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另闢蹊徑(下)

歷史上奧地利帝國在軍事領域的做法更是愚蠢至極,將軍中的匈牙利將領和士兵全部調往外地駐防,甚至將當地的警察都調換成其他民族的憲兵。

屯駐大軍、設立軍事禁區、大張旗鼓地搜捕匈牙利殘黨,先不說會不會被有心人利用,光是這種行爲本就是在替匈牙利民族主義者做宣傳,同時也是在將或中立,或無心政治的人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弗蘭茨覺得屯駐大軍和設立軍事禁區,這兩項是毫無意義的做法,元氣大傷的匈牙利很難再次發動叛亂。

而且按照奧地利帝國的慣例,軍隊需要當地提供一定比例的糧食,這對於戰後的重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與其讓大軍屯駐浪費糧食徒增民怨,不如原地將軍隊解散,只留下一小部分忠於奧地利帝國且正處於當打之年的士兵。

復員的軍人既是勞動力,又是消費者。他們不但年輕力壯,手裡更有着一定資金。這樣不但減小了後勤壓力,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產業的恢復。

這些人穩定下來匈牙利問題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推行德語教育只靠強制在學校和政府中使用德語是遠遠不夠的,當時奧地利帝國的識字率低得可憐。

哪怕是科希策那樣的大城市,人人識字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早就安排好了內應,傳單的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被人刻意忽略。

是像小孩子發脾氣一樣亂改店鋪的招牌和路標,更是毫無必要,只要語言普及率足夠高,不需要政府強令,民衆們自己就會將其棄如敝履。

所以要解決德語教育問題,第一步應該是普及義務教育。否則就是向空氣宣戰,把自己累得半死,結果都沒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此時在匈牙利上得起學的人不超過20%,而普及義務教育在於其強制性、普及性和均衡性。

普及義務教育之後,受到德語影響的人羣會成倍增加,並且在根源上解決困擾奧地利帝國數個世紀的語言問題。

此外蘇聯時期的掃盲學校也非常值得借鑑,菲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仁斯基那句:

“如果你不會,我們可以教;如果你不想學,我們就幫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在此時的匈牙利顯得尤爲合適.

(菲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仁斯基,俄國革命家,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契卡”)創始人。)

當然一些細節還是不能照搬照抄,比如蘇聯是以工廠爲核心,這對於遍地農田的匈牙利來說顯然不合適。

世俗化改革是必需的,但完全摒棄宗教卻沒必要。

掃盲教育不同於正規教育,掃盲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會中未識字或識字水平較低人口的文化素質,使他們掌握基本的讀寫和算術能力。

弗蘭茨可不指望那些人剛從掃盲學校畢業就能造飛機大炮、搞科研,若他們都能做到這點,那奧地利帝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就可以都關門了。

打壓匈牙利文化和民俗,在弗蘭茨看來是最愚蠢的行爲,這甚至已經超過了自欺欺人的範疇,完全是在飲鴆止渴。

表面上似乎抑制了匈牙利文化的復甦,實際上卻是在幫匈牙利民族主義者做宣傳,幫他們創造新的匈牙利民族主義者。

單純地打壓匈牙利文化和民俗的結果,只能激化矛盾、浪費資源,助長排外主義。

弗蘭茨並不在意匈牙利文化的傳承,也不在意他們搞一些民俗,只要別出格,別打着民俗的旗號傷風敗俗就行。

肯定有人會因此感到驚慌失措,甚至害怕馬扎爾文化會反過來影響到奧地利帝國,然而奧地利帝國如果連這點文化自信都沒有,那還不如直接斯拉夫化。

以上所有措施每年大約要花費奧地利帝國三千到五千萬弗羅林的經費,預計需要持續三年,之後費用會降到一千萬弗羅林以下主要用於維持義務教育。

按照弗蘭茨的估計最多一到兩個月,匈牙利的叛亂就能平定。只不過在如此的天羅地網之下,科蘇特和那些馬扎爾精英恐怕很難逃出生天了。

“唉,這世間又少了很多笑料。”

匈牙利東都,德布勒森。

科蘇特被氣得直接掀翻了桌子,到處都在打仗,到處都在求援,到處都是戰敗的消息。

奧地利人、克羅地亞人、特蘭西瓦尼亞人、波蘭人、魯塞尼亞人(之前翻譯有誤),還有該死的猶太人,全都要在匈牙利共和國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西部海瑙的部隊一直在圍攻布達佩斯,留下的缺口只許進不許出,這明擺着是在圍點打援。

哪怕是不懂軍事科蘇特也能看得出來,然而匈牙利軍方和議會中的一部分人卻堅持救援,這才導致了其他方向空虛,甚至無兵可用的窘境。

但是此時這件事的話語權卻不在他的手中,畢竟當年稱布達佩斯是匈牙利民族象徵的人也是他。

其實那些人也並不是看不到,只是這其中還涉及到匈牙利政府內部的權力之爭。

所以現在科蘇特只能看着好不容易強徵來的青壯去送死。

東部之前一直在圍攻科洛斯堡的阿爾圖爾更是讓他怒火中燒,明明每次彙報都說就快將奧地利帝國的軍隊消滅,已經將其逼入死地。

然而怎麼突然之間,一仗整個特蘭西瓦尼亞軍團就全軍覆沒了?阿爾圖爾那個該死的傢伙更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有傳聞說其與俄國人接觸過

“該死的叛徒!把我的軍團還給我!”

