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突生變故

餘額不足

風止雨息,第一縷陽光已經照到營地上,柳鏡曉醒了過來,身體卻不敢有所動作,照舊倒在行軍牀上裝睡,因爲完顏玉琢還在她懷裡,萬一把驚醒了她,惹出什麼是非,這可不是柳鏡曉的行事風格,何況聽了一夜她的悽慘控訴,柳鏡曉對她的遭遇也相當同情。

她鬧了半夜,最終還是靠在柳鏡曉懷裡睡去。千萬不要誤會,在某位副手的嚴密監視下,柳鏡曉什麼事情都沒做。

好容易等到她醒轉過來,可女孩子爲什麼那麼麻煩,梳洗打扮要那麼多時間。

不過郭俊卿藉機附耳過來輕聲說了句:“昨晚的事情暫且放過你!”一聽這話,柳鏡曉懸在心頭的石頭終於放了下來。

再次遇到完顏玉琢的時候,她仍然是一副冷漠的神態,坐在馬車帶着些茫然望着大草原,不過昨夜那般柔弱神態,已經早已印在柳鏡曉心中。

錫林郭勒屬察哈爾特別區,不過柳鏡曉估計着再走上兩日,即可步出錫林郭勒,轉道嶺北迴熱河。

所謂特別區,這是共和國於國防要害地區所設置的特殊行政區域,類近於省,全國計有察哈爾、熱河、綏遠、寧夏、青海、西康、西藏等特別區,不過省有督軍、省長兩人分執軍政大權,特別區則只設護軍使一人獨掌軍政大權。

定邊軍司令部位熱河赤峰,也是柳鏡曉此行的目的地。昨夜暴雨的影響仍未消去,草原道路泥濘,一腳踩下便泥水飛濺,頗不良行。

不過這一日除了此點不便外,一切還算順利,沒有什麼不要命的柔然叛匪敢來襲擾。到了傍晚已行了近七十里,柳鏡曉下令暫時歇息。

柳鏡曉仍是昨日的一番佈置,郭俊卿今日頗有興致,做了幾道京味小菜。

柳鏡曉一邊拍手叫好,一邊拼命填飽肚子,可見到完顏玉琢漠漠地坐在席邊,一想到她冷漠的眼神不知藏着多少悽苦,獨自品嚐人生的不幸,不由夾了幾筷子菜到她碗裡,郭俊卿朝柳鏡曉冷冷地“哼”了一聲,卻沒有什麼行動。

洗碗的活計郭俊卿交給柳鏡曉這個免費勞動力,等柳鏡曉把一切打理完畢,完顏玉琢突然開口說道:“柳先生,可願意陪我散散步。”

“莫要遲了,早點回來。”柳鏡曉昨夜的表現似乎令郭俊卿信心大增。

柳鏡曉朝郭俊卿望了一眼,只見她臉上頗有狹促之意,微生怒意,說道:“俊卿也去!”

此語一出,完顏玉琢臉上卻頗有失望之色。

一行三人步出帳蓬,郭俊卿考慮周全,但恐回來晚了,還把帳中的煤油燈帶了過來。

行了大約二三裡,三人爬上一個山頭,柳鏡曉望到殘陽如血,晚霞綺麗,心有感促,朝完顏玉琢勸道:“完顏姑娘,瞧這夕陽無限美好,可終有下山之日,你又何必固執復國之念!”

完顏玉琢沒想到柳鏡曉竟是如此說法,氣得一咬銀牙,道:“若不是你們憑洋人的器械精利,我大金豈能遭遇一時挫折!”

共和創立的戰爭中,光復義軍大量使用火繩槍和洋造紅衣大炮,而前金的騎兵積弱已久,步卒也不堪戰,故能屢戰屢捷,反倒是鄉勇之類的鄉兵讓光復義軍十分頭痛。

柳鏡曉好言相勸道:“若非未帝在位,我想大金國運當不止此數,據說末帝在位,即徵發數十萬人到此地爲其修築長城,卻無人能回關內。”

一聽此言,完顏玉琢神情激動,柳眉倒豎,朝柳鏡曉怒目相對,說道:“全是流言,你看萬里草原可有這長城的一點痕跡!大金末期,民不聊生是實,不過那是亂臣賊子起兵叛亂所致!”

“既然如此,完顏姑娘,在下認輸便是。”柳鏡曉心知兩人理念完全不同,在這點不可能達成一致,既然相爭無益,何必再生爭執,倒不如找些共通之處,想到這裡當場認輸。

不過美人怒意,也頗有風情,看得柳鏡曉有些失神,往前走了半步,正欲開口,卻不知爲何,明明踩在實地,卻一腳踩空,跌了下去,在空中隱隱聽見兩女的驚呼,接着摔在實地,全身劇痛,登時不醒人事,暈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柳鏡曉才醒了過來,只見四周一片黑暗,不知道是什麼所在,空氣混濁,身體說不出地麻痠疼痛,實在難受之至。

大約在原地呆了半柱香,神志也逐漸清醒過來,不由大聲叫道:“俊卿!俊卿!完顏姑娘!”

