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

“青竹啊,想不到這次會這麼有成效,我原先還真想着知府大人是不需要這些虛禮的,現在看來,可不是如此。”

“爹,這人與人之間的來往就是這樣,要麼你地位比他高,那自然你送什麼給他他都是笑呵呵地接着,要麼就是要送貴重的,像咱們家這樣沒什麼家底的,主要就是展現一個心意。

這整個定州府下面那麼多縣城,若是沒有突出的業績,那知府大人知道你的心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咱們把握好那個度,不做出格的事,那就沒人會說嘴了。”

“是極,是極,看來我家青竹真是長大了,會爲爹爹打算了。”冉老爹本想摸摸女兒的頭,不過見她如今的個子都到了自己的胸口,年紀也漸大了,自是收回了自己的動作。

“能爲爹分憂,是女兒的榮幸,我也是自己琢磨的,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聽爹爹的意見。

對了,知府大人送的回禮,我想着一部分留給家裡用,另一部分您也可以拿出來送給下面的縣丞、主簿,知府大人給的東西作爲禮物還是很夠面子的。”

“呵呵,你這丫頭,腦子就是好使,就按照你說的辦,正好我這遇到點麻煩事,你也幫爹出出主意,看看有什麼法子解決沒有?”

“爹,你先說說看,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雖不一定能解決,但是多一個人想辦法也是好的。”

“是這樣,往年到了過年那幾天就要下大雪,咱們這城裡的條件自然是要比村裡好很多,村裡每年那個時候總要死不少人。

有的是被凍死的,有的是去山上撿柴被野獸殺死的,還有餓死的,還有大雪壓垮了屋頂打死的,有老有少,甚至還有成年男子。

我正發愁今年該怎麼做,雖說不僅是咱們這個地方有,可是想到那些慘死的百姓,你爹我也很是愧疚,要是能讓他們日子過得好些,也不必死這麼多人了。”

冉老爹激動的神情也被取而代之,任誰年年看到那麼多死人,心裡也是難過的。

“都說瑞雪兆豐年,可是用人命填出來的豐年,只有那些死者的家人才能體會切身之痛。”

青竹聽到老爹的描述,想了想那些畫面,心裡也不好受,都說達則兼濟天下,她爹作爲一地的父母官,更是要做到對治下百姓的關懷,即便是沒錢幫助這些人,也要拿出解決的辦法來。

“正是,所以年關時候,我這心都是提着的,生怕今年死的人數比去年還多,這個問題從來沒有解決過,這本地的人都習以爲常了。

可是真到了這個位置,還是要好好考慮謀劃一番,大不了今年過年,我帶着人去各個村莊查看,若是遇到房屋倒塌的人家,能幫一把是一把吧。”

“爹,那我也想想法子,看看能不能從書中找到一些解決的法子。”

“沒關係,爹就是找不到個人說說,你還小,這些事情本也不該由你來操心,你就好好管着家裡的事就好。”

冉老爹和縣丞、主簿幾人都商量好些天了,年年都如此,他們也想不出更多解決的法子,這纔會和青竹說這事,也沒想着讓她一個十一歲的姑娘來解決。

青竹以前生活的時代很是太平,人民的生活也比這個時代強太多,冬日裡因爲這樣的原因去世的都很少了,有的也是那些熬不過冬天的老年人。

所以也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每天除了盯好家裡的生意和過年準備的年貨外,其餘時間就是在思考這件事的解決辦法。

她並沒有太多處理這些事情的經驗,不過說看書也不是假的,老爹的書房也有很多書籍,在沒有其他娛樂方式的古代,看書也是一個打發時間的好辦法。

總結前人的經驗和結合自己後世的所看所聽以及讓夏至出去打聽的情況,青竹將自己想的一些法子給寫在了紙上。

冉老爹這些日子也在忙着安排衙門的事,小縣城雖說很少發生什麼大案要案,但是總有些小偷小摸的小案子,要在年前將這些都處理了,也讓百姓安心過年。

在縣衙忙碌了一天的冉老爹回後院休息,青竹聽到動靜後也拿着東西打開了書房的門。

“青竹,你又在看書啊,你也要好好休息,別太累了,這書也不是一兩日就能看完的。”

冉老爹沒想到她這麼有毅力,接着好幾天,每天都來自己書房看書。

“爹,你看看我寫的這個,這是我根據書上寫的東西和咱們麻河的情況寫出來的一個解決思路,您看看可有能用得着的地方?”

青竹直接將自己修改了好幾個版本的解決思路拿給了冉老爹看。

冉老爹沒想到青竹這麼認真,於是也擺正了神色,就在書房門口看了起來,一開始他還是輕鬆的表情,後面越看越驚喜,臉上的驚訝都藏不住了。

“青竹,這真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冉老爹看着眼前的女兒,頓時覺得她有些陌生。

“是啊,爹,你看這個方法,是我參照你書架上那本史書裡提到的前朝一個叫元豐的官員經歷給總結改進的,我看他以前在偏遠的北地縣城做官時,幫那些百姓解決冬日房屋垮塌問題的方法很有成效,我想着咱們是不是也可以學着他那個法子來做。”

青竹將自己寫下的每個法子都給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不過有一些是她自己根據後世的經驗來寫,所以也只能說是自己所想了。

“好,好,有女如此,爹還有何求,青竹啊,你這孩子不僅腦子靈活,關鍵是想事情還能想到點上,以後爹也不用擔心,你有這樣的腦子以後必定是能過得好的。”

青竹見着老爹眼裡還含有淚花,她並不知道在自己解釋前,差點被自家老爹懷疑了。

“爹,這也只是我的一點拙見,具體能不能實行還要看你的想法。”

“嗯,這已經很好了,夏至,你這就讓人去找縣丞和主簿過來,就說等用過了晚膳,讓他們都來衙門,我有事和他們商量。”

冉老爹激動得差點連飯也不想吃了,還是青竹勸了他,這才決定先吃飯再商議。

第十章 讚許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十九章 生薑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三章 出氣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惱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章 讚許第十三章 出氣第十九章 生薑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惱第二十八章 別有心思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五章 過年第十五章 過年第四章 惱怒的王姨娘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十九章 生薑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九章 生薑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章 讚許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三章 出氣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章 讚許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十章 讚許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十九章 生薑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十三章 出氣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十章 讚許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二十八章 別有心思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五章 過年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八章 送禮難事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五章 過年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十三章 出氣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二十八章 別有心思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九章 生薑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十三章 出氣
第十章 讚許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十九章 生薑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三章 出氣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惱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章 讚許第十三章 出氣第十九章 生薑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惱第二十八章 別有心思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五章 過年第十五章 過年第四章 惱怒的王姨娘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十九章 生薑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九章 生薑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章 讚許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三章 出氣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章 讚許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十章 讚許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七章 女人們的八卦之火第十九章 生薑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二十章 終於到家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十三章 出氣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十章 讚許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二十八章 別有心思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三章 歡喜的李姨娘第十五章 過年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八章 送禮難事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五章 過年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十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十二章 外出遊逛第十一章 年關難題第十三章 出氣第九章 出門採買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一章 穿成縣令長女第二十八章 別有心思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九章 生薑第二十三章 關於讀書的爭論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滿第二章 家資略顯寒酸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十三章 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