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血雨

所謂“特設師團”,是指烈風在十七個常設師團外新組建的師團,在戰前烈風的動員計劃,每一個師團都要動員一個臨時的野戰師團(近衛師團、第七師團及朝鮮軍所屬十九、二十師團除外),其番號照例同一師團管區的常設師團番號加上一百,如第一師團的特設師團即爲一百零一師團,所屬各個步兵連隊的番號也是加上一百。

但是第二、第三、第十、第十二師團的特設師團是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這四個師團在烈風歷史上曾建立後,後在宇垣裁軍被撤銷番號,現給予重建。從理論上說,特設師團除騎兵聯隊改爲師團騎兵大隊,和常設師團並沒有兩樣,但是事實上,其裝備較之常設師團相差極大,特別是在炮兵和步槍都利用庫存裝備的事實,以至這些師團的官兵都私下承認:“我們就像經典小說維新時期倒幕軍那樣的部隊,而山東軍卻有最新式的火槍和火炮……

阿爾比昂通過中立國提供了大量的裝備,但這些裝備多數被用於補充常設師團的損耗和組建一些新部隊,至於特設師團,戰前既然儲備了大量裝備,他們也只能將就用了。

非但裝備較差,特設師團的兵員質量也是比較差,都是退役數年的預備役兵員,早已生疏戰陣。

但無論如何,烈風軍還是第一時間組建了第一個特設師團,東京第一師團的特設師團,著名的一零一師團,就是士兵們在日記中自呼“東京的部隊就是不能打仗啊“的那個部隊。

而華北方面軍用於滄州方面的第六方面軍也在急速擴充部隊,如果他能滿編的話,達到十個步兵師團及四個混成旅團的規模,或者換句話來說,僅僅是第六方面軍。就有相當十二個師團地兵力,總兵力達到三十八萬以上,這個數字戰前相當於戰前烈風陸軍的總兵力。

作爲方面軍的骨幹部隊,十一軍將足足有六個師團向滄州,此外第六方面軍直轄的一個步兵師團和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也用於滄州,而維護後方的第十三軍更多是一個“兵站軍”,往往是在滄州戰役被打廢的部隊轉隸於這個十三軍去整補。

除此之後。烈風的華北軍也似乎變成了一個怪物,除了第六方面軍,在平漢線方面他們還準備組建一個第一軍,而爲了給山東軍以決定性地一擊,他們還準備組建了十二軍。

如果他們的願望全部實現,那麼華北軍將遠遠超過南滿軍和本土駐屯部隊的累計,成爲烈風軍最龐大的一個集團軍。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對於出兵華北最最積極的鐵勒在第三次河北會戰之後突然退縮了,這些鐵勒人口口聲聲要派三十萬到華北平原來。現在只同意派三百人出幫助維護後方交通,至於已經派出的一萬人,也賴在北京不肯動了。

而山東方面的戰爭機器也開始瘋狂運轉,足足十二個步兵師的部隊被拉到滄州前線,完全可以對抗第六方面軍地十個步兵師團,在第三次河北會戰之後,雙方開始不斷向側翼機動,按烈風人的說法:“此段時間,按公刊戰史的說法是雙方戰線趨於平靜,但我軍在偵察行動中的傷亡也很大,每一天都要傷亡一百三四十人左右,或言說每一天都要付出一個步兵中隊的傷亡,這等傷亡看似微小,可是一個月就要四千人,一個聯隊的大犧牲,一年則要付出兩個步兵師團地大犧牲……這還是戰線平緩時期的小衝突而已。大會戰期間的犧牲將會成倍增加……

雙方頻繁進行試探性的偵查。傷亡均大,柳鏡曉和烈風軍的指揮官愛水三郎都想在戰線撕開一道口子。

“征程路漫漫,華夏有邊疆。出塞衛邊來,有我男兒血。且飲夜光酒,再赴沙場行。百戰有歸途,軍功破十卷。只求君待我,嘆望長城……”

歌聲激昂中帶着幾分悲楚,三個男人解開了風紀扣,大口大口啃着燒雞,於長慶吃相最爲粗野,直接用手抓起雞腿就往嘴裡送,段海洲稍稍文雅些,但也不時扔下筷子打着拍子唱着軍歌:“手執我戰刀,緊握我快槍,男兒的淚水,怎能輕易忘,我戰衣已破,我戰意猶在,漫漫征程中,戰友情最重……”

段海洲飲了一杯酒,笑着對胡博說道:“老胡,聽說師長對你這幾次的表現讚許得很,要提拔你啊?”

