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水師與樓船(三更)

柴雲天在東海國皇帝、文武百官的引領下,親自巡視東海國水師。

揚越城,蒼海之濱,樓船五百,旌旗蔽空,整齊排列。

東海國畢竟擁有東域規模最大的水師。

十萬水師將士立在樓船兩側,手持長戈、弩箭,甲冑齊備,可遠程射箭,也可近戰搏鬥。東海國已經有三千年歷史,時刻維持着東域最強大的水師。

“從此以後,夏王爲水師統帥,十萬將士皆聽夏王廷號令!”

東海國皇帝將麾下最精銳的軍團,東海國水師交給柴雲天。

十萬水師將士肅然,他們已經提前知道夏王對這支水師感興趣,也願意臣服於更強者。

“此間樓船以天檀木爲材料建造。天檀木不僅堅固,而且質量較輕,用以建造樓船再適合不過。樓船設有巨型牀弩。按照我們東海國的劃分,樓船可分爲上中下三等。上等樓船有三層甲板,可容納千人以上,設大型牀弩十張、小型牀弩百張。中等樓船有兩層甲板,可容納五百人,設大型牀弩五張。下等樓船隻有一層甲板,可容納兩百人,設大型牀弩兩張。”

東海國水師大將施成爲柴雲天介紹東海國的五百樓船。東海國以下等樓船爲主,還有五艘上等樓船、五十艘中等樓船。

“牀弩僅僅可以殺武宗高手,對付武尊高手頗爲費勁。水師將領必須是武尊高手,庇護船隊,擊殺海獸或者敵人的武尊高手,否則船隊可能會全軍覆沒。”

施成提及如何在蒼海征戰。樓船交戰時萬箭齊發,最終還是要靠武尊以上的強者以及弓箭手保護船隊不受海獸或者其他船隊所襲擊。

柴雲天打量東海國的上等樓船,與古華夏的樓船相差無幾,有所區別的地方在於使用更加堅固的天檀木,還有陣法。

所有樓船都有陣法,可以呼風喚雨,速度更快。

東海國的船隊規模已經不小,不過聽東海國衆人而言,東海國的水師僅僅只能在三千里範圍內逡巡,不敢離開東域太遠,怕被其他界域的古老王朝盯上。

東海國皇帝還有文武百官小心翼翼打量夏王的神情。東海國的十萬水師是夏王廷唯一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夏王滿意他們的水師,他們在夏王廷還有一席之地。

然而夏王面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柴雲天在想着讓華夏水師將領重生,統帥東海國的十萬水師,爲夏王廷探知蒼海之中的其他古老王朝。

夏王廷統治東域,應當有普天之下最強大的騎兵、步卒、水師。

武尊高手可以在蒼海御劍飛行,不過一旦體力耗盡,若是沒有地方休息恢復體力,可能會在浩瀚的海域隕落。

因此一支強大的水師必不可少,不僅可以運輸武卒,還可以爲武尊高手提供落腳之處。

東海國的水師將士,最強者是水師大將施成,武尊七重,還有若干武尊境界的水師將領,以及上百個武宗境界的統領。水手的修爲則在武宗以下,小部分是武師境界,大部分是尋常武者。

總體而言,東海國的水師在東域還算過得去。

柴雲天卻還不足夠滿意。東海國的水師和石國騎兵、鄘國三支精銳軍團相比,顯得弱小,更別說和夏王廷更加精銳的軍團相比,平均修爲就不在一個層次。

看來憑藉東域的土著水手還是不行,最終要靠華夏水師取代東海國的水師。

華夏水師的修爲提升速度很快,遠非東域的水師可以比擬。

東海國的水師將領們不知夏王在想着讓華夏水師重生取代他們,只道夏王身爲君王,城府極深,所以面無表情。

公孫鞅在觀察樓船上的陣法,類似於城池的護城大陣,可以庇護樓船,還可以加快樓船的航行速度。

“船艙內有特殊的礦石,修仙術士將法力貯藏其中,用以在航行時催動陣法。司南是陣法的核心。”

一個水師將領爲公孫鞅介紹陣法的作用。

公孫鞅伸手放在司南上,法力融入陣法,瞬間清楚了陣法的結構。陣法覆蓋整個樓船,以船艙中的礦石提供能量,讓樓船更加堅固,還可以招來大風,使樓船航行速度更快。

換而言之,比起古華夏的樓船,使用了此方世界天檀木、陣法的樓船更加堅固,擁有更快的速度。除此以外,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柴雲天帶人在樓船上觀察一番,樓船相當於漂浮在海面上的小型城池。有女牆、牀弩、旗幡、刀槍、纖繩、櫓、帆和楫。還有陣法,以及位於船艏的撞角。

