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翻盤

原本是完勝的局面,硬是變成了和局,莫敵可以說是萬分鬱悶,他拼命下令南昌前線的部隊要尋找柳鏡曉的破綻,一定要全殲柳軍於南昌。

但是柳鏡曉的兵力從開戰以來不減反增,包圍圈內除去四千多名傷員外,柳鏡曉還有四萬一千多人,他帶着這些部隊採用高購深壘的戰術死守,南軍前後總攻十二次,次次都以傷亡慘重而告終。

莫敵不禁想起了眼下的西安戰事,劉華鎮的鎮嵩軍入陝發展,結果遇上硬骨頭,攻打西安三個多月硬是沒肯下來,部隊傷亡已經達到兩萬多人,城內的四五千名殘兵敗將硬是將七八萬鎮嵩軍擋在西安城外,城內雖然已經出現餓死人的情況,可是劉華鎮缺乏攻城重裝備,怎麼也打不開西安城。

一想到這一點,他立即準備加調重炮部隊,哪怕是拆也要把南昌城拆平了。

至於軍事觀察家們,他們刊登了最新的觀點認爲眼下的江西戰局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面,他們還仔細盤點了柳鏡曉的兵力。

柳鏡曉光在城內就有四萬人的兵力,從情報來看,囤積的步槍彈足夠半個月使用,各式炮彈有十天以上存量,其他軍用物質亦有一週以上存量,只有糧食和副食較爲缺乏,但是南昌城是省城,搜刮民衆存糧真誠一個月當無大問題,這樣一來,即使南軍想要解決戰鬥,也要半個月之後,但是柳軍正不斷入贛,南軍能否支持得起這麼久是個大問題,但是柳鏡曉也沒有進攻的能力。

正當觀察家的觀點新鮮出爐的時候,柳鏡曉再次打通了通向贛江的通道,沈家長江艦隊當即出動支援,在短期內柳鏡曉獲得兵源和物資的補充,並運出部隊重傷員,這一行動證實了軍事觀察家的觀點:“在短期內結束南昌戰事是不現實的,南昌會戰應當持續一個月以上……”

只是南昌會戰當天就結束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柳鏡曉運出重傷員並對部隊進行一次補充後,部隊突然從浙贛鐵路突圍。

四萬人前後拉開十多公里的人流,以幾個最有戰鬥力的骨幹團爲前導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一舉在南軍防線上打開一個大缺口,兩側布有掩護隊後面有段後部隊,並有工兵負責鐵路修復,還有裝甲列車助戰。

南軍根本沒有預計到柳鏡曉會突圍,畢竟柳鏡曉在南昌城內的堅固陣地內守得好好的,結果柳鏡曉順利的突圍成功,正沿着浙贛線前進。

與此南昌側翼的司馬堪部隊兩個師也發動了一次側擊。至於丁寧在浙贛鐵路上的路上那是拼得最兇的,她原本的兵力不過是七千名軍警憲特,但是韓信海非常大方的給予了四個團十二個營共計八千人的支援部隊,爲了配合這次突圍,又有一個步兵團又一個步兵營、兩個炮兵營、兩個工兵營緊急從浙江調入江西。

南軍對於丁寧最新得到的支援部隊一無所知,結果部隊在進攻中突然遭到丁寧的反擊,前線部隊幾乎全部失去控制,特別是衝在前面的兩個團,一個團幾乎被全殲只逃出四五百人,另一個團傷亡過半,團級幹部全部被俘或陣亡,部隊失去統一指揮,而柳鏡曉突圍後,爲了與丁寧會和第一個對付的便是這支沿浙贛鐵路向丁寧進攻的南軍雜牌。

柳鏡曉的進攻並不算是順利,但是在一天之內足足前進了十六公里,將南軍在後方留守的若干小隊和兵站一掃而光,第二天的進攻更是痛快至極面對柳鏡曉如同驚雷般的攻勢南軍竟損失了四個營的兵力,而丁寧也敢於向兵力佔據優勢的南軍進攻,一舉在浙贛鐵路前進了六公里之多。