在這,只聽到自己無助喊叫的迴響,心中極度恐懼,平時的智慧幹練也不知道丟到哪去了,再擡頭一看,遠處有幾點紅色的亮光時隱時現,飄突不定,心裡嚇得魂飛魄散,身子一軟,直坐在地上。

正這裡,耳邊只聽到輕微的呼吸聲,柳鏡曉如同溺水看到一根浮木一般,強忍疼痛,快步向前,朝這呼吸的方向大聲叫道:“俊卿!俊卿!”

他對郭俊卿器重非同常人,一則是郭俊卿放在他身邊的棋子,不能等閒視之,二則郭俊卿和他配合密切無間,又不與他爭權奪勢,是一等一的好搭檔,三則認爲郭俊卿是他的福將,他非遇郭俊卿之前,事事不順,就連相戀之人都棄他而去,而遇郭俊卿之後,無事不順,無論何等堅難之事,無不迎刃而解。

腳下也不知踩到什麼物事,柳鏡曉絲毫無理,三步並作一步,跑到那呼吸聲邊,取出火柴點亮一看,卻只看到自己腳下到處是白骨,嚇得手一軟,火柴直掉在地上,腦子一邊空白,只留下自己喘息不定的心跳。

第7章 南方四(上)第1章 沂蒙有變第33章 優勢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3章 美男計第35章 平定第10章 前奏第23章 遁逃第27章 丁靜第28章 黃羊軍第6章 破碎(四)第9章 電文大戰第22章 俊卿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6章 破碎(一)第23章 遁逃第36章 新大陸第43章 海上(下)第9章 夜有豔遇第15章 小勝湘軍第6章 破碎(一)第10章 觀戰第一第10章 林楚第5章 血雨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11章 陣前會議第35章 別情第11章 海若第15章 瑞軍陳帥第9章 宣戰(三)第7章 南方四(上)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40章 大破匪軍第23章 祭靈第16章 天山要塞二十二章 黑虎軍第36章 遍地烽火第27章 逆轉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4章 鄂奉戰開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16章 使者往來第3章 奪權之會第3章 撲朔迷離第5章 雲帥現身第4章 風雲多變第20章 破敵第1章 玉人共枕第37章 反水第39章 整肅第3章 撲朔迷離第28章 折翼第4章 美女俘虜定邊軍部隊沿革第15章 人浪第28章 轉折第24章 山東問題第10章 風雲初變第26章 復興第18章 威海之役第35章 刮地皮第32章 淮海省第26章 京奉鐵路第3章 極密第28章 轉折第11章 陣前會議第14章 危機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28章 黃羊軍第12章 全軍出征第39章 整肅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21章 婚事第8章 宣戰案第30章 搶地盤第10章 風雲初變第43章 海上(中)第13章 柔佛第15章 雀戰無敵第10章 瓊音(一)第38章 奉軍北進科隆多戰記廢稿第29章 光怪陸離第35章 再起第43章 驅張第13章 席間談兵第4章 美女俘虜第8章 信徒第3章 泉城鏡曉第6章 定策第3章 泉城鏡曉第1章 初遇蘇雪第38章 南下歸鄂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35章 別情第38章 奉軍北進第4章 民意運動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20章 前金遺蹟(中)
第7章 南方四(上)第1章 沂蒙有變第33章 優勢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3章 美男計第35章 平定第10章 前奏第23章 遁逃第27章 丁靜第28章 黃羊軍第6章 破碎(四)第9章 電文大戰第22章 俊卿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6章 破碎(一)第23章 遁逃第36章 新大陸第43章 海上(下)第9章 夜有豔遇第15章 小勝湘軍第6章 破碎(一)第10章 觀戰第一第10章 林楚第5章 血雨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11章 陣前會議第35章 別情第11章 海若第15章 瑞軍陳帥第9章 宣戰(三)第7章 南方四(上)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40章 大破匪軍第23章 祭靈第16章 天山要塞二十二章 黑虎軍第36章 遍地烽火第27章 逆轉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4章 鄂奉戰開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16章 使者往來第3章 奪權之會第3章 撲朔迷離第5章 雲帥現身第4章 風雲多變第20章 破敵第1章 玉人共枕第37章 反水第39章 整肅第3章 撲朔迷離第28章 折翼第4章 美女俘虜定邊軍部隊沿革第15章 人浪第28章 轉折第24章 山東問題第10章 風雲初變第26章 復興第18章 威海之役第35章 刮地皮第32章 淮海省第26章 京奉鐵路第3章 極密第28章 轉折第11章 陣前會議第14章 危機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28章 黃羊軍第12章 全軍出征第39章 整肅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21章 婚事第8章 宣戰案第30章 搶地盤第10章 風雲初變第43章 海上(中)第13章 柔佛第15章 雀戰無敵第10章 瓊音(一)第38章 奉軍北進科隆多戰記廢稿第29章 光怪陸離第35章 再起第43章 驅張第13章 席間談兵第4章 美女俘虜第8章 信徒第3章 泉城鏡曉第6章 定策第3章 泉城鏡曉第1章 初遇蘇雪第38章 南下歸鄂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35章 別情第38章 奉軍北進第4章 民意運動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20章 前金遺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