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推好友大作《錦繡路》作者:陌紫言。蘇瑾琰死了,死在了自己的毒藥下。重生歸來,步步爲營,所求不過安穩人生。只是,當更大的陰謀浮現,這次,她能否全身而退?
諸人在碧鬆閣二樓上坐定,一張八仙桌,還空出來個位置,周遭伺候的下人,都是靜悄悄的沒有發出聲音,垂頭順目的很是有規矩。
酒過三巡,鄭澤明臨窗遠眺外間的初秋風光,大覺心曠神怡,不由得見景生情,搖頭吟道:“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一邊的周進合離了父親身邊,反倒灑脫不少,第一個拍手笑道:“此乃長建兄之名句,此時吟來,頗有一番意境,大善矣。”
“那倒是,此詩經長建兄之口,便輕鬆得百金,古有佛圖澄口燦蓮花,今有崔長健口能生金,大妙,大妙也。”一直溫和的曹修,突的說了這麼一句,話中的尖刻,誰都能聽的出來。
崔長健瞧了一眼曹修,挑了挑眉梢,仰首灑脫的吞下一杯瓊漿,這才似笑非笑的嘆道:“我倒覺得,這口能生金,也比某些人敝帚自珍,常人想求一畫,都難如其願的強。”
“在我看來,不管是美妙的詩詞,還是絕妙的畫卷,都應該拿來供大家欣賞纔對,這藏起來不讓人看。倒算個什麼事兒?”
曹修嗤笑着搖了搖頭,“唉,我還真的很難認同長建公子的觀點。依我之見,不論是作詩還是作畫,最大的支持乃是本身的靈感,其次便是環境的影響,甚至連自己本身有沒有想要傾訴的慾望,也都是很重要的。”
“若是沒有這些支撐,只要是有人想要要。咱們就得現做,那此時此畫的意境就先差了一大截了。對於有求必應這點,本人是對長建公子甘拜下風,但我還是會堅持我自己的想法,絕不會爲了迎合他人便隨波逐流。”
旁邊的這些公子。聽完曹修的話,不禁是暗暗點頭,“怪到曹三公子流出的畫作雖不多,但每一幅都可稱是佳作,原來也是和他本人的理念,密不可分啊。
崔長健見他這一番論調,引得衆人都傾向與他那邊,卻是朗聲言道:“曹三公子所言甚是,我想喜歡作詩的文人雅士。都喜歡將一句話掛在嘴邊,那就是詩興大發!”
“可見,若是沒有詩興。又怎麼能做出絕句?曹三公子的觀點固然有道理,可是這些也和各人的天賦息息相關,有的人天賦極佳,作品便多而精,有的人天賦平平,醞釀許久才得一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他倒是一點不客氣,就這麼直白的拿天賦高低說起了事兒。明顯是說曹修沒天賦嘛。
諸位公子聽完崔長健的話,不由是微笑着點頭,鄭澤明本就欣賞他的灑脫,更喜歡他的才華,很自然的就說了句:“長建的確才華卓然,他這兩年,詩詞之做頗多不假,但也不是良秀不齊,基本上每一首,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而曹三公子的畫作,雖然大家看到的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幅都是精品,也是讓我等獲益良多,你們二人都是一時之俊傑,誰也不比誰差,都是我等傾慕之所在啊。”
“今日能與你們幾位相聚小酌,實乃人生之大幸,來,來,來,爲此情此景,我們滿飲此杯!”
鄭澤明算是出面打了個圓場,暫時平息了這兩位才子的爭執,說個真心話,這倆人都是外表出色,本身也是才華橫溢,而且個性還都很好,並沒有仗着出身高貴,便在學院裡橫着走。
對這麼兩位壓根不惹人厭的翩翩佳公子,鄭澤明還真沒法偏一個的向一個,因此說話相勸也很是公道。
崔長健和曹修這倆人剛纔的針鋒相對,可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倆在鵬飛書院本就有點愛別苗頭,這全都是拜曹三老爺所賜。
這位爲老不尊的父親,總愛在兒子跟前數落崔家的不是,特別是喝多了酒,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長長是以痛罵崔家見利忘義開始,以痛哭流涕思念亡妹和外甥女兒結束。
因此曹修下意識的,便對崔家的人沒有好感,這別的崔家人,他也不大見得上,就崔長健和他都在一個書院,於是乎,這位便總是喜歡,和撞到自己眼前的崔長健對着幹。
若說剛開始是爲了意氣之爭,那麼到後面,兩人都置上了氣,就頗有些有你無我的架勢。
這不,剛纔在長輩跟前,還有算是有所顧忌,誰都不敢造次,都在裝乖寶寶,這會離了長輩的眼跟前,那就全無顧忌的故態復萌。
在坐的都知道這倆人的毛病,只有周進合這個庶子,無緣進鵬飛書院進學,也不知道這倆人此行爲實屬常態。
很是緊張的吞了口口水,想要勸解一二,打個圓場,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見鄭澤明開口勸解,這話還說的合情合情,心裡大爲羨慕之餘,不由得嚮往起鵬飛書院來。
鄭澤明瞧了眼崔長浩,又瞥了眼曹雲,笑眯眯的給自己斟了杯酒,愜意的呡了一口,暗笑這兩位做哥哥的,還真是沉得住氣。
崔長浩到底是混了幾年官場的人,感受到了鄭澤明的眼神,面上神色依舊是絲毫不變。
順手拿起象牙筷子,慢條斯理的夾了一筷子魚柳入口,好整以暇的眯着眼睛讚道:“今日這遭魚柳做的滋味十足,進合賢弟嘗一嘗。
他這裡勸着客人品菜,那邊廂的兩位大才子,便又忍耐不住的刺上了。
還別說,崔長健和曹修兩人都是飽學之士,一肚子的學問,而且還都不是那種讀死書的人,不但是出口成章,而且這每句話裡典故,實例那是層出不窮,聽着可比茶樓裡說書的厲害多了!