胡博心中有些暢快,他說道:“基本已經定了,外放到省軍當個副師長兼團長,都還不是一把手……比不上你老兄啊!哎……”

語中很有些滄桑,柳鏡曉以師爲戰略單位,胡博偏偏離着這一師之長還有一步之遙,不過這些年的奮鬥倒總算有點成果。

論起交情,他們三人屬於不同派系,胡博基本可以算是柳鏡曉的嫡系,而於長慶和段海洲則是蕭如浪的嫡系,歷史上頗有些恩怨。

現下能坐在一起喝酒吃飯,都是因爲不得意得很地緣故,柳鏡曉當營長地時候,他們就是定邊軍的老連長,後來部隊蒸蒸日上,營長,團長一直升到師長,結果蕭如浪反水那事,把他們都牽涉進來了,雖然是保住了性命,這前程也就毀了,難免有些同病相憐。

胡博回想這數年的艱辛,長嘆一口氣:“咱們這等人,你看看司馬,他資歷怎麼比得上我們?可是他雖然是師長,可是現在都升任步兵軍長了……咱們這些人,也只能憑着戰功上去!”

在同烈風軍的對抗中,柳軍地三團制步兵團有靈活機動、指揮靈便的優勢,但是師一級單位烈風軍中的四單位步兵師團也暴露出衆多問題,在一對一的對抗中,柳軍的步兵師無法壓倒烈風CN軍超過二萬五千人的步兵師團,而軍一級單位爲臨時指揮單位,沒有經理、人事權,也沒有建制單位,形不成拳頭力量,爲此柳軍決心在師一級單位再常設軍一級單位,而司馬勘就是步兵軍長的熱門人選之一。

段海洲笑了笑:“咱們定邊軍,最看重的戰功啊!若是能打個翻身仗,若咱們也能成爲主力師!”

他這幾年比胡博還苦,蕭如浪的部隊被拆散補入各師,唯一保留建制就是聯軍獨立第二師,這幾年一直作爲預備師存在,幾次動員柳鏡曉也不敢放心使用,生怕有陣前投敵。

在這等情況下,戰時擴統戰後縮編是年年上演的好戲,這次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打大戰的機會,段海洲主動請纓,帶他的一師人趕到前線來。

他的這個師每團只有一千三、四百人,特種兵建制不齊,全師不過五千多人,但是老兵骨幹多,其中還有不少定邊軍時期的老幹部,就準備打個翻身仗,士氣高漲着。

一想到這胡博就說道:“前次開會,於團長你是沒參加,咱可是被師長罵慘了!”

段海洲笑道:“最後師長還不是把你誇成一朵花!也難怪我們師長會罵得那樣狠,我們這次打得多慘烈,傷了那麼多好弟兄,可是打到現在,連個全殲烈風人大隊的戰果也沒有!”

於長慶笑道:“師長估計把參戰的都罵得狗血噴頭了,最後再好言相勸,他就是這性子!”

胡博喜氣洋洋地說道:“師長罵完之後,司馬悄悄地對我說,這次到省軍師去,是師長想再看看我的表現,若是表現好了,說不準就有帶兵的機會!這河北會戰烈風人居然動了那麼多師團,咱們山東也不能示弱!長慶,我可是覺得你機會大好了!老定邊軍時期的老連長,除你和那個不知所蹤的白斯文之外,哪一個不是師長副師長!打好了這一仗,晉升的機會就來了!”

正說着,傳令兵說道:“總司令部命令!”

段海洲接到命令之後,歡喜地說道:“好機會啊!師長命令我們和第二師、獨立第一師配合,打一個側擊,給烈風小兔崽子們一個教訓看!也讓他們看看我們定邊軍的風采了!”

胡博喝了一大口酒道:“那就等你們旗開得勝的消息了!”

八個小時,柳鏡曉在司令部連聲問道:“獨立第二師聯絡到沒有?”

幾個參謀軍官面面相覷,許久纔有人說道:“還沒聯絡到!”