莫敵對於柳鏡曉的突圍那是欣喜望外,正如圍城裡說的,守在城裡的想出去,守在城外的想進去,他當即命令進駐南昌。

進駐南昌一定程序引起了相當大的混亂,不少南軍部隊無心追擊突圍而去的柳鏡曉部隊,而是將眼光注意到江西省的地盤,特別是一堆南軍雜牌部隊,更是一心打定主意在江西安家立業,像最早進入南昌的建國湘軍,總司令官林定已經將江西各縣縣長的名單內定了,一衆部隊自然爲了房子爭位置大打出手,而現任江西督軍江潮也帶着部隊回來搶回自己的位置。

爲了爭奪江西省政府和督軍署幾支部隊甚至相互用雪亮的刺刀炫耀着自己的武力,甚至連莫敵的手令也號令不動,最後還是暫時前督軍擔任維持會長,只是江湖上任之後更感頭大,南昌城內經過這一個月的戰鬥,小半個城區都是廢墟一片,其餘地區也是被拆平了不少房屋,災民無數,柳軍又用白條在城內大事徵集物資,臨走時還放了幾把火把帶不走的物資燒個乾乾淨淨,現在南昌城可以說是典型的 一窮二白。

倒是莫敵的嫡系廣東省軍各個師都服從調動,會合桂軍各師沿着浙贛鐵路向柳鏡曉追擊,只是他們的位置不好,當柳鏡曉突圍的時候,他們離柳鏡曉預定的突圍口足足有七八個小時的路程,一路上雖然給柳鏡曉的後衛給重創,但是第四天,丁寧的部隊已經正式與柳鏡曉的主力會合,柳鏡曉鬆了一口氣,對着歡迎自己的丁寧說道:“還好……原本以爲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丁寧摸了一把淚說道:“突出來就好……突出來就好……”

柳鏡曉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在江西還有好幾萬部隊,還能拼一拼!”

突圍前,通過浙贛補充一個建制團,突圍的柳軍計有四萬三千人,經過四天的戰鬥減員極大,尚有戰鬥力的只有三萬八千人,加上丁寧的部隊也只有五萬兩千人,對於追擊而來的南軍部隊九萬多人,仍處於劣勢,柳鏡曉遂沿着浙贛鐵路邊打邊撤。

與此同時,在完成對柳鏡曉突圍的策應之後,司馬勘也開始向永修撤退,不久在南軍的追擊下連永修都放棄了,退向德安方向死守,南軍可以說大勝了,莫敵興奮的說道:“我軍在贛閩湘三省獲得全勝已成定局,浙鄂兩省的勝局也是指日可待……”

而云南方面也正式宣佈加入本次北伐,曾軍已經出省參戰。北方各省的民軍也復起響應莫敵,至於貴州方面行動更快,將近兩萬人的部隊已經入贛參戰,眼見着飲馬長江。

他話剛完沒到一個小時就捱了一悶棍,溫臺方面的南軍爲了策應江西方面堵截柳鏡曉突圍的行動,又獲得大批浙江入贛的情報後,在麗水發動了一次策應性攻勢。桂軍一個師、廣東省軍一個團定海滇軍全部福建民軍六千人,浙江民軍三千多人附若干特種兵投入這次攻勢。

麗水會戰的結果是南軍空前大挫,江蘇陳方仁派出援軍兩個師已經在戰役中趕到了戰場,加上浙江三萬人及蘇雪師,七萬大軍圍上進攻的南軍。

當深入麗水的南軍發現柳軍的兵力遠遠超過自己想像之後,附屬的民軍搶先逃跑,引發雜牌部隊的潰逃,南軍的兩個也不得不向溫州方面撤退。

原浙軍鍾小刀爲了報當初溫州突圍時被一路堵截的仇恨,拼殺得最兇最狠。各個部隊在撤退過程中隨時隨地受到柳軍的襲擊。南軍損失頗大,浙江民軍減員近兩千多人,福建民軍減員兩千五百多人,定國滇軍損失一千七百人。只有兩個骨幹師在撤退過程部隊掌握得力,只損失了九百多人,只是經此一役,浙境柳軍由守轉攻,佔據了戰略主動權。

