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瑞軍陳帥

餘額不足

李何一這一發言,便把王烈的話給打斷了,柳鏡曉搖搖頭,示意李何一別急,道:“王老哥繼續說!”

王烈繼續說道:“他怕對我不利,而且也很敬重鏡曉,知道你素來優待我們這些大老粗出身的人,所以一開完會就藉機跑出來通知我了!”

柳鏡曉問道:“那人現在在哪裡?”

王烈道:“通知我以後就立即回去了!”

柳鏡曉怒道:“這仗還沒開打,就準備跑了!你們打過這種仗沒有?”

王烈在漠北與柔然叛軍屢番交戰,素來是隻知向前,不知後退,柳鏡曉這話說到他心坎上了,他大聲道:“沒有!我的字典只有前進兩字!”

這話答的痛快,柳鏡曉笑道:“好!有你這句就好!你那戰友是叫白斯文吧?這筆人情我定會好好報答的,俊卿,以後通知大家一聲,對白連長要多多照顧,當然這件事不能說出去!不過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事還是處理這些逃兵!”

郭俊卿突然說道:“最大的問題是蕭如浪和慕容雪海!”

柳鏡曉明白郭俊卿的意思,現在林西城內的定邊軍,有三分之二掌握在這兩人的手裡。當前大敵當前,又不能內鬥以消耗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把他們留住,他突然靈機一動,叫道:“我們去找陳震龍!”

當柳鏡曉來到瑞軍的司令部,幾位軍官一聽說柳鏡曉前來,立即跑出來熱情招待,又仔細說了陸立和陳光明敗北的情形。

原來陸立和陳光明奉命前出至巴林右旗二家子化石山佔領陣地,憑藉河岸構築陣地。陳光明以前只打過小隊土匪,初歷軍陣,麻痹大意,在派出搜索隊後沒有派出陣前警戒。而巴布扎布久經軍陣,採用避實擊虛之策,率大量騎兵配合從左右兩翼迂迴,對陳營形成鉗型包圍,陳營毫無準備,倉促應戰,結果部隊爲巴布扎布的騎兵分割包圍,陳光明戰死,陳營全軍盡沒。

而此時陸營正在開飯,聞訊後也倉促應戰,結果爲巴布扎布擊潰,退回林西者不過百餘人。這一戰下來,瑞軍損失了七八百人。

不過這樣一來,林西城內的局勢就完全變了,原來,而柳鏡曉所率的定邊軍三營成了最重要的一支力量,這些軍官也把柳鏡曉看作自己的救星一般。

這些軍官又帶了柳鏡曉去見陳震龍,只見陳震龍老淚縱橫,全身披麻帶孝,少了幾分福態,卻多了幾分傷心情懷,柳鏡曉見面就裝糊塗,問道:“護軍使大人,聽說柔然叛軍已至城下,這可如何是好?”

一聽這話,陳震龍便直埋怨自己道:“光明,我不該讓你帶兵出去的!我實在太大意了!”

柳鏡曉暗地想死了侄子,你這麼悲傷幹什麼,莫非這陳光明是你的私生子,不過他照樣走上去安尉陳震龍道:“護軍使大人,還等節哀順便!”

陳震龍聽到柳鏡曉這番話,精神登時振奮起來,可又很快恢復原態,他說道:“鏡曉老弟,你是不知道,我膝下無子,光明算是我唯一的希望,我這些產業、地位都是爲他留的,可如今……如今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柳鏡曉點點頭道:“還請節哀順便吧!我這次來,是因爲我手裡兩個營不願守城,想退到赤峰去。”

陳震龍一下子就驚醒過來,他大叫問道:“你說什麼?”

他言語中帶着幾分威嚴,自有一種軍人氣概,柳鏡曉還是第一次在這個福態的老人發現這種風度,就照實情說了:“我有兩個營想走,可這兩個營不是我的基本部隊,我指揮不動!”

陳震龍猶如一種暴怒的獅子一般,大聲道:“這怎麼可以,臨陣脫逃,素爲共和軍人之恥!對了,你的手怎麼了?”

把全部精力寄託在回憶中的陳震龍這時候才發現柳鏡曉的手受了重傷,柳鏡曉乾脆把責任全部推到陳震龍身上:“受了點傷而已,不過這事還要請陳護軍使大人處置!”

陳震龍轉身入房,拿來一份電文,遞給柳鏡曉,柳鏡曉一看擡頭,居然是陸軍部轉發東北保安司令部的命令,電報上寫着“林西動關大局,各部決不許南退一步,已令常德勝部馳援林西。”

柳鏡曉心中大喜,這真是及時雨,有了這份電報,尤如有了一把尚方寶劍,陸軍部加東北保安司令部的雙重命令,有哪個人哪違抗啊!就是蕭如浪和慕容雪海膽子再大,也只能死守林西了。

陳震龍又問柳鏡曉有什麼打算,柳鏡曉說道:“我想把輜重連武裝起來!”

柳鏡曉的這個輜重連,每個班纔有一支用來放哨的槍,陳震龍點點頭,開口道:“鏡曉,我今天給部隊再發五塊犒賞,軍官加倍,還請大家替我好好守城!”

一個共和軍下等兵一個月的軍餉是八塊錢,但扣去伙食等開支,實際到手的不過三四塊錢,五塊錢的犒賞可以說是相當豐厚了,柳鏡曉連忙表示感謝,陳震龍想了又想,終於下了血本,又開口道:“我們瑞軍在林西有個倉庫,你帶人看看,有什麼需要的,直管拿走便是!”