柳鏡曉怒道:“也不看看情報和兵力部署,一個步兵師這麼冒失拉出去!現在好了,烈風軍新來的兩個師團正好在獨立第二師那邊!這個命令未經我和丁寧的同意,你們膽子倒大啊,兩個師的側擊就這麼擅自決定了!”

丁寧搖頭道:“捅出這麼大的漏子,回頭再收拾你們!師長,獨一師和第二師是聯絡上了,咱們還得優先考慮段師長那邊的問題啊!”

柳鏡曉拍着桌子罵道:“我們從定邊軍那一日,雖然有過許多敗戰,但是從沒丟過一整個團,命令第二師和獨立第一師立即展開援護攻擊,一定要把獨立第二師救出來,通知司馬他們,他們的休整提前結束了!”

稍緩了一緩,丁寧說道:“我親自去指揮!”

柳鏡曉點點頭道:“好!前線的事務由你協調負責,任何一名軍人都服從你的命令,從現在起你就是我的全權代表了!”

與此同時,未能與聯軍總部聯絡上的獨立第二師正沿着大路急速向西挺進,當日下午七時成功驅逐烈風軍前衛抵達臥佛堂、齊會、郭官屯一線。

其時,該部如一把尖刀插入了烈風軍的腹心地區,但直到當日十四時,才與柳鏡曉的聯軍總部取得切實聯絡,柳鏡曉也是頭痛萬分。

而烈風軍第六方面軍的司令部也是吵翻了天,在河間方面的烈風軍主力已經重新轉移到津浦路,在任丘方面只有剛剛抵達前線的步兵一百一師團、步兵第二師團、步兵第五師團、混成第二旅團等部,尚未完全展開,能第一時間趕到也只有河間方向的步兵二十七師團。

在這種情況下,烈風軍有不少參謀軍官強烈建議:“立即命令不丟就地防禦展開……處於孤立中的部隊可以向後撤退!”

但是第六方面軍司令部不同意這種觀點,他指着任丘一線:“命令五師團,展開攻擊,一定殲滅這個山東師!”

此時,段海洲仍帶獨立第二師繼續前進,步兵第五師團四十一聯隊、四十二聯隊對南翼的於長慶第一團陣地突然發起猛烈攻擊,團長於長慶立即率領部隊展開戰鬥,並憑藉工事將其擊潰。俘虜多名士兵,事後的審訊中得知,該部是奉命以奔襲以查明山東軍兵力及部署。

段海洲苦苦的思索了一下,詳細分析了當前敵情和戰鬥形勢,當即下達命令:“我處於烈風軍重兵圍攻之下,繼續向前攻擊或撤退均於己不利,決定各團暫時停止進攻。並迅速佔領陣地,構築工事,就地抗擊敵軍圍攻。”

於長慶的第一團立即調整部署,將最突出的步兵第三營陣地向後適當收縮,兩個小時後,烈風軍的第五師團發動攻擊,烈風步兵在密集的炮火掩護下,連續向獨立第二師各團陣地猛攻,但獨立第二師也是能戰之師。以密集地彈雨將這些攻擊頑強擊退。

獨立第二師與烈風軍一直激戰到六月十六日十八時,段海洲鑑於正面只有一個第五師團,其它方面均未發現烈風軍主力,遂命令各步兵團立即撤出戰鬥,繼續想西挺進,師直屬隊及步兵第二團、第三團爲右縱隊。於長慶第一團爲左縱隊,兩個縱隊沿平行路向後撤退。

可以說是非常巧合的是,段海洲規定的撤退路線恰恰是烈風軍步兵第一白一師團、第二師團規定的迂迴路線,在其後兩日,獨立第二師與烈風軍四個步兵師團的兵力糾纏在狹小區域內,展開了極其艱苦激烈的戰鬥。

最快發生戰鬥的是第一團前衛營,該營在副團長鄧世明帶領下,乘夜暗順利向後撤退成功,抵達附近一個村落,天亮時才發現村裡村外都是烈風人地高喊聲。雙方第一時間在村內展開混戰。

他們的第一波射擊給一零一師團的一四九聯隊很大傷亡。但烈風軍憑藉兵力的優勢很快發起反攻,這個營一邊戰鬥一邊調整,利用有利地形,一邊節節抗擊烈風軍的進攻。另一邊開始向後撤退。