“牀弩還要進行改良,使其威力更大,足以殺傷武尊高手。陣法也要進行改良,讓樓船更加堅不可摧。”

柴雲天眼界更高,對可以射殺武宗高手的牀弩不夠滿意,御劍飛行的武尊高手對樓船的威脅更大。

對樓船牀弩的改良還要交給煉器司的蒲元等人,樓船的陣法需要交給公孫鞅、范仲淹、張儀、陳慶之、孫臏等修煉仙道的人傑進行研究。

柴雲天要打造一支精銳的水師。

“不知道夏王殿下是否滿意我們的水師?”

東海國皇帝謹慎詢問柴雲天的看法。

敬畏的不只是柴雲天作爲即將統一東域的君王,而且還有柴雲天自身踏入武王境界的修爲。

作爲武尊境界的武者,面對武王境界的武者,本身就低人一等。

“尚可。”

“東海國畢竟只是一個小諸侯國……”

東海國皇帝有苦難言,他所在的東海國只是東域一個小諸侯國而言,與現在幾乎坐擁整個東域的柴雲天沒法比較。

東海國集中所有國力,供奉十萬精銳水師已經實屬不易。

柴雲天檢查東海國十萬水師之後,住在東海國揚越城的大軍營帳。

“雖然從東海國獲得了五百樓船,但要打造一支真正強大的水師,終究還是要王廷投入資源。”

柴雲天對內政大臣之一的公孫鞅吩咐下去。

“臣要爲主公引薦一人,或許可以協助王廷征服附近其他勢力。”