南部克羅地亞人早已準備多時,但匈牙利人也是如此。雙方一開始戰鬥就進入了白熱化,但匈牙利大平原終究是易攻難守之地。

很快克羅地亞人就找到了馬扎爾人防禦的空隙,前者通過這些縫隙進入後方開始大肆破壞,眼看着自己的後方變成一片火海,後者不得不選擇應戰。

無論是應戰,還是分兵救援都在克羅地亞人的意料之中。最終匈牙利南部失守,三萬軍隊,一千五百餘人戰死,其餘全部投降。

北部斯洛伐克地區,一萬五千名匈牙利士兵,五萬僕從軍全部被擊潰生死不知,同樣不知所終的還有三十萬移民。

面對全線的潰敗,以及內部無休止的權力鬥爭,科蘇特決定另闢蹊徑——稱帝。

第428章 首席終結者第487章 大匈牙利第1224章 懲罰(下)第302章 種棉花的毛熊第1550章 一百年第339章 驚爲天人第120章 投資之道第1266章 改造第642章 所欲何爲?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899章 這裡不是斯巴達第400章 內戰終止第467章 家庭宴會第174章 貝魯特海戰(上)第1101章 西班牙的事情總是那麼糟糕第767章 麻煩第188章 反對無效(下)第1538章 阿拉斯加第一軍第274章 順化條約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1061章 意大利特色衝鋒第426章 混亂第149章 目標地獄之門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275章 科學家們(2)第1090章 大羅馬尼亞(上)第1205章 弄巧成拙第508章 偷家戰術第763章 廢除《穀物法》第893章 弗蘭茨的條件第1546章 梅特涅的疑惑第1344章 婚紗第595章 兩份禮物第11章 陽光 午後和膝枕請假一天,改文重寫第217章 第二日第41章 一萬顆橡膠樹的種子第864章 喬瓦尼第503章 不宣而戰第38章 武裝傳教第677章 葬禮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627章 暴發戶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1196章 稅收和人口(中)第157章 蒸汽輪機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715章 你該成年了第646章 禍福相依(上)第139章 天方夜談(下)第1317章 烏拉,東 西羅馬帝國!第1146章 風暴前夕第176章 聰明人更新推遲到晚上第401章 留學生第435章 還我直布羅陀更新時間調整第1058章 《斯特拉斯堡條約》第736章 一些小問題第299章 爆款第1527章 黴開二度第777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下)第445章 人不可貌相第448章 英國人未曾設想的道路第1442章 野貓銀行第1271章 借款第577章 移民?哪跑!第744章 齊山平嶽第1071章 不速之客第47章 阿拉莫之戰2第412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1099章 新邦聯第903章 城內城外第1073章 官員任命第969章 開胃菜第1543章 軍校內的學閥第1096章 誰是侵略者第414章 通貨膨脹第1158章 各有所圖(上)第1000章 焚棺慶功第207章 大洋彼岸第1552章 先聲奪人(下)第59章 八卦第1240章 考前第258章 總統競選(上)第1353章 庇護九世的征途第1160章 第一日後談第932章 閹雞對青蛙第121章 皇室領地第946章 對策第1431章 《知識稅》第1169章 1848年維也納公約第1301章 神聖同盟第1324章 現代藝術的誕生第135章 白馬之圍第717章 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第1564章 飛行試驗(上)第1459章 聖安第斯聯盟第1232章 人爲財死第675章 英國人的“善意”(下)
第428章 首席終結者第487章 大匈牙利第1224章 懲罰(下)第302章 種棉花的毛熊第1550章 一百年第339章 驚爲天人第120章 投資之道第1266章 改造第642章 所欲何爲?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899章 這裡不是斯巴達第400章 內戰終止第467章 家庭宴會第174章 貝魯特海戰(上)第1101章 西班牙的事情總是那麼糟糕第767章 麻煩第188章 反對無效(下)第1538章 阿拉斯加第一軍第274章 順化條約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1061章 意大利特色衝鋒第426章 混亂第149章 目標地獄之門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275章 科學家們(2)第1090章 大羅馬尼亞(上)第1205章 弄巧成拙第508章 偷家戰術第763章 廢除《穀物法》第893章 弗蘭茨的條件第1546章 梅特涅的疑惑第1344章 婚紗第595章 兩份禮物第11章 陽光 午後和膝枕請假一天,改文重寫第217章 第二日第41章 一萬顆橡膠樹的種子第864章 喬瓦尼第503章 不宣而戰第38章 武裝傳教第677章 葬禮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627章 暴發戶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1196章 稅收和人口(中)第157章 蒸汽輪機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715章 你該成年了第646章 禍福相依(上)第139章 天方夜談(下)第1317章 烏拉,東 西羅馬帝國!第1146章 風暴前夕第176章 聰明人更新推遲到晚上第401章 留學生第435章 還我直布羅陀更新時間調整第1058章 《斯特拉斯堡條約》第736章 一些小問題第299章 爆款第1527章 黴開二度第777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下)第445章 人不可貌相第448章 英國人未曾設想的道路第1442章 野貓銀行第1271章 借款第577章 移民?哪跑!第744章 齊山平嶽第1071章 不速之客第47章 阿拉莫之戰2第412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1099章 新邦聯第903章 城內城外第1073章 官員任命第969章 開胃菜第1543章 軍校內的學閥第1096章 誰是侵略者第414章 通貨膨脹第1158章 各有所圖(上)第1000章 焚棺慶功第207章 大洋彼岸第1552章 先聲奪人(下)第59章 八卦第1240章 考前第258章 總統競選(上)第1353章 庇護九世的征途第1160章 第一日後談第932章 閹雞對青蛙第121章 皇室領地第946章 對策第1431章 《知識稅》第1169章 1848年維也納公約第1301章 神聖同盟第1324章 現代藝術的誕生第135章 白馬之圍第717章 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第1564章 飛行試驗(上)第1459章 聖安第斯聯盟第1232章 人爲財死第675章 英國人的“善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