在麗水會戰的最後階段,淮海省派出的兩個獨立團已經趕到金華,只是他們趕到戰場的時候,只參加了打掃戰場的行動。

而湖南方面的陳雲傑也拼死一搏,和北各軍展開兩日對攻,雖已失敗告終,但南軍也因傷亡較大不得不暫作修整。

不過江西方面還是好消息一個接着一個,贛北的南軍已經抵德安城下,沿着浙贛鐵路的南軍更是進展順利,原本以爲柳鏡曉會死守鷹潭,沒想到柳鏡曉一槍不放,連鷹潭都放棄了。

非但連前敵總司令部所在地鷹潭放棄了,就連貴溪都沒守,還遺棄不少物資給南軍,南軍利用前線繳獲的物資加速了下一步的行動,而南昌方面的南軍雜牌也回過神來沿着浙贛鐵路追擊。

“全贛幾爲我有……”翻開江西地圖,現在柳鏡曉控制的地盤不到全省的五分之一,而南軍幾乎控制了整個地圖,莫敵道:“接下的關鍵問題是浙江了……”

廣東方面的參謀軍官已經在準備江蘇方面的兵志要圖,按他們的想法江西既失,浙江失守已成定局,柳鏡曉很有可能退守江北。

只是橫峰會戰的爆發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當莫敵的到消息的時候,他以不可思議的神情問道:“這怎麼可能?”

沿着浙贛鐵路追擊的南軍主力在橫峰一線突然遇到柳鏡曉的大規模反擊,南軍主力部隊七個半團被柳鏡曉合圍,其餘部隊被迫後撤十到二十公里,現在南軍正全力救援包圍圈的近三萬部隊。

包圍圈的七個半團清一色是莫敵的廣東部隊,桂軍兩個師在解援過程中遇到毀滅性打擊。

這次桂軍的衝擊可以說是一場災難,由於前進速度太快,大多數炮兵並沒有部署到位,或者是彈藥補給出了問題,桂軍本來就是以火力貧弱著稱,而炮兵無法爲進攻的步兵提供足夠的炮火掩護,但是爲了救援包圍圈內的部隊,桂軍指揮官陳鬆平還是命令三個師總計兩萬四千名士兵排開密集的隊形發起突擊。

桂軍只是少數幾門火炮進行支援射擊,因爲在前面等着他們的有史以來最嚴酷的考驗,在八百米處遇到柳軍排山倒海的炮擊,桂軍還是憑着勇悍踩着同伴的屍體向前突擊,只是沒有敵軍火炮的干擾,柳軍佈置在前線的一個炮兵團又四個炮兵營可以把火力集中到前行的桂軍。

三百米處,柳軍排槍開始射擊,同樣沒有敵軍炮兵的干擾,柳軍士兵可以安安穩穩的躲在工事後進行準確的射擊,在前面指揮的柳鏡曉當即命令所有的炮兵集中轟擊陣地中央的桂軍,在炮擊之後,整個一個營的桂軍不復存在了。

就這樣一個營一個營的桂軍拉上去,然後不斷在炮擊被擊潰,只有少數桂軍士兵纔可以衝到陣地前沿。

桂軍師長漢明生當即要求停止進攻,他大聲說道:“這種進攻只能是自殺和送死……”但是桂軍指揮官陳鬆平還是說道:“我們必須付出犧牲,包圍圈內的兄弟還等着我們。”

這一波攻擊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結果是毫無進展,桂軍卻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傷亡近四千人,陳鬆平還是不肯放棄,他命令部隊繼續進攻,這次進攻甚至連一門火炮支援都沒有,桂軍中以勇悍著稱的師長張平化也在衝擊中身負重傷,但攻擊毫無效果,柳軍的密集炮火讓許多桂軍士兵不得趴在地上擡不起頭,結果卻成爲了柳軍從容射擊的良好目標,戰鬥完全成爲單方面的屠殺。

