顛簸,也要趕來這裡,買一些稀罕的外地貨回去顯擺。

曹崔兩家此行的起點,也正是要從這裡開始。

他們一共僱了六艘大江船,一艘專供主人家用,另兩艘裝了行李,剩下三艘都是曹三老爺要去南方販賣的貨物。

而主人家乘坐的那艘,足足三層高,是整個連雲江中,最大的一艘江船,名爲踏浪。

建造的十分宏偉,乘坐過的人都說,站在船上,如在屋中,絲毫不覺波浪顛簸。

到了三月初九這日,一大早上,天邊纔剛泛起了魚肚白,崔二老爺就領着崔婉清,父女倆從西府來到了東府。

在鬆翠院中叩別崔老夫人,崔永忠帶着女兒,在芙蕖和白茶擱好的錦墊上,給崔老夫人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

瞧着自己那頹廢的二兒子,一掃前段時間的邋遢模樣,穿着白色細棉布的文士長袍,腰間正經的拴着白玉帶。

就連花白的鬢角鬍鬚,也都細細的染回了黑色,梳的整整齊齊,整個人頓時年輕了好幾歲,看着也精神了。

她這感慨的眼淚啊,瞬間便滑落臉龐,原本很有些不捨得心情,也大大的好轉。

要是一次遠遊,能換得自我放逐的兒子,迴歸正常,那別說是去江南了,就算讓他跟着蔡大夫人的孃家弟弟,一起去西域,都沒什麼不可以的。

當孃的,真是寧願自己把罪都背了,也不願意看到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受一點點的措磨。

可以說,這崔二老爺頹廢了多久,這崔老夫人的心,就糾結難過了多久。

她現在雖然是落淚,但卻是喜悅的淚水,連忙讓人摻扶了崔永忠父女倆起來。

少不了的又殷殷叮囑了一番,崔永信瞧着自家孃親,竟有些說不完的陣勢,趕緊給崔大夫人使了個眼色。

崔大夫人瞅準老夫人喝茶的空檔,笑着請諸位一起去小花廳用早飯。

崔永忠一想到,幾年裡都不得在母親跟前盡孝,心裡就酸澀難當,不但是親手給崔老夫人盛了熱粥,還一直殷殷的給母親夾菜。

這頓飯,吃的人是幾多感概,幾多欣慰,又有了幾多希望。

一頓送別飯用完,沒等崔二老爺開口,崔老夫人便擺手言道:“不用多言,你只需記住,在家裡,有你的母親在盼着你們父女倆平安歸來即可。”

不得不說,崔老夫人的確瞭解人心,一句話,就把崔二老爺說的落了淚。

再三的保證,定會早日歸來,也好盡孝在母親膝下,這才告別出門,往城南十里亭而去。

崔永忠和曹沐兩家人一同離京,明安侯和崔大老爺這兩位做兄長的,雖不能送到百里外的充晉,但都是親自將弟弟們,送到了城南十里亭。

前來十里亭踐行的親朋好友,足有五六十,好在曹沐早就安排妥當,女眷的帳篷,男客的座椅板凳,茶水點心一應俱全。

此時衆人聚在一起,真是好不熱鬧,這裡本就是往南去的送別之地,除了他們倆家,也還有幾家。

一時間,這十里亭方大圓,到處都是送別的人羣,這熱鬧勁,比起京城最繁華的鼓樓四大街,也不輸個什麼了。

崔永信帶着自家子侄,曹澤領着曹沐衆人,笑容滿滿的穿梭在前來送行的親戚好友間。

大家正親親熱熱的說話,就聽着前方好一陣喧鬧,衆人皆是好奇的擡頭去看。

只見遠處約有三十來人,騎着高頭駿馬,氣勢十足的飛奔而來。()

第94章 通知第143章 變數第92章 試探第72章 計劃第165章 敗露第50章 明說第121章 死亡第119章 牽掛第八十四章第212章 吉日第154章 心思第97章 現實第184章 緊鑼第24章 傾談第185章 再變第166章 成功第129章 貪婪第153章 心思第61章 同門第121章 發作第146章 改變第59章 提點第178章 證詞第44章 修葺第7章 做戲第103章 花心第68章 爭吵第9章 絕色第130章 活着第189章 瓦片第132章 揣測第六十二章第118章 偏向第22章 方子第23章 鉅變第124章 探聽第36章 牆角第80章 出遊第14章 痛處第92章 喜報第166章 成功第142章 審案第24章 辦法第168章 甜頭第91章 關愛第83章 心慌第84章 暗探第39章 心悅第204章 母愛第111章 不同第113章 隆重第6章 肥肉第24章 死因第152章 偷?搶?第114章 崇拜第94章 通知第53章 失態第94章 通知第74章 破財第118章 陣法第50章 明說第133章 鋒芒第26章 周密第202章 圓滿第58章 要求第110章 對立第22章 方子第187章 險境第172章 生枝第204章 母愛第131章 損失第1章 春雨第3章 輕重第56章 情迷第204章 母愛第16章 分兵第6章 爭搶第85章 明悟第31章 算計第4章 氣勢第41章 擔心第181章 隨機第164章 西府第83章 搜寺第92章 喜報第187章 險境第127章 亂麻第98章 依靠第191章 險勝第39章 曹棠第35章 再見第64章 表哥第144章 償還第3章 輕重第11章 手筆第13章 真怒第169章 處置第91章 漏嘴第214章 歡喜第146章 改變
第94章 通知第143章 變數第92章 試探第72章 計劃第165章 敗露第50章 明說第121章 死亡第119章 牽掛第八十四章第212章 吉日第154章 心思第97章 現實第184章 緊鑼第24章 傾談第185章 再變第166章 成功第129章 貪婪第153章 心思第61章 同門第121章 發作第146章 改變第59章 提點第178章 證詞第44章 修葺第7章 做戲第103章 花心第68章 爭吵第9章 絕色第130章 活着第189章 瓦片第132章 揣測第六十二章第118章 偏向第22章 方子第23章 鉅變第124章 探聽第36章 牆角第80章 出遊第14章 痛處第92章 喜報第166章 成功第142章 審案第24章 辦法第168章 甜頭第91章 關愛第83章 心慌第84章 暗探第39章 心悅第204章 母愛第111章 不同第113章 隆重第6章 肥肉第24章 死因第152章 偷?搶?第114章 崇拜第94章 通知第53章 失態第94章 通知第74章 破財第118章 陣法第50章 明說第133章 鋒芒第26章 周密第202章 圓滿第58章 要求第110章 對立第22章 方子第187章 險境第172章 生枝第204章 母愛第131章 損失第1章 春雨第3章 輕重第56章 情迷第204章 母愛第16章 分兵第6章 爭搶第85章 明悟第31章 算計第4章 氣勢第41章 擔心第181章 隨機第164章 西府第83章 搜寺第92章 喜報第187章 險境第127章 亂麻第98章 依靠第191章 險勝第39章 曹棠第35章 再見第64章 表哥第144章 償還第3章 輕重第11章 手筆第13章 真怒第169章 處置第91章 漏嘴第214章 歡喜第146章 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