第一團在團長於長慶帶領下,因一度走錯了方向,開始速度緩慢。與前衛營拉開了數公里的距離,不久也與烈風軍遭遇,遂與烈風軍步兵一零一師團的步兵一零三聯隊、步兵一五七聯隊展開激烈戰鬥,混戰中又與師部及所屬前衛營失去聯絡,於長慶在連續發起數次反擊之後,命令就地轉入防禦。

師直屬隊及第二團、第三團所屬的右縱隊則比較順利,該縱隊於十七日一時前進到臥佛堂一線,正好撞上混成第二旅團、步兵第二師團的行軍縱隊,第二團前衛營立即與烈風軍前衛發生交戰,並在第一時間通報發現烈風軍主力。

段海洲命令部隊立即展開防禦,並迅即佔領附近村落和兩翼高地,構築良好地防禦工事,準備與烈風軍展開激戰。

烈風第二師團是烈風的精銳部隊,前身就是仙台鎮臺(又稱東北鎮臺),這是烈風軍歷史最悠久的部隊,由仙台一帶的士兵組成,在烈風軍歷史上無役不從,混成第二旅團則是步兵第一師團第二旅團配屬野炮兵第四聯隊組建,雖然東京的兵源多是城市兵,在烈風軍中一向風評不佳,但是第一師團畢竟是以舊的東京鎮臺爲母體而改編,在烈風帝國陸軍是歷史最悠久地師團。

但是獨立第二師雖然是個小編制的部隊,但在歷史上的蕭如浪卻是打硬仗、打惡仗以出名,從漠北到湖北、山東的戰鬥中,該師戰果非常輝煌。

在這種情況下,精銳遇上精銳,當然就是一場好廝殺,烈風軍認爲自己在兵力有絕對優勢,決心對獨立第二師進行分割包圍,發起猛烈進攻,準備一口氣就殲滅獨立第二師。

面對超過自己十倍的烈風軍,獨立第二師的各個團隨時隨地都要面對幾倍優勢兵力的烈風軍攻擊,處境可以說是極其困難。但是柳鏡曉時候特別表揚該師:“該師以孤膽奮作的精神,勇猛頑強的鬥志,處於敵中重圍而毫不慌亂,處處與敵展開戰鬥,與烈風軍的數個精銳師團周旋於火雨之中……”

十七日天亮後,烈風軍第二師團、混成第二旅團向右縱隊發起猛烈攻擊,戰鬥到了白熱化地程度。雙方地肉搏戰竟然數十次之多,特別是第三團二營陣地,深入烈風軍的陣線,爲必爭之地,第二師團兩個旅團展開密集攻擊,甚至以大隊爲規模進行圍攻。

看着浩浩蕩蕩的烈風軍方陣,該營毫不懼怕。利用構築良好地工事進行射擊,烈風軍雖然幾次衝到陣地之前,但很快又被肉搏戰趕了回去,雖然烈風軍甚至連聯隊長都親自舉着軍刀衝鋒,但該營精心構築地工事發揮了意料之外的作用。

最後僅僅在步兵第五連陣地之前,烈風軍就丟下了近三百具屍體。

與主力分離的於長慶第一團團部及兩個步兵營,遭遇到烈風軍兩個步兵聯隊的圍攻,於長慶幾度親自到前線督戰。

在兵力對比,於長慶的第一團不過千餘人。而烈風軍這兩個步兵聯隊在前線的總兵力達到五千人以上,但是卻沒有第二師團地那種拼命精神,攻擊很不力,部隊協同不好。

事後查明,這兩個步兵聯隊屬於步兵一零一師團,該師團爲新組建的特設師團。大隊長以下軍官全屬預備役,士兵雖然是預備役轉入現役,但離開現役多年,早已經久疏戰陣,而且私人觀念很重,更要命的是該師團小商小販特多,勇氣精神,往往是中隊長親自衝上去的時候,後面的士兵還在猶豫之中,以致該師團的士兵在日記中如此評價自己的部隊:“東京的師團就是不會打仗!”