第634章 危機第196章 大秦法家公孫鞅第89章 兩大王廷第338章 更換裝備(七更)第515章 臥龍先生第638章 龍造寺天王的可怕第359章 又一上卿隕落(七更)第537章 牛頭蠻皇(三更)第363章 放棄皇位的鄘皇(四更)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266章 五支華夏雄師(爲舵主非凡加更)第236章 第十三人傑,縱橫家重生!(六更)第195章 起宮殿,未央宮!(七更)第373章 來自大明水師的兩位人傑(七更)第573章 水師人傑也不弱第230章 齊國戰車,衝鋒!(七更)第730章 殺兩皇第592章 長生境的武士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三卷感言第370章 海寇蹤影,長生船主(四更)第186章 禍起蕭牆,王侯間的恩怨(五更)第231章 追殺石國皇子第544章 夏王來也!(三更)第461章 被逼入絕境的蠻王(補六更)第94章 第一個武宗士卒第351章 武卒強悍(六更)第511章 七個新的華夏人傑!(五更)第556章 防禦是最好的進攻第252章 拔城一百座第591章 東瀛勢力降臨!第154章 兩萬蠻騎第210章 北方強敵,石國第703章 殺神白起!第308章 齊技擊兇猛(五更)第445章 師孃很強大(補四更)第570章 織田四天王!第166章 威震蠻族(六更)第604章 名揚神朝第193章 一同打造王廷(五更)第335章 鄘國三上卿(四更)第179章 救命之恩(五更)第299章 又見巫神族(三更)第59章 剿滅血殿第461章 被逼入絕境的蠻王(補六更)第116章 衛青戰“劍聖”(加更)第167章 大漢戰神戰三蠻(七更)第167章 大漢戰神戰三蠻(七更)第527章 臥龍先生來援(七更)第445章 師孃很強大(補四更)第569章 華夏衆人今何在?第695章 天隕宗第260章 鋼鐵洪流,碾壓輕騎第161章 斬二十八萬蠻族第194章 回王城禹都(六更)第678章 戰黑化呂布(下)第494章 花木蘭的暗示第340章 隱藏人傑在行動第562章 流雲郡主的蹤跡第226章 梟其首,威震敵國(三更)第346章 秦瓊出手第555章 震驚的人族諸侯們第552章 十道天雷滅強敵!第524章 瘋子老秦(四更)第287章 南武王廷的劫難(五更)第256章 妖幡動,大妖現(五更)第174章 令未至,敵已破(七更)第540章 重編華夏八大精銳之師(六更)第36章 煉獄第540章 重編華夏八大精銳之師(六更)第130章 衛青的閃電戰(五更)第50章 古之惡來典韋第619章 夏國五謀士到來第45章 華夏武將突破第311章 內衛與影殿第513章 長生船主可長生(七更)第166章 威震蠻族(六更)第149章 徵募武卒(三更)第22章 潞州浩劫第104章 全殲三萬蠻族士卒(加更)第325章 夏王的野心,一統東域第714章 俘虜仙子(上)第162章 大戰過後,第十位人傑第22章 潞州浩劫第482章 仙府現,強者齊出(補六更)第490章 古華夏女大能者的傳承(補七更)第528章 八卦陣第201章 三年(六更)第117章 被震驚的世家子弟(四更)第77章 動亂四起第8章 凱旋而歸第507章 鎮壓百萬年前古陣第60章 北宋文臣范仲淹第357章 夏王廷的兩個女人傑(五更)第683章 呂布與第五界第625章 波斯王薛西斯第175章 救援至第539章 拉攏趙雲(五更)第30章 雷公助我
第634章 危機第196章 大秦法家公孫鞅第89章 兩大王廷第338章 更換裝備(七更)第515章 臥龍先生第638章 龍造寺天王的可怕第359章 又一上卿隕落(七更)第537章 牛頭蠻皇(三更)第363章 放棄皇位的鄘皇(四更)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266章 五支華夏雄師(爲舵主非凡加更)第236章 第十三人傑,縱橫家重生!(六更)第195章 起宮殿,未央宮!(七更)第373章 來自大明水師的兩位人傑(七更)第573章 水師人傑也不弱第230章 齊國戰車,衝鋒!(七更)第730章 殺兩皇第592章 長生境的武士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三卷感言第370章 海寇蹤影,長生船主(四更)第186章 禍起蕭牆,王侯間的恩怨(五更)第231章 追殺石國皇子第544章 夏王來也!(三更)第461章 被逼入絕境的蠻王(補六更)第94章 第一個武宗士卒第351章 武卒強悍(六更)第511章 七個新的華夏人傑!(五更)第556章 防禦是最好的進攻第252章 拔城一百座第591章 東瀛勢力降臨!第154章 兩萬蠻騎第210章 北方強敵,石國第703章 殺神白起!第308章 齊技擊兇猛(五更)第445章 師孃很強大(補四更)第570章 織田四天王!第166章 威震蠻族(六更)第604章 名揚神朝第193章 一同打造王廷(五更)第335章 鄘國三上卿(四更)第179章 救命之恩(五更)第299章 又見巫神族(三更)第59章 剿滅血殿第461章 被逼入絕境的蠻王(補六更)第116章 衛青戰“劍聖”(加更)第167章 大漢戰神戰三蠻(七更)第167章 大漢戰神戰三蠻(七更)第527章 臥龍先生來援(七更)第445章 師孃很強大(補四更)第569章 華夏衆人今何在?第695章 天隕宗第260章 鋼鐵洪流,碾壓輕騎第161章 斬二十八萬蠻族第194章 回王城禹都(六更)第678章 戰黑化呂布(下)第494章 花木蘭的暗示第340章 隱藏人傑在行動第562章 流雲郡主的蹤跡第226章 梟其首,威震敵國(三更)第346章 秦瓊出手第555章 震驚的人族諸侯們第552章 十道天雷滅強敵!第524章 瘋子老秦(四更)第287章 南武王廷的劫難(五更)第256章 妖幡動,大妖現(五更)第174章 令未至,敵已破(七更)第540章 重編華夏八大精銳之師(六更)第36章 煉獄第540章 重編華夏八大精銳之師(六更)第130章 衛青的閃電戰(五更)第50章 古之惡來典韋第619章 夏國五謀士到來第45章 華夏武將突破第311章 內衛與影殿第513章 長生船主可長生(七更)第166章 威震蠻族(六更)第149章 徵募武卒(三更)第22章 潞州浩劫第104章 全殲三萬蠻族士卒(加更)第325章 夏王的野心,一統東域第714章 俘虜仙子(上)第162章 大戰過後,第十位人傑第22章 潞州浩劫第482章 仙府現,強者齊出(補六更)第490章 古華夏女大能者的傳承(補七更)第528章 八卦陣第201章 三年(六更)第117章 被震驚的世家子弟(四更)第77章 動亂四起第8章 凱旋而歸第507章 鎮壓百萬年前古陣第60章 北宋文臣范仲淹第357章 夏王廷的兩個女人傑(五更)第683章 呂布與第五界第625章 波斯王薛西斯第175章 救援至第539章 拉攏趙雲(五更)第30章 雷公助我