相比於崔長浩的處變不驚,曹雲聽着這倆越說越上頭,就有點坐不住了,他一心想給崔家兄弟留個好印象,自家三弟這樣不知控制,可真是太拖後腿了!
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眼光掃過桌上的幾位公子,在他看到周進合吃東西時,都依然緊張的神色後,突然忍不住噗哧笑了出來。
這倆人正日鬥嘴,所有身邊熟悉他們的人,都是習爲爲常,猛不丁的出來一位,這般着急上心的,還真有點可樂。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白瓷玉壺春瓶,笑着給周進合斟了杯酒,安撫道:“進合賢弟莫要擔心,這倆人就是這般,跟小孩子似得,一天不鬥嘴,心裡就過不得日子。”
“誰是小孩子?!”
“誰愛和他鬥嘴?!
崔長健和曹修聞言大爲不滿,不禁是同時駁斥道。
這語調口氣都差不多,反倒更是逗得衆人發笑,他們倆這一聲喊出來,也是覺得怪不好意思的,面上訕訕的互瞪了一眼,都去端了面前的酒盅,一飲而盡!
這下連周進合都被逗笑了,氣氛大爲緩和。
至於一向溫文爾雅的曹修,爲何專愛和崔長健過不去?這其中的原由,也只有曹雲猜出那麼幾分來。
曹修被曹三爺唸經般的唸叨了這些年,下意識的覺着,崔二夫人苛待繼女是個壞的,而這些眼睜睜看着,卻不伸手幫扶的人,也都不是好東西。
崔長浩笑道:“三弟,旁人都說長建公子,一詩抵百金,不知道你能給咱們吟詩一首,助個興否?只不過你大哥我薪金微薄,今日卻是沒有百金能給你的!哈哈。”
崔長健被長兄調侃,面上一點尷尬之色都沒有,這位也算是文人中的奇葩,大概是骨子裡就流淌着崔家祖輩的鮮血,天生就對錢財喜愛有加。
而且還毫不掩飾自己的喜好,說來也怪,他越是這般率性而爲,旁人越讚歎他是坦坦蕩蕩的真君子,現今都不用崔長健自己開口,來求詩詞的人,自然會奉上可觀的潤筆費。
說個不好聽的,他每個月只靠這一項進項,就要讓崔長浩眼紅不已了,所以逮住機會就要刺這個天生會賺錢的弟弟幾句。
崔長健嘿嘿一笑,站起身子,慢慢踱步到了窗前,看着窗外的秋景,暗暗在心裡醞釀,一心想要做出一首佳作來,好好的羞一羞那個只會畫墨蓮的傢伙!
桌上的人,見他蹙眉沉思,也不打擾他,小聲說笑閒談起來。
崔長浩突然讓自家三弟作詩,打的就是先把他支走一會的主意,眼見着氣氛大好,他也是高興的翹起了嘴角。
兩個愛挑刺的少了一個,剩下的那個渾身的毛都順了,瞬間變回儒雅的大家公子,面帶微笑的坐着,很是優雅的吃菜飲酒,關注的聽曹雲和崔長健,鄭澤明談論今年剛過的縣試。
大靖皇朝乃是一年縣試,一年府試,第三年便是京城的大比之年。
因着曹雲身爲世子不必科舉,而曹修雖是才名遠播,實際年齡卻只有十二三歲,不但已經是過了今年的縣試,且還進了前三甲,只等着明年的府試,再下場去試試水。
而科舉,曹修卻是不着急的,他其實還挺喜歡崔長勇現在的差事,翰林院編書。
想到自己以後若是也能參與,編制揚萬世名之著作!
自己的名字,也能出現在典籍的扉頁上,那該是一件多麼榮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