在這種情況下。於長慶的左縱隊才能以肉搏戰屢屢擊退這兩個聯隊地突擊。但烈風軍畢竟在兵力上佔了絕對優勢,第三營營長及連排長多名壯烈殉國。

一直到當日晚二十三時,該團一名不知名的通信兵通過火線,與獨立第二師師團取得聯絡。段海洲命令第二團第三營立即接應第一團與師主力匯合。

十八日凌晨一時,於長慶第一團歷經千辛萬苦突出重圍與師主力會合,突圍中雙方展開慘殺,甚至於長慶都親自親率一個連從烈風軍一個大隊的側翼,一舉打垮了烈風軍的這個大隊,在戰鬥中一四九聯隊第二大隊丟下了三百屍體。

但是於長慶第一團負責掩護的團直警衛連幾乎全部殉國,全連一百二十名除十餘人突圍歸建外,包括連長在內的官兵全部在烈風軍地圍攻下殉國。

於長慶看着這麼多當年的老弟兄倒在血泊之中,難過得要掉下眼淚來,他一聲巨吼:“我們會回來的!”

但最艱苦的還是第一團的第一營,這個前衛營在副團長鄧世明的帶領下創造了烈風戰爭史上的奇蹟,烈風人前後動用兩個聯隊的兵力展開數十餘次進攻,但這個營死戰不退,陣地前敵軍堆積如山,烈風軍戰死大隊長兩名、中隊長七名、小隊長二十二名,可硬是沒能消滅該營,該營在烈風軍絕對優勢兵力的圍攻下居然堅持了七十六個小時。

獨立第二師的奮戰,可以碩士這場會戰地一個轉折點,他們成功地守住了陣地,粉碎了十數倍烈風軍地圍攻,並給予敵軍以極大的消耗,在整整一天的時間內,步兵一零一師團甚至多次陷入混戰。

柳鏡曉在明白獨立第二師孤軍深入而會遇到烈風軍全力圍攻的可能,當即下令:“獨立第二師準備就地堅守”,但是戰局的變化讓他喜出望外,特別是獨立第二師以不到六千人地兵力頂住了烈風軍三個步兵師團和一個混成旅團的圍攻,他下達的嘉獎令特別提到:“我獨立第二師英勇奮戰,其士氣之高漲,其戰力之精銳,其官兵之用命,其指揮之良好,堪稱全軍開戰以來之冠,望我各部立即向任丘展開進攻,一舉全殲該部烈風軍……”

柳鏡曉已經將意願由解救獨立第二師,改爲全殲臥佛堂一線的數萬烈風軍,與此同時,烈風軍也是緊急調兵遣將,將二十七師團在第一時間趕赴戰場,十八日凌晨即可到達。此外烈風國二十個大隊的兵力也緊急向任丘方向挺進。

但是柳鏡曉的命令更有魄力,他命令上說:“各部全力支援獨立第二師,此爲天賜良機!凡遇到烈風軍一個步兵聯隊或一個旅團地兵力,力圖切斷敵退路並圍而不攻,等友軍到達再作有準備地攻擊,一切沒有抓住敵軍主力地部隊,或參加殲滅我軍抓住之敵,或繼續猛追猛打,力求抓住敵人一部……我軍必須再此役中徹底殲滅烈風軍一部!”

正在獨立第二師再前線奮戰的同時,丁寧親率六個步兵師朝河間方向掩殺過來,這其中包括了柳鏡曉最精銳的幾個步兵師,部隊晝夜兼程,猛衝猛打,不斷向前推進.十七日夜,增援部隊已然隱隱約約聽到了獨立第二師的槍炮聲,各部立即分多路推進,烈風軍被迫調用了混成第二旅團的兩個步兵大隊狙擊山東軍,但是再六個小時之內,這兩個步兵大隊被已經傷亡過半,部隊處於崩潰邊緣.還好步兵二十七師團趕到戰場,當即以支那屯駐步兵第三聯隊從正面堵截,支那駐屯步兵第一、第二聯隊從側翼迂迴,再加上從第五師團調用的步兵第四十二聯隊,總算是把戰線給暫時穩定下來了.再增援各個部隊中,以胡博所帶的一個團積極性最高,這個二千九百人的步兵團一直衝在最前面,胡博公開的說法就是:”咱們不能看着獨立第二師在包圍圈中獨立奮戰……”

烈風軍的防線已經是千瘡百孔,胡博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穿插行動,在經過數十次短促而血腥的戰鬥之後,十八日下午五時,該團成功地與獨立第二師主力會合,除了一千七百多官兵外,他們還帶去相當了相同數量的槍炮彈.獨立第二師在前線奮戰三日,攜行彈藥幾乎消耗殆盡,也漸顯疲態了,在這種情況官兵們士氣大振,再加上一千七百名生力軍,段海洲公開對胡博說道:”沒你這個團,我今天就頂不住,有了你這個團,我再頂三天都沒問題!”