陳鬆平當即將其撤職,但是這一次攻擊還是傷亡慘重卻毫無進展的結果告終,這是桂軍歷史上損失最慘重的一役,將近九千名士兵傷亡,而他們的對手只有一千八百名的傷亡。

第5章 秘情第33章 民主選舉第14章 黃羊攻勢第21章 驚天變第40章 啓程南下第6章 湘軍援鄂第6章 初會丁帥第38章 戰局第15章 天變(上)第7章 南方(三)第6章 蒙陰戰開第12章 湖南問題(中)第11章 衛國之師第5章 惡戰將至第11章 陣前會議第22章 四女同牀第28章 擴軍第16章 天山要塞第19章 預備之師第4章 血之地第6章 蒙陰戰開第9章 開戰第26章 海上舊事第35章 平定第32章 全勝第38章 奉軍北進第21章 驚天變第12章 惡戰初始第2章 暖風人醉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8章 信徒第19章 變幻第15章 勝算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9章 清純妙尼第4章 民意運動第12章 逆流千里第42章 東南(三)第20章 八日苦戰(四)第5章 統一口徑第11章 衛國之師強烈推薦一部架空小說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4章 戰事將開第8章 宣戰案第10章 海上沈家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18章 威海之役第四章第41章 含韻第4章 戰畢第2章 棋局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5章 起程赴魯第20章 戰端將起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6章 使者往來第38章 南下歸鄂第11章 總攻第22章 俊卿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17章 膠東第2章 飄雪第14章 危機第27章 丁靜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41章 辭別第27章 總統選舉第30章 請君入甕第13章 美男計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章 討伐令第30章 以水代兵第27章 丁靜第9章 爵帥來由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1章 濟南第7章 南方(三)第17章 戰旗第23章 鴻門宴(上)第33章 橫刀奪愛第30章 棟樑第38章 丁寧出戰第20章 魚龍混雜第19章 變幻第37章 敗戰第17章 八日苦戰(一)新書惡霸開張第29章 光怪陸離第30章 風煙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32章 總統選舉第4章 女校第24章 崩潰第25章 鴻門宴(下)第12章 全軍出征第16章 十七師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
第5章 秘情第33章 民主選舉第14章 黃羊攻勢第21章 驚天變第40章 啓程南下第6章 湘軍援鄂第6章 初會丁帥第38章 戰局第15章 天變(上)第7章 南方(三)第6章 蒙陰戰開第12章 湖南問題(中)第11章 衛國之師第5章 惡戰將至第11章 陣前會議第22章 四女同牀第28章 擴軍第16章 天山要塞第19章 預備之師第4章 血之地第6章 蒙陰戰開第9章 開戰第26章 海上舊事第35章 平定第32章 全勝第38章 奉軍北進第21章 驚天變第12章 惡戰初始第2章 暖風人醉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8章 信徒第19章 變幻第15章 勝算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9章 清純妙尼第4章 民意運動第12章 逆流千里第42章 東南(三)第20章 八日苦戰(四)第5章 統一口徑第11章 衛國之師強烈推薦一部架空小說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4章 戰事將開第8章 宣戰案第10章 海上沈家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18章 威海之役第四章第41章 含韻第4章 戰畢第2章 棋局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5章 起程赴魯第20章 戰端將起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6章 使者往來第38章 南下歸鄂第11章 總攻第22章 俊卿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17章 膠東第2章 飄雪第14章 危機第27章 丁靜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41章 辭別第27章 總統選舉第30章 請君入甕第13章 美男計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章 討伐令第30章 以水代兵第27章 丁靜第9章 爵帥來由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1章 濟南第7章 南方(三)第17章 戰旗第23章 鴻門宴(上)第33章 橫刀奪愛第30章 棟樑第38章 丁寧出戰第20章 魚龍混雜第19章 變幻第37章 敗戰第17章 八日苦戰(一)新書惡霸開張第29章 光怪陸離第30章 風煙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32章 總統選舉第4章 女校第24章 崩潰第25章 鴻門宴(下)第12章 全軍出征第16章 十七師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