陳震龍既然開口,柳鏡曉自然也不會客氣,他先讓人找來慕容雪海和蕭如浪,也不說什麼,只是由陳震龍出示了東北保安司令部的電報,慕容雪海和蕭如浪當即表示願追隨陳護軍使大人和柳鏡曉死守林西。

接着柳鏡曉直接帶了輜重連到倉庫裡自行取用物資,陳震龍則親自在一邊做陪。

瑞軍的這個倉庫確實是應有盡有,軍裝、糧秣、子彈帶、水壺、揹包……而且什麼品種都有,光槍械一項,從前金時期的鳥銃、擡槍,共和初年的火繩槍,現在仍在流行的滑膛槍,以至還有十多枝最新銳的線膛槍,柳鏡曉自然不會客氣,盡情搜刮,猶如蝗蟲過境,凡是好東西全部帶走,光糧秣就夠柳部半月所需了,當然前金的擡槍之類的古董文物,柳鏡曉當然是發揮謙讓精神,客客氣氣地給陳震龍留下。

而且柳鏡曉還有意外的收穫,柳鏡曉居然發現成箱成箱的手榴彈,這可是守城的好東西,而且是瀘造的輕便手榴彈。雖然這是滬廠淘汰的舊貨,可份量只有兩斤半,而且因爲使用了新式裝藥,威力比起四斤多重的普通手榴彈只是稍稍有些遜色而已,柳鏡曉第一時間就下令把所有的一百箱輕便手榴彈一半下發到各營,一半控制在自己手裡。

柳鏡曉這次心裡有了個小九九,分物資的時候,第一營和輜重連要多分一點,這兩個部隊都是絕對忠於自己的,而第二營和第三營則要少分一點。

忙乎了半天,看來來去去搬運的輜重兵,陳震龍的臉色是越來越差,不過他也沒有辦法,如果不依靠柳部守城,這些東西只能全部落入柔然叛匪手中,現在至少還能賣個人情。

第39章 林西決戰(三)第13章 美男計第10章 超級雜牌第17章 突生變故第5章 宿命相逢第24章 崩潰第20章 陣前反水第39章 北邊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20章 魚龍混雜第13章 哀兵必勝第45章 海州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42章 大錯鑄成第20章 魚龍混雜第39章 林西決戰(三)第16章 餘波第28章 黃羊軍第20章 告急第4章 再遇鏡曉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22章 俊卿第17章 膠東登陸第6章 前金瑞軍第1章 情債第39章 上第13章 美男計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24章 奪炮第12章 惡戰第17章 羣魔亂舞第6章 初會丁帥第37章 迷離第34章 剿匪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9章 變幻第3章 銀彈之戰第20章 突圍第39章 笑話戰第七章第19章 再見雪海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28章 武裝示威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8章 天堂地獄第41章 含韻第2章 軍械之爭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9章 八省援陝第1章 漠北騎營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10章 熊秘書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6章 破碎(四)第34章 長者之風第27章 煽風點火第33章 風雲變第39章 上第17章 膠東登陸第18章 南征令(上)第29章 光怪陸離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18章 鐵路第29章 北進第2章 援軍第22章 斷後第26章 開戰第5章 故人第5章 宿命相逢第11章 有功旅長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44章 直鄂冷戰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17章 不速之客第8章 天堂地獄第45章 海州第8章 江漢寵兒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37章 迷離第26章 海上舊事第38章 丁寧出戰第15章 心事第1章 雨中鐵軍第34章 大戰序幕第27章 馳援第15章 瑞軍陳帥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27章 馳援第37章 敗戰第43章 海上(上)第38章 戰局第29章 禁衛之軍第39章 有美來訪第2章 既成事實第22章 絕色佳人第30章 以水代兵第12章 拍馬腳第31章 丁省長
第39章 林西決戰(三)第13章 美男計第10章 超級雜牌第17章 突生變故第5章 宿命相逢第24章 崩潰第20章 陣前反水第39章 北邊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20章 魚龍混雜第13章 哀兵必勝第45章 海州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42章 大錯鑄成第20章 魚龍混雜第39章 林西決戰(三)第16章 餘波第28章 黃羊軍第20章 告急第4章 再遇鏡曉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22章 俊卿第17章 膠東登陸第6章 前金瑞軍第1章 情債第39章 上第13章 美男計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24章 奪炮第12章 惡戰第17章 羣魔亂舞第6章 初會丁帥第37章 迷離第34章 剿匪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9章 變幻第3章 銀彈之戰第20章 突圍第39章 笑話戰第七章第19章 再見雪海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28章 武裝示威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8章 天堂地獄第41章 含韻第2章 軍械之爭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9章 八省援陝第1章 漠北騎營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10章 熊秘書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6章 破碎(四)第34章 長者之風第27章 煽風點火第33章 風雲變第39章 上第17章 膠東登陸第18章 南征令(上)第29章 光怪陸離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18章 鐵路第29章 北進第2章 援軍第22章 斷後第26章 開戰第5章 故人第5章 宿命相逢第11章 有功旅長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44章 直鄂冷戰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17章 不速之客第8章 天堂地獄第45章 海州第8章 江漢寵兒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37章 迷離第26章 海上舊事第38章 丁寧出戰第15章 心事第1章 雨中鐵軍第34章 大戰序幕第27章 馳援第15章 瑞軍陳帥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27章 馳援第37章 敗戰第43章 海上(上)第38章 戰局第29章 禁衛之軍第39章 有美來訪第2章 既成事實第22章 絕色佳人第30章 以水代兵第12章 拍馬腳第31章 丁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