但是與此同時,段海洲也遭到一次重擊,於長慶的第一團再次與師部失去聯絡,下落不明.段海洲是萬分震驚,幾個參謀軍官再一旁小聲議論着這個消息,有人輕聲說道:”於團長他們不會是被敵軍消滅了吧?”

獨立第二師本錢不大,雖然有胡博的增援,但兩軍的戰鬥兵加起來也不過五千人,如果再損失了於長慶這個團,情況將會越發惡化.胡博再一旁斬釘截鐵地回答了一句:”放心好了!於團長會衝出來的!他能打得出來得!”

段海洲深思片刻之後,聽着那隱隱約約得槍炮聲,一拍桌子下了決心:”相信於團長!他們團昨天不也是與師部失去聯絡了!我相信長慶好了!命令部隊,展開攻擊!”

於長慶於十八日凌晨突圍後與師部取得聯絡,並奉命再側翼休整,因苦戰數日,部隊疲憊不堪,全團很快都進入夢鄉,但團作戰參謀沒有.激戰一日夜,形成奇怪得戰場態勢,在臥佛堂一線,烈風軍的四個師團及一個混成旅團的大部分兵力猛烈圍攻着獨立第二師,而在外圍則是烈風軍以一個步兵二十七師團爲主力(該師團爲三單位制,僅有三個步兵聯隊,全師團僅有一萬四千餘人)配屬第五師團步兵四十二聯隊、混成第二旅團兩個大隊的殘部,以區區三萬人死死地阻擋着柳軍十萬人以上的攻擊.而按丁寧的說法:”戰場形勢一片大好,我一個小師竟能將烈風軍四個步兵師團糾纏得不能脫身,烈風軍實在是氣數已盡!”(注:烈風軍在包圍圈內實際只有三個步兵師團,即一零一師團、五師團、第二師團,但混成第二旅團屬於第一師團建制,因此山東方面一般都認爲烈風軍動用了四個步兵師團.)因此便在獨立第二師苦戰得時候,柳軍十萬精銳猛攻不止,而烈風軍比較含糊得戰後總結:”攻擊未取全功.守備部隊雖經奮戰,但是無法堵住山東軍的攻擊……”

十八日一夜,二十七師團的防線已經是千瘡百孔了,柳軍如同潮水一般地猛攻進來,以至於包圍圈內的烈風軍被迫轉調步兵五師團的一個步兵大隊參戰,但是柳軍地攻勢猛不可擋,已經展開了反包圍.準備圍殲包圍圈的烈風軍,而烈風軍夜緊急調用第十師團趕往增援.十八日午後,獨立第二師在發現第五師團有撤退之跡象後,下達了勇氣十足的命令,全軍攻擊前進,胡博聽到援軍那密集的槍炮聲甚至說道:”看我們的了!”

不過他們前腳剛走,烈風軍的第五師團司令部及兩個步兵聯隊就抵達臥佛堂一線.當日夜,烈風軍第五師團的其餘部隊夜抵達臥佛堂一線.獨立第二師地攻擊沒有多久就發現前線有大量烈風軍.決心迂迴前進,以巧妙的穿插以烈風軍以重重一擊,而接下的一天,則整個第四次河北會戰戰鬥最緊張激烈的一日.在攻擊前進的獨立第二師始終沒有重大戰果,和烈風軍進入了對峙,一直到下午三時.胡博率本團及步兵第三團團營幹部在臥佛堂東側勘查地形時,突然發現附近的大路有無數烈風軍以行軍縱隊展開,準備向外圍開進,整個行軍縱隊竟連綿將近十里.事後查明,該部爲烈風軍第五師團所屬司令部及直屬隊軍棋中隊、騎兵聯隊大部、輕炮兵聯隊半數、輜重兵聯隊全部、工兵第五聯隊大部及步兵二十一聯隊全部.此外還有臨時從第二師團借調給五師團的步兵三十聯隊主力.胡博對此戰鬥萬分得意,他視爲生平最輝煌的一個戰鬥,在回憶錄的記述詳盡而真實,他這樣描述這個戰鬥:”我們兩個團當即展開所屬十八個步兵連,本團四個連在左翼.獨二師三團四個連在右翼.我親率十個連隊主力猛撲中央,如猛虎鋪羊羣,多數插入敵軍行軍縱隊之中

第6章 破碎(三)第35章 有花解語第28章 擴軍第12章 巧芷第1章 人事交流第10章 完顏玉琢第3章 亂戰第二章第11章 衛國之師第14章 破敵第20章 一路平安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10章 瓊音(三)第6章 破碎(二)第25章 雁菲第40章 大破匪軍第39章 笑話戰第七章第23章 幸福時光第16章 夫妻口角第14章 慕容蘭珠第40章 大破匪軍第36章 川鄂戰爭(一)向大家拜年第15章 雀戰無敵第9章 開戰第38章 奉軍北進第1章 雨中鐵軍第16章 彈雨第7章 死投第9章 夜有豔遇第35章 再起第29章 光怪陸離第17章 不速之客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31章 轉進宜昌第6章 蒙陰戰開第15章 雀戰無敵第44章 出兵第5章 榮耀(二)第10章 超級雜牌第25章 雁菲第7章 南方(五)第29章 禁衛之軍第4章 美女俘虜第3章 亂戰第12章 惡戰初始第18章 黃金第4章 再遇鏡曉第5章 榮耀(二)第11章 陣前會議第35章 平定第14章 黃羊攻勢第41章 入關第12章 柔然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35章 平定第29章 北進第16章 空額議員第1章 烈風(上)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24章 山東問題第30章 請君入甕第30章 林西苦戰(六)第7章 南方(三)第37章 反水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41章 兩女相爭第6章 破碎(二)第5章 榮耀(一)第6章 破碎(二)第33章 劉黑七第37章 林西決戰(一)第30章 棟樑第18章 天下分封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14章 四大艦隊第13章 密報第11章 借將(上)第2章 棋局第14章 危機第11章 有功旅長第31章 濟南第34章 橫刀奪愛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5章 天變(下)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0章 瓊音(三)第4章 女校第38章 曲阜攻堅第8章 冰鏡玉霜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12章 故人來訪第42章 東南(四)第43章 海上(上)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27章 脫困第6章 間諜第29章 禁衛之軍第8章 大海戰上(二)
第6章 破碎(三)第35章 有花解語第28章 擴軍第12章 巧芷第1章 人事交流第10章 完顏玉琢第3章 亂戰第二章第11章 衛國之師第14章 破敵第20章 一路平安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10章 瓊音(三)第6章 破碎(二)第25章 雁菲第40章 大破匪軍第39章 笑話戰第七章第23章 幸福時光第16章 夫妻口角第14章 慕容蘭珠第40章 大破匪軍第36章 川鄂戰爭(一)向大家拜年第15章 雀戰無敵第9章 開戰第38章 奉軍北進第1章 雨中鐵軍第16章 彈雨第7章 死投第9章 夜有豔遇第35章 再起第29章 光怪陸離第17章 不速之客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31章 轉進宜昌第6章 蒙陰戰開第15章 雀戰無敵第44章 出兵第5章 榮耀(二)第10章 超級雜牌第25章 雁菲第7章 南方(五)第29章 禁衛之軍第4章 美女俘虜第3章 亂戰第12章 惡戰初始第18章 黃金第4章 再遇鏡曉第5章 榮耀(二)第11章 陣前會議第35章 平定第14章 黃羊攻勢第41章 入關第12章 柔然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35章 平定第29章 北進第16章 空額議員第1章 烈風(上)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24章 山東問題第30章 請君入甕第30章 林西苦戰(六)第7章 南方(三)第37章 反水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41章 兩女相爭第6章 破碎(二)第5章 榮耀(一)第6章 破碎(二)第33章 劉黑七第37章 林西決戰(一)第30章 棟樑第18章 天下分封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14章 四大艦隊第13章 密報第11章 借將(上)第2章 棋局第14章 危機第11章 有功旅長第31章 濟南第34章 橫刀奪愛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5章 天變(下)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0章 瓊音(三)第4章 女校第38章 曲阜攻堅第8章 冰鏡玉霜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12章 故人來訪第42章 東南(四)第43章 海上(上)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27章 脫困第6章 間諜第29章 禁衛之軍第8章 大海戰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